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NT$ 450
優惠價:9 折,NT$ 405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金三角」是世人耳熟能詳的地名,但它 的故事卻不是人盡皆知!
這片位於泰國、緬甸與寮國的三國交界處,約有20萬平方公里的蓊鬱森林,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沙金、銅礦和寶石,故有「金三角」之美名,惟自20世紀初,淪為了「三不管」地帶的毒品王國。
1949年,國軍在中國大陸全面潰敗之際,百萬軍民撤至臺灣,卻有一支殘兵退入緬甸,進到泰緬寮「三角」地區,入數最初僅1400餘人,但在李彌將軍的領導下,這批殘餘國軍,爭取到國內外奧援,組成數千人之部隊,在金三角站穩了腳跟,留下反共復國的尖兵和火種,時間長達30年之久,而這批留在金三角的「雲南反共救國軍」,卻也淪為不折不扣的「孤軍」。
《金三角國軍血淚史》一書的作者覃怡輝說,國共兩黨在金三角地區的鬥爭,乃是雙方在大陸鬥爭的延續,旨哉斯言!民國39年大陸易幟之後,國府在沿海及邊境地區一共組職了9支反共救國軍,第一支的「雲南反共救國軍」,係於民國40年1月10日成立,其中漂泊、凋零於異域的948位戰士英靈,經由各方不斷的努力,終於在72年後的民國112年6月30日回到台北,入祠國民革命忠烈祠。
「全國眷村文化保存聯盟」所發行的《眷村雜誌》,於民國113年10月份所報導的封面故事〈金三角 孤軍淚〉,二次深入泰緬邊界的金三角,採訪當年第一代的雲南反共救國軍、光武部隊及其後人,挖掘出不少鮮為人知、可歌可泣的歷史片段,集結成這本專書,呈現於國人面前,為1949民國史中的國界邊陲篇章,留下感天動地、不可磨滅的史料。
然而,這並非是故事的尾聲,儘管民國101年有關單位迎回泰緬440名英靈,112年又迎回948名英靈安置於圓山國民革命忠烈祠,卻有無可計數的孤魂,因難以查考及尋訪,仍然「無家可歸」。他們的後代,有不少人在當地依舊被視成「難民」,隨之而來的生存困境,可以想見。漫漫長夜的哭泣後,孤軍的淚流盡了嗎?值得大家來關心!
商品特色
戰爭故事及記憶,一直是常民百姓關心的話題,過去泰北孤軍書籍多集中在這群泰北孤軍的悲慘情事,或是他們爭取身分的血淚史,本《金三角孤軍淚—反共救國軍的生與死》則用當代的視角,親臨泰北現場,報導海外孤軍當年的奮戰與犧牲,其後代在台灣各眷村或是留在泰北當地努力生活的樣貌,是國界邊陲老兵的生命故事,也是一本有系統報導海內外孤軍及其後代的書。
作者簡介:
《眷村雜誌》為「全國眷村文化保存聯盟」所創設的刊物,《金三角孤軍淚—反共救國軍的生與死》為《眷村雜誌》特別企劃派遣記者,前往泰北金三角之地訪問的專書。作者張夢瑞、施靜茹、王蓓琳皆為本刊特約資深記者,具多年的媒體經驗,也對大時代的戰爭記憶歷史有深刻研究。主要寫作者為張夢瑞。
張夢瑞:新聞人。曾任職《中國時報》、《民生報》記者多年,獲「吳舜文新聞獎」。報導作品曾被改編為電影及電視劇。擅長說故事,對上海、香港、臺灣的國語老歌,下過深厚功夫蒐集及鑽研。現任《眷村雜誌》特約記者,所主寫的《槍改與筆桿下的眷村文學》由聯合文學出版社發行專書。《傷痕—老兵的故事》紀錄片由其擔任編劇。
企畫編輯謝小韞:
前桃園縣政府文化局長、台北市文化局長,有多年參與眷村文化事務經驗,近年致力保存眷村故事及戰爭記憶。
編者陳淑美:
有多年雜誌編輯經驗,具有歷史關照。致力收集研究1949年來台人物歷史。
美術及封面設計李淑玲:
為資深美術設計專家,版面設計涵括前新聞局(台灣光華雜誌)等大型刊物,多次獲獎。
攝影王蘭兮:
天主教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系取得科學學士,加州布魯克斯攝影學院(Brooks Institute of Photography)取得科學碩士。曾任職於活水人力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寄暢園股份有限公司與廣達文教基金會,從事攝影、庫存管理、專案計畫及中英文翻譯等工作。現為自由攝影師,承接翻譯和紀實攝影等案件。曾展出西藏轉山「初心」之個人攝影作品於白宮時尚診所藝廊空間、左道咖啡廳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藝廊空間。從2015年迄今,在全國眷村文化保存聯盟紀錄片與《眷村雜誌》擔任特約攝影。
名人推薦:
孤軍的淚流盡了嗎? 謝小韞/ 全國眷村文化保存聯盟理事長、眷村雜誌總編輯
以記憶為根,以文化為路──打造桃園城市願景 張善政/ 桃園市市長
孤軍的足跡:豐富桃園眷村文化風景 邱正生/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長
攜手前行為孤軍 吳斯懷/ 中華民國泰北孤軍後裔關懷協會理事長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4折 | 1 |
優惠價: 9 折, NT$ 405 NT$ 45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金三角」是世人耳熟能詳的地名,但它 的故事卻不是人盡皆知!
這片位於泰國、緬甸與寮國的三國交界處,約有20萬平方公里的蓊鬱森林,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沙金、銅礦和寶石,故有「金三角」之美名,惟自20世紀初,淪為了「三不管」地帶的毒品王國。
1949年,國軍在中國大陸全面潰敗之際,百萬軍民撤至臺灣,卻有一支殘兵退入緬甸,進到泰緬寮「三角」地區,入數最初僅1400餘人,但在李彌將軍的領導下,這批殘餘國軍,爭取到國內外奧援,組成數千人之部隊,在金三角站穩了腳跟,留下反共復國的尖兵和火種,時間長達30年之久,而這批留在金三角的「雲南反共救國軍」,卻也淪為不折不扣的「孤軍」。
《金三角國軍血淚史》一書的作者覃怡輝說,國共兩黨在金三角地區的鬥爭,乃是雙方在大陸鬥爭的延續,旨哉斯言!民國39年大陸易幟之後,國府在沿海及邊境地區一共組職了9支反共救國軍,第一支的「雲南反共救國軍」,係於民國40年1月10日成立,其中漂泊、凋零於異域的948位戰士英靈,經由各方不斷的努力,終於在72年後的民國112年6月30日回到台北,入祠國民革命忠烈祠。
「全國眷村文化保存聯盟」所發行的《眷村雜誌》,於民國113年10月份所報導的封面故事〈金三角 孤軍淚〉,二次深入泰緬邊界的金三角,採訪當年第一代的雲南反共救國軍、光武部隊及其後人,挖掘出不少鮮為人知、可歌可泣的歷史片段,集結成這本專書,呈現於國人面前,為1949民國史中的國界邊陲篇章,留下感天動地、不可磨滅的史料。
然而,這並非是故事的尾聲,儘管民國101年有關單位迎回泰緬440名英靈,112年又迎回948名英靈安置於圓山國民革命忠烈祠,卻有無可計數的孤魂,因難以查考及尋訪,仍然「無家可歸」。他們的後代,有不少人在當地依舊被視成「難民」,隨之而來的生存困境,可以想見。漫漫長夜的哭泣後,孤軍的淚流盡了嗎?值得大家來關心!
商品特色
戰爭故事及記憶,一直是常民百姓關心的話題,過去泰北孤軍書籍多集中在這群泰北孤軍的悲慘情事,或是他們爭取身分的血淚史,本《金三角孤軍淚—反共救國軍的生與死》則用當代的視角,親臨泰北現場,報導海外孤軍當年的奮戰與犧牲,其後代在台灣各眷村或是留在泰北當地努力生活的樣貌,是國界邊陲老兵的生命故事,也是一本有系統報導海內外孤軍及其後代的書。
作者簡介:
《眷村雜誌》為「全國眷村文化保存聯盟」所創設的刊物,《金三角孤軍淚—反共救國軍的生與死》為《眷村雜誌》特別企劃派遣記者,前往泰北金三角之地訪問的專書。作者張夢瑞、施靜茹、王蓓琳皆為本刊特約資深記者,具多年的媒體經驗,也對大時代的戰爭記憶歷史有深刻研究。主要寫作者為張夢瑞。
張夢瑞:新聞人。曾任職《中國時報》、《民生報》記者多年,獲「吳舜文新聞獎」。報導作品曾被改編為電影及電視劇。擅長說故事,對上海、香港、臺灣的國語老歌,下過深厚功夫蒐集及鑽研。現任《眷村雜誌》特約記者,所主寫的《槍改與筆桿下的眷村文學》由聯合文學出版社發行專書。《傷痕—老兵的故事》紀錄片由其擔任編劇。
企畫編輯謝小韞:
前桃園縣政府文化局長、台北市文化局長,有多年參與眷村文化事務經驗,近年致力保存眷村故事及戰爭記憶。
編者陳淑美:
有多年雜誌編輯經驗,具有歷史關照。致力收集研究1949年來台人物歷史。
美術及封面設計李淑玲:
為資深美術設計專家,版面設計涵括前新聞局(台灣光華雜誌)等大型刊物,多次獲獎。
攝影王蘭兮:
天主教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系取得科學學士,加州布魯克斯攝影學院(Brooks Institute of Photography)取得科學碩士。曾任職於活水人力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寄暢園股份有限公司與廣達文教基金會,從事攝影、庫存管理、專案計畫及中英文翻譯等工作。現為自由攝影師,承接翻譯和紀實攝影等案件。曾展出西藏轉山「初心」之個人攝影作品於白宮時尚診所藝廊空間、左道咖啡廳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藝廊空間。從2015年迄今,在全國眷村文化保存聯盟紀錄片與《眷村雜誌》擔任特約攝影。
名人推薦:
孤軍的淚流盡了嗎? 謝小韞/ 全國眷村文化保存聯盟理事長、眷村雜誌總編輯
以記憶為根,以文化為路──打造桃園城市願景 張善政/ 桃園市市長
孤軍的足跡:豐富桃園眷村文化風景 邱正生/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長
攜手前行為孤軍 吳斯懷/ 中華民國泰北孤軍後裔關懷協會理事長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4折 | 1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