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畫迷們的表現背後的理論基礎,無論是套用休閒社會學、社會網絡、資本與連帶、經濟理論等,其實就是說明每個動漫畫迷在不同時空下,甚至同個年代下,為何表現有所不同。興趣成為研究,並要持續成為志業,奉獻在這上,若非有「外部環境的配合」、「廣泛閱覽文本」與「關鍵人物的接觸」等三種因素的交織,著實不易。
本書不期待每人都成為研究者(也沒有必要),至少能從這類已經整理好的動漫畫文獻當中習得想要了解的事情,對自己有意義就夠了。研究是知識形成的重要過程,若能做到研究,表示您已開始轉變,各行各業都需要研究,端看如何應用罷了。我深信深度的動漫畫迷人人可達到,但能否做到、持續維持,勢必需要各種情況滿足方能塑造。要能達到對於動漫畫圈的事物持續能關懷、能同理、能改善、能深化其內的基礎能量,才會是動漫畫(研究)真正產發出意義之所在。
作者簡介:
余曜成,網路暱稱小魚、Roger。
現職為台大智活中心副研究員,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出身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1999年擔任伊莉琴斯BBS站「林原めぐみの島」副版主,2000年與同好組成林原めぐみ來台接機團,並成立歌友會──林原惠熱血迷俱樂部與擔任會長。2003年首次在商管研討會發表動漫畫電子書論文,成為其研究觀察的起始點。2006年首次出版《ACG動漫迷の祕密會社》一書,並開始實地走訪兩岸三地的動畫演唱會與觀察發展狀況,之後不定時在報章媒體、兩岸動漫畫刊物發表文章與社論。另著有《動漫研究記事》系列同人評論、《ACG動漫迷の祕密會社》;譯有《數位工作風格》。
漫畫編繪
鴨子‧楊,本名楊婷雅。
熱愛動漫畫,大學畢業論文寫漫畫、研究所創作論文也還是漫畫。
曾獲國編館金漫獎、4C數位漫畫獎等,目前僅出現在同人場與網路上自嗨,plurk ID 為tikal。
漫畫腳本
馮長泰
擁有眼鏡屬性,Cos攝影同好經歷15年,雜學者。
名人推薦:
【推薦序】
一本承先啟後的動漫書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副教授 李衣雲
雖然小魚在書中開宗明義地宣示:這本書並非學術書籍。但在花了一整天讀完它後,我真心地覺得應該好好了解一下小魚心中定義的「學術」是什麼?
或許,這本書沒有學術論文的格式或嚴謹,但卻真的紮紮實實含括了動漫各個層面,如果學術指的是知識,那麼,這本書絕對超出了小魚自謙的「導覽」的門檻,不負學術之名。
當然,如果學術要意味著乏味、沉悶的刻板印象,那麼,的確,這並非是一本學術書。
認識小魚是在2007年暑假的一場研討會上,那時就聽說了他想要出一本關於動漫研究專書的抱負。這個抱負在中途一度以同人誌的方式出版,讓我以為也許那就是結果了。但就如同小魚在書中所提到的迷的愛與執著,最終,這本書並沒有被放棄,從後記裡大家可以看到,作者在現今出版結構的層層限制與對動漫的迷思中跌跌撞撞,還是完成了他的抱負,而且是以一個讓人驚豔的方式呈現出來。
說驚豔並不誇大。現在的動漫研究已經超出了90年代漫畫──動畫──周邊的框架,在符號消費與網路流通的年代,所有文本是可以不斷被增殖、挪用、詮釋,媒介以無數向外延伸的網絡結合成密密麻麻的關係。在智慧型手機出現以前,我們以為漫畫就是以格、以頁、以雙頁為視覺單位在進化的閱讀形式,但到了今天,Comico式的手機漫畫似乎又把漫畫的分鏡方式推回了1960年代的台灣、甚至是日本戰前的三段式分格法。僅僅只是載具的不同,讓我們似乎又必須重新省思漫畫的定義究竟是什麼?在這個不斷追求更大刺激的時代,分鏡的簡單化又象徵了什麼意義?這也意味著,動漫的研究變得更廣、更寬、更多樣。
難為小魚,竟然仔細地觀察、思索了這種種交錯、複合的動漫圈裡的關係──包括人與動漫、動漫與動漫、動漫與其他業種、甚至以動漫為媒介產生的人與人的關係,然後把它們清楚地放進了這本書裡。
從這個層面來看,或許這真的是一本導覽書──但不是作為入門、瀏覽的導覽,而是讓我們真正認識動漫這個文化圈的種種樣貌的導覽。
動漫研究經歷了20年至今,似乎終於長出了點點枝芽。不管是不是相關的學術研究多集中在碩士論文,又或是民間的研究仍然沒辦法積累出動漫評論的出版市場,這20年來的成長,確實是令人欣喜的。
我常常想,要反轉動漫的污名,並不是要給它鍍上一層金箔,或是讓它成為只有正面象徵的真理,而是要讓它在我們生活的世界裡,被正視為一種存在。看漫畫的小孩是不是變壞的原因,不在於漫畫,而在於這個小孩所有的社會經驗。如果有一天,我們的社會能這樣去看待動漫,那麼,也許動漫就真的能像電影、像小說一樣,被視為一種媒介存在的形式,並公平地對待。
在那之前,還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
小魚這本書,就是其中的一步。
而翻開這本書讀完它,則是其中的另一步。共勉之。
滿漢全席後的精緻甜點
「動漫我要聽」製作及主持人、資深聲音演員 李勇
為了替「動漫我要聽」廣播節目尋找台灣的ACGN達人,只要逢各類動漫展,本伯一定會想盡辦法去串門子,探查一下台灣原創的動能。所以場子裡,偶爾會看到一個阿北像狗仔一樣的東看看西看看、駐足攤位前問一堆好像是特偵組在辦案時才會問的奇怪問題。
應該是2012年吧?!在某次FF的場子裡,逛到了小魚的攤位前。心想人家的創作不是讓大哥哥想占為己有的萌系身材佼好的妹子,就是讓各式大姊姊想「這我可以」的脣紅齒白小正太,或是讓腐姊、腐妹們心跳加速的多樣化美男配對。但這小夥子攤位擺的是啥?書──不折不扣的文字書?!於是激起了本伯的好奇心,說不定裡面寫的是……嘿嘿……立馬翻閱,愈看愈讓人血脈賁張,情緒激動!! 抱歉,阿北失態了(咳……)。
《動漫研究記事──文化媒介篇》是小魚自行出版的同人研究,當中詳述了動漫文化的各個面向,包括了動漫迷、動漫迷的社群、動漫活動、以及各式各樣與動漫文化相關的媒介與名詞解說。拜讀小魚大作,時而如五雷轟頂,時而腦海中灑滿了花瓣,原來只是被你我當成是消遣娛樂的動漫作品,竟有如此深層的意涵。爾後,繼續追番,陸續研讀了《動漫研究記事—動漫產業篇》及《動漫研究記事──動漫產業篇1.5》,幫助我從更宏觀的角度,了解自身專業領域之外的整體動漫產業。尤其當中對於與動漫表演相關領域的剖析──包含聲優、各類演出活動、以及動漫音樂—除了讓人看見他山之石的精髓,也同時將台灣相關領域相較於其他動漫產業發達的國家,所面臨的各項挑戰描述得淋漓盡致,帶領我「飛向宇宙、浩瀚無垠」的進入了動漫產業的銀河中。
吃完大餐後,總要來個好吃的甜點為美食畫下完美的句點。小魚這次完成的《動漫透視鏡》就像是飽餐後的精緻甜點,讓對動漫文化研究有興趣的讀者,在品嚐了動漫的滿漢全席之後,再一次的回味其中的奧妙。這本書更加全面性的解析、補充之前同人研究的內容,無論是了解動漫文化研究的範疇、定義動漫愛好者與社群特性、或是詳述動漫展演與商業活動、以及對於動漫畫研究的未來展望,都有小魚獨到的精闢見解。如果你喜愛動漫畫,建議你除了看熱鬧之外,也要看門道。了解一般人對動漫迷亂貼標籤的背後原因,你才有辦法去改變這樣的刻板印象。燃燒熱血的動漫魂,了解你我建構出的動漫文化,動漫迷們快來享用這美味精緻的甜點吧!主人,請慢用^_^
後記:話說小魚,你到底何時才要來上「動漫我要聽」達人上菜專訪呀?!
動漫透視鏡,透視動漫界
台北市出版商業同業公會 副理事長 蘇新益
當代,是知識經濟新時代,知識經濟新時代的原動力乃是文化產業,文化產業以流行文化為先驅,流行文化以動漫馬首是瞻。
動漫是一種媒介,透過文字與圖像整合,傳播歡樂給閱聽人。
動漫是一種虛擬,藉著多元化媒介載體,呈現在真實社會裡。
動漫是一種遊戲,穿越古往今來的時空,創造虛擬想像空間。
動漫是一種消費文化,在物質上被閱聽人消費,在精神上消費了閱聽人;動漫是一種視覺文化,在文本裡自由遨遊,在圖像中無限穿梭;動漫是一種全球文化,在國度間彼此互文,在世界中拼貼融合。動漫具有小說與散文的文字敘事能力、具有繪本與寫真書的圖像符號魅力。正因為擁有上述特殊的語言敘事結構以及圖像符號系統,因此,不僅是青少年的最佳休閒娛樂,更是當前獨占鰲頭、獨領風騷的流行文化。
動漫是流行文化的一環,而流行文化則為文化的支流,流行文化本身仍需具有己身的特質,才能與其他文化有所區隔。動漫作品具有閱讀過去、描述現在與虛擬未來的時空交會功能,至於動漫的核心、內涵、氛圍,更內爆一個真實與虛構之間的連結。作者如何論述?閱聽人如何觀察?產業界如何營銷?學術界如何詮釋?研究者如何探索?就讓《動漫透視鏡》來透視這種種的一切。
在《動漫透視鏡》這本書裡,作者援引不同的學說方法,藉以透析動漫產業領域。以歷史脈絡的書寫模式為經軸,以迷文化為基礎座標,運用休閒社會學、大眾傳播學、管理學、管制經濟學、法律等諸多模式,建構出「動漫畫迷、社群與特性」、「動漫畫展演活動」、「動漫畫圈業種生態」這三大「點、線、面」的緯軸樣貌。
在「點」的方面,作者先從漫畫的源流與定義進行分析,繼而研究動漫迷的區隔與流動,令人大開眼界;在「線」的方面,作者一一探討同人誌展、動畫歌謠季、出版社展覽活動、台北國際書展、漫畫博覽會、台北國際動漫節等等諸多策展活動,令人如臨實境;在「面」的方面,作者梳理出圖書類、影像類、音樂類的銷售、展覽、出租、經紀、代工、發行、演唱等資訊,令人豁然開朗,得以一窺動漫產業界全貌。
這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動漫論著。
動漫透視鏡,透視動漫界!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5折 | 3 |
7折 | 4 |
8折以上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余曜成
優惠價: 9 折, NT$ 288 NT$ 320
已售完,補貨中
動漫畫迷們的表現背後的理論基礎,無論是套用休閒社會學、社會網絡、資本與連帶、經濟理論等,其實就是說明每個動漫畫迷在不同時空下,甚至同個年代下,為何表現有所不同。興趣成為研究,並要持續成為志業,奉獻在這上,若非有「外部環境的配合」、「廣泛閱覽文本」與「關鍵人物的接觸」等三種因素的交織,著實不易。
本書不期待每人都成為研究者(也沒有必要),至少能從這類已經整理好的動漫畫文獻當中習得想要了解的事情,對自己有意義就夠了。研究是知識形成的重要過程,若能做到研究,表示您已開始轉變,各行各業都需要研究,端看如何應用罷了。我深信深度的動漫畫迷人人可達到,但能否做到、持續維持,勢必需要各種情況滿足方能塑造。要能達到對於動漫畫圈的事物持續能關懷、能同理、能改善、能深化其內的基礎能量,才會是動漫畫(研究)真正產發出意義之所在。
作者簡介:
余曜成,網路暱稱小魚、Roger。
現職為台大智活中心副研究員,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出身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1999年擔任伊莉琴斯BBS站「林原めぐみの島」副版主,2000年與同好組成林原めぐみ來台接機團,並成立歌友會──林原惠熱血迷俱樂部與擔任會長。2003年首次在商管研討會發表動漫畫電子書論文,成為其研究觀察的起始點。2006年首次出版《ACG動漫迷の祕密會社》一書,並開始實地走訪兩岸三地的動畫演唱會與觀察發展狀況,之後不定時在報章媒體、兩岸動漫畫刊物發表文章與社論。另著有《動漫研究記事》系列同人評論、《ACG動漫迷の祕密會社》;譯有《數位工作風格》。
漫畫編繪
鴨子‧楊,本名楊婷雅。
熱愛動漫畫,大學畢業論文寫漫畫、研究所創作論文也還是漫畫。
曾獲國編館金漫獎、4C數位漫畫獎等,目前僅出現在同人場與網路上自嗨,plurk ID 為tikal。
漫畫腳本
馮長泰
擁有眼鏡屬性,Cos攝影同好經歷15年,雜學者。
名人推薦:
【推薦序】
一本承先啟後的動漫書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副教授 李衣雲
雖然小魚在書中開宗明義地宣示:這本書並非學術書籍。但在花了一整天讀完它後,我真心地覺得應該好好了解一下小魚心中定義的「學術」是什麼?
或許,這本書沒有學術論文的格式或嚴謹,但卻真的紮紮實實含括了動漫各個層面,如果學術指的是知識,那麼,這本書絕對超出了小魚自謙的「導覽」的門檻,不負學術之名。
當然,如果學術要意味著乏味、沉悶的刻板印象,那麼,的確,這並非是一本學術書。
認識小魚是在2007年暑假的一場研討會上,那時就聽說了他想要出一本關於動漫研究專書的抱負。這個抱負在中途一度以同人誌的方式出版,讓我以為也許那就是結果了。但就如同小魚在書中所提到的迷的愛與執著,最終,這本書並沒有被放棄,從後記裡大家可以看到,作者在現今出版結構的層層限制與對動漫的迷思中跌跌撞撞,還是完成了他的抱負,而且是以一個讓人驚豔的方式呈現出來。
說驚豔並不誇大。現在的動漫研究已經超出了90年代漫畫──動畫──周邊的框架,在符號消費與網路流通的年代,所有文本是可以不斷被增殖、挪用、詮釋,媒介以無數向外延伸的網絡結合成密密麻麻的關係。在智慧型手機出現以前,我們以為漫畫就是以格、以頁、以雙頁為視覺單位在進化的閱讀形式,但到了今天,Comico式的手機漫畫似乎又把漫畫的分鏡方式推回了1960年代的台灣、甚至是日本戰前的三段式分格法。僅僅只是載具的不同,讓我們似乎又必須重新省思漫畫的定義究竟是什麼?在這個不斷追求更大刺激的時代,分鏡的簡單化又象徵了什麼意義?這也意味著,動漫的研究變得更廣、更寬、更多樣。
難為小魚,竟然仔細地觀察、思索了這種種交錯、複合的動漫圈裡的關係──包括人與動漫、動漫與動漫、動漫與其他業種、甚至以動漫為媒介產生的人與人的關係,然後把它們清楚地放進了這本書裡。
從這個層面來看,或許這真的是一本導覽書──但不是作為入門、瀏覽的導覽,而是讓我們真正認識動漫這個文化圈的種種樣貌的導覽。
動漫研究經歷了20年至今,似乎終於長出了點點枝芽。不管是不是相關的學術研究多集中在碩士論文,又或是民間的研究仍然沒辦法積累出動漫評論的出版市場,這20年來的成長,確實是令人欣喜的。
我常常想,要反轉動漫的污名,並不是要給它鍍上一層金箔,或是讓它成為只有正面象徵的真理,而是要讓它在我們生活的世界裡,被正視為一種存在。看漫畫的小孩是不是變壞的原因,不在於漫畫,而在於這個小孩所有的社會經驗。如果有一天,我們的社會能這樣去看待動漫,那麼,也許動漫就真的能像電影、像小說一樣,被視為一種媒介存在的形式,並公平地對待。
在那之前,還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
小魚這本書,就是其中的一步。
而翻開這本書讀完它,則是其中的另一步。共勉之。
滿漢全席後的精緻甜點
「動漫我要聽」製作及主持人、資深聲音演員 李勇
為了替「動漫我要聽」廣播節目尋找台灣的ACGN達人,只要逢各類動漫展,本伯一定會想盡辦法去串門子,探查一下台灣原創的動能。所以場子裡,偶爾會看到一個阿北像狗仔一樣的東看看西看看、駐足攤位前問一堆好像是特偵組在辦案時才會問的奇怪問題。
應該是2012年吧?!在某次FF的場子裡,逛到了小魚的攤位前。心想人家的創作不是讓大哥哥想占為己有的萌系身材佼好的妹子,就是讓各式大姊姊想「這我可以」的脣紅齒白小正太,或是讓腐姊、腐妹們心跳加速的多樣化美男配對。但這小夥子攤位擺的是啥?書──不折不扣的文字書?!於是激起了本伯的好奇心,說不定裡面寫的是……嘿嘿……立馬翻閱,愈看愈讓人血脈賁張,情緒激動!! 抱歉,阿北失態了(咳……)。
《動漫研究記事──文化媒介篇》是小魚自行出版的同人研究,當中詳述了動漫文化的各個面向,包括了動漫迷、動漫迷的社群、動漫活動、以及各式各樣與動漫文化相關的媒介與名詞解說。拜讀小魚大作,時而如五雷轟頂,時而腦海中灑滿了花瓣,原來只是被你我當成是消遣娛樂的動漫作品,竟有如此深層的意涵。爾後,繼續追番,陸續研讀了《動漫研究記事—動漫產業篇》及《動漫研究記事──動漫產業篇1.5》,幫助我從更宏觀的角度,了解自身專業領域之外的整體動漫產業。尤其當中對於與動漫表演相關領域的剖析──包含聲優、各類演出活動、以及動漫音樂—除了讓人看見他山之石的精髓,也同時將台灣相關領域相較於其他動漫產業發達的國家,所面臨的各項挑戰描述得淋漓盡致,帶領我「飛向宇宙、浩瀚無垠」的進入了動漫產業的銀河中。
吃完大餐後,總要來個好吃的甜點為美食畫下完美的句點。小魚這次完成的《動漫透視鏡》就像是飽餐後的精緻甜點,讓對動漫文化研究有興趣的讀者,在品嚐了動漫的滿漢全席之後,再一次的回味其中的奧妙。這本書更加全面性的解析、補充之前同人研究的內容,無論是了解動漫文化研究的範疇、定義動漫愛好者與社群特性、或是詳述動漫展演與商業活動、以及對於動漫畫研究的未來展望,都有小魚獨到的精闢見解。如果你喜愛動漫畫,建議你除了看熱鬧之外,也要看門道。了解一般人對動漫迷亂貼標籤的背後原因,你才有辦法去改變這樣的刻板印象。燃燒熱血的動漫魂,了解你我建構出的動漫文化,動漫迷們快來享用這美味精緻的甜點吧!主人,請慢用^_^
後記:話說小魚,你到底何時才要來上「動漫我要聽」達人上菜專訪呀?!
動漫透視鏡,透視動漫界
台北市出版商業同業公會 副理事長 蘇新益
當代,是知識經濟新時代,知識經濟新時代的原動力乃是文化產業,文化產業以流行文化為先驅,流行文化以動漫馬首是瞻。
動漫是一種媒介,透過文字與圖像整合,傳播歡樂給閱聽人。
動漫是一種虛擬,藉著多元化媒介載體,呈現在真實社會裡。
動漫是一種遊戲,穿越古往今來的時空,創造虛擬想像空間。
動漫是一種消費文化,在物質上被閱聽人消費,在精神上消費了閱聽人;動漫是一種視覺文化,在文本裡自由遨遊,在圖像中無限穿梭;動漫是一種全球文化,在國度間彼此互文,在世界中拼貼融合。動漫具有小說與散文的文字敘事能力、具有繪本與寫真書的圖像符號魅力。正因為擁有上述特殊的語言敘事結構以及圖像符號系統,因此,不僅是青少年的最佳休閒娛樂,更是當前獨占鰲頭、獨領風騷的流行文化。
動漫是流行文化的一環,而流行文化則為文化的支流,流行文化本身仍需具有己身的特質,才能與其他文化有所區隔。動漫作品具有閱讀過去、描述現在與虛擬未來的時空交會功能,至於動漫的核心、內涵、氛圍,更內爆一個真實與虛構之間的連結。作者如何論述?閱聽人如何觀察?產業界如何營銷?學術界如何詮釋?研究者如何探索?就讓《動漫透視鏡》來透視這種種的一切。
在《動漫透視鏡》這本書裡,作者援引不同的學說方法,藉以透析動漫產業領域。以歷史脈絡的書寫模式為經軸,以迷文化為基礎座標,運用休閒社會學、大眾傳播學、管理學、管制經濟學、法律等諸多模式,建構出「動漫畫迷、社群與特性」、「動漫畫展演活動」、「動漫畫圈業種生態」這三大「點、線、面」的緯軸樣貌。
在「點」的方面,作者先從漫畫的源流與定義進行分析,繼而研究動漫迷的區隔與流動,令人大開眼界;在「線」的方面,作者一一探討同人誌展、動畫歌謠季、出版社展覽活動、台北國際書展、漫畫博覽會、台北國際動漫節等等諸多策展活動,令人如臨實境;在「面」的方面,作者梳理出圖書類、影像類、音樂類的銷售、展覽、出租、經紀、代工、發行、演唱等資訊,令人豁然開朗,得以一窺動漫產業界全貌。
這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動漫論著。
動漫透視鏡,透視動漫界!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5折 | 3 |
7折 | 4 |
8折以上 | 1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