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工具書的型式呈現一部橫跨六千年的西洋通史。全書以歐洲史為軸心,自西元前四千年近東和埃及地區等西方文明源頭的發展,以迄現代全球化的國際社會現勢,採大事編年與紀事本末的混合體書寫,對每個時代中重要事件及人物功績做簡要記載,是一本認識西方與世界歷史必備的工具書。
本書附錄增列歐洲歷史分期表、歷代教宗簡表、人文藝術界的百大名家、世界20大知名博物館、重要國際組織與會議等資訊。
作者簡介:
陳逸雯
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西洋史碩士。現任東吳大學歷史學系兼任講師。
邵祖威
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世新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沈超群
資深媒體人,從事新聞工作近20年。現任《風傳媒》資深主編、世新大學通識中心兼任講師、中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生。
【編者簡介】
李功勤
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博士、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歐洲史組碩士。現任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
作者序
三版序
西洋史對一般讀者最大困惑在於:文化多元、列國並存、宗教與文化各異,造成時間與空間混淆的困境。新版內容除了增加各篇導論和相關史事之外,其最大特色就是在附錄中,增列歐洲歷史分期表、歷代教宗簡表、人文藝術領域的百大名家、世界最知名的20所人文藝術博物館,同時,為了因應全球化時代來臨,也增加重要的國際組織與會議簡介,使本書不但藉由編年與紀事本末兩種體例,使讀者迅速掌握重大史事的發展之外,再經由附錄整理,使本書更融合小事典的功能。由於本書功能完善,將是目前坊間研讀西方史事者必備的工具書。
新版由本人負責編審,其餘新增部分別由陳逸雯、邵祖威及沈超群三位年輕學者共同撰稿,並由逸雯總其成。團隊成員最大特色在於大學和研究所階段,均在名師如:高亞偉、張元、廖伯源、雷家驥、何宛倩以及具深厚神學素養的王任光神父、柯立德神父(Rev. Claude William Pollak)、戚世皓修女等人調教之下,具備深厚的史學方法和西洋歷史基礎。尤其在編撰「歷代教宗簡表」,是頗為艱難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段教會歷史就是從羅馬帝國發動「教難」(Period of Persecution),再經歷立為「國教」階段,到中古時期嚴重的「政教衝突」。這段錯綜複雜的史事全靠王光任神父的遺著《中古歐洲史上之政教關係》,幫助我們得以釐清全貌。此外,定期閱讀並整理相關史事也是工作團隊繁重但仍持之以恆的任務。
而本書得以出版,除了感謝諸多學界恩師的指導教誨之外,更得力於幼獅圖書公司總編輯劉淑華女士的大力支持,她對於閱讀好書的信念,經常超越營利成本的市場考量,是我們推動博雅教育最大支持者。此外,朱燕翔編輯秉承以往一貫嚴謹和負責態度,督導每個進度及檢核所有內容,實功不可沒。最後,由於豐富史料及附錄的功能性,將使本書成為研究西洋歷史文化的最佳典範。
李功勤
2015年9月1日
序言
在大學講授相關西洋史課程十幾年,深感一般學生在西洋史領域的基礎非常薄弱,因此在修習以單元為專題的西洋史講學,甚或經典名著選讀等課程,皆因西洋史背景及發展脈絡支離破碎,而無法掌握其歷史變遷及其事件背後的文化推力。尤其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西元476年),歐洲呈現列國並存及多元文化的發展,與中國以黃河流域為文明核心的朝代興衰遞嬗有很大區別,主要在於中國歷朝典章制度與儒家為主流的思想文化是互為關聯且一脈相承,因此余英時教授批評中國歷史與西方相較,缺乏里程碑式變化。由於許多年輕學子無法掌握西洋史概況,坊間又缺乏一本能解決此學習困境的工具書,因此,促成了我們編纂這本《西洋史大事長編》的動機。
本書採用編年體,使讀者對於歷史事件的發展與脈絡容易掌握;另外兼採紀事本末體,也可兼具西洋通史在敘述上的完整性。坊間目前出版的大事年表失之簡略;而世界或西洋通史又篇幅繁浩,本書在敘述及編採上都彌補這些缺失,讓讀者能迅速掌握西洋史的精要性,正是本書最大的功效與特色。
本書在體例上有三大特色:第一,採用編年長編及紀事本末混合體,對每個時代的重要事件及人物功績,作一簡要記載,且兼顧時代發展的連續性。第二,本書範圍主要以歐洲史為軸心,但在上古史方面則包括近東與埃及地區等西方文明源頭的發展;另在近代與現代史方面,由於地理大發現與帝國主義引發的海外拓殖,使得全球化(Globalization)時代來臨,尤其在現代史方面增加國際現勢史事,對讀者在認識今日互為依存的國際社會上,必定助益良多。第三,本書主題集中在政治、軍事、基督教、社會發展等四大領域,至於文學或藝術等方面,只能擇要記載;而在英譯部分,採取國人慣用之譯名,以求統一。
《西洋史大事長編》共分五篇,約13萬餘字。第一篇〈文明曙光〉,時間從西元前4000年~西元前800年,地區主要包含兩河流域、波斯、希伯來、埃及、愛琴文明與其他較次要文明介紹,由於兩河流域民族眾多、互動頻繁、歷史繁瑣,故採取略古詳近,擇要記載的方式,使讀者易於掌握重點。第二篇〈希臘.羅馬古典文明〉,時間從希臘城邦政治的西元前799年~西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其中包含雅典與斯巴達的崛起與爭霸、馬其頓的亞歷山大與希臘化世界形成、羅馬興衰與該時期重要人物的記載,是了解西方文明對今日社會、政治、知識等方面的重要篇章。第三篇〈中古歷史與基督教發展〉,時間從西羅馬滅亡到1399年,記載歐洲列國的興起、教皇國與著名教皇、神學家等歷史大事與人物事蹟。第四篇〈大國崛起與文明躍升〉,時間從1400~1914年止,分別記載地理大發現之後,西、葡、荷、英、法、俄、奧、普、美等國興起(日本較少著墨),但也包括影響西方文明里程碑變化的重大社會思潮,如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科學革命、美國獨立、法國大革命、工業革命等事件,因而本篇是了解近代西方社會、文化、霸權等領域的重要部分。第五篇〈國際現勢發展〉,歷史斷限從1915~2007年,其間世人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冷戰、蘇聯解體、歐盟統合、後冷戰時期的文明衝突、中國(大陸)崛起等重要史事,世界互為依存的關係在全球化時代更加緊密,因此以國際現勢取代前面四篇以西洋史為主軸的編纂方式,使讀者更加容易掌握當今世界各國間瞬息萬變又互動頻繁的發展與最新訊息。
本書承蒙雷師家驥教授的編審,使我們在研究方法、篇章架構、敘事筆法等方面受教良多。也感謝逸雯與超群兩位青年歷史工作者加入研究團隊,使本書在浩繁史料的搜集、編纂、查核、考訂等方面,因為有他們的敬業、專業與努力而增色甚多。本書譯名繁多,編排耗時,感謝幼獅公司朱燕翔小姐的細心、用心與精湛英文的協助,使全書更臻完備。在讀者面對複雜的西洋史事及國際現勢時,希望本書能夠發揮最佳工具書的效用,這也是我們編纂此書最主要的目的。
李功勤
2008年1月
@@@@@
三版序
西洋史對一般讀者最大困惑在於:文化多元、列國並存、宗教與文化各異,造成時間與空間混淆的困境。新版內容除了增加各篇導論和相關史事之外,其最大特色就是在附錄中,增列歐洲歷史分期表、歷代教宗簡表、人文藝術領域的百大名家、世界最知名的20所人文藝術博物館,同時,為了因應全球化時代來臨,也增加重要的國際組織與會議簡介,使本書不但藉由編年與紀事本末兩種體例,使讀者迅速掌握重大史事的發展之外,再經由附錄整理,使本書更融合小事典的功能。由於本書功能完善,將是目前坊間研讀西方史事者必備的工具書。
新版由本人...
目錄
推薦序
三版序
序言
第壹篇 文明曙光(4000 B.C.~800 B.C.)
第貳篇 希臘.羅馬古典文明 (799 B.C.~476 A.D.)
第參篇 中古歷史與基督教發展(477 A.D.~1399 A.D.)
第肆篇 大國崛起與文明躍升(1400 A.D.~1914 A.D.)
第伍篇 國際現勢發展(1915 A.D.~2015 A.D.)
附錄一 歐洲歷史分期表
附錄二 歷代教宗簡表
附錄三 人文藝術百大名家
附錄四 世界20大知名博物館
附錄五 重要國際組織與會議
參考資料
推薦序
三版序
序言
第壹篇 文明曙光(4000 B.C.~800 B.C.)
第貳篇 希臘.羅馬古典文明 (799 B.C.~476 A.D.)
第參篇 中古歷史與基督教發展(477 A.D.~1399 A.D.)
第肆篇 大國崛起與文明躍升(1400 A.D.~1914 A.D.)
第伍篇 國際現勢發展(1915 A.D.~2015 A.D.)
附錄一 歐洲歷史分期表
附錄二 歷代教宗簡表
附錄三 人文藝術百大名家
附錄四 世界20大知名博物館
附錄五 重要國際組織與會議
參考資料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52頁開數:17×23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