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位作者,5年企劃,
走訪全球60個地點,
跋涉3萬公里,
將近100張動人照片,
見證地星球46億年的奇蹟。
無論是車籠埔斷層上一夜形成的瀑布,
還是島弧與大陸撞擊造成的清水斷崖,
在我們的身邊,處處可見地球的歷史痕跡。
《地球全史:46億年的奇蹟》將在世界上約60個地點探訪、拍攝的「地球史證據照」,以堪稱藝術之作的大型全彩照片介紹,搭配簡潔卻知識豐富的解說,字字精闢的文章,追溯從誕生瞬間到此時此刻46億年的地球全史。
如果你因為《看見台灣》,而感動於台灣的自然及人文之美,
那麼,《地球全史》將更深更廣地震撼你的視界。
如果你看了《地心引力》,而重新愛上這繽紛熱鬧的美麗星球,
那麼,《地球全史》將帶領你重溯它出生以來的每一段故事,
人類智慧難以想像的悠長歲月,無邊無盡的海洋和大陸,神祕的埃迪卡拉生物群,冰封大地的雪球世界;一輩子難以涉足的絕地美景,足以讓人改變一生的自然力量……
張大眼睛,敞開心胸,啟動你的想像力,準備好google earth,輸入經緯度,
歷時46億年、橫跨510,072,000平方公里的旅程,即將展開!
本書解說者清川昌一:「為了這次企畫,我與白尾先生出外攝影旅行八次。我既是嚮導也是司機,更是廚師。我們合計共走了3萬公里吧。在歐洲,我們縱走德國~法國到義大利(包含西西里島),在澳洲,在路途中不時與袋鼠相撞,在加拿大紐芬蘭島,我們徘徊在濃霧中。而在非洲,我們仰望著滿天星斗,一邊拍攝……
我第一次出國,是讀大學時到台灣作地質長期巡檢。在台灣太魯閣溪谷,我看到超出預期的景象,令我成了地質學的俘虜。在年少時看見真正令人震懾的露頭,人生也隨之改變。」
本書攝影者白尾元理:「我在台灣這個最能看見新時代劇烈變動的地區,選擇了兩個地點。一是太魯閣國家公園中,自1000公尺以上的山崖直墜入海的清水斷崖;以及台中市大甲溪谷於1999年集集地震中出現、落差高達7公尺的瀑布……
雖然一提到地震,我們總是立刻連想到災難。但我們也不能忘記,正是因為地震造成的變動積累,才為台灣或日本帶來豐富的自然資源。」
本書重點
1. 近百幅撼動人心的珍貴地景攝影
從偌大的地形和地層探究大陸塊移動之謎,在微小的岩石碎片中尋找生命誕生的證據。沉默不語的大地細說從頭關於「地球的軌跡與奇蹟」。在世界各地60個地區所拍攝的大型彩色照片中,追溯地球從誕生至今46億年的歷史,以最新的研究成果為底,解說各時代的特徵和重要記事。超過100張的全彩照片,一探究竟世界的地質,追尋一道深沈的軌跡,邂逅壯麗的奇蹟。
2. 利用Google earth輸入經緯度,彷彿親臨拍攝現場
書末附加照片拍攝地經緯度,閱讀過後,更能讓Google Earth帶你到照片中走一遭,體驗地球演化留給後代的無限奧秘。另外,在封面、封底亦設計了小測驗,讓讀者可以猜猜看這些美麗的圖片是來自哪裡。
3. 深刻的圖片與精簡的文字,46億年歷史一目了然
約46億年前,甫誕生不久的地球被超高溫岩漿海層層覆蓋。接著大碰撞後月球分離、誕生,小行星重轟炸期結束後,在冰冷的地表上,陸地與海洋孕育而成。火山造山運動激烈頻繁,產生大陸塊,終於在大海某處誕生了原始生命。行光合作用的細菌提升大氣中的氧氣濃度,鐵質因此沈澱於海底。爾後,經歷全球冰河的「雪球地球」時期,多細胞生物誕生,地球成為生物進化的巨大實驗場。
以數億年的大規模演化而來的地球歷史,化為世界各地的各種地形、地層,成為岩石和化石,如今也刻畫在我們生存的這個地表上。
作者簡介:
攝影
白尾元理
攝影家。1953年生。東北大學理學院畢業,東京大學研究所理學系研究科碩士課程修畢。
攝影作品以地質、地形、火山等題材為主。著作有《新版 日本列島20億年──景觀50選》、《從攝影看見火山的自然史》(共同著作)、《月球地形觀測指南》等多部地球、宇宙科學相關著作。
解說
清川昌一
九州大學研究所理學研究院副教授。
1963年生,高知大學理學部畢業,筑波大學理工學研究科碩士,東京大學理學系研究科地質學專攻博士。專攻地質學,著作有《新裝版 地球惑星科學13 地球進化論》(合著)。
審定
謝隆欽
中山大學附中地球科學教師。台灣師大地球科學系學士,高雄師大科學教育所碩士,墾丁國家公園解說志工。2005年「用教育,捍衛地球!」獲第一屆全球華文「最佳應用優格」部落格大獎;2012年獲第一屆高雄市環境教育優等獎;2013年獲教育部拍攝「雲端教學新典範」活化教學微電影。FB「教學在雲端」社團:tinyurl.com/earthedu
譯者簡介:
陳嫻若
日文系畢。曾為出版社日文編輯,目前專職日文翻譯。喜歡閱讀文學,也樂於探究各領域的知識,永遠在翻譯中學習。
譯作有《蛋白質的一生》、《你的全球暖化知識正確嗎?》、《吃真正好的食物》、《吐槽學數學》、《今天也謝謝招待了》、《不自由的心》、《贖罪》、《塵封筆記本》、《奈良街道風情》、《從謊言開始的旅程》、《尋味日本茶》、《森之眠魚》等。
章節試閱
第5章
三疊紀─侏羅紀(中生代前期)
在中生代,逃過古生代末期大滅絕的生物,適應超大陸的分裂、氧濃度遽變等種種環境的變化,完成了驚人的進化。
史上最大生物恐龍則成為地球的主宰。
中生代可能是人們最熟知的地質時代,因為它是絕種的巨大生物──恐龍在地球上昂首闊步的時代。這種地球史上最大生物所誕生的中生代,環境已與古生代有了截然不同的改變。
古生代末的P-T界線大滅絕後,盤古大陸分裂。原來趨於寒冷的地球漸漸走向溫暖化的道路。古生代後期樹木生長繁盛,氧濃度高,但中生代卻一反前期,氧含量變得非常少。剛滅絕之後的三疊紀,是個動物懂得有效使用少量氧的時代,侏羅紀則是恐龍進化的時代。
本章將以1)超大陸的分裂,2)低氧環境,3)新的身體構造,4)世界最大的砂丘群,5)侏羅紀的生物等關鍵字來介紹。
1)超大陸的分裂
三疊紀末期開始分裂的盤古超大陸,岩漿從太厚的大陸地底上升,形成切割大陸的熱柱(岩漿的上升口)。點狀分布的熱柱裂縫南北連成一線,盤古形成了細長的窪地。這個窪地就是大西洋的原型。
以大規格來看現在面對大西洋的南北美洲和非洲大陸海岸線,會發現它不斷形成「ㄑ字形」。兩個大陸在凹凸的位置非常吻合,所以韋格納認為這些大陸過去是連接在一起的,並且提出大陸移動說的理論。這個「ㄑ字形」曲折的部分,正是顯示熱柱活動造成大陸切割的重要痕跡。
大陸剛剛分裂開時的樣子,近似乾涸水田表面形成的龜裂。它必定裂向三個方向,裂縫之間的角度基本上是120度。
實際的大陸分裂上,三條裂縫中一旦有兩條快速擴大,剩下的一條便無法張裂,遺留下來的裂縫叫做坳拉谷(圖5-1)。坳拉谷形成了深谷,大量土石從周圍流入沉積。這種沉積了厚沉積物的坳拉谷,在非洲赤道下方的尼日、美國奧克拉荷馬州都十分發達。
此外,美國東海岸沿線也零星分布了紐華克盆地和哈特福盆地等坳拉谷。陸生層的紅色砂岩和頁岩廣布。以前該地是濕地,來此飲水的恐龍在濕泥地來回留下清晰的足跡。
2)低氧環境
三疊紀初期的2億4500萬~2億4000萬年前的500萬年間,氧濃度很低,推測只有10~15%。雖然後來漸漸升高,但還是未能達到現在的標準(21%)。
像這樣的低氧環境對海中生物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古生代繁榮的腕足類(有兩片殼的無脊椎動物)滅亡,貝殼薄而小的雙殼類(如海燕蛤屬、髻蛤屬)在海底繁盛擴展。這種貝類無法移動,在含氧少的海底與甲烷生成菌共生來獲得能量。此外出現多種類的魚,在古生代時逃過滅種的菊石類出現新種,大為繁盛。珊瑚類中床板珊瑚和角珊瑚形成的四射珊瑚消失蹤影,形成珊瑚礁的是六射珊瑚。
這個時代氣候炎熱,動物體內代謝加快,應該較具活動力,然而環境的低氧,使它們陷於無法動彈的困境。為了克服這種窒息的狀況,有些爬蟲類回到海中。以在低氧狀態下能生存條件來說,海中食物豐富顯得較易生存。於是,在三疊紀後期出現了原始的魚龍或蛇頸龍。
把目光移往陸地。在這個時代裸子植物繁茂,環境濕潤。亞歷桑那州東部的石化森林(Petrified Forest)保留了一整片形成硅化木的巨大森林化石。這樣的低氧時代,對光合作用的植物也許是個樂園,但對陸上的動物卻是非常嚴酷的時代。不過陸上動物利用各種方法來適應低氧環境,進化下去。
3)新的身體構造
生物體配合環境產生變化,我們叫做身體構造(Body Plan)。經歷P-T界線大滅絕的三疊紀,也是個打造適應低氧身體構造的宏偉實驗場。很多陸地動物都因為大滅絕而消失,因此這段時期試驗了很多新方式來淘汰物種。其結果便是陸地動物快速進化,這叫做「三疊紀爆發」(圖5-2)。
這個時期中,試驗了各式各樣的走路方法和呼吸法。三疊紀中期的陸地動物無法活潑移動,大多是躺著。當時氧濃度依然偏低,標高0公尺和現在標高4000公尺高地的含氧量一樣稀薄。
以陸上呼吸的例子來說,若像兩棲類般四腳側向張開,行走時就必須彎曲身體才能前進。這樣的動作會壓迫肺部,妨礙呼吸。為了克服這個困難、保持呼吸通暢,腳部朝下呈站立姿勢較好。因為腳部朝下,胸部就有膨脹肺的空間,走路時也能有效的呼吸。三疊紀中期出現的恐龍剛開始呈四腳站立姿勢,不久後便進化成兩腳站立行走,轉變為使用橫隔膜的強力呼吸系統。
氧濃度的變化也為呼吸系統帶來極大的變化。心臟形態分成三室心臟和四室心臟。主要的兩棲類和爬蟲類都為三室心臟,主要的鳥類和哺乳類具有四室心臟。四室的話,靜脈血和動脈血不會混合,運送氧到血液的能力較高。三室漸進為四室,一般認為是一種為促進動物血壓上升,或是保持高代謝活性的進化。
其次再考慮到肺的構造。鶴可以飛越標高8000公尺的喜馬拉雅山脈。具有這種能力,是因為鳥類具有一種呼吸系統叫「氣囊」。氣囊是袋狀的氣管,連接肺的前後,鳥類的呼吸就是靠氣囊的膨脹、收縮,來進行肺內空氣的吸放。
相對的,哺乳類動物的肺,是肺自己膨脹、收縮來吸氣和排氣。但這種方式無法完全排出肺中交換完畢殘餘的空氣,舊空氣沒排完便吸入新空氣,所以空氣的交換率並不好。鳥的氣囊系統卻可完全吸放空氣,空氣交換效率比哺乳類高。鶴能飛越喜馬拉雅山應歸功於這種氣囊系統。
恐龍是鳥類的祖先,而從脊椎化石的構造中發現,其中龍盤類也具有氣囊系統。事實上,在氧濃度急遽降低的二疊紀後期到三疊紀前期,部分恐龍的祖先很有可能已獲得四室心臟和氣囊系統。
三疊紀因盤古大陸分裂,水岸變多,棲息場所的選擇也增加,因此生物的多樣化更加活躍。但是三疊紀到侏羅紀的界線時,發生了五大滅絕之一。這次大滅絕的原因出在三疊紀末氧濃度降到最低(12%)。攜帶氣囊系統的恐龍(龍盤類)克服了這段低氧時代,變得更多樣化,因而能在侏羅紀開枝散葉。
第5章
三疊紀─侏羅紀(中生代前期)
在中生代,逃過古生代末期大滅絕的生物,適應超大陸的分裂、氧濃度遽變等種種環境的變化,完成了驚人的進化。
史上最大生物恐龍則成為地球的主宰。
中生代可能是人們最熟知的地質時代,因為它是絕種的巨大生物──恐龍在地球上昂首闊步的時代。這種地球史上最大生物所誕生的中生代,環境已與古生代有了截然不同的改變。
古生代末的P-T界線大滅絕後,盤古大陸分裂。原來趨於寒冷的地球漸漸走向溫暖化的道路。古生代後期樹木生長繁盛,氧濃度高,但中生代卻一反前期,氧含量變得非常少。剛滅絕之後...
作者序
給中文讀者
本書是從世界各地精選的100幀照片編纂而成,目的是希望藉由這些照片概觀地球46億的歷史。
其中,我在台灣這個最能看見新時代劇烈變動的地區,選擇了兩個地點。一是太魯閣國家公園中,自1000公尺以上的山崖直墜入海的清水斷崖;以及台中市大甲溪谷於1999年集集地震中出現、落差高達7公尺的瀑布。當這些光景映現在眼前時,很容易切實感受到,雖然數百萬年在地球46億年的歷史中只是短暫的一瞬,但卻能造就3000公尺級大山脈的事實。
世界上有許多像是北美洲東部和澳洲西部的地區,稱之為安定地塊,幾億年都不曾有過地震。在那些地區,即使馳騁數百公里,仍是一望無際,因而我才發現它們缺乏大自然的恩賜。所以說,雖然一提到地震,我們總是立刻連想到災難。但我們也不能忘記,正是因為地震造成的變動積累,才為台灣或日本帶來豐富的自然資源。
我為了收集資料,去過台灣兩次。在其他國家行動時,大多是利用租車,但是在台灣,可以從台北搭電車、公車、計程車到達目的地,舒適而順利的進行攝影。除了豐富的大自然之外,這也都是台灣良好的治安、民眾親切的協助所賜。透過本書的繁體中文版,若能成為更多人認識這個美麗星球──地球的入門磚,便是筆者最大的喜悅。
2014年1月 白尾元理
前言
回首地球科學的歷史,大概沒有一個時期像1950年到2000這50年進步得如此神速吧。
1950年代,利用放射衰變原理進行年代測定,我們知道了地球的年齡是46億年。1960年代,出現了能統一說明地球表面變動的理論體系「板塊構造說」,終於解開從前謎樣的地質現象。到了1970年代,經由研究阿波羅計畫帶回來的月球岩石、撞擊實驗、模擬等,大致明白了地球初創期6億年間的樣貌。1980年代,利用和拍攝人體內部的X光CT同樣原理,將透視地球深處的「地震波斷層攝影」實用化,在地函內部拍攝隱沒到巨大熱柱和海溝中的板塊殘骸,誕生了新的地球觀「熱柱構造說」。而1990年代,科學家們再度批判、修正之前的成果,呈現出更接近真實的地球歷史。
正是在那個時候,我興起製作一部縱觀地球全史46億年的攝影集的想法。最先著手的地點是美國。美國的地質經過詳細研究,成果也都發表在許多地質指南書中。我利用租用車和小型飛機自由來去,經過幾年完成了拍攝工作。接下來的目標是近代地質學發祥地──歐洲。這裡地質指南書雖然不像美國那麼豐富,但多少也是有的,憑藉著從地質學家朋友收集來的資訊,好不容易完成了拍攝。
但是,當我按時代排列出10年來拍攝的照片一看,才發現其中並沒有前寒武紀時代的照片。這段時代從40億年前到5億年前,占有地球歷史的八成,十分重要。如果少了前寒武紀時代的照片,就談不上是地球全史了。因此有段時間工作停滯不前。
這時我想到了一個人,他就是多年研究前寒武紀時代地質的專家──九州大學的清川昌一教授。清川教授可以說是現今日本已經絕種的野外地質家。他的休旅車上塞滿調查用具,隨時可紮營生活1個月以上,繼而提出研究成果。
配合他田野調查的時期,我請他帶領我前往澳洲西北部皮爾巴拉地區。皮爾巴拉保存著35~25億年前的地層,是地球上極稀有的地區。在那裡我看到燧石、枕狀熔岩、疊層石、條狀鐵層等地形,令人吃驚的是那些岩石都還很新鮮。日本最古老的地層約在4億年前,由於被斷層截斷,而且風化嚴重,所以只能勉強作為專家研究的對象,無法進行拍攝。而皮爾巴拉的地層比日本老近十倍,卻有如日本新生代地層般條理清晰,地層的連續性極佳。這樣一來,前寒武紀時代的攝影終於有了著落。
2006年,我請清川先生幫忙,繼續以前寒武紀時代的地層為主題,一同前往南非、加拿大、中國、歐洲、台灣、埃及等地拍攝。清川教授會站在主題的地層前,說明它的意義,而我有時會提出反駁,而他再加說明,我才終於理解。拍攝地質的重點之一,必須尋出足以讓一般人感到魅力的露頭才行,若只是了解地層意義是不夠的。我們常針對一個主題,在多個露頭間流連,直到找到最理想的露頭,才能完成一張照片。這項共同作業雖然困難,但也相當充實。再加上我也獨自繼續採訪,在2011年10月才結束最後的攝影。
美國國家公園的解說牌上經常會寫「Stories behind scenery」幾個字。指的是岩石、地形背後隱藏的故事吧。本書準備了100張訴說地球46億年故事的照片,請各位從照片中來了解從地球形成稍早之前開始的故事。
2011年12月 月全蝕之夜 白尾元理
後記/
清川昌一
5年前,白尾元理先生向我提出一個構想:「能不能一起做一部像NHK地球大紀行那樣壯闊的地球史攝影集呢?」之前,我與在國立科學博物館時的恩師齋藤靖二教授,曾合作過一本《圖說 日本列島20億年》(岩波書店),當時負責攝影的人就是白尾先生。
地質學研究的重點,在於如何取得野外現場(露頭)調查地的地層、岩石所留下的地質訊息,並且傳達出來,而現場的照片就是當下的重要證據。我聽說白尾先生旅行世界40國,一直堅持著地質露頭的拍攝。一方面可親眼目睹地球史重要露頭,同時也是個向專業攝影家學習攝影技術的機會,而且正好我也在製作「超地球史年表」(日本地質學會),所以我便立刻答應參加這項大企畫。
本書製作的意義,是想告訴讀者「從記錄在地球上的種種痕跡,學習地球整個歷史」的意義。世界各地刻劃著地球歷史的露頭,美得令人驚嘆。想必那些地層或岩石的美麗紋路和形態,都打動了你的心吧。但是,當你欣賞著古羅馬的遺跡時,若沒有學習過世界史,就無法瞭解它的背景和存在意義,同樣的,有很多意義,必須先瞭解地球史才能懂。尤其在這個屢屢讓我們見識到自然災害之威力的時代,更應該走出門好好觀察地球,體驗大自然力量和歷史如何被記錄下來。本書若能對此稍有助益,則不勝榮幸。
白尾先生從大學時在地質學系,到畢業進入研究所碩士課程,一直在研究火山。伊豆大島三原山的爆發讓他決定成為一個地質攝影家。多年來,一直在世界各地拍攝地質照片。地層、岩石中隱藏的地球史科學證據,以及該露頭在什麼位置,要用一張照片來說明是十分困難的。但白尾先生的作品卻能將兩者展現無遺。
為了這次企畫,我與白尾先生出外攝影旅行八次。我既是嚮導也是司機,更是廚師。我們合計共走了3萬公里吧。在歐洲,我們縱走德國~法國到義大利(包含西西里島),在澳洲,在路途中不時與袋鼠相撞,在加拿大紐芬蘭島,我們徘徊在濃霧中。而在非洲,我們仰望著滿天星斗,一邊拍攝。
我第一次出國,是讀大學時到台灣作地質長期巡檢。在台灣太魯閣溪谷,我看到超出預期的景象,令我成了地質學的俘虜。在年少時看見真正令人震懾的露頭,人生也隨之改變。
目前,我來舊金山參加國際地球物理學聯盟(AGU)學會,這個世界最大的地球科學學會,每年超過2萬人參加,在此發表最尖端的研究。而我認為在科技不斷進化的現在,若能回到地球經歷過、留下痕跡的露頭「現場」,掌握地球行徑的現在進行式,才是了解下一世代、未來地球的捷徑。
編著本書的過程中,得到許多人士的幫助。齋藤靖二教授從企畫的階段一再就地球史上給予指導,平朝彥教授在我讀書時的教誨「從地球史的觀點看待全球的地質學」為我們企劃增添勇氣。岐阜大學川上紳一教授讀過原稿後,也提出有益的指教。
最後,我要感謝體諒我長期出差在外、安慰鼓勵我的妻子、女兒,以及支持我走上研究這條漫長道路的父母。我要致上最深的感謝。
給中文讀者
本書是從世界各地精選的100幀照片編纂而成,目的是希望藉由這些照片概觀地球46億的歷史。
其中,我在台灣這個最能看見新時代劇烈變動的地區,選擇了兩個地點。一是太魯閣國家公園中,自1000公尺以上的山崖直墜入海的清水斷崖;以及台中市大甲溪谷於1999年集集地震中出現、落差高達7公尺的瀑布。當這些光景映現在眼前時,很容易切實感受到,雖然數百萬年在地球46億年的歷史中只是短暫的一瞬,但卻能造就3000公尺級大山脈的事實。
世界上有許多像是北美洲東部和澳洲西部的地區,稱之為安定地塊,幾億年都不曾有過地震。在那些...
目錄
給中文讀者//白尾元理
前言/白尾元理
第1章 冥古代
地球誕生之處
地球的材料
岩漿海示意圖(夏威夷島)
月球的高原
滿月
大隕石坑
隆頂圓穹
假玄武玻璃①(弗里德堡撞擊構造)
假玄武玻璃②(弗里德堡撞擊構造)
撞擊熔解物(索德柏立撞擊構造)
回落沉積物(索德柏立撞擊構造)
破裂錐(索德柏立撞擊構造)
①原始地球的碰撞史、②地核的形成時期、③原始地球的大氣與海,④殘留在月球上的初期地球形態、⑤地球最古老的岩石、礦物
第2章 太古代
太古代的海底沉澱物
中國佬溪
科馬提岩的熔岩流(史賓尼菲克斯地區)
疊層石海(漢姆林池)
生產氧的疊層石
疊層石的構造
疊層石的氣泡
條狀鐵層(哈馬斯里峽谷)
疊層石與條狀鐵層
①大陸的形成、②生物的誕生與進化、③氧濃度的上升
第3章 元古代
錳礦的挖掘遺跡
大峽谷谷底的岩石(光明天使步道)
奧格拉比斯瀑布的片麻岩
達馬拉造山運動
「雪球世界」的景象 (瓦特納冰河)
冰河刻蝕而成的混積岩
滴石(艾略特湖)
脫離雪球世界 (瓦特納冰河)
碳酸鹽岩蓋層
埃迪卡拉生物群
從元古代到古生代(大峽谷的高原點)
①羅迪尼亞超大陸、②雪球世界、③埃迪卡拉生物群
第4章 古生代
伯吉斯頁岩 (史蒂芬山)
三葉蟲化石(史蒂芬山)
伯吉斯頁岩(渥考特露頭)
母牛頭的巨大海底崩移
露出的地函(蛇綠岩島灣)
寒武紀/奧陶紀分界(綠角)
奧陶紀的生痕化石
志留紀的珊瑚化石
志留紀的珊瑚礁
西卡角的傾斜不整合
兩棲類登陸
岡瓦那大陸的冰河擦痕
哥倫比亞冰河的冰河擦痕
二疊紀的葉子
古生代末的大滅絕(煤山)
①寒武紀大爆發、②生物大型化和登陸、③盤古超大陸、④大冰河時代、⑤大滅絕
第5章 三疊紀-侏羅紀(中生代前期)
化石森林
卡魯洪流玄武岩 (龍山山脈)
侏羅紀的撒哈拉沙漠(納瓦霍砂岩)
菊石牆
始祖鳥化石的出產地(索爾霍芬的採石場)
白堊紀的岩漿庫(內華達山脈)
恐龍化石的寶庫莫里遜層 (恐龍國立紀念物)
侏羅紀的恐龍足跡(侏羅山脈)
①超大陸的分裂、②低氧環境、③新的身體構造、④世界最大的沙丘群、⑤侏羅紀的生物
第6章 白堊紀(中生代後期)
中洋脊的岩脈群
枕狀熔岩
白堊斷崖
海洋無氧事件(康提撒石灰岩採石場)
K-Pg界線
K-Pg界線的層型地
德干洪流玄武岩(艾羅拉遺跡)
①熱柱導致大範圍火山活動、②浸水環境、③海洋無氧事件(OAE)、④氧濃度上升與溫室地球、⑤被子植物的出現、⑥地磁無逆轉期、⑦ K-Pg界線的大量滅絕
第7章 古近紀─新近紀(新生代前期)
巨人堤道
哺乳類化石的寶庫(彩繪山谷.約翰戴化石層)
貨幣蟲平原
鯨的化石(鯨谷)
紅樹林化石(鯨谷)
大陸的碰撞(阿爾卑斯山)
阿爾卑斯褶皺(西斯特宏)
疊在新地層上的古地層
喜馬拉雅山與聖母峰
乾涸的地中海
①從溫暖化到寒冷化、②乾涸的地中海、③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
第8章 第四紀(新生代後期)
第四紀全紀錄(黃土高原)
人類的發祥地(奧杜威峽谷)
人類化石遺跡(斯泰克方丹石窟)
第四紀的冰河擦痕(馬特洪峰)
冰河搬運的迷路石
冰河湖的崩裂(哥倫比亞盆地)
巨大火山碎屑流爆發(黃石公園)
火山碎屑流沉積物(皮納圖博火山)
破裂的大地(辛格維爾地塹)
海的開端(阿薩爾湖)
島弧與大陸的碰撞(清水斷崖)
平移斷層(聖安德烈亞斯斷層)
一夜形成的瀑布(車龍埔斷層)
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牡鹿半島與金華山)
①米蘭科維奇循環、②海洋氧同位素比、③人類的誕生和進化、④造就第四紀的喜馬拉雅山脈、⑤變長的第四紀、⑥超級地震與火山爆發
給中文讀者//白尾元理
前言/白尾元理
第1章 冥古代
地球誕生之處
地球的材料
岩漿海示意圖(夏威夷島)
月球的高原
滿月
大隕石坑
隆頂圓穹
假玄武玻璃①(弗里德堡撞擊構造)
假玄武玻璃②(弗里德堡撞擊構造)
撞擊熔解物(索德柏立撞擊構造)
回落沉積物(索德柏立撞擊構造)
破裂錐(索德柏立撞擊構造)
①原始地球的碰撞史、②地核的形成時期、③原始地球的大氣與海,④殘留在月球上的初期地球形態、⑤地球最古老的岩石、礦物
第2章 太古代
太古代的海底沉澱物
中國佬溪
科馬提岩的熔岩流(史賓尼菲克...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16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