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博物》季刊第163期
專題主題:文化認同-解鎖差異,保存多樣性
全球化對我們的生活帶來深遠的影響,同時也帶來新的挑戰與反思。人口的流動加速文化交流,進而激發了對個人與集體歷史文化與生活記憶的探索,在探索集體記憶的過程中,我們得以分享歷史傳統、習俗規範與生活經驗,融入情感並形成認同感與歸屬感,也激勵我們付諸行動以保存文化或記憶。
本期專題企劃以「文化認同-解鎖差異,保存多樣性」為主題,嘗試由集體記憶與文化認同的觀點出發,從社會文化、大眾參與等面向探討人們在地適應與生活記憶的形塑,並思考社會中多元文化與群體認同的意義。<環境教育作為地方文化多樣性保存策略——蘭博家族入校園的時代意義>分析宜蘭面對城鄉時空收斂、都市化、商品化等大規模消費旅遊的文化衝擊,蘭陽博物館如何運用環境教育行動,引導鼓勵觀光旅遊場域,成為地方文化保存與推廣的夥伴。<展覽、博物館戲劇與族群身份認同追尋之交織:以臺東縣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烈日疊影展為例>以海端館策劃「烈日疊影展」及博物館戲劇的過程為例,探討原住民主體詮釋的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及博物館戲劇,館員如何以多元角度詮釋布農族殖民史,以及探尋族群內部組成的多樣性與身份認同等議題。
另<識讀幾個客家族群的文化記憶>以客家宗族關係的公廳、祖塔、嘗會來說明客家族群的宗族網絡特質與互相扶持的精神,並以客家族群的米食文化特性、客家語言經驗以地方命名及族群語言名稱的言說等經驗為例,探討臺灣客家在地適應與生活文化記憶。而隨著社群媒體成為生活一部分,進入大眾書寫時代,<時代的眼淚——展演社群媒體上碎片化的集體記憶>一文探討在資訊社會中蒐集、保存與展演數位足跡反映集體記憶的必要性,並嘗試以數位人文研究方法展示當代集體記憶的跨平台比較。
本期特別規劃焦點特輯單元,邀請捷克國家文化資產局以「捷克城堡與堡邸」為主題,分享<世界遺產名錄中的捷克城堡與堡邸>專文,介紹捷克的城堡與堡邸等文化遺產的價值;另<歐式文藝復興的軍事建築在臺灣——17世紀荷治福爾摩沙的熱蘭遮城堡>則介紹在臺灣的歐式文藝復興軍事建築-熱蘭遮城堡,其所反映當時荷蘭共和國堡壘要塞建築的設計觀念,以及近代初期火砲運用下的防禦思維與實踐,期透過此單元以城堡為題進行交流及對話。
作者簡介:
國立臺灣博物館為現代性綜合博物館,包含四座坐落臺北城核心區的歷史建物,分別代表土地、生命、產物及現代性,守護臺灣最珍貴的寶藏。
《臺灣博物》季刊為國立臺灣博物館定期發行之刊物,自1982年創刊以來,期以傳遞自然、文化及博物館知識,以及推廣科普教育為要旨;每期並設定不同專題主題徵集相關專文,藉以促進知識推廣與交流。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
《臺灣博物》季刊第163期
專題主題:文化認同-解鎖差異,保存多樣性
全球化對我們的生活帶來深遠的影響,同時也帶來新的挑戰與反思。人口的流動加速文化交流,進而激發了對個人與集體歷史文化與生活記憶的探索,在探索集體記憶的過程中,我們得以分享歷史傳統、習俗規範與生活經驗,融入情感並形成認同感與歸屬感,也激勵我們付諸行動以保存文化或記憶。
本期專題企劃以「文化認同-解鎖差異,保存多樣性」為主題,嘗試由集體記憶與文化認同的觀點出發,從社會文化、大眾參與等面向探討人們在地適應與生活記憶的形塑,並思考社會中多元文化與群體認同的意義。<環境教育作為地方文化多樣性保存策略——蘭博家族入校園的時代意義>分析宜蘭面對城鄉時空收斂、都市化、商品化等大規模消費旅遊的文化衝擊,蘭陽博物館如何運用環境教育行動,引導鼓勵觀光旅遊場域,成為地方文化保存與推廣的夥伴。<展覽、博物館戲劇與族群身份認同追尋之交織:以臺東縣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烈日疊影展為例>以海端館策劃「烈日疊影展」及博物館戲劇的過程為例,探討原住民主體詮釋的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及博物館戲劇,館員如何以多元角度詮釋布農族殖民史,以及探尋族群內部組成的多樣性與身份認同等議題。
另<識讀幾個客家族群的文化記憶>以客家宗族關係的公廳、祖塔、嘗會來說明客家族群的宗族網絡特質與互相扶持的精神,並以客家族群的米食文化特性、客家語言經驗以地方命名及族群語言名稱的言說等經驗為例,探討臺灣客家在地適應與生活文化記憶。而隨著社群媒體成為生活一部分,進入大眾書寫時代,<時代的眼淚——展演社群媒體上碎片化的集體記憶>一文探討在資訊社會中蒐集、保存與展演數位足跡反映集體記憶的必要性,並嘗試以數位人文研究方法展示當代集體記憶的跨平台比較。
本期特別規劃焦點特輯單元,邀請捷克國家文化資產局以「捷克城堡與堡邸」為主題,分享<世界遺產名錄中的捷克城堡與堡邸>專文,介紹捷克的城堡與堡邸等文化遺產的價值;另<歐式文藝復興的軍事建築在臺灣——17世紀荷治福爾摩沙的熱蘭遮城堡>則介紹在臺灣的歐式文藝復興軍事建築-熱蘭遮城堡,其所反映當時荷蘭共和國堡壘要塞建築的設計觀念,以及近代初期火砲運用下的防禦思維與實踐,期透過此單元以城堡為題進行交流及對話。
作者簡介:
國立臺灣博物館為現代性綜合博物館,包含四座坐落臺北城核心區的歷史建物,分別代表土地、生命、產物及現代性,守護臺灣最珍貴的寶藏。
《臺灣博物》季刊為國立臺灣博物館定期發行之刊物,自1982年創刊以來,期以傳遞自然、文化及博物館知識,以及推廣科普教育為要旨;每期並設定不同專題主題徵集相關專文,藉以促進知識推廣與交流。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
※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2元。(減2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