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所有美好華麗的文字,
投射出的影子都是漸層的哀愁、憂鬱,以及對於墮落的唏噓。」
──臺灣漫畫家 阮光民 深情推薦
從群山綿延的北埔,什麼都沒有的小鎮,到絢爛的帝都,
他結合唐.吉軻德的奇想、海涅的浪漫與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孤寂,
寫下臺灣兩個世代的文學容顏。
龍瑛宗是日治時期臺灣文壇的奇異花卉。在文學仍是抗議社會的手段、知識分子飽受政治與經濟現實打壓,龍瑛宗對純粹文學創作的堅持,讓他在同時代作家中,留下煥發光彩卻也寂寞的身影。
1911年,本名為劉榮宗的龍瑛宗,出生於新竹北埔。自幼木訥寡言的他,擁有一顆愛幻想的心靈。在殖民政權統治下,龍瑛宗接觸世界文學與日本短歌,立志以文學之筆,寫下島上人們的愛與困頓。
1937年,龍瑛宗以中篇小說〈植有木瓜樹的小鎮〉,獲得日本知名藝文雜誌《改造》小說獎。他在一夕間受到大眾矚目,被譽為「中央文壇的彗星」,開啟燦爛的作家生涯。然而,戰後在國民政府統治下,龍瑛宗失去熟悉的寫作語言日文,在嚴峻的政治氛圍中更被迫停筆多年,成為平凡的銀行員。直到80年代,龍瑛宗才以多年刻苦習得的中文,重拾一度隱沒的文學夢。
本書由台灣文學工作室的青年學者共同寫成,結合非虛構創作與史料考察,述說龍瑛宗的文學生命,以及與他同時代作家的掙扎與追索。透過生動的故事筆觸,本書記誌日治時期臺灣多變的文壇生態,描寫在戰火、政治陰影下,知識分子如何抵抗統治者對創作的掌控。儘管現實的貧瘠讓人難以依靠寫作生存,但龍瑛宗對文學的追求,卻為後世臺灣作家樹立典範,留下南國最炙熱的光影。
作者簡介:
台灣文學工作室
簡稱「台文工」,由一群就讀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的青年學者組成。台文工透過非虛構寫作技法,融會史料文獻、文學理論與田野調查,以當代人可感受溫度,共同譜寫從日治到戰後的臺灣文史故事。透過書寫,台文工期待連結分隔兩端的歷史與文學、事實與虛構、理性與感動、研究與創作,也讓既親密又陌生的島國人相互交會。
審定簡介 王惠珍
臺灣臺南人,日本關西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中國文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專長為龍瑛宗文學研究、臺灣殖民地文學、東亞殖民地文學比較研究等。著有《譯者再現:臺灣作家在東亞跨語越境的翻譯實踐》(2020)、《戰鼓聲中的殖民地書寫:作家龍瑛宗的文學軌跡》(2014),另有編選專書、學術論文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阮光民|臺灣漫畫家
感動推薦
王子碩|聚珍臺灣總監
王惠珍|清華大學臺灣文學所教授
朱宥勳|作家
陳允元|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
劉抒苑|龍瑛宗文學藝術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蔡易澄|作家
名人推薦:專文推薦
阮光民|臺灣漫畫家
感動推薦
王子碩|聚珍臺灣總監
王惠珍|清華大學臺灣文學所教授
朱宥勳|作家
陳允元|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
劉抒苑|龍瑛宗文學藝術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蔡易澄|作家
章節試閱
書房裡的小變化
接到調派臺北的人事命令時,劉榮宗喜憂參半,喜的是臺北人文水平高,有藏書規模龐大的圖書館、逛不完的書店和舊書攤;憂的是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對服務了四年的南投產生情感,如今突然要離開,難免有些不捨。另外,他也有些忐忑不安,雖說調派臺北是他憑藉優異的工作表現爭取到的獎勵,然而總行何以看上只有臺灣商工學校畢業文憑的他?除了幸運,劉榮宗想不到更好的解釋。
一九三四年,二十四歲的劉榮宗抵達臺北,展開他夢寐以求的新生活。新住處坐落在建成町(今臺北大同區),每天步行約二十分鐘便能抵達工作地點——臺灣銀行。下班後,他會順道去附近的新高堂、杉田書店、文明堂與三軒書店站讀,幸運的話還能在舊書攤挖到幾本珍貴的二手雜誌,為家裡的書櫃再添戰利品。
身為一名文學青年,書房自然不可或缺。不過所謂書房,其實也兼作客廳、寢室。愛書成癡的劉榮宗,回家後大部分時間應該都會窩在書房。就像一點一滴堆砌而成的城堡,書中盡是他從未到過的世界,讓他得以暫時忘卻每天與數字斤斤計較的工作,沉浸在浩瀚無垠的文學世界中。這樣的作息維持了兩年,即便期間迎娶太太李耐,劉榮宗的日常仍十年如一日般,沒有太多變化。
這天,劉榮宗照例到西門町散步,經過舊書攤時被架上的《改造》吸引,略翻片刻後決定買回家細細品嚐。《改造》是當時日本進步的綜合性雜誌,除了刊登許多社會主義相關的文章,知名作家谷崎潤一郎、志賀直哉、幸田露伴也在該刊發表文學創作。劉榮宗帶回家的那一期,正好是朝鮮作家張赫宙於一九三二年以日文小說〈餓鬼道〉入選《改造》懸賞創作獎第二名的舊雜誌。昏黃燈光下,他將〈餓鬼道〉一字不漏地看完,朝鮮底層人民悲歌躍然紙上,千頭萬緒在劉榮宗腦海浮現——原來《改造》每年都會募集小說,而且募集對象不限殖民母國的日本創作者;原來被殖民者也能憑著寫作闖入日本文壇——他的血液正在沸騰,翻閱書頁的指尖微微顫抖。或許,或許自己也能試一試。他想。
產生這個念頭以前,劉榮宗尚未開始寫小說,即使是作文也要追溯到公學校時期刊載於《全島學童作文集》的短文〈暴風雨〉,和投稿到東京發行的全國少年雜誌的少作。忙碌的生活讓他只能利用業餘時間翻閱日文小說,加上沒有可以討論文學的前輩和同儕,遇到不會的日文唯有翻查字典,甚至有些文法翻了也不得要領。
接下來幾天,退縮和放手一搏的念頭在劉榮宗腦中打架。前一刻,他想著:日文高手如雲,聽說臺灣有一批留學生在東京發行《福爾摩沙》雜誌,不知道自己的日文和他們比起來水平如何;下一刻,他想起在臺灣商工唸書時,不只一次被國文科老師加藤先生公開稱讚文筆,說他的日文不亞於內地人。然而,就算自己的日文真如老師說得那般好,這些年來缺乏習作,過去也沒有創作經驗,想必文筆也會生疏。而即使有習作,沒有前輩作家的批評指教,寫得再多也是枉然。自信和自卑同時在劉榮宗心中相互拉扯,他夾在兩者之間努力掙脫。
此時,他想起臺灣商工的同學劉發甲。劉發甲是班上的拼命三郎,更有堅強的意志力,換作是他會對自己說什麼呢?「不要氣餒,慢慢來要緊。」終於,榮宗從自信與自卑的論辯中掙脫,生出第三種聲音:「今年不入選,還有明年後年一直到三十歲,如果屆時仍然毫無作為,再放棄也不遲」,在沒有嘗試以前一切都是未知,皆有可能,於是,他緩緩走到書桌前坐下。
劉榮宗開始寫作的情境或許是如此:
一九三六年八月中的某天清晨,臺北盆地盛夏熱烘烘的空氣在書房外蓄勢待發,書房裡的劉榮宗正握著鋼筆,盯著眼前一疊稿紙發呆。書桌旁的日曆上,十一月三十日那格被圈了起來,旁邊註記「改造懸賞小說截止」。按照他的個性,日曆右側應該還會掛著一張計畫表,上面寫著:
每天寫四〇〇字(約一或兩張稿紙)
三個月半=一〇五天
一〇五天X四〇〇字=四二〇〇字(約一百張稿紙)
由於銀行的工作非常忙碌,常常需要加班到晚上,回到家後早已疲累不堪,劉榮宗決定利用清晨上班前的時間,在腦袋比較清晰且靈活的情況下寫作。但是只要是有寫作經驗的人都知道,並不是預定每日寫四百字就一定能達成,尤其劉榮宗還是寫作新手。那三個月半,他應該有上班前都擠不出一顆字的時刻,當然也有一口氣寫出八百字的清晨。有時,他會坐在書桌前皺眉思索,偶爾在書房裡來回踱步,一眨眼上班時間就到了,只能放下筆桿匆匆出門。
除了進度,寫作第二個重點是題材。劉榮宗在得知張赫宙獲獎消息的前一年,比他年紀稍長的寫作前輩張文環,以〈父親的臉〉獲選《中央公論》新人賞選外佳作。張文環將東京留學的經歷撰寫成小說,講述留學日本的臺灣青年陳有義,因參與社會主義運動而遭監禁,出獄後透過家鄉父母的來信體會到雙親的苦心,最終決定回到故鄉孝親。當時,劉榮宗尚未有機會得知〈父親的臉〉的完整內容,但身為文學青年,他不可能錯過臺籍青年在日本獲獎的重大消息。雖然無法像張君那樣留學日本,但他相信自己也能充分利用殖民地經驗,寫出只有被殖民者才能創作的題材,劉榮宗在心裡盤算著。
那麼,只有被殖民者才能創作的題材是什麼?書桌前的劉榮宗不禁想起那座什麼都沒有的小鎮,街上的白光、炙熱的太陽、還有木瓜熟透後散發的酸臭味。那座小鎮讓他深刻體會到人為了獲得麵包,不得不過著血淚與寂寞的雙重生活。即使離開了兩年,許多人事物仍歷歷在目,尤其是期間飽嘗的失落與絕望。
只要想起當時的種種,鋼筆就會不自覺在稿紙上躁動,將那四年間的鬱悶化為一串串符號。即使失望,當年的他仍舊相信知識是掙脫這一切的解藥。想到這裡,他不禁忿忿不平地寫道:
我認為唐·吉訶德那種勸善懲惡的觀念或知識本身,絕非不好。
初遇唐吉訶德
每當榮宗回想與文學結緣的起點,家鄉北埔總會在他腦海中浮現。北埔位於新竹西南方,是座空氣清澈芬芳的山村。村裡設有「木鐸會」私立圖書館、秀巒公園、金廣福公館、慈天宮、五指山,以及位於新竹與苗栗兩嫌縣界處的獅頭山。夜裡,少了光害的村落使繁星格外閃爍,劉榮宗總愛抬頭仰望滿天潑灑的星星,好奇星空的盡頭是什麼。
劉榮宗生性內向寡言,加上與生俱來的口吃和色盲,讓他對許多事物都保持沉默。然而,在他文靜的外表下卻隱藏著一顆對周遭充滿好奇,愛作夢與愛幻想的心。勾起榮宗好奇心的除了一望無際的星空,還有私立圖書館「木鐸會」裡的藏書,那也是他初遇唐.吉訶德的地方。北埔沒有書店,木鐸會是唯一能接觸到大量書籍的地方。當時,榮宗有空便往「木鐸會」跑,裡面的藏書都是村裡讀書人所贈,其中大部分是大地主姜家的書籍。
劉榮宗接觸的第一本世界名著是《唐.吉訶德》。一九二〇年代初期,他透過片山伸的翻譯,讀到這本由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所寫的著作。故事講述一名住在拉.曼卻某村的沒落貴族,在讀了大量騎士小說後,決定改名為「唐.吉訶德.臺.拉.曼卻」,並立志成為一名行俠仗義的游俠騎士。唐.吉訶德共進行了三次旅行,他把路上發生的一切都視為騎士的奇遇,而幹了不少荒唐事,其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便是將風車當成巨人來決鬥。雖然唐.吉訶德的騎士信仰被世人嘲笑,但他仍遇見願意追隨他的僕人桑科,兩人有時一唱一和,有時互相譏諷,成為彼此的最佳旅伴。然而,在結束最後一次旅行後,唐.吉訶德大病一場,痊癒後開始悔悟過去的行為,臨死更立下遺囑,要求後人燒毀自己所有騎士藏書。
塞萬提斯用詼諧的筆法,諷刺騎士文化的不合時宜,而堅持騎士之道的唐.吉訶德,在許多讀者心中成為「武勇」的典型人物。但在劉榮宗眼中,唐·吉訶德不僅如,他認為唐·吉訶德不顧他人嘲笑、堅持自己信仰,展現一股信念和毅力;而唐·吉訶德無論對象身分尊卑都願意拔刀相助,則反映他勸善懲惡的俠義精神。
除了小說人物的鮮明性格,劉榮宗也受到《唐‧吉訶德》的寫作筆法深深吸引,認為那有別於過往自己閱讀的現代小說。例如故事中人物的對話方式、場景描述,小說中還巧妙安排一本唐.吉訶德從未讀過,卻廣為流傳的「《唐.吉訶德》」名著等。
當然,《唐.吉訶德》只是劉榮宗接觸世界名著的開端,此後他還遇見了哈姆雷特、娜娜、卡門、少年維特;讀了屠格涅夫、左拉、果戈里、紀德、杜斯妥也夫斯基,還有他最欣賞的海涅。能夠與世界名著接觸,進而發展出不同文學觀點和創作技法,歸根究底,都是因為劉榮宗掌握了殖民者的語言——日文。
一九一八年,八歲的劉榮宗被父親送到彭家祠唸三字經。不料,幾天後一名日本警察闖進彭家祠,對彭老師說了幾句話便揚長而去。下課時,彭老師跟同學們說明天起不必上課了。劉榮宗的書房教育就這樣被硬生生打斷。此後,他改上公學校,跟著臺灣老師學起異國語言,當時他九歲,鸚鵡學舌地跟著老師唸「哈那(花)、哈達(旗)」。
五年級時,劉榮宗的國文老師換成了成松老師。老師熱愛文學,曾將日本《萬葉集》的短歌油印給全班同學閱讀、教大家創作短歌並幫他們修改,這對劉榮宗的文學啟蒙起了很大作用。和歌詩人對周遭環境的敏銳與華麗的文字,更多次拯救榮宗寂寞惆悵的心靈。
除了圖書館與老師帶來的文學啟蒙,劉榮宗也學會寄匯到東京,訂購當時有名的少年雜誌《赤鳥》。《赤鳥》是日本小說家鈴木三重吉在一九一八年創刊的兒童文學雜誌,內容以童話、童謠和寫生文等獨特形式呈現,封面多由畫師清水良雄操刀,目錄是單色印刷的彩頁,插圖則以三色印刷。這樣的設計對自小喜歡看書本插圖的劉榮宗來說充滿吸引力。或許正是雜誌對裝幀的講究以及繽紛的封面與內頁,提升了他對顏色的敏銳度,讓他後來的創作充滿色彩——
穿著短黑褲仔和藍色上衣,她的茶褐色的臉上,汗水淋漓,神色像燃燒的玫瑰色,微微的困憊停留在美麗的雙頰上。
相對於他的口吃,文學世界充滿著喧囂與絢爛,儘管家庭條件讓他無法跨出福爾摩沙,但文字卻把世界各地的奇幻事物傳送到他的眼前。
書房裡的小變化
接到調派臺北的人事命令時,劉榮宗喜憂參半,喜的是臺北人文水平高,有藏書規模龐大的圖書館、逛不完的書店和舊書攤;憂的是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對服務了四年的南投產生情感,如今突然要離開,難免有些不捨。另外,他也有些忐忑不安,雖說調派臺北是他憑藉優異的工作表現爭取到的獎勵,然而總行何以看上只有臺灣商工學校畢業文憑的他?除了幸運,劉榮宗想不到更好的解釋。
一九三四年,二十四歲的劉榮宗抵達臺北,展開他夢寐以求的新生活。新住處坐落在建成町(今臺北大同區),每天步行約二十分鐘便能抵達工作地點——臺灣...
推薦序
改編龍瑛宗
阮光民 臺灣漫畫家、《植有木瓜樹的小鎮(漫畫版)》繪者
龍瑛宗是怎麼樣的一位文學家?
他的文字華麗,寫景像一幅一幅畫,彷彿用筆沾上顏料,非常鉅細靡遺描述地理環境,描繪人的五官衣著、景物、建築的色調光影;他運用在地植物種類與生長模樣,例如扶桑花、木瓜樹、榕樹來描述季節與氣候,以人體的膚色反映光影變化。他筆下的氣味跟聲音,能讓人拉開儲存在腦中的記憶庫抽屜,想著:哇!好厲害,怎麼能用這些非常人所能想像的物件,比喻我們日常熟悉的景物?他對小說人物的造型與內心埋設許多線索,無論是市井小民、女性或各類型的知識分子,這些角色不僅立體,更讓我們容易聯想到身邊某些人。而他所有美好華麗的文字,投射出的影子都是漸層的哀愁、憂鬱,以及對於墮落的唏噓。
我認為這樣的作家,應該有隨身攜帶的小筆記本吧?能隨時將感受、看見、聆聽的事物都記錄下來。
龍瑛宗〈植有木瓜樹的小鎮〉是我參與「日治時期臺灣作家圖像改編」的第二部作品。改編像空出自己一半的靈魂,讓原作的靈魂住進身體。在創作期間,不僅要跟原作者內心對話,也要跟小說中的角色們交談,推敲他們在故事中的思維邏輯。我相信雖然角色是由作者創造,但他們會逐漸發展成有獨立思想的個體,隨著情節發展回應創作者。
《南方的光與夢》也是這樣的改編之作,不過書中參考的範本,是龍瑛宗的真實生命經驗。這本書的四名作者運用故事筆觸,寫下龍瑛宗從戰前到戰後的創作歷程,也記錄他曲折的人生軌跡。
龍瑛宗從小受到口吃、體弱與家貧影響而沉默寡言。但也因為如此,他思考、察言觀色的空間變得寬廣。他的心思細膩善感,容易共感周遭人們處境,也有豐富的幻想力,能憑空創造色彩斑斕的文學風景。龍瑛宗在日本人實施殖民同化政策的昭和時代出生,儘管勤勉讀書、擁有豐富的學識,卻因為臺灣人身分在職場受到不平等待遇,無法以知識換取實際的經濟收益與升遷機會。私人生活中,他也因為日臺之間存有的歧視,無法自由追求情感、心無罣礙的實踐文學理想。這些經驗,可以如何透過文字與圖畫呈現?
身為圖像創作者,龍瑛宗文學中細膩的描繪,讓人在閱讀過程自然產生流動的影像,這無疑是幸福的事。對文字工作者來說,龍瑛宗的隨筆、日記,以及後人留下的口述採訪、研究文獻,則讓「龍瑛宗」這個人更豐富完整。我想,龍瑛宗的生命與作品,兼具圖像與文字的改編潛力,假使他本身從事影像工作,那應該會拍出類似小津安二郎的電影。
作家將自身的生命經歷與體悟投射到作品中,是很常見的事,讀這本書時,我也像偷偷揭開他小說舞臺的布幕,看見幕後的工作人員與道具。我們會看到龍瑛宗如何從熱愛文藝的窮學生,成為一名為了生計奔忙的銀行職員,如同〈植有木瓜樹的小鎮〉的主角陳有三,懷著理想來到小鎮,卻逐漸在職場生活跟同儕互動中,看清現實與人性的險惡。我們也看到龍瑛宗身處的時代,知識分子在殖民體制跟景氣蕭條的環境中有志難伸,種種的挫敗感像刨刀,一層一層削除意志。這些當時的社會眾生相,移到今日仍能引起悲哀無奈的共鳴,只是可能外表包裝隨時代推進改款。
我想我跟這本書的作者們,都從龍瑛宗的作品跟生命中看出這些特質,並從中擷取素材,重新詮釋、訴說屬於龍瑛宗故事。例如在〈植有木瓜樹的小鎮〉中,男性幾乎是一面倒的迷惘、屈就、無助、頹廢;相對來說,龍瑛宗筆下的女性則像晨曦般燒穿黑夜,讓陽光映入眼簾。無論是林翠娥之於陳有三,布莊之女之於洪天送,或者溫柔鄉的酒家女之於男性顧客,女性雖然難逃買賣婚姻的命運,卻也提供男性某種救贖。所以我在改編時,就增加比原作中林翠娥跟陳有三更多的互動篇幅,畫出兩人互相欣賞、曖昧到萌生愛意的故事。
《南方的光與夢》則採取不同路徑,書中同樣勾勒島嶼知識分子的困頓,但凸顯文學帶給龍瑛宗生命的「光熱」與「夢想」。文學像一條隱沒在沙土下的河流,儘管在殖民統治、戰火、禁絕母語、白色恐怖等陰影下受到壓抑,但始終灌溉龍瑛宗的精神意識,讓他創造出比現實更絢爛美好的世界。如果將《南方的光與夢》和〈植有木瓜樹的小鎮〉放在一起對讀,那我們將看見真實人生與小說如何交互隱喻,也會看見龍瑛宗的掙扎與堅持,如何在當代以不同形式延續。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漫畫版的〈植有木瓜樹的小鎮〉或《南方的光與夢》,都不約而同強調唐.吉軻德這位著名的小說人物。唐.吉軻德生在不合時宜的年代,儘管受到眾人譏笑,他想成為騎士的信仰與堅持也顯得閃耀奪目。雖然在〈植有木瓜樹的小鎮〉結尾,彷彿光頭唐吉軻德般的陳有三還是跟木瓜一起腐壞了,但我覺得現實的龍瑛宗,是把自己生活中遭遇的苦悶、無奈與哀傷留在紙上,以自身的文學創作,觸動無數顆迷惘徬徨的心靈。或許這是在今日,我們依然喜歡,也需要龍瑛宗文學的原因。
改編龍瑛宗
阮光民 臺灣漫畫家、《植有木瓜樹的小鎮(漫畫版)》繪者
龍瑛宗是怎麼樣的一位文學家?
他的文字華麗,寫景像一幅一幅畫,彷彿用筆沾上顏料,非常鉅細靡遺描述地理環境,描繪人的五官衣著、景物、建築的色調光影;他運用在地植物種類與生長模樣,例如扶桑花、木瓜樹、榕樹來描述季節與氣候,以人體的膚色反映光影變化。他筆下的氣味跟聲音,能讓人拉開儲存在腦中的記憶庫抽屜,想著:哇!好厲害,怎麼能用這些非常人所能想像的物件,比喻我們日常熟悉的景物?他對小說人物的造型與內心埋設許多線索,無論是市井小民、女...
目錄
導讀 在今日,重探龍瑛宗與他的時代 盛浩偉
第一章 衝向風車的龍瑛宗
第二章 劃破黑夜的彗星
第三章 戰火中的的文學夢
第四章 被時代遺棄的哀歌
第五章 回歸的造夢者
改編龍瑛宗 阮光民
參考文獻
本書作者簡介
導讀 在今日,重探龍瑛宗與他的時代 盛浩偉
第一章 衝向風車的龍瑛宗
第二章 劃破黑夜的彗星
第三章 戰火中的的文學夢
第四章 被時代遺棄的哀歌
第五章 回歸的造夢者
改編龍瑛宗 阮光民
參考文獻
本書作者簡介
商品資料
出版社:衛城出版出版日期:2024-08-14ISBN/ISSN:9786267376461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176頁開數:14.8*21*1.2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