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自古便是勤勞的象徵,忙碌穿梭於花叢間,辛勤釀蜜。
但在每一口甘甜蜂蜜背後,藏著多少產業難題與生態危機?
當蜂影漸行漸遠,我們該如何守住與牠們長遠共存的未來?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消失的蜂影
「嗡嗡嗡,嗡嗡嗡,大家一起勤作工,來匆匆,去匆匆,作工興味濃 ......」相信大多數的人都聽過經典童謠《小蜜蜂》,透過簡單旋律描繪出蜜蜂勤勞不懈的形象。不過,你是否仍記得上一次是在什麼地方、什麼情境下見到活生生的蜜蜂?
蜜蜂除了採集花粉與花蜜,釀製為蜂蜜作為自身的食物外,更是許多花卉與農作物仰賴的授粉者,在維持生態系平衡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氣候變遷與環境劇烈變化,使蜜蜂數量急遽下降,加上農藥與除草劑等化學物質的氾濫使用,更導致蜜蜂大量失蹤,間接衝擊全球糧食安全。這些黑黃色相間的小飛影似乎逐漸消失在我們的四周。
為了喚起大眾對蜜蜂的關注,聯合國(United Nations, UN)於2017年宣布每年5月20日為「世界蜜蜂日」(World Bee Day)。之所以選定此日,是為紀念18世紀養蜂先驅楊沙(Anton Janša)的誕辰,肯定他對現代養蜂與採蜜技術的貢獻。聯合國同時也提出多項行動方針,包括大眾可以多種植蜜源植物、保護野生蜂巢、避免任意殺害蜜蜂;蜂農可減少農藥使用;而政府則能透過推動相關研究與政策,確保蜜蜂族群得以復育與永續發展。
因此,本期封面故事將帶領讀者一起來認識這個我們看似從小就熟悉、卻又不一定真正了解的生物──蜜蜂。我們從蜜蜂的生態習性、社會性切入,進一步探討農藥使用與環境變遷對蜜蜂及蜂蜜產業所帶來的衝擊,並延伸至當前的蜜蜂復育行動。此外,我們也特別規劃番外篇,帶領讀者認識那些「不是蜜蜂的蜂」,一窺牠們與蜜蜂之間看似相似卻又不同的生態系。
根據科學家的觀察與研究,這些小小的生命正遭受農藥汙染與氣候變遷的夾擊,一隻隻無聲地消失。我們該做些什麼,才能止住蜂群的消亡滅失?為了再次看到牠們穿梭於田野、花叢間,又該做些什麼?
副總編輯 李依庭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消失的蜂影
「嗡嗡嗡,嗡嗡嗡,大家一起勤作工,來匆匆,去匆匆,作工興味濃 ......」相信大多數的人都聽過經典童謠《小蜜蜂》,透過簡單旋律描繪出蜜蜂勤勞不懈的形象。不過,你是否仍記得上一次是在什麼地方、什麼情境下見到活生生的蜜蜂?
蜜蜂除了採集花粉與花蜜,釀製為蜂蜜作為自身的食物外,更是許多花卉與農作物仰賴的授粉者,在維持生態系平衡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氣候變遷與環境劇烈變化,使蜜蜂數量急遽下降,加上農藥與除草劑等化學物質的氾濫使用,更導致蜜蜂大量失蹤,間接衝擊全球糧食安...
目錄
01 目錄走編
News Focus
04 嬰兒能同時學習幾種語言?/物理學家發現 開啤酒的聲音聽起來像「啊」
05 吃過藥還是很痛!為什麼止痛藥對男性比較有效?
科學出走
06 洄游之謎 碧潭堰魚道上的不速之客/林郁熹
封面故事
08 嗡嗡嗡,大家一起勤作工!/編輯部
10 封面故事一:蜜蜂怎麼採花蜜?地位居然會影響食物的選擇?/呂昀恆
16 封面故事番外篇:不是只有蜜蜂!蜂類家族點點名/陸聲山、葉文琪
20 封面故事二:「更大的民主」是跳舞?蜜蜂社會的分工、溝通與決策/江敬晧
26 封面故事三:世界在小小的蜜蜂裡 蜂群數量傳遞的農業與生態訊息/楊恩誠
32 封面故事四:讓野蜂重回山林 一場與蜂共舞的生態復育行動 陳裕文、鄭宏松/李依庭
38 封面故事思辨之評:作物的庇護、蜜蜂的迷途 益達胺讓蜜蜂回不了家嗎?/陳韻如 楊恩誠
思辨之評
42 AI的中文翻譯之辯 智力與智慧的差異/陳碩甫
顯 影
46 黑冠麻鷺/圖.文 葉銘琛
專 欄
48 數不勝數:從平面到球面 艾雪球面鑲嵌藝術與數學的對話/林家妤Sharkie Lin
52 格物致知:飛起來容易,省燃料靠設計 飛機機翼的空氣動力學/宛同
58 生生不息:癌細胞的生存戰略 犧牲能量換取生長的祕密/林愷悌
64 潛移默化:從蝴蝶翅膀到智慧材料 神奇的結構能夠產生顏色/劉俊彥
70 物換星移:不只是風與光 從臺灣地熱發電探索永續綠能/牟鍾香
星火相傳系列講座
76 說出一口好知識!枋寮高中podcast實作研習/林品婕(Amo)
78 書 摘:《失落的三億年》/一卷文化
01 目錄走編
News Focus
04 嬰兒能同時學習幾種語言?/物理學家發現 開啤酒的聲音聽起來像「啊」
05 吃過藥還是很痛!為什麼止痛藥對男性比較有效?
科學出走
06 洄游之謎 碧潭堰魚道上的不速之客/林郁熹
封面故事
08 嗡嗡嗡,大家一起勤作工!/編輯部
10 封面故事一:蜜蜂怎麼採花蜜?地位居然會影響食物的選擇?/呂昀恆
16 封面故事番外篇:不是只有蜜蜂!蜂類家族點點名/陸聲山、葉文琪
20 封面故事二:「更大的民主」是跳舞?蜜蜂社會的分工、溝通與決策/江敬晧
26 封面故事三:世界在小小的蜜蜂裡 蜂群數量傳遞...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
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

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