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紀的流離》收錄「白先勇的文學與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共12篇論文,回顧白先勇在文學美學上的成就和貢獻。
白先勇的小說寫盡歷史悲劇裡流離孤寂的情境、或是個體不見容於社會道德的心理情欲,道盡了世間男女幽微繾綣的心緒。多年來,他的作品不斷地被改編成電視電影和舞台劇,拉近了菁英文學與大眾文化的距離,並以他溫潤的風範、堅定的力量帶動一波又一波的時代風潮,從六、七○年代出資出力,長期挹注《現代文學雜誌》的刊行,為台灣的現代主義文學提供一塊滋養綻放的溫床;到二十一世紀初啟動崑曲改造的契機,喚醒現代社會對傳統戲曲的關注,白先勇在文學和戲劇層面影響之廣、版圖之大,已然是當代華人作家中的一則傳奇。
作者簡介:
關於主編:陳芳明、范銘如
陳芳明,高雄人,一九四七年生。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曾任教於靜宜大學、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現為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著有散文集《掌中地圖》,詩評集《詩和現實》,文學評論集《鞭傷之島》等,學術研究《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等,傳記《謝雪紅評傳》,正在撰寫《台灣新文學史》。
范銘如,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亞文學研究所博士,曾任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國立台北大學中文系教授,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著有《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像一盒巧克力:當代文學文化評論》、《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等。
關於作者:(依文章發表順序)
陳芳明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
張新穎 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史佳林 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候選人
陳麗芬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副教授
曾秀萍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陳曉明 北京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
白睿文(Michael Berry) 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東亞系副教授
蘇偉貞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路丹妮 (Táňa Dluhošová) 捷克查理大學哲學藝術學院東亞系博士候選人
范銘如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陳芳英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副教授
陳儒修 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
黃儀冠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台文所助理教授
章節試閱
Oct.17~18,2008 【白先勇的文學與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專題演講
政大的吳思華校長、陳芳明教授、還有各位同行的學者專家們,大家早安!請容我特別介紹在場的尉天驄教授,我們是相識四十幾年的老朋友,我第一次到政大,就是他要求我來的,那是幾十年前的事了,政大一直給我相當溫暖的回憶。這一次,政大台文所為我舉辦這麼盛大的研討會,我昨天晚上興奮得睡不著了。我知道開一個國際會議有多麼麻煩,所以在正式演講前,我真的要非常謝謝謝政大台文所的范銘如教授,花了很大功夫邀請來世界各國的學者專家,還有台文所協助籌備會議的張毓如同學和其他同學們,他們經常地透過電子郵件與我聯絡、花了好多時間在做準備。這會場兩旁年表和著作的看板,製作得這麼漂亮,真的很謝謝你們,謝謝所有的老師們、同學們,給我這麼一個來到政大的機會。這個研討會能在政大舉行,是別具意義的。我在來的車上,還跟政大的曾秀萍同學聊到:難得難得,我們有一個學校如此注重人文科學,在大家都以理工科為傲的時候,政大可以說:我們的社會科學院怎麼樣好、我們的文學院怎麼樣好,這的確是政大引以為榮的特點,我也希望政大能將這個傳統光大發揚,因為我們台灣太需要人文的訓練、太需要人文的科學、太需要人文的底蘊了。所以,今天這個研討會在這個學術重鎮召開,更有它重要的意義。
今天我主要是來當聽眾的,而不是來發表或講評,所以我就稍微提出我自己個人的經驗。不管是大家談到我個人的作品,或者我看我自己的作品,都可以發現其中有兩部是以城市為名:一本是《台北人》,另一本是《紐約客》,因此我就想到了這兩個城,它的背景就好像「雙城記」,在我的一生中起了特殊的意義,所以今天我就稍微講一講這兩個城對我的意義在什麼地方。其實我人生中在這兩個城住過的時間不長,台北我住了十一年有,紐約則是來來去去地每次住上幾個月,並不長住。當我回頭思索為什麼這兩個城對我的意義這麼地重,我就想起,一般人從美國飛到台灣來,常要受時差所苦,但每次我飛回來,一回到台北就很如魚得水,馬上、馬上就醒過來了,到了第二天,一點時差的問題都沒有;但是當我回到聖塔芭芭拉後,便感覺生理時鐘大亂,得花上兩個星期才能適應。這現象或許暗示了:我整個身體、整個感覺、整個人,可能跟台北這個城是同調的,所以我可以自稱是「永遠的台北人」。為什麼說我是「台北人」呢?我自己想一想,我來台北時大概十三歲,正值少年時期,大概特別容易將感受記在腦海裡,形成印象。回溯我的生命,可說是生於憂患,童年剛剛開始便過著四處逃難的生活。我是抗戰那一年在南寧出生的,兩個月以後遷到桂林,到五歲多快六歲的時候就開始逃難。我記得我們從桂林逃出去的時候,情勢已經很緊張了,我們是最後一批上火車的,回頭一看,整個桂林城已經陷入火海,這一燒,把我童年整個燒掉、五歲以前整個燒掉。然後到了重慶,我就生病了。那兩三年,關在一個小房間裡面,不能出去,所以重慶對我來講,彷彿我房裡的那扇窗戶,常常看出去都是霧、都是大霧。在重慶住了兩三年,直到抗戰勝利,我又回到南京、上海。戰後回到故都,剛剛開啟了對南京、上海的好奇,但不多久卻又揀行李了,又開始逃難了。我童年這麼輾轉地來到十三四歲啊,才在台北找到真正可以落腳的地方,因為在此之前,要不是日本在後面追,就是共產黨在後面追,到了台灣,才有一種喘一口氣、安定下來的感覺,所以住在台北的那十幾年,在我成長的時代,現在回想起來非常重要。
那時候的台北──我來的時候的台北,只能說是一個半農村、半都市的地方。我記得那時候我們騎腳踏車去上課,一邊騎就一邊超過路上的那些牛車,現在你們不能想像,在台大的新生南路上還有牛車一步一步的走啊,這是不可思議的,我們那時候就是這樣一個都市。我想不光是我,可能很多當時從大陸過來的,差不多快兩百萬人吧,對這些人來講,台北是一個落腳的地方。那時候的口號是反攻大陸,都說有一天要回去,不過住幾年心裡面明白了,這個地方就是我們要落腳、要生根、要重新生活的地方,所以台北可以說是我心靈上的第二故鄉。我在上海住過,戰後的上海還是很繁榮,高樓林立、很現代化;後來我也去過香港,香港也同樣繁榮。那時候的台北比起來便顯得落後,就市容來說,當時的台北也不是很漂亮的都市。按理說,心理上可能會不那麼認同台北,但奇怪的是,人跟環境、跟自己的家的感情,完全是主觀的,跟它的外表沒有太大的關係,好比有時候我們去旅行,會去非常美的都市、非常美的地方,你會去看一下,但最後還是跑回自己家,覺得還是自己的地方比較適合。台北對我來說就有那一種的感情,它好像在我的心中已經成了一個能夠落腳、能夠安穩的地方,所以雖然我離開台北了,卻像牽掛著什麼似的,總要不時地回來一趟。曾接受過的音樂、那種氣味、形形色色的顏色,形成一種熟悉感,對我影響非常非常深。
我在寫《台北人》的時候,引用了劉禹錫的〈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大家都知道,這首詩的背景是西晉東遷南京的故事。我現在回想,假使是寫完了小說再用這首詩,那可能是我寫完了再去找出這個主題;但我第一篇寫〈永遠的尹雪艷〉時,就用了這首詩,大概那時候我心中已經把台北比作詩裡面的南京了。因為西晉東遷到南京、國民黨政府從南京遷到台北,是一種歷史上的比較。我想台北對我來說,有歷史上的意義在裡頭,可能就像《世說新語》裡面那些劉義慶所記述的、江左那種的感情;所以台北一方面是地理的、一方面是歷史的、一方面是個人感情的,是很複雜的,我跟台北這樣那樣的千絲萬縷的牽掛,可能我自己也講不清楚。這也是各位學者常常在談的,等一下大家可能講得比我更清楚。很多時候,我只感覺到朦朦朧朧的說不清道不明的一些情感上的牽?,感覺到我對這個城有一種很特別的感情。說真話,要是比起來,台北不算是個很美的城、不算是個很漂亮的城,可是它對我的意義不在那裡、不在台北它的外表,而是在裡邊看不見的、一些過去的、深層的、沉積下面的歷史的東西,一種記憶裡面的東西,一層層疊起來的,這是我想台北有這麼多層的意義在裡頭,所以台北不管它怎麼變,對我來說都是很熟悉的,那種東西是老早從我青少年的時候已經認定它的了,這跟別的城市不太一樣。
比如說我現在住的城市──聖塔芭芭拉,它有太平洋天堂之稱,在美國的城裡面算起來,是非常漂亮的、非常美的、適合居住、很可愛、非常有氣質的地方,可是我在聖塔芭芭拉住了幾十年,我不太認得那個城的樣子,不像我在台北四處都去、都熟悉;我住在聖塔芭芭拉,卻對那個城本身認識不是很清楚,這是很奇怪的;甚至比起紐約來,也顯得奇怪:我只去過紐約幾個月,但我在曼哈頓如魚得水,到處竄,到處到處地走。我1963年去美國,剛好大學畢業,那正是出國吸收外面文化最容易的時期。因為當時我哥哥姊姊在紐約,所以我到了美國一開始就在那裡住了一陣子。順帶一提,在座的我的同事,Michael Berry,他是紐約客。其實,紐約並不能代表美國,紐約它並不是典型的美國,但我想或許是一見鍾情,在我的心中,紐約就是美國。城市的認同是很主觀的,其實我在美國住了幾十年,去的地方不算多,一有空我就往紐約飛,有空我就跑到東岸去,到紐約那邊。紐約這個城,對我的意義也非凡,它給我一種世界觀,各種人、什麼都有。在那裡是絕對的自由,因為誰也不理你,你可以隨心所欲、別人根本也不看你,因為人太多了;太多文化、太多不同的東西,讓你做什麼別人也不管你,是完全自由的城、完全多元化的一個城,所以在那裡我也是一種自由上的解放的感覺。它是那麼大那麼大──紐約大得驚人。北京也很大,北京城比曼哈頓城還大得多了,可是紐約感覺上在裡邊有一種感覺。所以我寫〈紐約客〉的時候,就有陳子昂那首詩〈登幽州臺歌〉「念天地之悠悠」的那種感觸,尤其在登那樣一個高樓的時候──雖然現在那兩棟高樓不見了、給炸掉了,但登到那個上面的時候,一看,的確,「念天地之悠悠」,那種的感覺,覺得「啊──」紐約客是那樣子的啊。所以紐約那個城對我來說也是有很徹底的意義。
我想這兩個城可以說對我在創作上有一種情感。所以我寫了回南京、上海、桂林……很多的,可是好像照相,是從台北那個框框照出去的;外面好像是南京,南京的外面卻框著一個台北市、或上海外面框著一個台北,所以台北是我的焦點。所以這兩個城對我意義特別大。但很奇怪的,我在聖塔芭芭那住了幾年,但是聖塔芭芭那的故事我一篇也寫不出來,寫的都是紐約客和紐約,最多寫點舊金山,洛杉磯我也寫不太出來。我想這個城很奇怪,給你這麼多靈感,所以今天我來聽各位來對我的小說的詮釋,我就稍微談談這些。謝謝。
Oct.17~18,2008 【白先勇的文學與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專題演講
政大的吳思華校長、陳芳明教授、還有各位同行的學者專家們,大家早安!請容我特別介紹在場的尉天驄教授,我們是相識四十幾年的老朋友,我第一次到政大,就是他要求我來的,那是幾十年前的事了,政大一直給我相當溫暖的回憶。這一次,政大台文所為我舉辦這麼盛大的研討會,我昨天晚上興奮得睡不著了。我知道開一個國際會議有多麼麻煩,所以在正式演講前,我真的要非常謝謝謝政大台文所的范銘如教授,花了很大功夫邀請來世界各國的學者專家,還有台文所協助籌備會議的張毓如同...
目錄
陳芳明
艾略特與余光中的詩學對話──以一九六○年代《現代文學》為平台〉
張新穎、史佳林
「借來的空間」,「身分」的「傳奇」
──從夏濟安的《香港——一九五○》到白先勇的《香港——一九六○》
陳麗芬
從馬肉米粉到蘇飛蛋奶酥──白先勇的饑餓敘事
曾秀萍
流離愛欲與家國想像
──白先勇同志小說的「異國」離散與認同轉變(一九六九——一九八一)
陳曉明
「沒落」的不朽事業──試論白先勇小說的美學品質
Michael Berry白睿文
移民、愛國、自殺──白先勇與白景瑞作品中的感時憂國與美國夢想
蘇偉貞
為何憎恨女人?──《台北人》之尹雪艷案例
Táňa Dluhošová路丹妮
白先勇小說中的語義結構之建構單元
范銘如
頹廢與頹圮的城郭──論白先勇的短篇小說
陳芳英
牡丹亭上三生路──從小說〈遊園驚夢〉到「青春版《牡丹亭》」
陳儒修
電影《孽子》的意義
黃儀冠
性別符碼、異質發聲──白先勇小說與電影改編之互文研究
陳芳明
艾略特與余光中的詩學對話──以一九六○年代《現代文學》為平台〉
張新穎、史佳林
「借來的空間」,「身分」的「傳奇」
──從夏濟安的《香港——一九五○》到白先勇的《香港——一九六○》
陳麗芬
從馬肉米粉到蘇飛蛋奶酥──白先勇的饑餓敘事
曾秀萍
流離愛欲與家國想像
──白先勇同志小說的「異國」離散與認同轉變(一九六九——一九八一)
陳曉明
「沒落」的不朽事業──試論白先勇小說的美學品質
Michael Berry白睿文
移民、愛國、自殺──白先勇與白景瑞作品中的感時憂國與美國夢想
蘇偉貞
為何...
商品資料
出版社:INK印刻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09-08-06ISBN/ISSN:9866377091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2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