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NT$ 340
優惠價:79 折,NT$ 268
優惠截止日:至2025年01月10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1
了解經濟學相關的基本概念,
幫助你我掌握瞬息萬變的趨勢。
經濟學是從「每個人都不同」的角度思考,但不是教人如何成為菁英,而是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是由不同的人所構成,試著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將會看見更寬廣的世界」。
這本書是一本經濟學入門書,不僅適合國高中生透過本書了解經濟學,更適合對於經濟有興趣的成年人閱讀。內容雖然簡單易懂,卻詳盡介紹經濟學的概念,包括:稀有性、選擇、機會成本、市場、關於套利、貨幣、所得、財政、企業、創業、優勢、資源分配、匯率、經濟成長、貧富、金援等。藉由本書,可以學習經濟學的思考方式,進而面對這個世界的種種問題。
作者新井明、新井紀子和柳川範之都是擅長經濟學和數理邏輯的老師,書中就像是虛擬教室一樣,穿插師生對話,讓讀者一邊閱讀、一邊藉由師生問答,增進對於經濟學的了解;此外,章末附有「本章複習問題」,提供讀者自我測驗。
經濟學教我們「只有自己才知道什麼是幸福」、「如何巧妙使用資源得到幸福」,如果你想了解如何善用有限的金錢和時間成為一個幸福的人,答案就在本書。
作者簡介:
姓名:新井明(ARAI Akira)
1949年出生。立教大學研究所博士課程前期修畢。曾任都立小石川中等教育學校約聘教師。著有《高中生的股票入門書》(暫譯,『高校生からの株入門』,祥傳社出版)
姓名:柳川範之(YANAGAWA Noriyuki)
1963年出生。東京大學研究所博士課程修畢。目前是東京大學經濟學系教授。著有《契約與組織的經濟學》(暫譯,『契約と組織の経済学』,東洋經濟新報社出版)
姓名:新井紀子(ARAI Noriko)
1962年出生,國立情報學研究所教授。東京工業大學理學博士、伊利諾大學研究所數學研究所博士課程修畢、一橋大學法學系學士。以數理邏輯為研究領域,擅長人工智慧、地方創生、文理融合。2011年主導研究開發「機器人能否考取東京大學」專案,2017年以「機器人可以通過大學入學考試嗎?」為題在TED發表演講,觀賞次數突破170萬。著有:《當AI機器人考上名校》、《來自數學的靈感》和《愛上數學的14堂課》等書。
姓名:e-教室
2002年6月創辦的網路學校。約有三百位來自全國的國高中生透過網路論壇參加課程。
譯者簡介:
許郁文
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畢業。因對日文有興趣,於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曾擔任日商多媒體編輯、雜誌日文採訪記者,現職為專職譯者。近期譯作:《經濟學教我的思考武器》、《圖解 長新冠康復指南》、《內省的技術(新版)》、《刪到只剩二十字》、《解決問題》、《向編輯學思考》(以上均由經濟新潮社出版)等書。
名人推薦:
【推薦序】從經濟學的角度思考「為什麼一件事會這樣發生呢?」
文/楊少强|《商業周刊》副總主筆
中學生需要學經濟學嗎?筆者的回答是肯定的。不過理由並不是基於學生們的未來前途,而是現實考量。
第一個理由是:經濟學就是人類行為的規律。在中學時代,我們學過大自然的規律—包括物理學、化學等。然而人的行為也有規律。掌握大自然的規律,讓我們不再被一些超自然迷信所迷惑,同樣地,掌握人的行為規律,也能讓我們不被一些似是而非的謬論所誤導。正如二十世紀經濟學家羅賓遜夫人(Joan Robinson)說:「我學經濟學,是為了不被經濟學家騙。」
第二個理由是,經濟學讓我們務實地面對世界—那就是稀少(或稀缺)。
稀缺是人類活在這世上無法避免的現象,從雞蛋、乾淨的空氣到家人的愛,都是稀缺的——也是人想要的總比現實能提供的多。經濟學探討的,就是如何在「稀缺」這個現實下,人類如何做選擇。
如果一個人不承認稀缺這個現實,他(她)做出的決策可能會為他自己或別人帶來災難;就如同一個人若不承認地心引力的現實,從高樓一躍而下,結果也將為他自己帶來災難一樣。學生們若能早認識到世界的現實,將有助於他日後腳踏實地做出決策。
不過如何讓中學生學經濟學,卻是一個問題。稀缺無所不在,適合中學生閱讀的經濟學書籍也是一樣。坊間有不少經濟學科普書籍,大多數都是面向一般大眾。如今這本《經濟學教我的思考武器》,解決了這個問題。
作者新井紀子在二○○二年六月,為國、高中生創立了免費的網路教室「e-教室」,「我們想透過e-教室介紹的是更適合求生的技術」。在該教室裡有各式各樣的課,其中經濟學的定位是在於「如何巧妙地使用資源才能得到幸福。」這門課的好處,作者說得很清楚:「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豐富,行為變得更加合理。」(本書第二章)
因為面向中學生,因此這門課主要著眼於概念:從稀缺、機會成本、價格、比較優勢等,這些都是經濟學的基礎。可別因為「基礎」兩字就小看它,不只經濟學這門學科的大樓,都建立在這些「基礎」上;事實上這些「基礎」在人們日常生活中,也能發揮重大威力。
例如,第二章談到「機會成本」的概念。以約會為例,要搭較貴但較快的計程車去,還是要搭較便宜卻較慢的捷運(電車)去呢?如果純粹只考量付的金錢,人們應選擇搭捷運。但「機會成本」提醒我們:你付出的不只是金錢,還有時間。如果你搭較慢的捷運多花的時間,讓你錯過和別人相處時能做更有價值的事,這時你反而應該選較貴的計程車。
這個引申在於:為何我們常見到富豪有私人飛機?一般人的解釋是炫富,但經濟學的解釋是他們的時間很寶貴。這些富豪也可以買機票去機場等飛機,但要面臨通勤、登機、可能誤點等風險,他們將因此錯過更多重要的生意。若有私人飛機,要去哪裡說走就走,他們可以談成更多生意。所以表面上他們花更多錢養私人飛機,其實他們節省了更多時間,能拿來創造更多財富,這正是「機會成本」概念的威力。
又例如「比較價勢」,作者在書中舉的例子:狗狗老師在一天內比貓貓老師採到更多水果、捕到更多魚。那麼一般人認為,現實社會裡生產力較低的貓貓老師只怕沒活路了吧?
經濟學的答案是:貓貓老師仍然可以存活。因為「比較優勢」不需要你賺的比別人多,而只要你放棄的比別人少。即使狗狗老師做每一件事都能比貓貓賺更多,但他做一事就不能同時做另一件,在當下狗狗放棄的那件事,就是貓貓的生存空間。
這個道理看似淺顯,其實大有深意。例如,近來人工智慧(AI)大行其道,不少科技專家談到,它有可能全面取代人類的工作,因為AI每件事都比人類做得更好。
然而只要有「比較優勢」的概念,你就會瞭解AI「全面」取代人類,是不可能的。即使AI每件事做得都比人類又快又好,但一定有一些事是它不能同時做的,而那些AI同時間必須放棄的事,就是人類的生存空間。就如貓貓做每件事的生產力都不如狗狗,但只要貓貓做某件事相對要放棄的比狗狗少,那就將是貓貓的生存之路——「天生我才必有用」!
從這些概念出發,這本《經濟學教我的思考武器》可說名字取得非常好,因為具有這些思考「武器」,讀者才不會被常見的謬論誤導,做出錯誤決策傷己傷人。誠如作者說:經濟學也許不能立刻為學習者帶來幸福,但是「變得稍微明白事理,以及能夠透過一些理論說明社會動態,或是能自行想出一些解決方案……幸福應該就會來敲門。」
由於這本書的主要受眾是中學生,因此許多概念只能做入門的介紹,但有兩個概念在本書中未提到,筆者可以在此稍做補充:
一、經濟學裡的價格指的是「相對價格」——在本書第三、四、五章討論價格時,是以貨幣價格為例。但真正會影響人的行為決策的,是相對價格。
例如一顆桃子值300日圓,這是貨幣價格;但消費者真正的負擔並不是這300日圓,而是用這300日圓買桃子,就不能拿來買別的東西——例如水梨、魚翅等。如果消費者花300日圓買一顆桃子,他(她)就放棄了用來買兩顆水梨的機會,這「兩顆水梨」就是他買一顆桃子的代價——也就是桃子的相對價格。
二、邊際報酬遞減律:本書第十章談資源分配、第十二章談經濟發展,並未提到「邊際報酬遞減律」,這是指隨著你投入的資源愈來愈多,你再投入多一分資源,能創造出來的額外價值會不斷下降。直白的說法是「累積愈大,進步愈小」。這個定律小到個人生產力,大到一國經濟成長,都受到它的制約。
最後筆者想談談這本書的定位。《經濟學教我的思考武器》不在提供學生正確的知識,而在提供一種思考事情的角度——經濟學的角度。這個角度討論的不是「好與壞」,而是「所以然」——為什麼一件事會這樣發生呢?
若學生們讀了此書,在評價一些社會事件時—從房價高漲、工人低薪、買賣套利等,少問一點「好不好」,多問一點「為什麼」,這本書就算達到目的了。
【推薦序】了解經濟學,為社會打造幸福的機制
文/林竹芸(Maggie Lin)|雙橡教育創辦人、See Think Wonder 思考挑戰賽總監
很多人都會遇到「幸福」和「金錢」的思考,每個人都希望過得幸福,但總覺得沒有金錢如何幸福,我們是不是要為金錢先犧牲幸褔?
「幸福」是北歐研究多年的議題,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經濟學家等學者,很早就發現,幸福是多重層次疊加之後的結果。首先,是經濟無虞。
北歐常進行實驗想看看「無條件基本收入」是否能讓所有國民都有幸福的基礎,但很快,所有人就意識到滿足生存的「基本收入」後,人還需要「其他東西」才有幸福感。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對於這個「其他東西」,給了很形象化的假設:需求理論金字塔。金字塔的底層是生存需求,是最基本的收入,第二層是生存需求的穩定性,稱為安全需求,第三層是他人的愛與關懷,這已經有無數學者,根據這個假設做出相似的驗證,很多人都知道家人、朋友等緊密的人際關係能帶來幸福感。第四層是受尊重和自我肯定,第五層是自我實踐。
我在雙橡長年研究後,也發現要透過教育讓更多下一代成為「有能力而幸福的人生主掌者」得先讓大家有經濟概念,了解「金錢」在實現「幸福」時扮演的角色。
一個要點是超過「基本收入」後,直線增加的「金錢」不等於直線增加的「幸福」。
「幸福」需要第三層到第五層的金字塔需求,我們需要更親的人際關係、擁抱自我也被別人擁抱、實踐自己想看見的改變。不意外的,金字塔第三層以上的活動,可能也都會用到「金錢」,例如帶家人慶生,但是,它不再是以金錢的「直接樣貌」呈現,而是轉化成其他樣貌,例如活動、禮物、交通等等,所以,幸福不來自於不斷賺錢,而是撥出心力,將一部分的金錢轉換成其他形式的實現,像是安排聚餐、結伴踏青、支持公益等等。如果手上只有滿滿的錢,沒有時間或力氣轉換成其他需求,幸福感自然也就停留在最底層的金字塔上了。幸福是從「經濟基礎」出發的自由轉換。隨著人生階段的不同,自由轉換成不一樣的需求活動,但永遠是從經濟基礎開始,所以我們才需要理解世界上的經濟模式。
我們要了解「金錢」從哪裡來、會流向何處、它流經之處,會對人的行為帶來什麼影響,從此可以開始發想,我們要如何使用「金錢的流向」帶來個人與社會的幸福感。像書中提到的,透過公路收費紓緩返鄉熱潮的例子。
我們相信每個孩子終有一天要踏入社會,了解自己未來要踏入的世界,知道它如何運行。認知到社會上各種組織,都有它的經濟模式作為生存命脈,能幫助孩子更客觀、成熟的面對真實世界的難題與挫折,多觀察、思考、總結,試著理解世界運行的方式,成為在社會生態中的一份子。當我們更深的理解經濟模式,了解如何集結資源,透過經濟活動的設計,改變人的行為模式(像紓緩返鄉熱潮的例子),那也會有更多人,有能力為社會打造幸福的機制。
這是一本淺顯易懂的經濟入門書!
用生活中的主題,跟學生問答對話。對話讓專有名詞變得好懂,有情境背景做烘托,經濟概念變得更加親民。經濟學可以說是人類社會「行為模式」的總結,小到個人行為,大到社會型態的脈絡,都被幾百年來的學者一一總結成學術理論,只是「學術用語」少了情境背景,對剛入門的人來說,反而難以想像,本書正適合作為生活和學術理論的橋樑,透過日常生活的經濟現象,來透視經濟學的思考和原理,是一本國小學生也適合閱讀的好書。
【推薦序】如果教室像聊天室
文/劉瑞華|清華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我成長的那個年代,看電影是年輕人最喜歡的事,沒錯,那時候還沒發明卡拉OK。有這麼一個故事,國文老師眼看學生們上課時無精打采,於是出了一個作文題目,「如果教室像電影院」,那時候的人哪裡想得到,如今看電影、聊天、上課、…都在房間裡對著螢幕。
今年(2023)初,由於所謂的AI聊天機器人功能精進,引起各方熱烈討論,其中包括機器(人)是否會取代人類(的工作)?經歷過幾年來的貿易戰、貨幣戰、晶片戰,甚至每天都可以看到人類在戰場上殺戮拼命,我心想,這麼多人無法和平地談話,卻有機器能和人聊天,真的值得擔心嗎?
初步的印象中,最先對AI聊天機器人產生戒心的是學校,一些知名大學立刻聲明校園裡禁止使用這種線上軟體,避免學生用來代寫作業與報告。我得知後的反應是,大學教授的確有天然智慧,擔心被這個東西取代,禁用顯然是個辦法。換句話說,這道防止學生作弊的禁令,其實有藉以保護自己飯碗的動機,這就是一種經濟理性的解釋。
經濟學是理解經濟現象與行為的學問,基本上只要是資源稀少無法要什麼就有什麼的情況,人的行為就可以解釋為理性選擇的結果。所謂理性選擇是指在各種可能的選項中權衡比較功效與代價,做出最好的決定。你如果不習慣我這種教室裡的說法,那麼你更應該試試這本書裡聊天室的作法。
這本書設定的讀者雖然是中學生,但我不知道現在中學生的學習環境是否會有那麼多活潑的互動對話。我想到的場景是疫情期間的線上討論,或者應該說更像聊天室,特殊的地方在於這本書裡的人物經常問問題。
讓我再回來談AI聊天機器人。實際上,我從一開始得知這項產品時就不擔心,反而樂觀期待它可能帶來教育學習的功用。我不擔心的原因並不是不怕學生用來作弊,任何技術進步都難免會有負面的影響,重點是有什麼好處。我的樂觀是來自幾乎每個急著用它來聊天的人都在問問題。像我這個教學多年的老教授,長期苦於學生「沒有問題」的問題,聽到那麼多人急著向AI聊天機器人問各式各樣的問題,心裡升起的希望是學生可以用這個來學習問問題。
我經常找機會問學生為什麼不找老師問問題,最常得到的答案是不知道該怎麼問。我可以理解學生怕問錯的顧慮,甚至曾經上課時專門講授如何問問題,考試題目要求學生寫下問題而非答案。學生不問問題可不是一個容易解決的問題,有了AI聊天機器人,我立即想到鼓勵學生用它來練習問問題,有練過也許就會問了。
我擔不擔心學生對著機器問,反而更不向老師問,或者老師回答的和機器不一樣?我的答案是要先讓學生了解,問問題的目的不是記憶式的標準答案,而是思考式的論述答案。記憶的答案老師一定比不過機器,思考分析則是另一回事,人或機器的智慧都是學習來的,人的思考本來就應該和機器不一樣,問過機器,可以再問人,答案不同也不奇怪。這本書裡一段段師生的對話,閱讀起來會發現不同層次的分析收穫,發問式的學習就該如此。
我要提醒讀者,聊天的內容往往包含一些聊天者既有的文化或知識基礎。例如第一章裡談交通塞車問題,提到大家返鄉的日子是元旦與盂蘭盆節好,這是日本一年中最重要的兩個節日,盂蘭盆節與台灣的中元節同日,但文化意義不同。另外,日本會以降低收費鼓勵開車族使用高速公路,以減輕其他道路的塞車,對台灣讀者而言也很新鮮。
初看書名時,我對作者將經濟學比為武器,頗為不解,這武器要對付誰、防衛什麼?是為了貿易戰、晶片戰嗎?轉念一想,「我思故我在」,這武器應該是回來守衛與推展人的價值。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6折203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6折 | 3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3折 | 1 |
4折 | 2 |
5折 | 3 |
6折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優惠價: 79 折, NT$ 268 NT$ 340
優惠截止日:至2025年01月10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1
了解經濟學相關的基本概念,
幫助你我掌握瞬息萬變的趨勢。
經濟學是從「每個人都不同」的角度思考,但不是教人如何成為菁英,而是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是由不同的人所構成,試著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將會看見更寬廣的世界」。
這本書是一本經濟學入門書,不僅適合國高中生透過本書了解經濟學,更適合對於經濟有興趣的成年人閱讀。內容雖然簡單易懂,卻詳盡介紹經濟學的概念,包括:稀有性、選擇、機會成本、市場、關於套利、貨幣、所得、財政、企業、創業、優勢、資源分配、匯率、經濟成長、貧富、金援等。藉由本書,可以學習經濟學的思考方式,進而面對這個世界的種種問題。
作者新井明、新井紀子和柳川範之都是擅長經濟學和數理邏輯的老師,書中就像是虛擬教室一樣,穿插師生對話,讓讀者一邊閱讀、一邊藉由師生問答,增進對於經濟學的了解;此外,章末附有「本章複習問題」,提供讀者自我測驗。
經濟學教我們「只有自己才知道什麼是幸福」、「如何巧妙使用資源得到幸福」,如果你想了解如何善用有限的金錢和時間成為一個幸福的人,答案就在本書。
作者簡介:
姓名:新井明(ARAI Akira)
1949年出生。立教大學研究所博士課程前期修畢。曾任都立小石川中等教育學校約聘教師。著有《高中生的股票入門書》(暫譯,『高校生からの株入門』,祥傳社出版)
姓名:柳川範之(YANAGAWA Noriyuki)
1963年出生。東京大學研究所博士課程修畢。目前是東京大學經濟學系教授。著有《契約與組織的經濟學》(暫譯,『契約と組織の経済学』,東洋經濟新報社出版)
姓名:新井紀子(ARAI Noriko)
1962年出生,國立情報學研究所教授。東京工業大學理學博士、伊利諾大學研究所數學研究所博士課程修畢、一橋大學法學系學士。以數理邏輯為研究領域,擅長人工智慧、地方創生、文理融合。2011年主導研究開發「機器人能否考取東京大學」專案,2017年以「機器人可以通過大學入學考試嗎?」為題在TED發表演講,觀賞次數突破170萬。著有:《當AI機器人考上名校》、《來自數學的靈感》和《愛上數學的14堂課》等書。
姓名:e-教室
2002年6月創辦的網路學校。約有三百位來自全國的國高中生透過網路論壇參加課程。
譯者簡介:
許郁文
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畢業。因對日文有興趣,於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曾擔任日商多媒體編輯、雜誌日文採訪記者,現職為專職譯者。近期譯作:《經濟學教我的思考武器》、《圖解 長新冠康復指南》、《內省的技術(新版)》、《刪到只剩二十字》、《解決問題》、《向編輯學思考》(以上均由經濟新潮社出版)等書。
名人推薦:
【推薦序】從經濟學的角度思考「為什麼一件事會這樣發生呢?」
文/楊少强|《商業周刊》副總主筆
中學生需要學經濟學嗎?筆者的回答是肯定的。不過理由並不是基於學生們的未來前途,而是現實考量。
第一個理由是:經濟學就是人類行為的規律。在中學時代,我們學過大自然的規律—包括物理學、化學等。然而人的行為也有規律。掌握大自然的規律,讓我們不再被一些超自然迷信所迷惑,同樣地,掌握人的行為規律,也能讓我們不被一些似是而非的謬論所誤導。正如二十世紀經濟學家羅賓遜夫人(Joan Robinson)說:「我學經濟學,是為了不被經濟學家騙。」
第二個理由是,經濟學讓我們務實地面對世界—那就是稀少(或稀缺)。
稀缺是人類活在這世上無法避免的現象,從雞蛋、乾淨的空氣到家人的愛,都是稀缺的——也是人想要的總比現實能提供的多。經濟學探討的,就是如何在「稀缺」這個現實下,人類如何做選擇。
如果一個人不承認稀缺這個現實,他(她)做出的決策可能會為他自己或別人帶來災難;就如同一個人若不承認地心引力的現實,從高樓一躍而下,結果也將為他自己帶來災難一樣。學生們若能早認識到世界的現實,將有助於他日後腳踏實地做出決策。
不過如何讓中學生學經濟學,卻是一個問題。稀缺無所不在,適合中學生閱讀的經濟學書籍也是一樣。坊間有不少經濟學科普書籍,大多數都是面向一般大眾。如今這本《經濟學教我的思考武器》,解決了這個問題。
作者新井紀子在二○○二年六月,為國、高中生創立了免費的網路教室「e-教室」,「我們想透過e-教室介紹的是更適合求生的技術」。在該教室裡有各式各樣的課,其中經濟學的定位是在於「如何巧妙地使用資源才能得到幸福。」這門課的好處,作者說得很清楚:「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豐富,行為變得更加合理。」(本書第二章)
因為面向中學生,因此這門課主要著眼於概念:從稀缺、機會成本、價格、比較優勢等,這些都是經濟學的基礎。可別因為「基礎」兩字就小看它,不只經濟學這門學科的大樓,都建立在這些「基礎」上;事實上這些「基礎」在人們日常生活中,也能發揮重大威力。
例如,第二章談到「機會成本」的概念。以約會為例,要搭較貴但較快的計程車去,還是要搭較便宜卻較慢的捷運(電車)去呢?如果純粹只考量付的金錢,人們應選擇搭捷運。但「機會成本」提醒我們:你付出的不只是金錢,還有時間。如果你搭較慢的捷運多花的時間,讓你錯過和別人相處時能做更有價值的事,這時你反而應該選較貴的計程車。
這個引申在於:為何我們常見到富豪有私人飛機?一般人的解釋是炫富,但經濟學的解釋是他們的時間很寶貴。這些富豪也可以買機票去機場等飛機,但要面臨通勤、登機、可能誤點等風險,他們將因此錯過更多重要的生意。若有私人飛機,要去哪裡說走就走,他們可以談成更多生意。所以表面上他們花更多錢養私人飛機,其實他們節省了更多時間,能拿來創造更多財富,這正是「機會成本」概念的威力。
又例如「比較價勢」,作者在書中舉的例子:狗狗老師在一天內比貓貓老師採到更多水果、捕到更多魚。那麼一般人認為,現實社會裡生產力較低的貓貓老師只怕沒活路了吧?
經濟學的答案是:貓貓老師仍然可以存活。因為「比較優勢」不需要你賺的比別人多,而只要你放棄的比別人少。即使狗狗老師做每一件事都能比貓貓賺更多,但他做一事就不能同時做另一件,在當下狗狗放棄的那件事,就是貓貓的生存空間。
這個道理看似淺顯,其實大有深意。例如,近來人工智慧(AI)大行其道,不少科技專家談到,它有可能全面取代人類的工作,因為AI每件事都比人類做得更好。
然而只要有「比較優勢」的概念,你就會瞭解AI「全面」取代人類,是不可能的。即使AI每件事做得都比人類又快又好,但一定有一些事是它不能同時做的,而那些AI同時間必須放棄的事,就是人類的生存空間。就如貓貓做每件事的生產力都不如狗狗,但只要貓貓做某件事相對要放棄的比狗狗少,那就將是貓貓的生存之路——「天生我才必有用」!
從這些概念出發,這本《經濟學教我的思考武器》可說名字取得非常好,因為具有這些思考「武器」,讀者才不會被常見的謬論誤導,做出錯誤決策傷己傷人。誠如作者說:經濟學也許不能立刻為學習者帶來幸福,但是「變得稍微明白事理,以及能夠透過一些理論說明社會動態,或是能自行想出一些解決方案……幸福應該就會來敲門。」
由於這本書的主要受眾是中學生,因此許多概念只能做入門的介紹,但有兩個概念在本書中未提到,筆者可以在此稍做補充:
一、經濟學裡的價格指的是「相對價格」——在本書第三、四、五章討論價格時,是以貨幣價格為例。但真正會影響人的行為決策的,是相對價格。
例如一顆桃子值300日圓,這是貨幣價格;但消費者真正的負擔並不是這300日圓,而是用這300日圓買桃子,就不能拿來買別的東西——例如水梨、魚翅等。如果消費者花300日圓買一顆桃子,他(她)就放棄了用來買兩顆水梨的機會,這「兩顆水梨」就是他買一顆桃子的代價——也就是桃子的相對價格。
二、邊際報酬遞減律:本書第十章談資源分配、第十二章談經濟發展,並未提到「邊際報酬遞減律」,這是指隨著你投入的資源愈來愈多,你再投入多一分資源,能創造出來的額外價值會不斷下降。直白的說法是「累積愈大,進步愈小」。這個定律小到個人生產力,大到一國經濟成長,都受到它的制約。
最後筆者想談談這本書的定位。《經濟學教我的思考武器》不在提供學生正確的知識,而在提供一種思考事情的角度——經濟學的角度。這個角度討論的不是「好與壞」,而是「所以然」——為什麼一件事會這樣發生呢?
若學生們讀了此書,在評價一些社會事件時—從房價高漲、工人低薪、買賣套利等,少問一點「好不好」,多問一點「為什麼」,這本書就算達到目的了。
【推薦序】了解經濟學,為社會打造幸福的機制
文/林竹芸(Maggie Lin)|雙橡教育創辦人、See Think Wonder 思考挑戰賽總監
很多人都會遇到「幸福」和「金錢」的思考,每個人都希望過得幸福,但總覺得沒有金錢如何幸福,我們是不是要為金錢先犧牲幸褔?
「幸福」是北歐研究多年的議題,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經濟學家等學者,很早就發現,幸福是多重層次疊加之後的結果。首先,是經濟無虞。
北歐常進行實驗想看看「無條件基本收入」是否能讓所有國民都有幸福的基礎,但很快,所有人就意識到滿足生存的「基本收入」後,人還需要「其他東西」才有幸福感。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對於這個「其他東西」,給了很形象化的假設:需求理論金字塔。金字塔的底層是生存需求,是最基本的收入,第二層是生存需求的穩定性,稱為安全需求,第三層是他人的愛與關懷,這已經有無數學者,根據這個假設做出相似的驗證,很多人都知道家人、朋友等緊密的人際關係能帶來幸福感。第四層是受尊重和自我肯定,第五層是自我實踐。
我在雙橡長年研究後,也發現要透過教育讓更多下一代成為「有能力而幸福的人生主掌者」得先讓大家有經濟概念,了解「金錢」在實現「幸福」時扮演的角色。
一個要點是超過「基本收入」後,直線增加的「金錢」不等於直線增加的「幸福」。
「幸福」需要第三層到第五層的金字塔需求,我們需要更親的人際關係、擁抱自我也被別人擁抱、實踐自己想看見的改變。不意外的,金字塔第三層以上的活動,可能也都會用到「金錢」,例如帶家人慶生,但是,它不再是以金錢的「直接樣貌」呈現,而是轉化成其他樣貌,例如活動、禮物、交通等等,所以,幸福不來自於不斷賺錢,而是撥出心力,將一部分的金錢轉換成其他形式的實現,像是安排聚餐、結伴踏青、支持公益等等。如果手上只有滿滿的錢,沒有時間或力氣轉換成其他需求,幸福感自然也就停留在最底層的金字塔上了。幸福是從「經濟基礎」出發的自由轉換。隨著人生階段的不同,自由轉換成不一樣的需求活動,但永遠是從經濟基礎開始,所以我們才需要理解世界上的經濟模式。
我們要了解「金錢」從哪裡來、會流向何處、它流經之處,會對人的行為帶來什麼影響,從此可以開始發想,我們要如何使用「金錢的流向」帶來個人與社會的幸福感。像書中提到的,透過公路收費紓緩返鄉熱潮的例子。
我們相信每個孩子終有一天要踏入社會,了解自己未來要踏入的世界,知道它如何運行。認知到社會上各種組織,都有它的經濟模式作為生存命脈,能幫助孩子更客觀、成熟的面對真實世界的難題與挫折,多觀察、思考、總結,試著理解世界運行的方式,成為在社會生態中的一份子。當我們更深的理解經濟模式,了解如何集結資源,透過經濟活動的設計,改變人的行為模式(像紓緩返鄉熱潮的例子),那也會有更多人,有能力為社會打造幸福的機制。
這是一本淺顯易懂的經濟入門書!
用生活中的主題,跟學生問答對話。對話讓專有名詞變得好懂,有情境背景做烘托,經濟概念變得更加親民。經濟學可以說是人類社會「行為模式」的總結,小到個人行為,大到社會型態的脈絡,都被幾百年來的學者一一總結成學術理論,只是「學術用語」少了情境背景,對剛入門的人來說,反而難以想像,本書正適合作為生活和學術理論的橋樑,透過日常生活的經濟現象,來透視經濟學的思考和原理,是一本國小學生也適合閱讀的好書。
【推薦序】如果教室像聊天室
文/劉瑞華|清華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我成長的那個年代,看電影是年輕人最喜歡的事,沒錯,那時候還沒發明卡拉OK。有這麼一個故事,國文老師眼看學生們上課時無精打采,於是出了一個作文題目,「如果教室像電影院」,那時候的人哪裡想得到,如今看電影、聊天、上課、…都在房間裡對著螢幕。
今年(2023)初,由於所謂的AI聊天機器人功能精進,引起各方熱烈討論,其中包括機器(人)是否會取代人類(的工作)?經歷過幾年來的貿易戰、貨幣戰、晶片戰,甚至每天都可以看到人類在戰場上殺戮拼命,我心想,這麼多人無法和平地談話,卻有機器能和人聊天,真的值得擔心嗎?
初步的印象中,最先對AI聊天機器人產生戒心的是學校,一些知名大學立刻聲明校園裡禁止使用這種線上軟體,避免學生用來代寫作業與報告。我得知後的反應是,大學教授的確有天然智慧,擔心被這個東西取代,禁用顯然是個辦法。換句話說,這道防止學生作弊的禁令,其實有藉以保護自己飯碗的動機,這就是一種經濟理性的解釋。
經濟學是理解經濟現象與行為的學問,基本上只要是資源稀少無法要什麼就有什麼的情況,人的行為就可以解釋為理性選擇的結果。所謂理性選擇是指在各種可能的選項中權衡比較功效與代價,做出最好的決定。你如果不習慣我這種教室裡的說法,那麼你更應該試試這本書裡聊天室的作法。
這本書設定的讀者雖然是中學生,但我不知道現在中學生的學習環境是否會有那麼多活潑的互動對話。我想到的場景是疫情期間的線上討論,或者應該說更像聊天室,特殊的地方在於這本書裡的人物經常問問題。
讓我再回來談AI聊天機器人。實際上,我從一開始得知這項產品時就不擔心,反而樂觀期待它可能帶來教育學習的功用。我不擔心的原因並不是不怕學生用來作弊,任何技術進步都難免會有負面的影響,重點是有什麼好處。我的樂觀是來自幾乎每個急著用它來聊天的人都在問問題。像我這個教學多年的老教授,長期苦於學生「沒有問題」的問題,聽到那麼多人急著向AI聊天機器人問各式各樣的問題,心裡升起的希望是學生可以用這個來學習問問題。
我經常找機會問學生為什麼不找老師問問題,最常得到的答案是不知道該怎麼問。我可以理解學生怕問錯的顧慮,甚至曾經上課時專門講授如何問問題,考試題目要求學生寫下問題而非答案。學生不問問題可不是一個容易解決的問題,有了AI聊天機器人,我立即想到鼓勵學生用它來練習問問題,有練過也許就會問了。
我擔不擔心學生對著機器問,反而更不向老師問,或者老師回答的和機器不一樣?我的答案是要先讓學生了解,問問題的目的不是記憶式的標準答案,而是思考式的論述答案。記憶的答案老師一定比不過機器,思考分析則是另一回事,人或機器的智慧都是學習來的,人的思考本來就應該和機器不一樣,問過機器,可以再問人,答案不同也不奇怪。這本書裡一段段師生的對話,閱讀起來會發現不同層次的分析收穫,發問式的學習就該如此。
我要提醒讀者,聊天的內容往往包含一些聊天者既有的文化或知識基礎。例如第一章裡談交通塞車問題,提到大家返鄉的日子是元旦與盂蘭盆節好,這是日本一年中最重要的兩個節日,盂蘭盆節與台灣的中元節同日,但文化意義不同。另外,日本會以降低收費鼓勵開車族使用高速公路,以減輕其他道路的塞車,對台灣讀者而言也很新鮮。
初看書名時,我對作者將經濟學比為武器,頗為不解,這武器要對付誰、防衛什麼?是為了貿易戰、晶片戰嗎?轉念一想,「我思故我在」,這武器應該是回來守衛與推展人的價值。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6折 | 3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3折 | 1 |
4折 | 2 |
5折 | 3 |
6折 | 1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6折203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