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惠能是中國佛教發展史上一位重要的關鍵人物,也是中國佛教史上影響最大的宗派禪宗的創始人。《六祖壇經》是惠能演講佛法的紀錄,字義淺顯,言簡意賅,句子簡短,容易記誦,仔細體會,能帶來智慧和見識;偈語文字優美雋永、意義深遠,更是值得一再誦讀涵詠。
本書從禪宗的創始傳說說起,介紹《六祖壇經》的傳本,以及六祖惠能的生平行跡、學佛求法和宣講《壇經》的經過。按內容文氣將全書新編為六十章,分段校注詮譯,解讀詳盡,論說分明,是了解佛法的重要文學作品。
《六祖壇經》由小故事說明大道理,放下欲望,自然能得到身心的清靜,生命因而活得更自在快樂!
作者簡介:
吳宏一
臺灣高雄人,一九四三年生。臺大中文研究所博士班畢業,國家文學博士。曾任臺大中文系所教授、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主任、中正大學籌備處顧問、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香港城市大學中文講座教授、北京大學人文基金高級訪問學者;曾主編教育部國立編譯館中小學語文教科書,並擔任臺、港、大陸等地多種學術期刊之編審顧問;曾獲美國學術交流基金會資助,赴美訪問一年,並曾擔任新加坡教育部海外華文顧問;曾獲臺灣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國家文藝獎(文學理論類),香港研究資助局多次研究資助等。
已出版:《清代詩學初探》、《清代詞學四論》、《清代文學批評論集》、《詩經與楚辭》、《白話詩經》、《先秦文學導讀》、《儀禮鄉飲酒禮儀節簡釋》、《中國文學鑑賞(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品)》、《溫庭筠菩薩蠻詞研究》、《論語新繹》、《老子新繹》、《作文課十五講》、《從閱讀到寫作》等專書三、四十種,學術論文約百篇。除研究中國文學及古代文獻外,也從事新文藝創作,出版過《回首》、《微波集》、《波外》、《合唱》、《留些好的給別人》等詩文集,作品曾被選入臺灣、韓國、馬來西亞等地語文教科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這是一本精細校勘的《六祖壇經》,讀者不但可以掌握經典的原貌和豐富的相關知識,更可以從淺白易懂的直譯中,領會禪的智慧。
——生活教育家 鄭石岩 推薦
名人推薦:專文推薦:
這是一本精細校勘的《六祖壇經》,讀者不但可以掌握經典的原貌和豐富的相關知識,更可以從淺白易懂的直譯中,領會禪的智慧。
——生活教育家 鄭石岩 推薦
章節試閱
第十章 惠能作偈
有一童子於碓坊邊過,唱誦此偈。惠能一聞,知未見性,即識大意。能問童子:「適來誦者,是何言偈?」
童子答能曰:「你不知,大師言生死事大,欲傳衣法,令門人等各作一偈,來呈吾看,悟大意,即付衣法,稟為六代祖。有一上座名神秀,忽於南廊下書無相偈一首,五祖令諸門人盡誦。悟此偈者即見自性,依此修行,即得出離。」
惠能答曰:「我此踏碓八箇餘月,未至堂前。望上人引惠能至南廊下,見此偈禮拜。亦願誦取,結來生緣,願生佛地。」
童子引能至南廊。能即禮拜此偈。為不識字,請一人讀。惠能聞已,即識大意。惠能亦作一偈,又請得一解書人於西間壁上題著,呈自本心。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識心見性,即悟大意。惠能偈曰: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臺。
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
又偈曰:
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
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
院內徒眾見能作此偈,盡怪。惠能卻入碓坊。
〔直譯〕
有一個年輕的修行者,從舂米的磨坊旁邊經過,口中高聲唱誦這首偈語。惠能一聽,知道作者還沒有悟見自己的本性,而且馬上就了解偈語的大概內容。
惠能問年輕修行者:「剛才你所唱誦的,是誰說的偈語?」
年輕修行者回答惠能說:「你有所不知。弘忍大師說生死是人生大事,想要傳授袈裟心法,命令所有門人等等,各作一首偈句,『來呈給我看』。有悟得禪法要旨的,就傳給他袈裟心法,稟承為禪宗第六代祖師。
「有一個上座弟子名叫神秀的,忽然在南廊下題了無相偈一首。五祖命令所有的門人都要誦念,能夠領會這首偈語,就能夠悟見自己的本性,依照這首偈句修行,就可以解脫生死的輪迴。」
惠能回答說:「我在這裡踏碓八個多月,從來沒有到過禪堂前面。希望上人您帶領我惠能到南廊下,去看這首偈語禮拜它。我也願意誦念記取,結下輩子的因緣,希望往生佛國的淨土。」
年輕修行者帶領惠能到南廊下。惠能立刻禮拜這首偈句。因為不認識字,請一個人讀誦。惠能聽了,馬上了解要旨。惠能也作了一首偈句,又請了一個懂得提筆寫字的人,在西邊的廊壁間題寫上去,呈現自己見自本心的心得。
不識得自己的本心,縱使學習禪法也沒有好處;能夠識得本心,見自本性,就能夠領悟禪宗的要旨。
惠能的偈句是這樣說的:
覺悟的菩提本來沒有樹木,
清明的鏡子也不會有鏡臺。
本來的心性即常清清淨淨,
哪裡會有沾染黏著的塵埃?
又有一首偈句說:
心靈是覺悟的菩提樹,
身體是清淨的明鏡臺。
明鏡本來就清清淨淨,
哪裡會沾染黏著塵埃?
寺院內的門徒俗眾,看到惠能作了這偈句,都覺得非常奇怪。惠能退回到碓坊去。
〔新繹〕
這一章是寫惠能聽人唱誦神秀的偈句,即知神秀未得無上菩提,尚未悟得佛性,所以在眾人面前另作偈句。所作直指人心,引人側目。
上文說神秀作了「身是菩提樹」那首偈句之後,五祖弘忍要門人焚香敬誦,此章開頭即承此而來,說有個年輕的修行者,經過惠能踏碓的工作場所,正在高聲唱誦這首偈句。惠能一聽,即知大意,而且知道作者尚未悟見本性。所以向該年輕修行者打聽,才知道事情的原委。
從年輕修行者的答話中,我們可以知道五祖私下召見神秀要他再作一偈的事情,眾人是不知曉的。大家仍然認為神秀原作是「無相偈」,已經達到無上菩提的境界,只要依此修行,即可脫離輪迴苦海。
神秀所作的「身是菩提樹」一首,究竟是不是「無相偈」呢?歷來讀者頗有疑義,筆者下面參考近代學者歐文樂等人的說法,就此試作一解。
上一章五祖弘忍私下召見神秀於堂內門時,已經說過神秀「只到門前,尚未得入」,還達不到「無上菩提」。因此期許他「要入得門,見自本性」。「見自本性」的「見」,是特別重要的。這些話,對於五祖之傳付衣法,所以取惠能而捨神秀,關係非常緊切。有人因此把神秀和惠能對立起來看,其實那是錯誤的。禪宗雖然後來有南北之分,惠能和神秀雖然有頓悟和漸修的不同,但他們在佛性本有的認識上,基本上並無差別。他們主要的差異,只是在於解脫苦海、證成涅槃的實踐工夫上,有頓悟和漸修的不同而已。
《景德傳燈錄》卷四記載神秀另有一首「示眾」的偈句:
一切佛法,自心本有。
將心外求,捨父逃走。
「自心本有」,是說眾生人人本來都有本心佛性,不待外求,基本上這與上文五祖所說的「見自本性」,並無不同,但神秀認為凡夫俗眾所以後來與諸佛不同,乃在於遭受了貪、癡、瞋的所謂「三毒」,矇蔽了眼、耳、鼻、舌、身、意的所謂「六識」,因而產生種種幻想幻象,惑亂身心,受諸苦惱。這也就是所謂「相」。「捨父逃走」的典故,見於《法華經‧信解品》,是說有個富家子弟,不知自家財寶無量,從小離家流浪,四處行乞,多年後雖被其父尋回,卻仍驚惶逃走,不信其父所言。這是比喻凡夫修道,不知自心即佛,卻將心外求,因而身心惑亂,自尋煩惱。神秀認為解脫之道,悟解必須經由漸修,必須先除三毒,清六識,然後才能脫離苦海。易言之,必須先「無相」,先去除「所有相」才可以。
但是,當我們回頭去看神秀的那首「身是菩提樹」的偈句時,卻可發現他之所寫,都是有相,而非無相。他把身比喻為菩提樹,把心比喻為明鏡臺,這都已落於「相」之執著;而且把心性比喻為明鏡,說要「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也同樣已落於「心」之執著。
佛說《金剛經》,有兩個重點,一是「空相」,一是「無住」。「空相」說的就是經文中常提到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無住」說的就是經文中常提到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是說無所執著,「生其心」,是說顯現本心佛性。上文說過,佛家以為眾生都自具清淨的本心,那也就是所謂佛性。因為凡人常有愚癡貪瞋之想,所以會擾亂自己的身心。我們知道,古人常把心比為明鏡,《大乘起信論》也這樣說:「眾生心者,猶如於鏡,鏡若有垢,色像不現」,神秀所謂「時時勤拂拭」者,正是主張為心鏡除垢的工夫。
據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說:「金剛座上菩提樹者,即畢缽羅之樹也。昔佛在世,高數百尺,屢經殘伐,猶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正等覺,因而謂之菩提樹焉。」可見菩提樹原名畢缽羅,因佛在樹下得道,於是把正覺之義的「菩提」,用來做為樹的代稱。神秀既然把身比做菩提樹,把心比做明鏡臺,顯然都在強調取法乎上和除垢拂塵的工夫。這是一種主張漸修的修持工夫,和五祖所說的「見」自本性、惠能所主張的頓悟,在實踐法門上是不相同的。因此,五祖才說他還達不到「無上菩提」。在五祖的心目中,神秀仍然拘守在「相」和「住」即有相、執著的層次,還沒有真正達到《金剛經》中「空相」和「無住」境界。
也因此,上文第二章所記惠能賣柴送到客店,「忽見一客讀《金剛經》,惠能一聞,心明便悟」,和這一章說惠能聽到「有一童子於碓坊邊過,唱誦此偈」,「一聞,知未見性,即識大意」,這兩段文字是應該合看的。重點都在強調惠能有慧根,能頓悟。人的根性是有利鈍之分的。
當然,也有人根據王維〈六祖能禪師碑銘〉的「每大師登座,學眾盈庭,中有三乘之根,供聽一音之法。禪師默然受教,曾不起予。」認為惠能於碓坊工作時,也會在五祖弘法時去旁聽的。這跟惠能究竟能不能識字讀經,都是後人關心的問題。利根大智的人,如果肯多廣知識,總是好事情。
這一章還特別強調惠能的待人謙卑和不識文字。因為待人謙卑,所以年輕的修行者願意幫助他。因為不識文字,所以讀神秀的偈句,和把自己所作的偈句題在壁上,都需要別人幫忙。當時民間教育不普遍,識字的人不多,因此後來通行的宗寶本等等,便附會了這位幫忙惠能的人,是「江州別駕」,「姓張,名日用」。而且,在惠能所作的偈句前後,也都有了可能是後人傳抄時增益附注的字句了。
例如「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識心見性,即悟大意。」這四句總結《壇經》的要旨,本身就很像是一首偈子。夾在文中,與上下文氣並不通貫。「又偈」的第二首:「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與第一首句意重複,而且「身」「心」是否易位,也都值得商榷。像這些地方,有可能是後人所增益附注而羼入本文之中的例子。
在這一章文字中,最重要的當然是惠能所作的第一首偈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臺。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這首偈句成了惠能的代表作。前二句說的正是「空相」,空諸所有,離相而悟空,契合《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道理;後二句說的正是「去住」,去其執著,明心而見性,契合《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道理。這也正是五祖弘忍所標舉的「要入得門,見自本性」的「無上菩提」,至高無上的境界。難怪五祖弘忍一見隨即決定傳付衣法給惠能了。
這裡有一句偈語要特別提出來討論。惠能的這首偈句,從惠昕本以後,通常被改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其他字句的改動,無傷大雅,但第三句由「佛性常清淨」改為「本來無一物」,卻不能不稍作辯說。郭朋的《壇經校釋》於此即有詳細的考辨。郭朋以為:首竄者先把《大品般若》的「性空」誤解為「本無」,再以「本無」來竄改「佛性」。可是,《般若》講的是「性空」,並不是「本無」,因此把「佛性常清淨」,改為「本來無一物」,不僅有背於「佛性」論,而且也不符合《般若》思想。
郭朋還舉契嵩本《壇經‧南北頓漸品第七》的一段文字為例:「一日師告眾曰: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諸人還識否?」神會出曰:「是諸佛之本源,神會之佛性!」郭朋以為:神會的回答,雖然表面上受到了惠能的指責,但其實神會還是「答如所問」的。「吾有一物」,是對於「本來無一物」的明顯否定。契嵩之所以露此馬腳,乃是由於他也是一個「佛性論」者!「佛性」論者,終究是不會像《般若》「性空」論者那樣「空」其一切的。
宋代的禪僧黃龍悟新,對「本來無一物」句有詩諷之曰:「六祖當年不丈夫,倩人書壁自涂糊。明明有偈言無物,卻受他人一?盂。」這是開惠能的玩笑,說如果佛性真的「本來無一物」,那麼他為什麼還要接受五祖所傳的衣物?郭朋就藉這些例證,來說明惠昕本把「佛性本清淨」改為「本來無一物」,是改錯了!後來的契嵩本和宗寶本也都承襲此誤,實在令人不無遺憾。
郭朋從唯物辯證的觀點來看這個問題,有其立論的依據,也有其獨特的見解。但筆者以為此固可備一說,但也不必因此而抹殺惠昕本以下諸禪師的體悟和解釋。為什麼呢?
因為這些論述和解釋,都不過是為了幫助他人了解佛法所作的譬喻罷了,以此喻彼,以此實物喻彼妙理,重點在於得意忘言,千萬不可執著於語言文字,禪宗所謂「不立文字」,道理亦即在此。佛家是常以譬喻來說妙理的。當我們說「野渡無人舟自橫」、「入其室則空無一物」時,都不是說真的無「人」無「物」,它們都只是一種譬喻形容而已。如果死看文字,那就是犯了執著的毛病了。「本來無一物」,亦當作如是觀。
第十章 惠能作偈
有一童子於碓坊邊過,唱誦此偈。惠能一聞,知未見性,即識大意。能問童子:「適來誦者,是何言偈?」
童子答能曰:「你不知,大師言生死事大,欲傳衣法,令門人等各作一偈,來呈吾看,悟大意,即付衣法,稟為六代祖。有一上座名神秀,忽於南廊下書無相偈一首,五祖令諸門人盡誦。悟此偈者即見自性,依此修行,即得出離。」
惠能答曰:「我此踏碓八箇餘月,未至堂前。望上人引惠能至南廊下,見此偈禮拜。亦願誦取,結來生緣,願生佛地。」
童子引能至南廊。能即禮拜此偈。為不識字,請一人讀。惠能聞已,即識大意。惠能亦...
作者序
年紀逐漸老大,回首向來蕭瑟處,覺得人生雖然風雨載塗,但畢竟時有陽光普照。有些人,值得紀念;有些事,值得回憶;有些書,值得推薦。
人生的道路有很多很多條,所謂「世路多歧」。有人生來渾渾噩噩,白白走了一遭;有人不知方向,猶如暗夜到了十字路口,徬徨而無依;有人則始終認定一個方向,勇往而直前。哪一條路適合你呢?完全在乎你自己的選擇。
書有很多很多種,但就一般人而言,「書到用時方恨少」。少的不是書,是你所需要的知識。知識,包括智慧和見識。對於人生的道路,很多書都曾談到,但值得推薦的
年紀逐漸老大,回首向來蕭瑟處,覺得人生雖然風雨載塗,但畢竟時有陽光普照。有些人,值得紀念;有些事,值得回憶;有些書,值得推薦。
人生的道路有很多很多條,所謂「世路多歧」。有人生來渾渾噩噩,白白走了一遭;有人不知方向,猶如暗夜到了十字路口,徬徨而無依;有人則始終認定一個方向,勇往而直前。哪一條路適合你呢?完全在乎你自己的選擇。
書有很多很多種,但就一般人而言,「書到用時方恨少」。少的不是書,是你所需要的知識。知識,包括智慧和見識。對於人生的道路,很多書都曾談到,但值得推薦的
目錄
自序 7
《六祖壇經》解題 9
第1章 登壇說法 32
第2章 賣柴聞經 37
第3章 黃梅求法 44
第4章 師命作偈 49
第5章 眾推神秀 53
第6章 楞伽變相 56
第7章 神秀夜題 59
第8章 罷畫看偈 64
第9章 神秀再作 68
第10章 惠能作偈 72
第11章 密傳衣法 82
第12章 庾嶺傳法 91
第13章 大梵因緣 98
第14章 佛性無別 100
第15章 定慧不二 104
第16章 一行三昧 109
第17章 燈光體用 116
第18章 頓漸皆悟 118
第19章 三無法門 121
第20章 看心看淨 129
第21章 禪定法門 135
第22章 自性三身 140
第23章 清淨法身 145
第24章 應身化身 149
第25章 圓滿報身 153
第26章 四弘誓願 156
第27章 無相懺悔 161
第28章 三歸依戒 167
第29章 摩訶即大 173
第30章 般若智慧 179
第31章 觀照智慧 186
第32章 般若三昧 189
第33章 般若頓教 195
第34章 萬法一心 199
第35章 大善知識 204
第36章 悟無念法 209
第37章 傳與不傳 212
第38章 無相滅罪 215
第39章 達摩宗旨 222
第40章 西方淨土 228
第41章 淨土真諦 233
第42章 無相修行 241
第43章 傳宗依約 254
第44章 南能北秀 258
第45章 志誠問法 261
第46章 法達轉經 268
第47章 智常問乘 276
第48章 神會悟禪 280
第49章 三科法門 286
第50章 三十六對 292
第51章 離相離空 297
第52章 法宗壇經 301
第53章 真假動靜 303
第54章 一花五葉 312
第55章 禪宗世系 322
第56章 眾生即佛 326
第57章 自性真佛 330
第58章 六祖禪寂 337
第59章 滅度紀事 340
第60章 壇經傳承 344
參考書目舉要 351
自序 7
《六祖壇經》解題 9
第1章 登壇說法 32
第2章 賣柴聞經 37
第3章 黃梅求法 44
第4章 師命作偈 49
第5章 眾推神秀 53
第6章 楞伽變相 56
第7章 神秀夜題 59
第8章 罷畫看偈 64
第9章 神秀再作 68
第10章 惠能作偈 72
第11章 密傳衣法 82
第12章 庾嶺傳法 91
第13章 大梵因緣 98
第14章 佛性無別 100
第15章 定慧不二 104
第16章 一行三昧 109
第17章 燈光體用 116
第18章 頓漸皆悟 118
第19章 三無法門 121
第20章 看心看淨 129
第21章 禪定法門 135
第22章 ...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52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