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緣政治,看中國的國家大戰略
解密影響中國國家安全的四大關鍵!
歷史上,中國的國家安全策略,一向採取「陸權優先」、「先求陸地安全再求海上發展」的地緣政治思維。自1990年以來,中國對於周邊國家的外交策略轉變,促成了邊界安全的有利條件,加上經濟成長帶動的現代化,使中國發展出海權所需的軍事能量。中國對海權的重視,從近年來中國海軍在周邊海域及釣魚台群島議題上表現出的逐年強硬態度,便可觀之。
過去關於此議題之研究,多聚焦於中國海權發展與亞太安全情勢之間的關係;本書嘗試以新的角度,從新疆問題切入中國國家安全議題;本書認為,中國在身兼「陸海大國」的地緣政治特質下,必先處理陸地邊疆的完整與穩定,才能開展其發展海權之條件。
本書特色:
本書拉長歷史的眼界與地理的縱深,提供了讀者觀察當前中國面對國際與國內雙重安全的絕佳視角。
作者簡介:
黃玉洤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博士,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學碩士。曾任職於青年發展基金會、大學講師,現任職國立高中。研究專長為兩岸與國際關係、地緣政治、東亞研究、中共政治。
章節試閱
隨著前蘇聯的瓦解,美國成為世界政治的唯一霸權,但同時美國國內也出現興奮卻伴隨不安的論點,興奮的是一些人視歷史已經終結,資本主義自由最終戰勝了共產的意識形態,不安的是一些人驚覺美國霸權可能面臨如過往帝國的泡沫化;於是一些聲音開始在思考美國可能潛在的新敵人,或試圖解釋未來世界文明可能帶來的衝突將改變世界秩序。
於此同時,中國經濟的改革開放顯著的得到了成效,多年來經濟成長率始終在8~10%左右,讓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外匯存底國家。2006 年中國超越英國、法國,並在2010 年年底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科技財貨輸出國,有專家預測2050 年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經濟國家。即便2009 年受到美國次級房貸波動的世界金融海嘯影響,根據世界銀行2010 年6 月統計資料顯示,中國經濟保守估計在2010年全年GDP 成長率仍可達9.5%,到了2011 年仍可維持8.5%的成長率,另根據CIA Factbook 資料顯示,2012 年中國經濟成長率降至8%以下,主要受到2010 年至2011 年的通貨膨漲所致(更新日期,2013年10 月25 日)。此外,中國2010 年的經濟平價購買力在世界國家中排名第三(約8.789 兆美元),並以美國為最大出口對象國家,約佔整體出口市場的17.7%。另根據美國CIA 於2013 年11 月11 日資料顯示,2011 年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約為11.29 兆美元,到了2012 年則上升為12.61 兆美元。位居全球第二位,僅次於美國,經濟成長率始終維持在8%~9%之間。
正因為1980-1990 間中國經濟的崛起與政治力量提升的重要轉變,以及中國巨大的領土與超過13 億的人口,加上中國持續的進行軍事力量的現代化,對於亞洲地區及世界政局有一定的影響力。因此,有一些冷戰後探討中國政治的觀察家提出幾類聲音,其一是中國崛起論(China Rise),其二是中國崩潰論(China Collapse),其三則是中國威脅論(China Threat),以及霸權移轉的觀點等。由於學者各自研究領域不同,因而對中國研究呈現熱絡與多樣性,無論是從經濟方面看到中國變成世界工廠、加入全球經濟市場後的高度成長率,國際經濟援助與外交事務的積極態度與柔軟身段,亦或是中國軍事力量的現代化與亞洲區域穩定,這些主要的崛起或是威脅的論調,成為冷戰後東亞國際政治的關鍵議題。
然而除了經濟表現亮麗,中國的政治貪腐嚴重與資源浪費,地方精英與官僚貪污、貧富差距惡化,政府管控經濟及高達38%的國營事業。根據外資預測私有經濟規模可能不超過30%,且超過42.6%來自外國投資,在多數的經濟體都受到來自北京的控制下,使得中國經濟體制呈現一種新列寧主義國家(Chinese neo-Leninist state)的傾向,這樣的經濟伴隨著民主的倒退,裴敏欣稱之為「朋黨資本主義」(the crony capitalism,又稱關係資本主義或權貴資本主義)的產生,將不利於未來的中國經濟的崛起。
此外,另一種全球化論述的發展,則是通過地理空間與經濟擴散來看國際關係的發展,像是大前研一的「民族國家的終結」,則標榜經貿活動與全球化現象將使國家疆域被打破,而傳統國家主權相對趨向式微。由於「地理的終結」(end of geography),與通過文化、社會和其他一些要素的結合,使得全球化現象呈現出一種「世界的壓縮」。
事實上,地理從未被壓縮,被壓縮的是人們看待地理空間性與時間性的知識與認知,也就如同冷戰前的國際關係研究與傳統地緣政治研究的視野,由於全球化的發展而導引出其自身的知識論危機。透過對世界想像地圖的再認識,國際關係與傳統地緣政治研究的學者們,從而在其他學科知識領域中尋求學科之間的對話,像是歷史社會學、社會學以及歷史地理學的知識應用。
然而無論從政治、經濟或軍事,以及大國間國際關係與外交策略的角度分析,其實都內藏著傳統地緣政治的知識脈絡。尤其提到全球化與全球霸權等論述,透過世界地理的想像圖,國際關係研究與傳統地緣政治研究的關聯性,更加深國家中心思考的地理空間與政治權力結合。冷戰後國際政治依舊潛藏著傳統地緣政治戰略的想像密碼。
可是這樣的直觀式視野並不能以為全然與過去做一切割,而是有著更多過去的歷史延續,尤其更當理解傅柯所說的「權力/知識」所呈現的現代理性的專制17。唯有從方法論與概念的再認識,我們才能發現過去地理知識為國家中心政治與軍事強權服務的錯置,從而尋回地理自身與政治權力的聯結關係,而在研究中國地緣政治與安全策略的同時,也必須了解中國作為一個「整體」概念的不可能。因為除了「中國」(Chinese、China)這個概念所呈現的多樣性,更加需要從「中國」(Middle Kingdom)以及「新疆」(New Frontier)的概念進行拆解,然後在其獨有的歷史脈絡中尋求其現代性的意涵。
也唯有如此,理解新疆在中國地緣政治中的重要性,除了在傳統地緣政治理論基礎上研究,也需透過知識論方法的再省思,如此才能跳脫中國與世界精英所受地理想像限制,從而進行更廣闊的研究領域與議題,裨益於認識今日中國與中亞世界政治,且更貼近於真實。
隨著前蘇聯的瓦解,美國成為世界政治的唯一霸權,但同時美國國內也出現興奮卻伴隨不安的論點,興奮的是一些人視歷史已經終結,資本主義自由最終戰勝了共產的意識形態,不安的是一些人驚覺美國霸權可能面臨如過往帝國的泡沫化;於是一些聲音開始在思考美國可能潛在的新敵人,或試圖解釋未來世界文明可能帶來的衝突將改變世界秩序。
於此同時,中國經濟的改革開放顯著的得到了成效,多年來經濟成長率始終在8~10%左右,讓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外匯存底國家。2006 年中國超越英國、法國,並在2010 年年底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科技財貨輸出國...
作者序
推薦序
周育仁
台灣位處東亞大陸與西太平洋間,自古便是東亞大陸的海上屛藩,更是往來日本、南海必經之路。就地理而言,台灣與中國大陸隔著海峽,自有ㄧ定關連性;加上各時期政治、經濟與移民社會發展帶來的影響,更使台灣與大陸間有相當深的歷史糾纏。
不可否認的是,國共內戰帶來的歷史問題,以及二戰後的國際情勢變化,使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必須放置於東亞大陸與西太平洋區域安全之上來看待;更精確的說,必須要更加廣泛思考世界各國(包含美國、中國與日本)如何看待「台灣問題」。如同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處長、現任清華大學亞洲政策中心主任司徒文博士在台北的演講中曾提及:「Locaton is everything !」(位置決定ㄧ切) 。就此而論,台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從全球地理角度看,台灣或許只是西太平洋與東亞大陸間的一個大型島嶼;惟從地緣政治學角度來看,則台灣戰略地位與重要意涵就深深的影響著過去、現在與未來美國與中國在東亞大陸與西太平洋之濱的權力平衡遊戲。而我們生於此、立於此、安於此,又怎能不關注台灣地緣戰略重要性,以及地緣政治學科在台灣發展的現實需要呢?
如同玉洤書中所述:「地緣政治(或政治地理)研究的出現,最早可以回溯到距今2300年前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的時代。亞里斯多德在研究城邦國(City-State)時提出攸關人口與領土的比例及品質問題,以及首都的必要、陸海軍的組成、邊疆及其它特質,都受到物質環境的本質所影響,尤其是氣候因素的決定。正因為亞里斯多德的基礎概念的提出,其後像是希臘羅馬時期的地理學者Strabo、以及十八世紀的法國學者孟德斯鳩(Montesquieu)等,都深受到亞里斯多德關於國家規模大小及氣候因素所對統治問題帶來的影響。一直到了十九世紀中期時,古典的政治地理思想仍深受其影響。」
而且,「到了19世紀時期,德國學者Carl Ritter發展出「國家成長的循環論」,他在《比較地理原理》書中提出類似「有機體」(organism)的觀點說明國家成長,使他成為當代第一位在政治地理建立模式的學者,雖然他的研究涉及民族優越論與決定論的責難,但從他開始確也建立了現代地理研究。受到Carl Ritter的影響,有「地緣政治之父」之稱的拉采爾(Friedrich Ratzel)結合亞里斯多德以降的概念與Ritter的方法論,開啟了政治地理學的新頁,也因為他的研究使得政治地理研究受到後來的地緣政治(geopolitics)所支配。」
此外,作者也指出後來的麥金德陸權學說、馬漢的海權思想,更近一步建構了地緣政治學的理論內容,對後世研究產生極大的開創性影響。例如,在美國所謂的「新地緣政治」(New Geopolitics)便是在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帶領下真實的進駐到美國外交政策領域,使地緣政治學進入到國際關係研究的具體實踐。
台灣地緣政治研究與教學工作者,或許沒能像美國的專家能透過理論從而邁向「學而優則仕」,但很欣慰還有許多年輕學者願投入這一冷門學科的研究行列,為台灣、亞洲甚至全世界貢獻一己心力。
我與玉洤的師生緣份始於十餘年前的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現台北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在他爾後取得台灣大學法學碩士學位,以及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博士的過程中,我都是他的指導教授之一。我也是他大學時期的班導、工作上司與證婚人,非常欣慰他能在經濟不甚寬裕情況下,一邊教書、讀書,終於取得博士學位。
玉洤將博士論文改寫出版,轉眼離論文口試也過了一年。這段期間東亞大陸與西太平洋地區國際爭議也有了新的變化,像是台、中、日三方高度爭議的釣魚台群島(日方稱尖閣列嶼)問題,以及美國與中國為了南海的公海自由航行而爭議等,都顯現出國際關係裡諸多爭議的瞬息萬變。在原本論文基礎上,玉洤也針對近一年來的國際時事變化與發展態勢,作了不少增修,對於關心台灣與周邊國家間諸多發展的學者專家與讀者,相信這本書能帶給大家新的視角。
《中國大陸的邊疆與安全》一書只是玉洤「中國地緣政治三部曲」的第一部,在此基礎上,希望他能再接再厲,儘早完成另外二部曲,對地緣政治研究作出進一步學術貢獻。
前國立台北大學公共事務學院院長
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
世界自由民主聯盟總會秘書長
周育仁
中華民國一○二年十一月一日星期五 於台北大學
推薦序
周育仁
台灣位處東亞大陸與西太平洋間,自古便是東亞大陸的海上屛藩,更是往來日本、南海必經之路。就地理而言,台灣與中國大陸隔著海峽,自有ㄧ定關連性;加上各時期政治、經濟與移民社會發展帶來的影響,更使台灣與大陸間有相當深的歷史糾纏。
不可否認的是,國共內戰帶來的歷史問題,以及二戰後的國際情勢變化,使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必須放置於東亞大陸與西太平洋區域安全之上來看待;更精確的說,必須要更加廣泛思考世界各國(包含美國、中國與日本)如何看待「台灣問題」。如同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處長、現任清華大學亞...
目錄
推薦序文/周育仁
推薦序文/王信賢
推薦序文/何燿光
致謝詞(代自序)
導論
一、何謂「中國」
二、地緣政治學與中國研究
第一章 中國的邊疆形成與防衛
一、古代中國邊疆與邊界的形成
二、秦漢以降中國邊疆防衛與對外關係
三、當代中國的邊疆與對外關係
四、結語─中國邊疆形成的內在邏輯與其挑戰
第二章 新疆與中國國家安全
一、新疆歷史、地理與跨界民族
二、中共對新疆的控制
三、新疆與中亞大競局
四、結語─新疆與中國國家安全的連動
第三章 東亞安全體系與中國國家安全
一、後冷戰時期東亞安全體系的建立
二、東亞石油地緣政治與中國能源安全
三、解放軍現代化與海權思想轉變的影響
四、結語─走向海洋的中國
第四章 地緣政治理論的整合與中國國家大戰略
一、海權與陸權之外的第三條道路
二、中國的軟實力與新朝貢體系
三、中國國家大戰略
四、結論─中國地緣政治密碼
結論
一、影響中國安全的四個關鍵
二、理論意涵:海陸兩難困境與中國的戰略選擇
三、東亞的未來
參考文獻
推薦序文/周育仁
推薦序文/王信賢
推薦序文/何燿光
致謝詞(代自序)
導論
一、何謂「中國」
二、地緣政治學與中國研究
第一章 中國的邊疆形成與防衛
一、古代中國邊疆與邊界的形成
二、秦漢以降中國邊疆防衛與對外關係
三、當代中國的邊疆與對外關係
四、結語─中國邊疆形成的內在邏輯與其挑戰
第二章 新疆與中國國家安全
一、新疆歷史、地理與跨界民族
二、中共對新疆的控制
三、新疆與中亞大競局
四、結語─新疆與中國國家安全的連動
第三章 東亞安全體系與中國國家安全
一、後冷戰時期東亞安全體系的建立...
商品資料
出版社:秀威資訊出版日期:2014-01-09ISBN/ISSN:9789863261476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02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