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異不良少年ch》的頻道粉絲書即將問世!
變態小屋【栃木】、天國醫院【埼玉】,
和網路爆紅話題「氣球男」……
「膽大直播主」阿帥小池至今突擊過眾多靈異景點,
書中精選就連這樣的他也不禁感到顫慄的五個最恐怖地點。
同時,也將一舉公開進行追加採訪時得到的最新情報!
然而,號稱親訪各地恐怖景點取材的靈異頻道粉絲書,
其「考察」內容竟是直播主與編輯為了提升討論度而編造……
貪婪的篡奪者✕膚淺的巡禮者✕貧困的共犯者──
這是我碰上的,無聊的鬼故事
這是我碰上的,恐怖的鬼故事
這是我碰上的,一點也不稀奇的鬼故事
本書特色
✦ 日本上市即再版、銷售突破15萬冊!《發生在近畿某處的那些事》作者背筋又一驚悚力作!
✦ 別於「近畿」的驚悚體驗,有些地方、你真的不該去。
✦ 比詛咒還瘋狂的人們啊,輪迴的詛咒將落在何處……
作者簡介:
背筋 Sesuji
於2023年1~4月期間,於網路小說網站「KAKUYOMU」上投稿〈發生在近畿某處的那些事〉,開始其小說家生涯。在社群平台上蔚為話題,成功地在恐怖文化愛好者中打響名號。
譯者簡介:
江宇婷
曾任出版社編輯,現為專職譯者。
譯有小說、漫畫、圖文書、實用書等多領域作品,致力以文字為舟,看遍更多不同的世界。
聯絡方式:seventhfancy@gmail.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 各界好評推薦
阿焦(Podcast節目《不眠書店》製作人)
star227 直樹殿(批踢踢MARVEL版知名作家、《日本恐怖實話》作者)
喬齊安(台灣犯罪作家聯會成員/推理評論家)
✦ 讀者好評
「所謂怪談,如何被講述便是最重要的一點。而輕易就能讓人腦中浮現出畫面,正是本作最恐怖的地方。」
「從揭曉真相開始,同樣的人物、同樣的對話,卻完全帶來不同的感受。」
名人推薦:✦ 各界好評推薦
阿焦(Podcast節目《不眠書店》製作人)
star227 直樹殿(批踢踢MARVEL版知名作家、《日本恐怖實話》作者)
喬齊安(台灣犯罪作家聯會成員/推理評論家)
✦ 讀者好評
「所謂怪談,如何被講述便是最重要的一點。而輕易就能讓人腦中浮現出畫面,正是本作最恐怖的地方。」
「從揭曉真相開始,同樣的人物、同樣的對話,卻完全帶來不同的感受。」
章節試閱
第零章
氣球
『有個奇怪的傢伙站在那邊……在網路社群瘋傳的現代怪談考察』
今年四月,X(舊Twitter)上的一則貼文在部分圈子裡引發話題。
「欸等一下,最近總是有個奇怪的傢伙在固定時間走在我家前面耶。」
深夜,一段二十秒左右的影片隨著這段文字一同發布。影像中拍出一個詭異的人物。
從畫面角度看來,發布貼文的人應該是從自家(大概是獨棟住宅)的二樓窗戶拍攝。前院的前方是住宅區的街道。有一個身穿西裝,看起來應該是男性的人物就走在那條路上。
異樣的地方在於他的頭部。大小幾乎是一般人的三倍大,晃晃悠悠地擺動著頭部,並緩緩走在住家前方。
那在短短幾天內就得到九萬個讚、七萬則轉發,成為所謂的爆紅貼文。一開始幾乎只有「太恐怖了吧」、「是靈異影片」之類的感想,但隨著被瘋傳開來,質疑影片可信度的聲浪越來越多,甚至開始有人鎖定影片中的地點。剛發布貼文時,帳號的跟隨者本來只有幾十人左右,才過不到一星期就增加到數千人了。就在這時,發布貼文的人卻突然刪除了帳號。即使帳號消失,被轉載到其他平台的影片依然持續存留於網路上,至今依然受到靈異現象愛好者的高度關注。
但接下來的發展更是令人深感興趣。在驚悚類型的直播主跟怪談師(註1)的積極關注下,就接二連三地出現「我也有看過」、「在我老家那邊都叫他『氣球男』」、「祖父以前說過的『滿月先生』這個故事中也有出現類似的男人」、「我爸媽小時候看到的不是大頭男性,而是女性」之類的回應,短短幾個月內,網路社群上就開始流傳起各種衍生怪談。
順帶一提,各位知道「黏黏怪」這種妖怪嗎?這是以奈良縣跟靜岡縣為中心,自古流傳下來的一種妖怪,在福井縣則是被稱作「溼答答」。據說走在夜路時,身後會有腳步聲跟上來。然而回頭一看卻不見任何人影。這時要靠到路邊說「請先過」並讓路出來。如此一來,就會只有腳步聲從眼前通過。是個既詭異,又好像有點可愛的一種妖怪。
由於肉眼看不到黏黏怪,當然也不會曉得那會是怎樣的樣貌。但只要用這個名稱上網搜尋,就能找到其樣貌的插圖。比人還高大的球狀頭部直接長出兩隻腳。頭上既沒有眼鼻也沒有耳朵,只有一道笑得像是新月狀的嘴巴。
創造出這副樣貌的正是《咯咯咯鬼太郎》的作者,漫畫家水木茂先生。讓人覺得詭異、卻也覺得討喜的那副模樣,以插圖的形式完美呈現了自「黏黏怪」的故事中所聯想出的形象。我這種凡人終究是無法理解水木先生究竟如何將看不見其身影的妖怪,具體地描繪出來。
身為昭和世代的筆者在看到開頭提及的那段怪異影片時,第一個浮現在腦海中的就是「黏黏怪」。在此就拿網路社群上慣用的稱呼──「氣球男」來代稱好了。這個「氣球男」跟「黏黏怪」之間有幾個共通點:一個是頭部很大這點,另一個則是都往某個方向走去這點。「黏黏怪」這個怪談的關鍵在於身後有腳步聲跟上來,但只要讓路、它就會繼續向前走去。換句話說,應該是有著某個目的地吧。「氣球男」也同樣是每天在同一條路上朝著某個地方走去。如果該貼文是造假的,那麼發布貼文的人說不定是基於「黏黏怪」的怪談做出了「氣球男」的影片。反之,如果那並非造假,就代表水木先生真的畫出了我們看不見的東西。這樣的結論也會讓靈異愛好者感到很滿足吧。
另一方面,不是昭和世代的人則是指摘出與其他東西的相似性。那就是「巨頭オ」。曾在平成年代看過2ch(註2)靈異板的人應該馬上就有頭緒了吧。那是相當知名的一個話題。
發布貼文的人在山上看到寫著「巨頭オ」的神祕看板。儘管感到費解,依然繼續前行之後,便抵達一座荒廢村莊,並在那邊碰上頭很大的人類,而且還用著奇怪的動作朝他衝過來。勉強逃出生天之後,他在板上寫下這段體驗。不管是後續發展、還是其他人在留言區寫下衍生出的故事等等,與「巨頭オ」相關的內容有相當多種面向。推薦感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
「氣球男」、「黏黏怪」跟「巨頭オ」,三者都是相似的怪談,但流傳的方式也各自反映出了時代性。
以「黏黏怪」來說,直到水木先生在著作中提及之前,幾乎是只在部分地區口耳相傳的存在。透過水木先生這位「第二手講述者」以書籍的形式在全國廣為流傳,並用插圖賦予具體形象,於是一口氣提升了知名度。
「巨頭オ」則是發表在網路論壇中的靈異板,也就是有相同興趣喜好的人所聚集的地方。因此不只是「第二手講述者」,更透過第三手、第四手等眾多講述者衍生出各種話題,並在轉載下流傳開來。
至於「氣球男」的情形又是如何呢?貼文是發布在X,這個現今在國內有超過六千萬人使用的社群平台。一旦在這裡受到注目,「第二手講述者」的人數就不是2ch那種程度而已。衍生出來的話題想必不會只有第三手、第四手而已吧。不僅如此,也有很多甚至沒有附加任何情報的「擴散者」。只要指尖輕輕一按就能擴散出去的話題,會產生出更多講述者。隨著時代推進,怪談跟都市傳說或許也會變得更容易流傳開來。
實際上由此發展出來的新話題,也印證了這個說法。「看起來跟我從小就會夢到的男人一模一樣」──也開始有人討論起這樣的體驗。我想故事是源自「This Man」吧。那是美國的都市傳說,內容正是大多民眾都夢到同一個男人。當怪談像這樣流傳開來,就會加入其他怪談的要素產生進化。
本文至此都秉持著怪談創作是在眾多講述者的衍生下流傳開來的觀點來撰寫,但最後要在此提點出另一個可能性。這說不定並非造假。只是因為增加了許多講述者而讓這件事浮上檯面而已,搞不好大頭的怪異從久遠以前就一直存在。現在換了一位目擊者、換了一個名稱、換了一個討論的地方,才變得如此廣為流傳。這究竟是不是靈異愛好者的妄想呢?
現在那個「氣球男」,說不定也正朝著某個地方不斷走去。
※※※※※
『該怎麼說呢,這有點沉重耶。』
電話另一頭傳來女性編輯感覺疲憊的聲音,小林不太明白她這麼說是什麼意思。
「沉重……這意思是?」
『畢竟小林先生是做紙本的人嘛。』
儘管她可能沒有那個意思,但這句話聽起來就帶有輕蔑的感覺。
『你想想,這是專欄文章沒錯,但我們媒體的點閱高峰時段是早上七點跟晚上六點喔。大家都是在通勤時拿著手機閱覽的。所以這篇文章以利用空閒時間閱覽來說,實在稱不上輕鬆的內容。』
「不好意思,我還不太習慣。」
『「網路爆紅話題『氣球男』,真的很恐怖呢」──用這種感覺就夠了啊,不用探究那麼多吧?』
那不用找我來寫也沒差吧──吞回這句話,相對地呼出電子菸的縷縷白煙。
「是不是重寫比較好?」
『不用不用。我們這邊會做調整,沒關係。之後如果還有機會合作就再請多多指教。』
結束通話之後,不禁思索起來。那樣究竟還能算是一篇報導嗎?既沒有做任何採訪,也沒有提出任何新的情報,單純只是轉載網路社群的話題。這讓人切身感受到雜誌與網路之間的一道鴻溝。但是,只能妥協了。雖然稿費也只有幾千日圓,這對現在的小林來說也是寶貴的收入來源。
嘆出一大口氣,便翻開使用很久的記事本。他注視著「18:00~ 池田 會面洽談」幾個字。時間上也差不多該出門了,轉換一下心情吧。只要能談妥這份工作,就能大撈一筆。
第一章
變態小屋
小心翼翼地反手關上門,就怕發出一點聲響。可不能被家人發現。我沒搭電梯,而是踮著腳尖輕輕走下樓。走出公寓的入口大廳之後,我這才發現自己的腳步下意識地越走越快。就連包鞋跟地面摩擦的聲音都能聽得很清楚。
我抬頭仰望五樓,朝著自己剛才溜出來的住家陽臺看去。那孩子現在是否在床上睡覺呢?還是……?
我不斷走著。在夜晚的住宅區裡,朝著那個地方走去。印象中,上次是夏天去的。那個時候,口袋裡同樣放著一張照片。是那傢伙的照片。
把手插進薄大衣的口袋裡,確認印刷出來的照片所傳來的觸感。上頭想必是映照出那傢伙的笑容吧。那道瞧不起我似的笑容。
那種傢伙,死一死算了。我不曉得在心中這麼許願過多少次。而且願望應該也實現了才對。然而……
月光照亮眼前的道路。我不斷走著,朝著那個地方走去。就是為了要保護那孩子,保護我的家人。
※※※※※
「辛苦了。不對,應該說初次見面吧。」
「辛苦了~虧你認得出是我呢。」
「別這麼說,我平常就有在看池田先生的影片,而且一頭金髮也很顯眼。」
「講話不用這麼客氣啦。小林先生倒是比我想的還要高大,感覺是個強悍大叔。」
「畢竟高大男人算是我唯一的特色嘛。」
「這倒是。」
「還真直接……話說回來,這裡……是怎樣?」
「哪有怎樣,就是Shisha咖啡廳啊。」
「呃,因為我是第一次來到這樣的地方。這在年輕人之間很流行嗎?」
「對啊,也滿常有人來這裡洽談工作喔。小林先生要不要也來試試?這個是百香果風味。」
「Shisha就是水菸對吧?」
「對,但我現在吸的這個不含尼古丁。」
「我就算了,點杯冰咖啡就好。」
「難得有這個機會,吸看看也不會怎樣啊。」
「我這種大叔有香菸就夠了啦。」
「如果是電子菸,這裡也可以抽喔。我不會在意,你請吧。」
「真的嗎?真是太令人感激了。」
「總覺得我好像格格不入的樣子,實在靜不下來呢。」
「因為這裡都是年輕人的關係嗎?」
「這也是原因之一。池田先生……呃,池田,你平常都是在這樣的地方工作嗎?」
「偶爾吧。」
「是喔?」
「是啊。」
「……這樣啊。」
「小林先生,難不成你個性很怕生嗎?」
「不,也不是這樣。」
「我知道了,就是那個吧。你之前說沒有跟像我這種職業的人一起工作過嘛。所以是還在摸索的感覺囉。」
「抱歉。我真的沒有跟不但是YouTuber、年紀還相差很多的人一起工作的機會,總覺得很難進入狀況。」
「出現了,把年輕人當外星人看待的類型。沒關係啦,反正我這個人就是這種感覺。請別這麼拘謹。」
「也是呢,抱歉。」
「所以呢,結果怎麼樣?」
「啊,嗯。對對對,關於我向公司提案的企畫對吧。這個嘛……感覺是會視內容再考慮。」
「呃──你知道嗎?雖然這次是第一次跟小林先生直接見面,但我們已經是工作夥伴了,不……應該說是利害關係人?總而言之,你不用顧慮那麼多沒關係,請開門見山直說吧。」
「抱歉、抱歉。KADOKAWA表示,以你的『靈異不良少年ch』訂閱人數來說,出版官方粉絲書的企畫應該是不會通過。啊,但別擔心。你事前給我的那個是叫……互動率嗎?總之我有強調從那份數據來看,因為你有一批鐵粉,銷量應該會滿穩定的才是。再說了,你這麼帥,應該也很上相吧。」
「真不愧是能幹編輯,那對方的反應如何?」
「不不不……我只是一介自由編輯。然後,那個……就像我一開始說的,對方就表示會視內容再考慮。不過,我有預想到對方可能會這樣說,所以我以感覺能挑起對方興趣的切入點,事先準備了一項具體企畫。」
「是怎樣的內容呢?」
「不過,這也包含我個人認為這樣做應該比較有趣的想法在內就是了。池田,你頻道的影片幾乎是單手拿著相機潛入靈異景點的內容對吧?反過來說,影片中就只有你拍攝到的現場情報而已。所以我在想,官方粉絲書如果可以收錄該靈異景點的傳聞之類,還有你所撞見的靈異現象是不是有什麼背景等內容,感覺應該會不錯。」
「喔~不錯耶!因為我對怪談一點興趣也沒有,所以那種事情基本上都是隨便觀眾在聊天室自己補充的感覺。但要做那樣的採訪應該會很大費周章吧?」
「這個嘛,我好歹也擔任過神祕學雜誌的編輯,所以有各式各樣的管道。」
「正是你最拿手的領域是吧。」
「能算是拿手嗎……?不過最近那種類型的工作也越來越少了。」
「啊,是這樣嗎?為什麼?」
「我不曉得在YouTube圈子裡的趨勢如何,但現在幾乎沒人在看神祕學雜誌了。大家應該都對美食、時尚服裝之類,會直接影響到自己生活的事情比較感興趣吧。」
「那也不一定吧。我的頻道確實是完全無法跟那些華而不實的時尚類型網紅頻道匹敵,但也是有狂熱的鐵粉喔。」
「問題大概在於母數的大小吧。對於重視銷售業績的出版社來說,一百萬名路人粉跟十萬名鐵粉相比,包含影響力在內,還是會想以前者為優先。」
「現實就是這麼令人心酸啊~小林先生,你沒有在承接網路媒體的工作嗎?」
「算是吧。我雖然有想要嘗試,但因為一直以來都是做紙本的,習慣一直改不過來。實在不好過啊。何況網路媒體的文章寫法跟採訪方式都截然不同。說起來,我也不是特別喜歡靈異方面的話題。」
「啊,原來是這樣。不是特別喜歡,卻還是做過神祕學雜誌這種獨特領域的編輯啊。」
「在當上班族的時候,發生過很多事情啦。但簡單來說就是被調部門。在那之前我是隸屬於八卦週刊雜誌的編輯部。到頭來那本神祕學雜誌也停刊……啊,表面上是暫時休刊啦,總之我也因此轉換跑道成為自由編輯。但那已經是很久之前的事了。」
「原來如此啊~不過我也不是特別喜歡靈異類型的東西,以這點來說我們都一樣呢。」
「咦?是喔?」
「沒錯。我覺得這世上根本就沒有什麼幽靈,所以才會覺得那些靈異景點一點都不可怕。應該說,我不懂是在怕什麼。所以我才有辦法踏進那些一般直播主會害怕到放聲大叫,而且都不敢深入的地方。大概就是這種地方吸引到觀眾吧。」
「……明明不喜歡,為什麼還要特地做這種事呢?」
「算是賺點零用錢吧。我沒有公開過,但我的本業是自由接案的網頁設計師。會統括承接小規模公司的網站製作工作,因為我姑且也會做些簡單的前端程式。」
「前端程式……?」
「啊……要說明也有點那個,這就先別管了。總之,就算只有設計師的工作也是能過活,但我就是想再做點什麼。所以,我也沒想太多就先試著做看看YouTuber了。一開始只是抱持著如果沒有紅起來,那就馬上收手也沒差的感覺。」
「YouTuber是這麼簡單就能做的嗎?」
「是啊,就跟開一個抖音帳號差不了多少。」
「抱歉,老實說我幾乎沒在看抖音……」
「……呃,總之,我當初只是突發奇想就開始做了,並沒有特別決定好要走怎樣的路線。但既然要做,就想以可以賺到錢為目標。所以我就開始想,有什麼是其他人做不到,但自己能做到的事情。答案就是不怕鬼的突擊靈異景點類型YouTuber。」
「原來是這樣啊。是說,關於設計師身分的事情我不會提及,但官方粉絲書如果確定能出版,剛才說的那些內容可以讓我收錄在採訪的地方嗎?」
「真厲害,看來我在不知不覺間接受了採訪啊。可以啊。但不只是網頁設計師的事,為了賺點零用錢的那一段也請不要刊載上去喔。」
「這我當然知道。即使如此,我還是不太懂耶,一個有二十萬人訂閱的頻道很厲害吧?感覺光靠YouTuber也能過活了。」
「只有二十萬人還沒辦法當專職啦。Adsense(註3)的廣告單價也一直降低,也不會有廠商要來發業配給我這種頻道。說到頭來,我的影片還擅自被列為敏感類別,所以沒辦法加入廣告。」
「原來是這樣啊。」
「小林先生,你絕對有發現我不是什麼大咖吧。照理來說,若想做一個YouTuber官方粉絲書的企畫,應該不會先來找上我才對。畢竟在同為靈異類型的頻道當中,也有其他訂閱人數比我多上好幾倍的直播主。我看啊,你要不是被他們拒絕,就是已經有在其他出版社做些企畫了吧。而且最近也很常看到那種官方粉絲書。」
「那也不一定吧。」
「我總覺得漸漸看透小林先生真正的個性了。你那種不露出自己的底牌,並不斷想掌握我這邊情報的感覺,實在很有記者風範。」
第零章
氣球
『有個奇怪的傢伙站在那邊……在網路社群瘋傳的現代怪談考察』
今年四月,X(舊Twitter)上的一則貼文在部分圈子裡引發話題。
「欸等一下,最近總是有個奇怪的傢伙在固定時間走在我家前面耶。」
深夜,一段二十秒左右的影片隨著這段文字一同發布。影像中拍出一個詭異的人物。
從畫面角度看來,發布貼文的人應該是從自家(大概是獨棟住宅)的二樓窗戶拍攝。前院的前方是住宅區的街道。有一個身穿西裝,看起來應該是男性的人物就走在那條路上。
異樣的地方在於他的頭部。大小幾乎是一般人的三倍大,晃晃悠悠...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