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鯛民有何懼?外銷實力極霸
你知道「臺灣鯛」是什麼魚嗎?有人說牠是吳郭魚,正確嗎?2025年4月,因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農業部盤點幾項受衝擊較顯著的農產品如蝴蝶蘭、茶葉、毛豆、鱸魚……等,臺灣鯛便位列其中,為什麼?那尾我們印象中,每家(尤其沿海鄉鎮)每餐都會出現,拜拜也常出現的「粗俗(tshoo-siok,非常便宜之意)」南洋鯽仔(lâm-iûnn tsit-á),也有在外銷?如果產業受到衝擊,漁民們最怕什麼?或者,根本沒什麼好怕?
臺灣鯛指的是從育種一直到加工,皆經過嚴格把關、挑選的優質吳郭魚,主要外銷國家是美國,為與中國及東南亞的低價魚做出區隔,也為了翻轉國人對吳郭魚既有印象,臺灣政府與產業界才將吳郭魚改名為臺灣鯛。
本期《豐年》雜誌將與讀者們一同爬梳臺灣鯛的歷史與產業現況,看看在那個物資缺乏的年代,吳郭魚如何成為臺灣人方便取得的動物性蛋白質,又如何變成臺灣養殖業的外銷奇蹟。接著將鏡頭轉向產地,一起傾聽面對外銷市場的不確定性,產業龍頭與養殖戶們各自的應對與擔憂。
「台灣鯛協會」理事長郭建賢認為,面對對等關稅政策漁民不必驚慌,只要中國吳郭魚進不了美國,漁民、業者齊心就能搶占市場。「高鉦臺灣鯛繁殖場」的創辦人林篤毅,繁殖出的臺灣鯛魚苗市占率超過七成,以科學化管理及智慧設施,培育出高抗病、高環境抗壓的魚苗。「口湖漁類生產合作社」與漁民契約養殖,專以1公斤以上規格臺灣鯛加工魚片外銷,總經理王益豐認為面對市場變化,真正重要的是產品要做出差異。而漁青王偉珉接手家族事業,發揮管理專長,將傳統魚塭蛻變企業化養殖,魚塭面積達70公頃是全臺第一。從工程師轉職漁二代的郭紘瑜,化求偶動力為漁業養殖力,以分批收成法在有限養殖面積裡將產量衝到最大,又靠著獨門商業機密,讓魚隻存活率幾乎達到百分之百。
臺灣是第一個將吳郭魚銷往美國的國家,銷美量亦曾是世界第一。雖然現在臺灣鯛鎖定的是高端市場,但若中國吳郭魚退出美國市場,臺灣鯛放養量是否足夠?這仍需要仰賴產、官、學各方的合作與研討,改善臺灣鯛的價格與養殖條件,才能吸引漁民繼續投資、投入,讓這尾臺灣鯛面朝世界,游得更遠。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
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

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