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NT$ 700
優惠價:79 折,NT$ 553
優惠截止日:至2025年12月31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5
一顆種子自高雄民間萌芽勃發,
一群懷抱理想的建築人憑著傻勁勇往直前,
打造屬於台灣建築界的榮耀「園冶獎」,
樹立改變台灣建築文化的重要里程碑。
1995年由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JCA)首創的「園冶獎」,乃以明代造園經典著作《園冶》一書為名,象徵對空間美學與人性化設計的追求。園冶獎的誕生,源於房地產低迷的時代背景,藉由創始會員們的勇氣與遠見,建立了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建築評審平台,推動業界重視建築對居住者與城市的深遠影響。
自舉辦第一屆園冶獎以來,至今歷時30載,走過縣市合併、SARS、金融海嘯、COVID-19等政經利空不利房地產事件,但園冶獎始終屹立,沒有中斷。園冶獎見證了無數優秀建築的誕生,也促成了台灣城市美學的全面進化,不僅引領建築設計思維的轉變,更讓「建築運動」成為事實,透過每年的評選,鞭策業界反思並改進,從設計規劃到施工品質,再到環境永續,逐步實現了台灣建築文化從「功能至上」到「美感與永續並重」的蛻變。
累計至2024年,共頒發471座住宅中庭景觀獎、482座公共建築獎、189座校園景觀獎、252座社區營造獎、28座舊建築景觀營造獎、25座公園綠地景觀獎,特別獎45座,消費者人氣獎25座,建築園冶獎30年來,總共頒出1517座獎。
本書架構乃以時間為軸,分為「篳路藍縷」、「披荊斬棘」、「開疆闢土」、「乘風破浪」及「肯定與展望」等五大部分,完整記錄下這30年間為園冶獎奉獻一切的人、事、物。
因為有這些心懷熱忱的人在背後不懈努力,在光陰中年復一年積累,才能夠將一座獎盃化為一場實際的建築運動,打造台灣建築與城市的美學革命。
★重磅推薦專文
高松 伸/日本知名建築師、京都大學榮譽教授
作者簡介:
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簡稱JCA)
成立於1989年,創始會員有30位,至今已有300餘位會員及協會之友。JCA有青商會DNA,秉持「無中生有、信任自己、服務人群、創新、勇於承擔、工作來了不能推」信念,沒有抱怨、不會甩鍋,再困難的工作都來吧,自己及團隊會殺出一條路。
張世雅
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
曾任聯合報記者、房地產總監,現經營自媒體《地產世務所》。在聯合報服務的後20年,主跑房地產新聞,因採訪建築園冶獎而認識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這群「傻瓜」,一路看著建築園冶獎從高雄植下一顆種子,開枝散葉到全台灣。
如今,傻瓜依然勇敢成長,還一直在路上。
名人推薦:
今日,對建築而言什麼是可能的(節錄)
京都大學名譽教授/高松伸(黃鈺晴譯)
「對建築而言什麼是可能的?」
然而,我自己面對這道題目時,有一個無法抗拒的誘惑,想對年輕建築師們,針對這個「問題」本身,提出更進一步的「追問」。這可歸結為如下的兩道問題:
「建築(果真)可能嗎?」
「建築(已經)是什麼?」
且說,「園冶獎」過去三十年來,以非凡的眼光,在都市與建築中不可或缺的主題,如「社區營造」、「公共建築」與「舊建築」等領域,選定具有卓越貢獻的建築師及作品加以表揚。雖是多餘之言,但其中深深吸引我的作品,有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雲林縣石壁竹創森計畫」、吳書原建築師設計的「漢宇琢森Green Skyline」等等。
總而言之,概觀這些具有歷史性的作品之後,我此刻非常清楚地感受到一個令人驚愕不已的事實。這個事實即是,對於本文開頭談到的原廣司先生率先提出的「問題」,以及我自己附加的「問題」,我皆能從這些累積的作品之中,發現已有不少回應。正如這份衝擊隨著時間深深烙印於我心,對於「園冶獎」所走過的歷史步履,以及眾人持續支持「園冶獎」之不屈不撓的精神,我也不得不肅然起敬。而且,張世雅女士思索撰寫本書之際,從那猶如航行於毫無清楚航路標識的大海混亂無序的航跡中,勾勒出五項願景,循此俯瞰「園冶獎」一路航行而來的軌跡;我毫不懷疑地相信,本書理應將會成為思考臺灣建築的重要指標。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7折以上 | 1 |
優惠價: 79 折, NT$ 553 NT$ 700
優惠截止日:至2025年12月31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5
一顆種子自高雄民間萌芽勃發,
一群懷抱理想的建築人憑著傻勁勇往直前,
打造屬於台灣建築界的榮耀「園冶獎」,
樹立改變台灣建築文化的重要里程碑。
1995年由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JCA)首創的「園冶獎」,乃以明代造園經典著作《園冶》一書為名,象徵對空間美學與人性化設計的追求。園冶獎的誕生,源於房地產低迷的時代背景,藉由創始會員們的勇氣與遠見,建立了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建築評審平台,推動業界重視建築對居住者與城市的深遠影響。
自舉辦第一屆園冶獎以來,至今歷時30載,走過縣市合併、SARS、金融海嘯、COVID-19等政經利空不利房地產事件,但園冶獎始終屹立,沒有中斷。園冶獎見證了無數優秀建築的誕生,也促成了台灣城市美學的全面進化,不僅引領建築設計思維的轉變,更讓「建築運動」成為事實,透過每年的評選,鞭策業界反思並改進,從設計規劃到施工品質,再到環境永續,逐步實現了台灣建築文化從「功能至上」到「美感與永續並重」的蛻變。
累計至2024年,共頒發471座住宅中庭景觀獎、482座公共建築獎、189座校園景觀獎、252座社區營造獎、28座舊建築景觀營造獎、25座公園綠地景觀獎,特別獎45座,消費者人氣獎25座,建築園冶獎30年來,總共頒出1517座獎。
本書架構乃以時間為軸,分為「篳路藍縷」、「披荊斬棘」、「開疆闢土」、「乘風破浪」及「肯定與展望」等五大部分,完整記錄下這30年間為園冶獎奉獻一切的人、事、物。
因為有這些心懷熱忱的人在背後不懈努力,在光陰中年復一年積累,才能夠將一座獎盃化為一場實際的建築運動,打造台灣建築與城市的美學革命。
★重磅推薦專文
高松 伸/日本知名建築師、京都大學榮譽教授
作者簡介:
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簡稱JCA)
成立於1989年,創始會員有30位,至今已有300餘位會員及協會之友。JCA有青商會DNA,秉持「無中生有、信任自己、服務人群、創新、勇於承擔、工作來了不能推」信念,沒有抱怨、不會甩鍋,再困難的工作都來吧,自己及團隊會殺出一條路。
張世雅
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
曾任聯合報記者、房地產總監,現經營自媒體《地產世務所》。在聯合報服務的後20年,主跑房地產新聞,因採訪建築園冶獎而認識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這群「傻瓜」,一路看著建築園冶獎從高雄植下一顆種子,開枝散葉到全台灣。
如今,傻瓜依然勇敢成長,還一直在路上。
名人推薦:
今日,對建築而言什麼是可能的(節錄)
京都大學名譽教授/高松伸(黃鈺晴譯)
「對建築而言什麼是可能的?」
然而,我自己面對這道題目時,有一個無法抗拒的誘惑,想對年輕建築師們,針對這個「問題」本身,提出更進一步的「追問」。這可歸結為如下的兩道問題:
「建築(果真)可能嗎?」
「建築(已經)是什麼?」
且說,「園冶獎」過去三十年來,以非凡的眼光,在都市與建築中不可或缺的主題,如「社區營造」、「公共建築」與「舊建築」等領域,選定具有卓越貢獻的建築師及作品加以表揚。雖是多餘之言,但其中深深吸引我的作品,有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雲林縣石壁竹創森計畫」、吳書原建築師設計的「漢宇琢森Green Skyline」等等。
總而言之,概觀這些具有歷史性的作品之後,我此刻非常清楚地感受到一個令人驚愕不已的事實。這個事實即是,對於本文開頭談到的原廣司先生率先提出的「問題」,以及我自己附加的「問題」,我皆能從這些累積的作品之中,發現已有不少回應。正如這份衝擊隨著時間深深烙印於我心,對於「園冶獎」所走過的歷史步履,以及眾人持續支持「園冶獎」之不屈不撓的精神,我也不得不肅然起敬。而且,張世雅女士思索撰寫本書之際,從那猶如航行於毫無清楚航路標識的大海混亂無序的航跡中,勾勒出五項願景,循此俯瞰「園冶獎」一路航行而來的軌跡;我毫不懷疑地相信,本書理應將會成為思考臺灣建築的重要指標。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7折以上 | 1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