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肯‧羅賓森
定價:NT$ 350
優惠價:88 折,NT$ 308
已售完,補貨中
◎ 創意,是生命最好的嚮導
◎ 創造力如此重要,為什麼人們總自認欠缺創造力
◎ 我們的創造力是怎麼喪失的?又該如何來重新激發自己創造能力
創造力,是最偉大的反叛
創意,是科學,是藝術、是電影、是文學,是一切生活美學的基礎,
更是所有重要發明背後的火種、推動人類文明的力量。
學齡前的孩子都是創意大師
出了校門多年,為什麼自認有創意的成年人愈來愈少?
重新找回充滿創造力的自己,是我們面對這個不確定世代的第一步。
瞬息萬變的經濟情勢與科技競爭,如何迎頭趕上,成為先行者,讓各國政府與全球企業頭痛不已。他們需要具備創意、創新,與應變能力的人才。但這種結合了創造力、人文素養、人際溝通、合作精神及問題解決能力的人才為何如此缺乏?為何所有機構的頭號難題會是這個?問題出在哪裡?該如何解決?本書會為所有政府機關與企業解答這個創意與創新匱乏的問題。
● 提倡創意為什麼那麼基本? 政府、企業,與組織從來沒有這麼重視創意與創新。這為什麼那麼基本,少了創意的代價又是什麼?
● 發展創意為什麼必要?為什麼有那麼多成年人自認缺乏創意(而且不夠聰明),但多數的孩子都可以不停丟出許多點子?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 提倡創意需要什麼?創意是人人都有,還是只限於得天獨厚的少數人?創意能培養嗎?該如何培養?好創意能帶來什麼好處?
Robinson認為,各國政府企業都面臨了同樣的問題:許多社會新鮮人出了校門卻仍然摸不清自己的能力與專長。這個問題的根源就在學校。Robinson的說理與敘事能力向來讓人信服,他指出了政府與個人可以從什麼角度來迅速補強創造力。
新版的內容符合全球性教育制度的變遷,也收錄更多案例,重點是以更多國外教育的例子與美國教育制度對照,希望能吸引更多海外讀者。
作者簡介:
肯‧羅賓森Ken Robinson
享譽國際的潛能開發先驅、創意創新與人力資源專家。他持續與歐洲、亞洲和美國等政府機構合作,並參與各大國際機構、「財星500大」企業、非營利組織和世界頂尖文化組織的各種專案;羅賓森於1998年為英國政府主持全國性委員會,探討創造力、教育與經濟的關聯,並發布《我們的未來關鍵報告:創意、文化,與教育》,深獲好評。他也為北愛爾蘭和平進程貢獻心力,擔任創意經濟發展的主持人,協助部會首長進行人力訓練、教育事業與文化推動。而新加坡政府為推動東南亞創意產業中心,也特別聘請羅賓森擔任顧問。
羅賓森的演說風格極具感染力並廣受歡迎,他擅長以幽默勵志的故事傳遞深奧的知識,並告訴全世界讀者,面臨全球經濟的新形勢,商業、教育與組織的需求如何與時俱進。2005年,他被《時代》、《財星》與CNN聯合評為「主流之音」。2003年,因為對文化藝術所做的卓越貢獻,他被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冊封為爵士。
羅賓森為英國華威大學榮譽教授,在該校教育系任教12年。他並獲得多所大學榮譽學位,包括英國公開大學、倫敦大學中央演講與戲劇學院、伯明翰城市大學、羅德島設計學院、瑞格林藝術與設計學院、利物浦表演藝術學院。他推動創意教育與藝術文化不遺餘力,並以此獲頒羅德島學院雅典娜獎、皮巴迪藝術貢像獎章、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富蘭克林勳章。
譯者簡介:
黃孝如
政治大學哲學系畢業,曾任天下文化、遠流出版公司主編、城邦出版集團原水文化總編輯、台北書展基金會執行長。譯作有《生涯定位》、《相愛到白頭》、《世界的另一種可能》(皆為天下文化出版)、《夏日農莊》、《這輩子,你想做什麼?》等。
胡琦君
十八歲時接下第一個翻譯委託案,從此立志成為專業譯者。大學英文系畢業後,先後當過空姐、祕書、國小英文老師。閒暇之餘,兼做口筆譯,以及自行車賽事主持人。取得師大翻譯所碩士前,曾赴美國阿拉斯加農場工作,並在《中國時報》擔任實習編譯。譯有《樂活工作的一年》等書。部落格:tw.myblog.yahoo.com/caseyhu-yahooblog
名人推薦:
我認為「文化」是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不能簡化成文化創意產業,而是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東西。這本書能給我們文化再生及創新一些值得參考的啟示。
──嚴長壽(亞都麗緻飯店董事長)
企業所要求能溝通、會思考、可以預期未來的人才,這些能力其實都源自了解別人內心動機和慾望。作者說的對,根本解決之道在教育,教育的確是改變社會最勇猛的武器。
──洪蘭(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要有創意,不只是不斷解決問題,而是要學著問「重要」的問題,問「大」的問題,問「對」的問題,有時這比找尋正確的答案還重要。在快速變動的時代,我們需要敢於藐視主流,不畏懼模糊不確定的人才。
—溫肇東(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主任)
這本書對人力資源的意義,有如《寂靜的春天》在環保運動的地位。──Wally Olins(國際品牌大師)
無論是西方文化或是現有的教育制度,都在各個層面上顯示對創造力的輕忽,羅賓森在本書中對各種相關現象指證歷歷,並提出了精闢的見解。
──John Cleese(英國老牌演員,喜劇團體蒙蒂巨蟒成員)
如果你真的想要釋放自己與每一個人都擁有的天賦創造力,那麼現在就動手……從閱讀本書開始!
──Simon Woodroffe(英國迴轉壽司創始人,獲選「倫敦年度企業家」)
作者創造力的領域中,可說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最佳代言人。他的觀點不僅是教育機構培養學生創造力的指南,也是企業激發員工創造力的引導。此書是挑戰現代人自滿心態的重要著作。
──Ruth Spellman(英國Investors in People總裁)
【推薦序】
教育,將文化台灣推向世界
嚴長壽/亞都麗緻大飯店董事長
在台東成功三仙台風景區有一個原名為「比西里岸」的原住民部落,這原本是個毫無生氣的阿美族小漁村,村裡青壯人口流失嚴重,青少年流連於網咖,找不到生命的方向。後來,一位同是阿美族的藝術家,開始教導他們撿拾廢棄的定置漁網浮筒,剖半製鼓身,再用山羌、羊皮繃成鼓面,以漂流木為底座,製成了一個又一個獨具風格的「寶抱鼓」(Paw Paw就是浮筒之意)。
咚—咚—咚—,原本捕魚用的浮筒,成為藝術的道具,隨著廢棄物的再生,這些孩子也開始新的探索。二年多前,我在這裡首次聽到他們渾然天成的鼓聲,極為震撼。之後我請來朱宗慶打擊樂團的副團長阿棋老師,引用更為系統的教學,為他們打開了全新的學習視野。
如今,他們已是部落最好的代言人,也為部落再生找到最合適的溝通傳達語彙。我看到這些孩子因為接觸大量的藝術及音樂,而有了極大的轉變。原本對外人閃躲的眼神,靦腆的應對,轉為自尊及自信的神態。每次聆賞他們演出,隨著鼓點起落、腳步奔馳、純淨無染的歌聲瀰漫舞台,一股藝術的能量,從頭到腳改變了他們,感染了觀眾。這個時候,我的心啊,總是震顫不已。
我們的生活世界是與時俱進的,我們過去膜拜的成功教育典範,也將面對嚴苛的挑戰,我一直很關心偏鄉弱勢的教育,有什麼辦法可以為這些天賦異秉的孩子,量身打造他們真正需要的教育?寶抱鼓隊的故事還沒結束,而我已經看到藝術創新的力量之大之強,無可匹敵。
然而這些卻全是在我們現今正規教育中被壓抑、被忽略的面向,而羅賓森這本新書,便是將讓天賦自由,導引到創意的積極實現。
天賦要能夠自由,必須重新走回教育,但這個教育必須有新的視野。羅賓森認為,長久以來,學校教育的通病就是偏重學科,不重視提升心靈的培養,甚至將藝術貶為感覺、情緒或直覺而已。
許多學校大幅縮減美勞等實作課程,有的學校減少體育課時數,學生喪失許多與自己身心能量連結的機會,精神日趨萎靡。龐大的教育體制,日夜耕耘,最後只是培養出一大堆有腦無心的人。
然而,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中,這種空有一大堆知識,卻沒有活用智慧的人,早已過時,所謂的人才的必須重新界定,於是當前教育最重要的課題之一,便是激發並實現創意。如同羅賓森強調的:「培養自己天賦的想像力、創造力和創新力,已經不是一種抉擇,而是迫在眉睫的需要。這是全球化的挑戰,沒有人可以豁免,而且每個人都無所遁逃。」
這些話給我很深的啟發,向來台灣的弱勢是「國際化」,可是「文化」卻是台灣最大的優勢,在我們讚嘆台灣累積出這麼厚實文化的同時,我又心痛的看到這些多年累積的文化基礎正在流失當中。
我傾注無數的心力關懷教育,其最深切的原因乃在於,我認為「文化」是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不能簡化成文化創意產業,而是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東西。我希望羅賓森這本《讓創意自由》,能給我們文化再生及創新一些值得參考的啟示。是之為序。
【推薦序】
教育是改變社會的利器
洪蘭/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這本書最初引起我注意的是它的英文書名“Out of Our Minds”(跳脫你的心智框框),我馬上聯想到孔子說的「不踰矩」,「矩」究竟限制了我們多少?
古人說「形為物役」,收藏的東西多了,主人就變成東西的僕人,人也是一樣,慾望多了,「身為心役」,身就變成心的僕人。奇怪的是,我們雖然知道心是主宰,但是整個教育和社會的制度還是圍繞著「身」在轉,定了很多法條來限制「身」,卻沒有徹底去改變「心」,所以效果不彰。
作者看到了這點,大聲疾呼,革命要從心做起,重新創造自己的世界。人是活在自己創造的世界裡,既然是自己創造的,當然也能夠自己去改變它,趙孟能貴之,趙孟能賤之。他認為打造一個符合21世紀要求的人性新世界是有可能的,科學會進步是因為有個「典範移轉」(paradigm shift)的機制,新觀念出現,動搖了過去奉為臬圭的舊觀念,搖得厲害時,舊的就被推翻,新的取而代之,科學就往前邁進了一步。作者認為這個科學的革命也可以發生在文化上,但是阻礙這革命發生的是目前教育體制中的考試制度。他說教育本應幫助人們發揮他的創造力,卻因人過度迷信學校考試成績,反而打壓了人原有的天賦能力,造成人力的浪費。
我們現行的教育制度源自工業革命後,天賦人權的思想。為了使人人都能受教育,教育不得不從重質的菁英制度轉換為重量的生產線制度,生產線注重的是一致性和標準化。兩百年後,它不合時宜了,因為現代企業要的是彈性和多樣化。所以我們不能再用舊的框子去限制新的發展,作者特別用林肯的「解放自我」來強調跳出這個舊框的必要性。
但是要擺脫舊信念的束縳不是這麼容易,中國有句話「撼山易,撼舊範式難」,人的思想信念是最難改變的。韓愈說「化當世莫若口,化來世莫若書」,因此作者重新改寫這本書,十年間,世界的改變太大了,不是更動幾點就可以應付的過去的了,讀者會發現,這是同樣名字的一本新書。嚴長壽總裁在他的新書《教育應該不一樣》中說:教育不是後視鏡,它應該是探照燈,為青
年照亮未來;作者也說不要以為緊盯的後視鏡,我們就能駕馭未來。時代不一樣了,想法也要不一樣,所以現代學校教育的目的已經不是學到什麼有用的東西(因為知識會改變),它是培養正確的價值觀、高尚的人格和情操。價值觀引導我們的抉擇,而抉擇又決定我們是個什麼樣的人,它與自我認同是一體兩面。
教育的本質應該在理解內心最深處的自己,只有透過理解人性,我們才能去理解他人內在的動機和慾望。企業所要求能溝通、會思考、可以預期未來的人才,這些能力其實都源自了解別人內心動機和慾望。作者說的對,根本解決之道在教育,教育的確是改變社會最勇猛的武器,掌握了思想就掌握了行動,就改變了世界。
【推薦序】
創意台灣需要兩大支柱
李仁芳/政治大學科管所教授
談到創意,太原山西大學我的一位同行說法是:
「世界的未來,由不安定份子開創;由安定份子看守。」不安定份子,他指的是我常講的「創意異類」(creative deviant)。
類似的意思,羅賓森的說法是:「創意最常讓人聯想到的畫面,是天才獨自泅泳,奮力對抗傳統的沉重激流,追求前人從未有過的想法。」
先不管別人,看看我們自己的一條﹁傳統沉重激流﹂長什麼樣子?對我們的影響又為何?
各界領導對台灣產業所持的主流見解,大體還是「知識經濟」,是「科技掛帥」吧?
沉重的主流見解認定科技/知識就是客觀、事實及產業現實;而藝術/文化只是感覺、情緒式直覺的呈現、展演,是吧?
不然怎麼解釋五年五百億的頂尖大學方案,國內三所藝術大學一分錢也沒分配到的現象。
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是台灣教育體系中的主要學科;藝術、音樂、舞蹈,則是這個教育體系的「副科」!
先不要夾纏太深的理論辯證與論述,不妨看看台灣的資訊電腦工業近況。我們可以藉此檢視並思考一下台灣「知識經濟」思維典範下,科技「主科」、藝術「副科」潛在論述的產業後果。
台灣切割代工業務建立獨立個人電腦品牌,始自二○○○年。到二○一○年,第一品牌產量上看一年四千萬台。然後蘋果iPad於二○○九年推出,不到兩年已逾四千萬台的年銷量。而台灣個人電腦業務則下降相當幅度,從全球十大品牌坐二望一,現已降至全球第四名。
蘋果勝出主因在App Store上逾四十二萬五千款應用程式與服務,供全球九十國客戶選用,其中三分之二需要付費。收入排行榜前十名中有七款是遊戲,前二十名排行有十五款是遊戲,前一百名中則有六十款是遊戲。遊戲類的軟體與其說是「知識經濟」中所謂「主科」科技創新領域,還不如說是「美學經濟」裡「副科」文化創意的領域,所涉及的是美術、色彩、故事腳本、造形、音樂……等設計創意。
數十年來,我們各界領導人的「科技掛帥」、「知識經濟」、「頂尖大學五年五百億」等政策論述風行全島上下。但很現實地說,我們是否看到iPad威脅到我們的資訊工業,蘋果靠的是他們「文創+科創」兩條腿走路,「科文共裕」的平衡協作打倒了我們的「傳統沉重激流」「科技掛帥」論述。
「科文共裕」的理論基礎也不深奧。從想像力、創造力的開發,到創新的實踐;從教育體系到產業體系,一路上要「讓創意自由」,理性知識與感性體驗的開發是同等重要。這是台灣個人電腦工業發展近況給我們的深刻啟示。
我們主流社會的決策者們,似乎很少意識到,藝術家和科學家事實上很可能對同樣的主題感到興趣。就如同羅賓森的細緻觀察:
畫家和地理學家可能都熱愛風景;
小說家與心理學家可能都熱中研究人際關係;
詩人與生物學家,認知科學家可能都熱情探討意識的本質。
從創造力教育層次來看,藝術教育更是與科技教育有同樣的機會去協助學生學習專注、保持靜心、並開拓其創造力之潛能,與對自我期許的自信與自尊。
國內知名表演團體優人神鼓三年前接受行政院文建會媒合演藝團體駐點計畫的安排,進駐彰化二林收容所,破天荒打進收容所「高牆」。好幾位年輕收容人從姑且學之的冷淡態度,到一棒、一棒擊出感動,藝術教育確然鼓舞了這些少年的人生。
廿四歲的阿甘曾是叛逆少年,曾為逞一時意氣加入幫派打群架,被判殺人未遂;小蔡為求走路有風,窩藏槍枝,還持槍搶劫超商,兩人都被關進鐵窗。三年前優人神鼓在深耕彰化期間,以文建會駐點計劃大膽進駐高牆,向十六位收容人進行﹁鼓藝傳承培訓計畫﹂,阿甘和小蔡就在這樣機緣下學打鼓。
阿甘被指派學打鼓時心想,打就打,誰怕誰啊!沒多久他就發現,使盡了氣力,鼓聲卻和優人神鼓的老師差好多。難道是力不如人?「不可能!我國中還是拳擊隊呢!」阿甘越打越心虛,一棒又一棒敲擊著內心,不禁往事澎湃。那陣子想起了好多、好多,內心深處一一閃現過往生命的成長回憶,想起了慈母的眼淚……
阿甘說,不服輸慣了,拿板凳包報紙,半夜偷偷練。也有人將住房裡的過期雜誌綁在長板凳上,再加上水桶等,用筷子克難的反覆練習。大家也都慢慢體悟了優人老師說「鼓聲就是心聲」的道理,漸漸懂了如何收斂心神,靜心專注。被老師稱讚﹁有進步﹂時,更是累積信心,提昇自信自尊與自我期許(「長這麼大,第一次受肯定,感覺真好。」)。最終擊鼓擊到自己被自己感動,進一步開發自我內在力量,也找回內在心性專注及身心平衡的潛能,「找到了內在的熱情,我真的愛打鼓啊!」
小蔡原也是日子一天混一天,自認被關只是運氣背。在收容所內從滿心忿恨到投入練鼓,也漸漸被鼓聲被折服。他說在舞台演出是很神奇的經驗,為了完美,可以一練再練。沒想到服刑期滿了,竟被徵詢是否願意加入當正式團員,「被肯定的感覺很棒!」他們兩人假釋出獄,追隨優人行腳,上山打鼓,成為劇團新團員。文建會於大佳河濱公園製作建國百年跨年晚會,他們兩位也隨優人神鼓劇團,參與其中「天人合一」劇碼震撼人心的精彩演出。
這些收容人少年在員林演藝廳或在大佳河濱公園的演出,專注的神情、寧靜的眼神與充滿自信的表情,以及沉著穩建的台風,展現了擊鼓力與美的身體韻動,也用澎湃懾人的鼓聲,宣示生命的熱忱和永不放棄的信念。
這個例子意象鮮明,讓我們看見藝術教育對提昇專注、靜心,以及發揮創造力所需的自信自尊情操,帶來多麼大的效益。
創造力不僅只需求理性知識的碁盤,更需要官能的熱情與心靈的靈敏專注。創意的產生仰賴情緒與思維的互動。
科技面的知識教育(「我思故我在」)與藝文面的情操教育(「我感受故我在」)確實並為創造力教育的碁盤;而「文創+科創」雙腳並進,「科文共裕」平衡協作,也是我們決心要打造創意台灣不可缺一的兩大支柱。
【推薦序】
快速變動時代所等待的人才
溫肇東/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主任
這是一個斷裂的時代,從2008年的金融危機到2011年的國債危機,已透露了過去一個世紀長主宰資本主義經濟氣數已盡。今年三月的福島核電事件到七月台塑六輕大火,「管理的神話」也都無以為濟。再看看氣候變遷的速度已超過氣象科技的進步,在人類的意想不到的地方與季節不斷地降臨各種天災。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複雜且不可預測,包括台灣在內的「少子化」現象,已暴露了我們對未來「已很明顯的」趨勢,在過去一段時間仍掉以輕心,以致很多政策似乎亂了套。
整個世界的舊典範、舊模式一個個破滅,解決方案如何出現,成為全球領導人的焦慮,一般老百姓也對領導人的束手無策也開始不耐煩,未來在等待的人才如何產生?
外界環境變化的速度,已大過人類思想與組織習慣能調整的幅度,我們急需跳開既有框框的思維和作為,舊典範已不適用,新標竿還沒有端倪。當Facebook、Youtube充斥的今天、全球google化,平板電腦IPAD的出現,都是三、五年前沒有辦法想像的事。本書原文書名 Out of our minds,有靈魂出竅或瘋狂的意思,創意除了一定的理性分析,但感性、熱情更重要,有其超越科技的部分。面對上述的遽變,我們需要以截然不同的方式重新設定、重新開機。
作者從十年前寫這本書的前一版開始,到今天已發生許多事。我們所面對的挑戰,除了上述科技的進步和氣候變遷外,還有另外一個是大陸、印度市場的崛起。這是一個人類發展歷史上沒有的經驗,這麼大的「量變」所帶來的「質變」是人類沒有做過的實驗。十億人口一起跳,其過程及結果都不是過去的理論能預測的。作者書中大部分的案例是取自他生活過比較熟悉的英美兩國,這些經驗或原則適用於台灣嗎?
前述世界的變局是如此的巨大與快速,沒有一個地區可以倖免,再加上在我們旁邊中國大陸的發展,人才的磁吸,技術的快速進步,跳躍式的採用,都讓台灣瞠乎其後,有點不知所措。ECFA意涵和影響還沒有真正地發酵。「重要的東西不一定衡量的出來,可以以測量出來的東西不一定重要」。從基測、學測、頂大評量都會引導資源的配置;錯誤的指標,或量錯東西可能比貪汙更可怕。
要能有創意,不只是不斷地在解決的問題,而是要學著問「重要」的問題,問「大」的問題,問「對」的問題,有時比找尋正確的答案還重要。在「代工」時代解題地快、狠、準是核心能耐,「乖男巧女」是模範、標準,但在快速變動的時代,我們需要的人才也不一樣,敢於藐視主流,不畏懼模糊不確定是其中幾個特色。
作者的創意三力:想像力、創造力、創新力,和政大創新與創造力中心這幾年在推動的理念不謀而合,「未來想像」透過第八屆全國科技會議已被列為重要施政計畫,我們也執行了「2025願景計劃」;創新的範圍也不只是產品或技術,組織、流程、策略、和服務創新都可以帶來改變、績效、及價值的提升。「讓創意自由」延續「讓天賦自由」,都是為快速變遷時代所需的創意人才,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學習參考。
【推薦序】
從朗讀經典培植創意種子
楊定一/長庚生物科技董事長
羅賓森博士在《讓天賦自由》與本書中,都巧妙運用深入淺出的實例說明「天賦」與「創意」等抽象概念,並具體闡述如何激發天賦與創意,相信其觀點對教育政策、組織領導、生命價值等範疇影響深遠。事實上,這幾年社會變遷的速度遠遠超越過去數千年,也唯有具備創意與應變能力,才能跟上瞬息萬變的時代腳步,這也是為何政府、企業,與組織都如此迫切地需求創意人才的原因。
在本書中,羅賓森博士解析了現今教育體制的不足。事實上,每個孩子與生俱來就有獨特且無限的創意潛能,教育者應提供無限制的創意空間供其揮灑。遺憾的是,現行教育政策往往局限於重視學業與技能,無形中壓抑了孩子們的創意發展。我個人相當認同羅賓森博士的觀點,教育不應只是資訊灌輸,讓孩子們適性發揮其創意潛能更是我們的責任。而誦讀古聖先賢留下來的經典,就是最好的創意激發方法之一。這也是為何多年來,我和一群有相同理念的朋友持續在全球各地推動「經典朗讀」的原因。目的就是讓古聖先賢和孩子的心靈直接溝通,讓覺醒的智慧激發他們無限的創意,讓最高道德引領孩子面對生命中的順逆境。透過簡易的誦讀方式,我們不僅看到孩子行為舉止的改善,記憶力、數理的顯著進步,醫學上更證明讀經能幫助孩子專注沉穩,並發揮最高的創造力。令人欣慰的是,世界各地有許多家長都認同我們的理念,所推動的讀經活動目前已有超過一千萬名小朋友參與。
創意應是多元化且豐富的,因此除了「經典朗讀」外,我們還鼓勵孩子們透過音樂、戲劇、舞蹈、工藝來涵養心靈。在「全人教育」全面均衡的潛能開發下,孩子們自然成為一個感恩、慈悲且正向的完整個體,並建立﹁真、善、美﹂的人生目標與價值觀,相信這也是為人父母所樂見的。
羅賓森博士在書中深入剖析創意如何帶動企業與組織,值得每位管理者一讀再讀。除了鼓勵工作上的創意思考,平時我常與公司同仁分享立願服務更重要。不論是個人或組織,只要抱持服務奉獻的念頭,自然會激發我們的最高創意與熱情,也回到覺醒且圓滿的自己。此外,習氣往往成為創意的藩籬,因此本書特別提醒我們要打破習氣的束縳,其實這與東方哲學中的修行是二面一體。站在禪學的角度,要先放下我執(習氣),才能進入「空」。唯有如此,我們才能重生,並自然進入創意的境界。所以最高的創意只是全面的放下,而不是追求得來的。我所說的正不正確,要靠讀者們去參悟體會了。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13折47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2折 | 4 |
4折 | 1 |
5折 | 2 |
6折 | 4 |
7折以上 | 2 |
徵求價 | 數量 |
1折以下 | 1 |
2折 | 1 |
4折 | 2 |
5折 | 9 |
7折 | 1 |
7折以上 | 3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肯‧羅賓森
優惠價: 88 折, NT$ 308 NT$ 350
已售完,補貨中
◎ 創意,是生命最好的嚮導
◎ 創造力如此重要,為什麼人們總自認欠缺創造力
◎ 我們的創造力是怎麼喪失的?又該如何來重新激發自己創造能力
創造力,是最偉大的反叛
創意,是科學,是藝術、是電影、是文學,是一切生活美學的基礎,
更是所有重要發明背後的火種、推動人類文明的力量。
學齡前的孩子都是創意大師
出了校門多年,為什麼自認有創意的成年人愈來愈少?
重新找回充滿創造力的自己,是我們面對這個不確定世代的第一步。
瞬息萬變的經濟情勢與科技競爭,如何迎頭趕上,成為先行者,讓各國政府與全球企業頭痛不已。他們需要具備創意、創新,與應變能力的人才。但這種結合了創造力、人文素養、人際溝通、合作精神及問題解決能力的人才為何如此缺乏?為何所有機構的頭號難題會是這個?問題出在哪裡?該如何解決?本書會為所有政府機關與企業解答這個創意與創新匱乏的問題。
● 提倡創意為什麼那麼基本? 政府、企業,與組織從來沒有這麼重視創意與創新。這為什麼那麼基本,少了創意的代價又是什麼?
● 發展創意為什麼必要?為什麼有那麼多成年人自認缺乏創意(而且不夠聰明),但多數的孩子都可以不停丟出許多點子?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 提倡創意需要什麼?創意是人人都有,還是只限於得天獨厚的少數人?創意能培養嗎?該如何培養?好創意能帶來什麼好處?
Robinson認為,各國政府企業都面臨了同樣的問題:許多社會新鮮人出了校門卻仍然摸不清自己的能力與專長。這個問題的根源就在學校。Robinson的說理與敘事能力向來讓人信服,他指出了政府與個人可以從什麼角度來迅速補強創造力。
新版的內容符合全球性教育制度的變遷,也收錄更多案例,重點是以更多國外教育的例子與美國教育制度對照,希望能吸引更多海外讀者。
作者簡介:
肯‧羅賓森Ken Robinson
享譽國際的潛能開發先驅、創意創新與人力資源專家。他持續與歐洲、亞洲和美國等政府機構合作,並參與各大國際機構、「財星500大」企業、非營利組織和世界頂尖文化組織的各種專案;羅賓森於1998年為英國政府主持全國性委員會,探討創造力、教育與經濟的關聯,並發布《我們的未來關鍵報告:創意、文化,與教育》,深獲好評。他也為北愛爾蘭和平進程貢獻心力,擔任創意經濟發展的主持人,協助部會首長進行人力訓練、教育事業與文化推動。而新加坡政府為推動東南亞創意產業中心,也特別聘請羅賓森擔任顧問。
羅賓森的演說風格極具感染力並廣受歡迎,他擅長以幽默勵志的故事傳遞深奧的知識,並告訴全世界讀者,面臨全球經濟的新形勢,商業、教育與組織的需求如何與時俱進。2005年,他被《時代》、《財星》與CNN聯合評為「主流之音」。2003年,因為對文化藝術所做的卓越貢獻,他被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冊封為爵士。
羅賓森為英國華威大學榮譽教授,在該校教育系任教12年。他並獲得多所大學榮譽學位,包括英國公開大學、倫敦大學中央演講與戲劇學院、伯明翰城市大學、羅德島設計學院、瑞格林藝術與設計學院、利物浦表演藝術學院。他推動創意教育與藝術文化不遺餘力,並以此獲頒羅德島學院雅典娜獎、皮巴迪藝術貢像獎章、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富蘭克林勳章。
譯者簡介:
黃孝如
政治大學哲學系畢業,曾任天下文化、遠流出版公司主編、城邦出版集團原水文化總編輯、台北書展基金會執行長。譯作有《生涯定位》、《相愛到白頭》、《世界的另一種可能》(皆為天下文化出版)、《夏日農莊》、《這輩子,你想做什麼?》等。
胡琦君
十八歲時接下第一個翻譯委託案,從此立志成為專業譯者。大學英文系畢業後,先後當過空姐、祕書、國小英文老師。閒暇之餘,兼做口筆譯,以及自行車賽事主持人。取得師大翻譯所碩士前,曾赴美國阿拉斯加農場工作,並在《中國時報》擔任實習編譯。譯有《樂活工作的一年》等書。部落格:tw.myblog.yahoo.com/caseyhu-yahooblog
名人推薦:
我認為「文化」是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不能簡化成文化創意產業,而是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東西。這本書能給我們文化再生及創新一些值得參考的啟示。
──嚴長壽(亞都麗緻飯店董事長)
企業所要求能溝通、會思考、可以預期未來的人才,這些能力其實都源自了解別人內心動機和慾望。作者說的對,根本解決之道在教育,教育的確是改變社會最勇猛的武器。
──洪蘭(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要有創意,不只是不斷解決問題,而是要學著問「重要」的問題,問「大」的問題,問「對」的問題,有時這比找尋正確的答案還重要。在快速變動的時代,我們需要敢於藐視主流,不畏懼模糊不確定的人才。
—溫肇東(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主任)
這本書對人力資源的意義,有如《寂靜的春天》在環保運動的地位。──Wally Olins(國際品牌大師)
無論是西方文化或是現有的教育制度,都在各個層面上顯示對創造力的輕忽,羅賓森在本書中對各種相關現象指證歷歷,並提出了精闢的見解。
──John Cleese(英國老牌演員,喜劇團體蒙蒂巨蟒成員)
如果你真的想要釋放自己與每一個人都擁有的天賦創造力,那麼現在就動手……從閱讀本書開始!
──Simon Woodroffe(英國迴轉壽司創始人,獲選「倫敦年度企業家」)
作者創造力的領域中,可說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最佳代言人。他的觀點不僅是教育機構培養學生創造力的指南,也是企業激發員工創造力的引導。此書是挑戰現代人自滿心態的重要著作。
──Ruth Spellman(英國Investors in People總裁)
【推薦序】
教育,將文化台灣推向世界
嚴長壽/亞都麗緻大飯店董事長
在台東成功三仙台風景區有一個原名為「比西里岸」的原住民部落,這原本是個毫無生氣的阿美族小漁村,村裡青壯人口流失嚴重,青少年流連於網咖,找不到生命的方向。後來,一位同是阿美族的藝術家,開始教導他們撿拾廢棄的定置漁網浮筒,剖半製鼓身,再用山羌、羊皮繃成鼓面,以漂流木為底座,製成了一個又一個獨具風格的「寶抱鼓」(Paw Paw就是浮筒之意)。
咚—咚—咚—,原本捕魚用的浮筒,成為藝術的道具,隨著廢棄物的再生,這些孩子也開始新的探索。二年多前,我在這裡首次聽到他們渾然天成的鼓聲,極為震撼。之後我請來朱宗慶打擊樂團的副團長阿棋老師,引用更為系統的教學,為他們打開了全新的學習視野。
如今,他們已是部落最好的代言人,也為部落再生找到最合適的溝通傳達語彙。我看到這些孩子因為接觸大量的藝術及音樂,而有了極大的轉變。原本對外人閃躲的眼神,靦腆的應對,轉為自尊及自信的神態。每次聆賞他們演出,隨著鼓點起落、腳步奔馳、純淨無染的歌聲瀰漫舞台,一股藝術的能量,從頭到腳改變了他們,感染了觀眾。這個時候,我的心啊,總是震顫不已。
我們的生活世界是與時俱進的,我們過去膜拜的成功教育典範,也將面對嚴苛的挑戰,我一直很關心偏鄉弱勢的教育,有什麼辦法可以為這些天賦異秉的孩子,量身打造他們真正需要的教育?寶抱鼓隊的故事還沒結束,而我已經看到藝術創新的力量之大之強,無可匹敵。
然而這些卻全是在我們現今正規教育中被壓抑、被忽略的面向,而羅賓森這本新書,便是將讓天賦自由,導引到創意的積極實現。
天賦要能夠自由,必須重新走回教育,但這個教育必須有新的視野。羅賓森認為,長久以來,學校教育的通病就是偏重學科,不重視提升心靈的培養,甚至將藝術貶為感覺、情緒或直覺而已。
許多學校大幅縮減美勞等實作課程,有的學校減少體育課時數,學生喪失許多與自己身心能量連結的機會,精神日趨萎靡。龐大的教育體制,日夜耕耘,最後只是培養出一大堆有腦無心的人。
然而,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中,這種空有一大堆知識,卻沒有活用智慧的人,早已過時,所謂的人才的必須重新界定,於是當前教育最重要的課題之一,便是激發並實現創意。如同羅賓森強調的:「培養自己天賦的想像力、創造力和創新力,已經不是一種抉擇,而是迫在眉睫的需要。這是全球化的挑戰,沒有人可以豁免,而且每個人都無所遁逃。」
這些話給我很深的啟發,向來台灣的弱勢是「國際化」,可是「文化」卻是台灣最大的優勢,在我們讚嘆台灣累積出這麼厚實文化的同時,我又心痛的看到這些多年累積的文化基礎正在流失當中。
我傾注無數的心力關懷教育,其最深切的原因乃在於,我認為「文化」是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不能簡化成文化創意產業,而是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東西。我希望羅賓森這本《讓創意自由》,能給我們文化再生及創新一些值得參考的啟示。是之為序。
【推薦序】
教育是改變社會的利器
洪蘭/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這本書最初引起我注意的是它的英文書名“Out of Our Minds”(跳脫你的心智框框),我馬上聯想到孔子說的「不踰矩」,「矩」究竟限制了我們多少?
古人說「形為物役」,收藏的東西多了,主人就變成東西的僕人,人也是一樣,慾望多了,「身為心役」,身就變成心的僕人。奇怪的是,我們雖然知道心是主宰,但是整個教育和社會的制度還是圍繞著「身」在轉,定了很多法條來限制「身」,卻沒有徹底去改變「心」,所以效果不彰。
作者看到了這點,大聲疾呼,革命要從心做起,重新創造自己的世界。人是活在自己創造的世界裡,既然是自己創造的,當然也能夠自己去改變它,趙孟能貴之,趙孟能賤之。他認為打造一個符合21世紀要求的人性新世界是有可能的,科學會進步是因為有個「典範移轉」(paradigm shift)的機制,新觀念出現,動搖了過去奉為臬圭的舊觀念,搖得厲害時,舊的就被推翻,新的取而代之,科學就往前邁進了一步。作者認為這個科學的革命也可以發生在文化上,但是阻礙這革命發生的是目前教育體制中的考試制度。他說教育本應幫助人們發揮他的創造力,卻因人過度迷信學校考試成績,反而打壓了人原有的天賦能力,造成人力的浪費。
我們現行的教育制度源自工業革命後,天賦人權的思想。為了使人人都能受教育,教育不得不從重質的菁英制度轉換為重量的生產線制度,生產線注重的是一致性和標準化。兩百年後,它不合時宜了,因為現代企業要的是彈性和多樣化。所以我們不能再用舊的框子去限制新的發展,作者特別用林肯的「解放自我」來強調跳出這個舊框的必要性。
但是要擺脫舊信念的束縳不是這麼容易,中國有句話「撼山易,撼舊範式難」,人的思想信念是最難改變的。韓愈說「化當世莫若口,化來世莫若書」,因此作者重新改寫這本書,十年間,世界的改變太大了,不是更動幾點就可以應付的過去的了,讀者會發現,這是同樣名字的一本新書。嚴長壽總裁在他的新書《教育應該不一樣》中說:教育不是後視鏡,它應該是探照燈,為青
年照亮未來;作者也說不要以為緊盯的後視鏡,我們就能駕馭未來。時代不一樣了,想法也要不一樣,所以現代學校教育的目的已經不是學到什麼有用的東西(因為知識會改變),它是培養正確的價值觀、高尚的人格和情操。價值觀引導我們的抉擇,而抉擇又決定我們是個什麼樣的人,它與自我認同是一體兩面。
教育的本質應該在理解內心最深處的自己,只有透過理解人性,我們才能去理解他人內在的動機和慾望。企業所要求能溝通、會思考、可以預期未來的人才,這些能力其實都源自了解別人內心動機和慾望。作者說的對,根本解決之道在教育,教育的確是改變社會最勇猛的武器,掌握了思想就掌握了行動,就改變了世界。
【推薦序】
創意台灣需要兩大支柱
李仁芳/政治大學科管所教授
談到創意,太原山西大學我的一位同行說法是:
「世界的未來,由不安定份子開創;由安定份子看守。」不安定份子,他指的是我常講的「創意異類」(creative deviant)。
類似的意思,羅賓森的說法是:「創意最常讓人聯想到的畫面,是天才獨自泅泳,奮力對抗傳統的沉重激流,追求前人從未有過的想法。」
先不管別人,看看我們自己的一條﹁傳統沉重激流﹂長什麼樣子?對我們的影響又為何?
各界領導對台灣產業所持的主流見解,大體還是「知識經濟」,是「科技掛帥」吧?
沉重的主流見解認定科技/知識就是客觀、事實及產業現實;而藝術/文化只是感覺、情緒式直覺的呈現、展演,是吧?
不然怎麼解釋五年五百億的頂尖大學方案,國內三所藝術大學一分錢也沒分配到的現象。
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是台灣教育體系中的主要學科;藝術、音樂、舞蹈,則是這個教育體系的「副科」!
先不要夾纏太深的理論辯證與論述,不妨看看台灣的資訊電腦工業近況。我們可以藉此檢視並思考一下台灣「知識經濟」思維典範下,科技「主科」、藝術「副科」潛在論述的產業後果。
台灣切割代工業務建立獨立個人電腦品牌,始自二○○○年。到二○一○年,第一品牌產量上看一年四千萬台。然後蘋果iPad於二○○九年推出,不到兩年已逾四千萬台的年銷量。而台灣個人電腦業務則下降相當幅度,從全球十大品牌坐二望一,現已降至全球第四名。
蘋果勝出主因在App Store上逾四十二萬五千款應用程式與服務,供全球九十國客戶選用,其中三分之二需要付費。收入排行榜前十名中有七款是遊戲,前二十名排行有十五款是遊戲,前一百名中則有六十款是遊戲。遊戲類的軟體與其說是「知識經濟」中所謂「主科」科技創新領域,還不如說是「美學經濟」裡「副科」文化創意的領域,所涉及的是美術、色彩、故事腳本、造形、音樂……等設計創意。
數十年來,我們各界領導人的「科技掛帥」、「知識經濟」、「頂尖大學五年五百億」等政策論述風行全島上下。但很現實地說,我們是否看到iPad威脅到我們的資訊工業,蘋果靠的是他們「文創+科創」兩條腿走路,「科文共裕」的平衡協作打倒了我們的「傳統沉重激流」「科技掛帥」論述。
「科文共裕」的理論基礎也不深奧。從想像力、創造力的開發,到創新的實踐;從教育體系到產業體系,一路上要「讓創意自由」,理性知識與感性體驗的開發是同等重要。這是台灣個人電腦工業發展近況給我們的深刻啟示。
我們主流社會的決策者們,似乎很少意識到,藝術家和科學家事實上很可能對同樣的主題感到興趣。就如同羅賓森的細緻觀察:
畫家和地理學家可能都熱愛風景;
小說家與心理學家可能都熱中研究人際關係;
詩人與生物學家,認知科學家可能都熱情探討意識的本質。
從創造力教育層次來看,藝術教育更是與科技教育有同樣的機會去協助學生學習專注、保持靜心、並開拓其創造力之潛能,與對自我期許的自信與自尊。
國內知名表演團體優人神鼓三年前接受行政院文建會媒合演藝團體駐點計畫的安排,進駐彰化二林收容所,破天荒打進收容所「高牆」。好幾位年輕收容人從姑且學之的冷淡態度,到一棒、一棒擊出感動,藝術教育確然鼓舞了這些少年的人生。
廿四歲的阿甘曾是叛逆少年,曾為逞一時意氣加入幫派打群架,被判殺人未遂;小蔡為求走路有風,窩藏槍枝,還持槍搶劫超商,兩人都被關進鐵窗。三年前優人神鼓在深耕彰化期間,以文建會駐點計劃大膽進駐高牆,向十六位收容人進行﹁鼓藝傳承培訓計畫﹂,阿甘和小蔡就在這樣機緣下學打鼓。
阿甘被指派學打鼓時心想,打就打,誰怕誰啊!沒多久他就發現,使盡了氣力,鼓聲卻和優人神鼓的老師差好多。難道是力不如人?「不可能!我國中還是拳擊隊呢!」阿甘越打越心虛,一棒又一棒敲擊著內心,不禁往事澎湃。那陣子想起了好多、好多,內心深處一一閃現過往生命的成長回憶,想起了慈母的眼淚……
阿甘說,不服輸慣了,拿板凳包報紙,半夜偷偷練。也有人將住房裡的過期雜誌綁在長板凳上,再加上水桶等,用筷子克難的反覆練習。大家也都慢慢體悟了優人老師說「鼓聲就是心聲」的道理,漸漸懂了如何收斂心神,靜心專注。被老師稱讚﹁有進步﹂時,更是累積信心,提昇自信自尊與自我期許(「長這麼大,第一次受肯定,感覺真好。」)。最終擊鼓擊到自己被自己感動,進一步開發自我內在力量,也找回內在心性專注及身心平衡的潛能,「找到了內在的熱情,我真的愛打鼓啊!」
小蔡原也是日子一天混一天,自認被關只是運氣背。在收容所內從滿心忿恨到投入練鼓,也漸漸被鼓聲被折服。他說在舞台演出是很神奇的經驗,為了完美,可以一練再練。沒想到服刑期滿了,竟被徵詢是否願意加入當正式團員,「被肯定的感覺很棒!」他們兩人假釋出獄,追隨優人行腳,上山打鼓,成為劇團新團員。文建會於大佳河濱公園製作建國百年跨年晚會,他們兩位也隨優人神鼓劇團,參與其中「天人合一」劇碼震撼人心的精彩演出。
這些收容人少年在員林演藝廳或在大佳河濱公園的演出,專注的神情、寧靜的眼神與充滿自信的表情,以及沉著穩建的台風,展現了擊鼓力與美的身體韻動,也用澎湃懾人的鼓聲,宣示生命的熱忱和永不放棄的信念。
這個例子意象鮮明,讓我們看見藝術教育對提昇專注、靜心,以及發揮創造力所需的自信自尊情操,帶來多麼大的效益。
創造力不僅只需求理性知識的碁盤,更需要官能的熱情與心靈的靈敏專注。創意的產生仰賴情緒與思維的互動。
科技面的知識教育(「我思故我在」)與藝文面的情操教育(「我感受故我在」)確實並為創造力教育的碁盤;而「文創+科創」雙腳並進,「科文共裕」平衡協作,也是我們決心要打造創意台灣不可缺一的兩大支柱。
【推薦序】
快速變動時代所等待的人才
溫肇東/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主任
這是一個斷裂的時代,從2008年的金融危機到2011年的國債危機,已透露了過去一個世紀長主宰資本主義經濟氣數已盡。今年三月的福島核電事件到七月台塑六輕大火,「管理的神話」也都無以為濟。再看看氣候變遷的速度已超過氣象科技的進步,在人類的意想不到的地方與季節不斷地降臨各種天災。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複雜且不可預測,包括台灣在內的「少子化」現象,已暴露了我們對未來「已很明顯的」趨勢,在過去一段時間仍掉以輕心,以致很多政策似乎亂了套。
整個世界的舊典範、舊模式一個個破滅,解決方案如何出現,成為全球領導人的焦慮,一般老百姓也對領導人的束手無策也開始不耐煩,未來在等待的人才如何產生?
外界環境變化的速度,已大過人類思想與組織習慣能調整的幅度,我們急需跳開既有框框的思維和作為,舊典範已不適用,新標竿還沒有端倪。當Facebook、Youtube充斥的今天、全球google化,平板電腦IPAD的出現,都是三、五年前沒有辦法想像的事。本書原文書名 Out of our minds,有靈魂出竅或瘋狂的意思,創意除了一定的理性分析,但感性、熱情更重要,有其超越科技的部分。面對上述的遽變,我們需要以截然不同的方式重新設定、重新開機。
作者從十年前寫這本書的前一版開始,到今天已發生許多事。我們所面對的挑戰,除了上述科技的進步和氣候變遷外,還有另外一個是大陸、印度市場的崛起。這是一個人類發展歷史上沒有的經驗,這麼大的「量變」所帶來的「質變」是人類沒有做過的實驗。十億人口一起跳,其過程及結果都不是過去的理論能預測的。作者書中大部分的案例是取自他生活過比較熟悉的英美兩國,這些經驗或原則適用於台灣嗎?
前述世界的變局是如此的巨大與快速,沒有一個地區可以倖免,再加上在我們旁邊中國大陸的發展,人才的磁吸,技術的快速進步,跳躍式的採用,都讓台灣瞠乎其後,有點不知所措。ECFA意涵和影響還沒有真正地發酵。「重要的東西不一定衡量的出來,可以以測量出來的東西不一定重要」。從基測、學測、頂大評量都會引導資源的配置;錯誤的指標,或量錯東西可能比貪汙更可怕。
要能有創意,不只是不斷地在解決的問題,而是要學著問「重要」的問題,問「大」的問題,問「對」的問題,有時比找尋正確的答案還重要。在「代工」時代解題地快、狠、準是核心能耐,「乖男巧女」是模範、標準,但在快速變動的時代,我們需要的人才也不一樣,敢於藐視主流,不畏懼模糊不確定是其中幾個特色。
作者的創意三力:想像力、創造力、創新力,和政大創新與創造力中心這幾年在推動的理念不謀而合,「未來想像」透過第八屆全國科技會議已被列為重要施政計畫,我們也執行了「2025願景計劃」;創新的範圍也不只是產品或技術,組織、流程、策略、和服務創新都可以帶來改變、績效、及價值的提升。「讓創意自由」延續「讓天賦自由」,都是為快速變遷時代所需的創意人才,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學習參考。
【推薦序】
從朗讀經典培植創意種子
楊定一/長庚生物科技董事長
羅賓森博士在《讓天賦自由》與本書中,都巧妙運用深入淺出的實例說明「天賦」與「創意」等抽象概念,並具體闡述如何激發天賦與創意,相信其觀點對教育政策、組織領導、生命價值等範疇影響深遠。事實上,這幾年社會變遷的速度遠遠超越過去數千年,也唯有具備創意與應變能力,才能跟上瞬息萬變的時代腳步,這也是為何政府、企業,與組織都如此迫切地需求創意人才的原因。
在本書中,羅賓森博士解析了現今教育體制的不足。事實上,每個孩子與生俱來就有獨特且無限的創意潛能,教育者應提供無限制的創意空間供其揮灑。遺憾的是,現行教育政策往往局限於重視學業與技能,無形中壓抑了孩子們的創意發展。我個人相當認同羅賓森博士的觀點,教育不應只是資訊灌輸,讓孩子們適性發揮其創意潛能更是我們的責任。而誦讀古聖先賢留下來的經典,就是最好的創意激發方法之一。這也是為何多年來,我和一群有相同理念的朋友持續在全球各地推動「經典朗讀」的原因。目的就是讓古聖先賢和孩子的心靈直接溝通,讓覺醒的智慧激發他們無限的創意,讓最高道德引領孩子面對生命中的順逆境。透過簡易的誦讀方式,我們不僅看到孩子行為舉止的改善,記憶力、數理的顯著進步,醫學上更證明讀經能幫助孩子專注沉穩,並發揮最高的創造力。令人欣慰的是,世界各地有許多家長都認同我們的理念,所推動的讀經活動目前已有超過一千萬名小朋友參與。
創意應是多元化且豐富的,因此除了「經典朗讀」外,我們還鼓勵孩子們透過音樂、戲劇、舞蹈、工藝來涵養心靈。在「全人教育」全面均衡的潛能開發下,孩子們自然成為一個感恩、慈悲且正向的完整個體,並建立﹁真、善、美﹂的人生目標與價值觀,相信這也是為人父母所樂見的。
羅賓森博士在書中深入剖析創意如何帶動企業與組織,值得每位管理者一讀再讀。除了鼓勵工作上的創意思考,平時我常與公司同仁分享立願服務更重要。不論是個人或組織,只要抱持服務奉獻的念頭,自然會激發我們的最高創意與熱情,也回到覺醒且圓滿的自己。此外,習氣往往成為創意的藩籬,因此本書特別提醒我們要打破習氣的束縳,其實這與東方哲學中的修行是二面一體。站在禪學的角度,要先放下我執(習氣),才能進入「空」。唯有如此,我們才能重生,並自然進入創意的境界。所以最高的創意只是全面的放下,而不是追求得來的。我所說的正不正確,要靠讀者們去參悟體會了。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2折 | 4 |
4折 | 1 |
5折 | 2 |
6折 | 4 |
7折以上 | 2 |
徵求價 | 數量 |
1折以下 | 1 |
2折 | 1 |
4折 | 2 |
5折 | 9 |
7折 | 1 |
7折以上 | 3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13折47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