令人震撼⋯⋯
你將為你這具身體那精妙與古怪的設計大感驚奇!
《萬物簡史》、《大不列顛碎碎念》暢銷作家比爾・布萊森,帶領我們從頭到腳,從體外到體內,從不可思議的高效人體運作,到系統出錯引發的惡性混亂,一一探究人體的萬般奧秘,踏上一段驚奇的人體之旅。內容既豐富又令人上癮,這本書是布萊森寫作魅力的極致展現,更是一本人人必讀的身體使用說明書。
中研院院士陳建仁・文化評論家詹偉雄・台大醫院醫師陳志昊 專業推薦
英美2020最暢銷科普書
Sunday Times年度科學書籍、Washington Post年度十大好書、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獎決選
本書作者比爾・布萊森是史上最暢銷的非文學作家之一。他最早以旅遊寫作聞名,往後則在語言學、歷史及科學等領域都有著墨。他最著名的特色是能夠將龐大複雜的資訊,以輕鬆幽默、流暢易讀的口吻呈現。於2003年出版、替布萊森贏得一座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獎的《萬物簡史》將他的名望推至高峰,他在書中深入淺出地講述了科學發展至今的漫長歷史及其中趣聞。
在這本《身體》中,布萊森將眼光轉向我們人人皆有的這具身體,從外觀可見的頭部、五官、皮膚、四肢,再到體內的骨骼、大腦、內臟、消化系統及微生物聚落,從它們是什麼、它們如何不可思議地精密運作,以及它們如何有可能(不幸地)出錯,布萊森以一個門外漢的視角親身訪問了許多醫師、學者,參考了無數書目,並以他一向為人稱道的幽默口吻導領讀者進行這一趟認識人體的驚奇航行。
除了提供讀者當今科學對人體各個部位與器官的最新理解,布萊森在書中也回顧了醫學上各類知識至今的發展歷程——改變世界的理想、努力不懈的工作、因錯誤治療而付出的代價、名望利益的競逐與糾紛,當然也包括一些不可思議的幸運與巧合,一切種種,皆共同鋪成了這條崎嶇不平的來時路,造就了現代越來越安全、方便的衛生醫療。
但同時,布萊森也在書中揭示了當前醫療體系的若干侷限及隱憂,包括人體中仍然存在非常多我們無法理解的謎題,許多症狀的成因與治療的作用都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難解,以及「過度醫療」的問題——這種促使人們過度檢查及過度恐慌的心境,在和醫院及藥商的利益牽扯之下,又顯得更為撲朔迷離。
本書知性、友善又帶著幽默的人文關懷,每一位讀完本書的讀者,都必定能夠從中得到某些令人驚奇的知識與觀念。它站在醫療科學的最前線,提供全面且充分考證的資訊,在在使它成為理解人體最好、最有趣的入門書籍。
作者簡介:
比爾.布萊森(Bill Bryson),1951年生於美國愛荷華州的狄蒙市(Des Moines)。他的暢銷著作包括有《比爾.布萊森的大不列顛碎碎唸》(The Road to Little Dribbling)、《哈!小不列顛》(Notes from a Small Island)、《萬物簡史》(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別跟山過不去》(A Walk in the Woods)、《那個夏天》(One Summer)、《閃電男孩的輝煌年代》(The Life and Times of the Thunderbolt Kid),與《家居生活簡史》(At Home)。在一份全國性的民意調查中,《哈!小不列顛》被票選為最能代表英國的書籍。而備受各界讚賞的科普作品《萬物簡史》,則為他贏得了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獎(Aventis Prize)和笛卡兒獎(Descartes Prize),並且在出版後的十年期間,成為英國最暢銷的非虛構類著作。
比爾.布萊森在2005至2011年擔任杜倫大學(Durham University)的名譽校長。他也是英國皇家學會的榮譽院士。他現居英國。
譯者簡介:
沈台訓,清大社人所畢業。自由編輯與書籍翻譯。譯作有《幸福之路》等。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如何打造人體
「簡直如同天神一般!」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
許久以前,當我還在美國讀初級中學的時候,我記得生物老師教導我們說,大概只要花個五美元,就能在五金行買到組成一具人體所需要的所有化學材料。我已經回想不起實際金額到底是多少。也許是二點九七美元,或者是十三點五美元。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即使以一九六〇年代的幣值來看,也是非常小的一筆錢。我還記得,當時一想到幾乎不用花什麼錢,就能做出像我這樣一個彎腰駝背、滿臉粉刺的傢伙,就感到驚愕不已。
這個發現如此令人羞愧,使我這麼多年來一直無法忘懷。其中所涉及的問題是:那是真的嗎?我們真的如此一文不值?
多半出於娛樂目的,許多權威專家(這些人很可能「主修理工科目,週五不會出門約會」)在不同的時機下,都努力計算過打造一具人體所需的材料費用的金額。這些年來,或許最受敬重與最為詳盡的嘗試,當屬英國皇家化學學會(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所進行的推算。作為二〇一三年劍橋科學節(Cambridge Science Festival)的活動一環,該學會以演員班奈狄克.康柏拜區(Benedict Cumberbatch)為對象,計算了在組裝上所需要的所有化學元素的費用。(康柏拜區之所以成為試算對象,是因為他應邀擔任該年科學節的客座主席,而且,就人類體型來說,他的身材也正好具有代表性。)
依照英國皇家化學學會的估算,建構一具人體總計需要五十九種元素。其中六種──碳、氧、氫、氮、鈣與磷──占有我們的組成成分中的百分之九九點一,而其餘的元素,大多數則有點出人意表。誰會想到,假使我們的身體裡面沒有一些鉬,或釩、錳、錫與銅,就會變得不完整?必須指明,在這類元素中,我們對於其中一些元素的需求可說出奇地自制,所需要的數量皆是以百萬分之幾或甚至十億分之幾這樣的度量單位來計算。比如,在每近十億顆(999,999,999½ 顆)的所有其他各類的原子當中,我們只需要二十顆鈷原子與三十顆鉻原子就夠了。
人體內最大的組成成分是元素氧,它填滿人體可用空間的百分之六十一。這似乎有點違反我們的直覺:人體幾乎有三分之二的部分是由無味的氣體所構成。我們並沒有如同氣球一般輕盈又易於彈跳的原因是,氧原子主要是與氫原子(占有你另外的百分之十)鍵結在一起,從而形成水分子,而水,則令人吃驚地沉甸甸──如果你曾經嘗試搬動那種裝滿水的充氣塑膠泳池,或只是全身穿著濕淋淋的衣服四處走動,就會知道我所言不虛。有點諷刺的是,兩個同屬自然界中最輕元素系列中的氫與氧,一經結合,卻會形成自然界中最重的分子之一──但這正是你的本質。氫與氧也屬於你體內那些最便宜元素中的一員。你所有的氧原子將花上你八點九英鎊,而你的氫則略微超過十六英鎊(假定你的身材與班奈狄克.康柏拜區相差不多的話)。你的氮(占有你的百分之二點六),價格還更合算,一整個身體所需的分量,只要二十七便士即可購得。不過,在這些之外的其他東西,就要價不菲了。
依照英國皇家化學學會的說明,你需要大約三十磅的碳,而那將花掉你四萬四千三百英鎊。(該學會只挑選純度最高的材料;他們不想用便宜貨來造人。)鈣、磷與鉀,雖然所需的數量少上許多,但三者加起來將使你另外掏出四萬七千英鎊。而其餘的元素,大多數在每單位量上都更加昂貴,不過,幸運的是,所需的數量也遠遠更為稀少。每公克的釷幾乎要價二千英鎊,但它只占有你的十億分之一,所以你只要付出二十一便士,就能滿足身體所需的分量。你所需要的全部的錫,花四便士便可到手,而鋯與鈮則分別只要花上二便士。釤元素占有你整體成分的千億分之七,但顯然完全不用為此花上任何一毛錢;英國皇家化學學會在費用明細單上註記「0.00英鎊」。
在人體內所發現的五十九種元素之中,傳統上,其中的二十四種被稱為「必要元素」,因為如果沒有這些元素,我們將一籌莫展。而其餘的元素,則有點像是一鍋大雜燴。有些元素毫無疑問對人有益;有些則可能有益,但我們還不確定是在哪一方面起作用;而另外一些既無害也無益,可以說只是來湊熱鬧;還有一些則完全是壞東西。比如,鎘是人體中最常見的第二十三種元素,組構你的身軀的千分之一,但它具有重大毒性。人體中會有鎘的存在,並非因為我們的身體迫切需要它,而是因為,它會從土壤進入植物之中,而當我們吃下蔬果,便也把它吃了進來。如果你住在北美洲,你一天大概攝取了八十微克左右的鎘,而它對你完全沒有任何好處。
出人意料的是,在這個元素層級上,還有許多運作機制有待闡明。從你的身體中取出任一個細胞,便可在它裡面找到至少一百萬顆的硒原子,但是直到此前不久,依然沒有人知道這個元素存在的道理。我們現在了解,硒可以形成兩種缺一不可的酶,如果有所不足的話,將與高血壓、關節炎、貧血、某些癌症的發生有所關連,甚至可能降低精子的數量。所以,顯然給自己吃點硒是個不錯的想法(堅果、全麥麵包與魚類等食物均富含硒),但在此同時,假使你攝取過量,你的肝臟將可能因此中毒受害,而且無法治療補救。一如人生中的許多事物一般,如何正確理解均衡之道,可說並不容易。
依照英國皇家化學學會的計畫,使用熱心相助的班奈狄克.康柏拜區作為範本來打造一具嶄新的人體,所需要的全部費用是分毫不差的九萬六千五百四十六點七九英鎊。當然,如果還要計入人工成本與增值稅,金額便會更高。但你算得上運氣好,能以遠遠不到二十萬英鎊的價格,就把班奈狄克.康柏拜區帶回家。總體而言,這筆費用並非鉅款,但顯然也不是微不足道的小錢,如同我的國中老師所提示的一般。儘管如此,但在二〇一二年,美國公共廣播電視網(PBS)長期播放的科學節目《新星》(Nova)也在其中一集稱作「搜尋元素」(Hunting the Elements)的單元裡,進行了一模一樣的分析;而該節目對人體所包含的基本成分的完整金額,給出了一百六十八美元這樣的數字。這例示了一個在繼續閱讀本書時,將愈來愈不可忽視的重點:亦即,涉及人體的種種事物,在細節上經常出人意表地難以確定。
不過,這當然幾乎不算是什麼重大的問題。無論你付出多少錢,或是你在組裝所有材料時多麼小心翼翼,你都不會造出人來。你可以同時召集目前還在世或已經過世的所有最聰明的人士,並且灌輸他們全部的人類知識總和,但他們所有人將連一顆活生生的細胞都做不出來,遑論複製出班奈狄克.康柏拜區這個人。
這無疑是有關人體的最令人震驚之事──我們只是一堆無趣的成分;你也可以在一落灰塵中找到相同的東西。我此前曾在另一本書中說過一句話,但我以為,也值得在此重述一次:有關那些組成你的化學元素所擁有的唯一特出之處,正是那些元素打造出了「你」的這件事。這著實是生命的奇蹟。
我們在這具溫暖又律動的血肉之軀中度過一生,卻幾乎完全將它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即便只要大致說說即可,但我們當中有多少人知道脾臟位在哪裡,或脾臟是個怎樣的器官?或者,肌腱與韌帶兩者的差別何在?或者,我們的淋巴結都在忙些什麼?你認為你一天眨眼眨多少次?五百次?一千次?想當然爾,你毫無概念。嗯,你每天眨眼一萬四千次──由於眨眼的次數是如此之多,使得你在每天清醒的時間中,眼睛總計閉上了二十三分鐘。但你完全不必去思考這些事,因為,在每一天的每一秒中,你的身體進行了在數量上根本無法計數的工作──有「quadrillion」(1015)這麼多嗎?還是「nonillion」(1030)、「quindecillion」(1048)、「vigintillion」(1063)這麼多?(這些字都是實際的計數單位詞。)總而言之,某些數字已經巨大到超乎想像,根本無法要求我們的腦子停下來想一下那是什麼意思。
就在你開始閱讀這個句子的一秒鐘左右,你的身體已經產製了一百萬顆紅血球。這些紅血球在你的周身急馳,奔流在你的血管中,保持你的蓬勃生氣。而其中的每顆紅血球將會嘎拉嘎拉繞著你穿行大約十五萬遍,一再重複攜帶氧氣給予你的細胞,然後,由於變形受損與失去用處,便會自行向其他細胞報到,為了你的福祉而平靜受死。
總計需要動用七千兆兆(7,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或七個「octillion」[1027])顆原子,才能打造出你來。沒有人知道,為何這七千兆兆顆原子這麼急切渴望成為你這個人。畢竟,這些原子都是不動腦筋的粒子,沒有一個會迸出什麼念頭或想法。不過,出於不明原因,在你長長的一生當中,這些原子都將建構與維繫所有那些缺一不可、不計其數的系統與結構,以便讓你可以持續到處嗡嗡嗡,讓你像你,維持你這個人的模樣,讓你享有這些稀罕又令人極為愜意的生存條件──此即「生命」。
而這個任務遠比你所能理解的更為龐大。如果將你整個人拆解開來,你可說無比巨大。你的肺臟在整個攤平後,可以覆蓋一座網球場,而肺裡面的氣道長度則可以從倫敦延伸到莫斯科。你全部血管的總長度將可以帶著你環繞地球兩圈半。而在這一切的現象中,最令人驚嘆的事物則是,你的去氧核醣核酸(DNA)。你在每個細胞中都塞有一公尺長的DNA,而由於你有多不勝數的細胞,如果你將身體裡所有的DNA都接起來形成一條細線,那麼它將長達一百億英里,足足可以伸展到冥王星之外。想想看:你本身就足以遠離太陽系。在純粹的字面意義上,你徹徹底底是個「宇宙人」。
第一章 如何打造人體
「簡直如同天神一般!」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
許久以前,當我還在美國讀初級中學的時候,我記得生物老師教導我們說,大概只要花個五美元,就能在五金行買到組成一具人體所需要的所有化學材料。我已經回想不起實際金額到底是多少。也許是二點九七美元,或者是十三點五美元。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即使以一九六〇年代的幣值來看,也是非常小的一筆錢。我還記得,當時一想到幾乎不用花什麼錢,就能做出像我這樣一個彎腰駝背、滿臉粉刺的傢伙,就感到驚愕不已。
這個發現如此令人羞愧,使我這麼多年來一直無法忘...
推薦序
即使大衛王沒進過醫學院,他也能寫下「我還是胚胎的時候…我的身上還沒有一處成形,我身體各部分受造的日子都已經記在你的冊上了」這段詩篇。比爾・布萊森這本「身體」就是這麼一本「冊子」:生動、幽默且優美的文筆,以人體大奇航的角度,拉近每個人與醫學院教科書的距離,不只讓我們更加珍惜自己習以為常的這副軀殼,更對醫學這門年輕的學問能走到今日、懷抱敬畏之心。
──台大醫院醫師陳志昊
扛鼎之作……布萊森在從原子空間橫跨星際宇宙,寫下這個地球與天外世界的物理性質之後,如今所推出的新書,則將目標轉向人體內部,詳細解釋了我們的人身組成,同樣出之以明朗清晰、幽默風趣的風格……成果讓人嘆服……他援引了許多專家的說法,以及來自好幾百本書的資料,帶領讀者從頭到腳,從體外到體內,從不可思議的高效人體運作,到系統出錯引發的惡性混亂,一一探究人體的萬般奧秘……你將對你的整套人身設計,如此精密非凡卻又充滿諸多古怪之處,報以連連驚嘆。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妙趣橫生……該書揭露了,在我們的每日作息之中,人體所負責運作的成千上萬鮮少受到讚賞的任務……該書資訊豐富、趣味十足,而且經常讓人又噁又笑(某個研究指出,單單激情相吻,就會導致將近十億隻細菌從一張嘴轉移至另一張嘴,其中還伴隨零點二微克的食物碎屑)……文風散發出如同華特.克朗凱(Walter Cronkite)可靠氛圍的布萊森,著實精通於緩解人們的恐懼與破除無稽流言。
──賈各布斯(A.J. Jacobs),《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布萊森先生的新作是一部有關人體機能運作的指南,對於我們的體內、體外進行了翔實的探索。近年來,許多作家都撰寫過如此的概覽性書籍,其中一些人也都表現不俗。然而,毫無一人所交出的成績,如同布萊森先生如此傑出;他除了文筆高人一等外,也更加幽默風趣,而對於寫作材料的純熟運用,同樣無人望其項背……他是個高明的解說家,極為擅長於使用簡潔有力的明喻與含意廣泛的隱喻……他經常毫不隱藏對於語言的熱愛,偶爾就會忍不住對醫學與解剖學的專有名詞進行詞源上的追溯與釐清……布萊森先生由於通曉醫學史,在詮釋說明上更有畫龍點睛之效……全書生氣勃勃、發人深省,而且詼諧有趣。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令人激賞不已……每一頁都滿載科學事實,生動鮮活一如驚悚小說,而且,諸如為何我們睡覺時不會掉出床外等等難題的解答,也讓人讀得津津有味……通篇描寫了許多出人意表的人物故事,而那已經是布萊森寫作的正字標記。
──《星期日郵報》(Mail On Sunday)
可讀性強,而且助益良多……機智有趣的文風,加上全無擾人的專業術語,讓你一口氣輕鬆讀過九百頁。而讀來有趣的原因,不只是因為內容包羅萬象,而且還因為文筆獨樹一格。
──理查德.莫里森 ,《泰晤士報》
作者敘事功力爐火純青,將如此龐雜的事實冶於一爐,成為一本知識含金量超高又充滿閱讀興味的著作……布萊森的文采之所以熠熠發光,正是在於,他為種種收羅而來的科學事實,灑上富有想像力的金光。
──《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
一本讓人萬分驚嘆之書。有關心臟、肺臟、外生殖器官等等的非比尋常的故事……再加上某些憤懣之氣與人生忠告──全都展現在無與倫比的布萊森寫作風格之中。
──嘉文.弗朗西斯 (Gavin Francis),《衛報》
一本扣人心弦的科普讀物!
──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ational Public Radio)
布萊森帶著縝密思考與風趣機智如此獨特的配備,隻身深入人類解剖形構的荒野。在有關我們的生與死,有關我們共有的基本構造的所有特點中,他出色地從中探究了種種已知與未知的部分……該書充滿如此之多令人過目難忘的趣聞。如同在海中搜尋獵物的潛水夫,布萊森特別善於去偵測,他的書寫主題中那些離奇古怪與奧秘難解的材料……成果令人嘆為觀止。
──《今日美國》(USA Today)
在機靈詼諧的文風中,所展開的一場充滿豐富資訊的沉浸式涉獵之旅……該書帶來以趣聞推動的閱讀之樂,見證了作家迄今為止最雄心勃勃的寫作企圖之一。布萊森帶領我們環遊從頭到腳的人體秘境;而其中諸多地景風貌,許多人都聞所未聞……逗趣之處所在多有,而且文字清晰易懂……不可思議的是,布萊森述說了如此含括廣泛的身體與腦部的現象與經驗。
──《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
一本讓人萬分驚嘆之書……難能可貴的閱讀體驗……一場微物導覽之旅;該書在探究人體上所欲達成的目標,一如他的《萬物簡史》(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對科學的尋索一般……文章輕快地前進,經由細緻調控的筆鋒,讓玩笑、趣聞與傳記插曲輪番上場競豔……時而諷刺,時而友善,時而讓人備感親切,而行文始終簡潔明瞭……該書可以永遠當作人生中最重要的參考書。
──《衛報》
布萊森是個令人喜愛的導遊……他途經人體解剖構造、生理機能、演化與疾病(糖尿病、癌症與感染)的這場徒步旅行,極具教育啟發性,而且通俗易懂,又能帶來樂趣。
──《書目雜誌》(Booklist)星級評論
讓讀者在趣味盎然的瀏覽之中增長見聞。
──《富比士雜誌》(Forbes)
該書讓我們愉快地停下腳步,開心地逗留了一會兒,因為我們從中了解了,我們之所以如此「人模人樣」的原因。
──《科克斯書評雜誌》(Kirkus Reviews)
即使大衛王沒進過醫學院,他也能寫下「我還是胚胎的時候…我的身上還沒有一處成形,我身體各部分受造的日子都已經記在你的冊上了」這段詩篇。比爾・布萊森這本「身體」就是這麼一本「冊子」:生動、幽默且優美的文筆,以人體大奇航的角度,拉近每個人與醫學院教科書的距離,不只讓我們更加珍惜自己習以為常的這副軀殼,更對醫學這門年輕的學問能走到今日、懷抱敬畏之心。
──台大醫院醫師陳志昊
扛鼎之作……布萊森在從原子空間橫跨星際宇宙,寫下這個地球與天外世界的物理性質之後,如今所推出的新書,則將目標轉向人體內部,詳細解釋了...
目錄
1 如何打造人體
2 外觀:皮膚與毛髮
3 你是微生物?
4 腦部
5 頭部
6 一探究竟:口腔與咽喉
7 心臟與血液
8 化學部門
9 解剖室:骨骼
10 馬不停蹄:雙足行走與健身運動
11 體內平衡
12 免疫系統
13 深呼吸:肺臟與呼吸
14 食物,繽紛的食物
15 腸胃道
16 睡眠
17 急轉直下
18 人之初:受孕與分娩
19 神經與疼痛
20 當情況不妙:疾病
21 當情況大不妙:癌症
22 好醫療與壞醫療
23 終老
1 如何打造人體
2 外觀:皮膚與毛髮
3 你是微生物?
4 腦部
5 頭部
6 一探究竟:口腔與咽喉
7 心臟與血液
8 化學部門
9 解剖室:骨骼
10 馬不停蹄:雙足行走與健身運動
11 體內平衡
12 免疫系統
13 深呼吸:肺臟與呼吸
14 食物,繽紛的食物
15 腸胃道
16 睡眠
17 急轉直下
18 人之初:受孕與分娩
19 神經與疼痛
20 當情況不妙:疾病
21 當情況大不妙:癌症
22 好醫療與壞醫療
23 終老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928頁開數:10.5 x 14.8 x 3.6公分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