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價值規範》主要內容包括:本文從主體價值論的角度,對價值與規範的關係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不僅著眼於價值規範與現實社會的關聯,揭示了價值規範的社會實質及其功能,而且還提出了價值規範的類型劃分及解析,在理論上具有探索性。同時,本文還將價值規範問題置於批判意識之中,指出技術理性以及社會體制缺陷所造成的價值等級秩序危機,並由此將價值重建的現實思考立足於推動政府自我轉型、發展市場經濟及培育社會資本之上。
作者簡介:
潘自勉,1959年12月出生於廣東,祖籍四川省萬縣市。1982年畢業於四川師範大學政教系,獲法學學士;1982年至1985年在四川省攀枝花鋼鐵公司黨委宣傳部工作;後考入中山大學哲學系,先後獲得哲學碩士及博士學位。近年來,主要從事價值哲學、行政倫理及有關政治轉型等理論問題的教學和研究,已在《哲學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四十餘篇。現任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副院長、副教授;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MPA教育中心兼職導師;中共廣東省委黨校道德建設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廣東省企業培訓協會會長。
目錄
緒論
一價值與規範的關係
二如何理解價值規範
三研究的方法與意義
第一章價值規範的基本解析
第一節社會進化中的秩序結構
一秩序及其構成要素
二前規範與規範結構
三價值存在與規範存在
第二節價值規範的社會基礎
一分類秩序與匱乏壓力
二親屬結構與社會分層
三權力關係與真理生產
第三節價值規範的生成及類型
一價值意識的規範化
二主要類型及其相互關係
三價值規範的現代訴求
第二章社會交往與價值規範
第一節交往關係的內在分析
一社會分工與交往
二符號化的生活
三交往中的自我技術
第二節價值規範與生活世界
一利益關聯
二主體間性
三抽象規則
第三節日常生活與社會規訓
一身體敘事
二合作關係
三生活儀式
第三章價值規範的再生產機制
第一節消費與舒適化機制
一現代人及其物慾
二性別的秩序功能
三法律與抽象規則
第二節技術理性與組織化生存
一科層組織與個人理性
二有機團結與系統整合
三匿名社會中的自律
第三節思想與體制化服從
一自由的限度
二思想的可視性
三意識形態及其教化
第四章當代中國社會的價值規範問題
第一節基本歷史背景描述
一近代以來的秩序危機
二體制轉型與底層社會
三多元價值的語境壓迫
第二節主要價值規範問題
一信任結構脆弱
二公正秩序紊亂
三崇法觀念淡薄
第三節社會治理的現實關註
一重建政府道德權威
二拓展市民社會空間
三培育現代社會資本
結束語尋求和諧社會的價值基礎
附錄文獻綜述
參考書目
後記
英文目錄
緒論
一價值與規範的關係
二如何理解價值規範
三研究的方法與意義
第一章價值規範的基本解析
第一節社會進化中的秩序結構
一秩序及其構成要素
二前規範與規範結構
三價值存在與規範存在
第二節價值規範的社會基礎
一分類秩序與匱乏壓力
二親屬結構與社會分層
三權力關係與真理生產
第三節價值規範的生成及類型
一價值意識的規範化
二主要類型及其相互關係
三價值規範的現代訴求
第二章社會交往與價值規範
第一節交往關係的內在分析
一社會分工與交往
二符號化的生活
三交往中的自我技術
第二節價值規範與生活世界
一利益關聯
二主體間性
三...
商品資料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12-01ISBN/ISSN:9787533619503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29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