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保羅.班德、楊腓力
定價:NT$ 360
二手價:53 折,NT$ 190
本商品已絕版
‧美國亞馬遜五顆星評價★★★★★
‧這是一本祝福、安慰之書,當我們把它送給正在受苦的朋友時,千萬別忘記自己是基督身體的榮耀身分。
作者之一保羅‧班德醫生是國際著名痳瘋病專家,另一位楊腓力則以宗教著作聞名。
這本書結合了兩者的智慧:醫療與生命觀!
書中描述了作者從年幼起就和疼痛相關的記憶和事跡,並闡述了班德醫生在治療痳瘋病的過程中,漸漸體悟出痛對人體正常運作的重要意義。
作者曾居住於印度、英國和美國等地,這些不同地域對於理解痛的不同方式,也促使作者更深一層地、以更哲思的方式來解讀何為痛:痛,絕非僅只是一種生理感受,它也是一種心靈感受。
經由閱讀這本書,讀者會更理解自己的身體,以一種幾近和身體對話的方式來聆聽痛所傳達給身體的訊息。
既然疼痛是不受歡迎,卻又不得不要它,要怎樣才能有效的與痛並存?
保羅‧班德將疼痛的經驗分為三階段。
第一階段是痛的「警告」,當周邊神經感受危險,它便響起。
痛的第二階段,脊椎神經和大腦基部扮演「神經閘門」的角色,將數百萬的警告歸類,化作「訊息」,傳達到大腦。此處受損或有疾病,訊息就不能傳達到大腦。痛的最後階段發生在大腦皮質,它從預先篩檢的訊息,下達適當的「反應」。成人因為有更廣泛的經驗和感情,就更能藉心思左右痛感。可將疼痛轉化為更嚴重的「受難」,也可藉思想將疼痛感降到最低。
關於疼痛的第三階段有一個好消息,它允許我們事先對疼痛做好準備。催眠術與安慰劑的效果證實人類心靈具備了控制身體痛苦的力量。我們要學習的便是開發這些潛能。「感恩及喜樂」的心是最有益健康的良藥。
這本書的最末章,楊腓力以一個動人的故事作結。
「瑪莎不想要天使的翅膀,她要的是不會癱往一邊的手臂、不會淌口水的嘴巴、不會垮的肺葉」,瑪莎是一個漸凍人患者。
你如何教一個飽受身體衰殘和心靈恐懼的人看見慈愛的上帝和永生的盼望?然而,神做到了!瑪莎最終是帶著神的愛離開的。
專文推薦:
「這不僅是一本有趣的個人傳記,也是一本重要的教科書。……我希望醫科學生能夠讀它,在他們行醫救人之前;醫界同仁能夠讀它,在他們治療失敗之後;更重要的是,疼痛病人在他們絕望之時,也能夠讀它。」
台大醫院麻醉部主治醫師——孫維仁 醫師
作者簡介:
保羅‧班德 (Paul Brand, 1914-2003)
世界聞名的手部外科醫生和痳瘋病專家。
晚年半退休的他,曾任華盛頓大學骨科系退休名譽臨床教授,以及世界衛生組織顧問。
他多年蓽路藍縷投身痳瘋工作,為他贏得無數獎項和榮譽,其中包括素負盛名的艾伯特.拉斯克(Albert Lasker)獎、達米達頓(Damien-Dutton)獎,和大英帝國至上勳章。
他在擔任路易斯安那州卡維爾痳瘋中心的復健主任時,獲得公共衛生部傑出服務獎。
楊腓力 (Philip Yancey)
著有《受害時神何在?》(Where Is God When It Hurts?) 和《無語問上帝》(Disappointment with God)等書。
此外,他也是《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 雜誌的特約編輯;著作豐富,多次榮獲美國ECPA書藉金牌獎。
譯者簡介:
江智惠
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美國普羅旺斯大學MBA肄業。
曾任教職及出版社編輯。
陳怡如
中央大學法文系畢業,美國南加州大學教育心理碩士。
曾任報社編譯,現居美國,為專職翻譯。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作者:保羅.班德、楊腓力
二手價:53 折,NT$ 190 NT$ 360
本商品已絕版
‧美國亞馬遜五顆星評價★★★★★
‧這是一本祝福、安慰之書,當我們把它送給正在受苦的朋友時,千萬別忘記自己是基督身體的榮耀身分。
作者之一保羅‧班德醫生是國際著名痳瘋病專家,另一位楊腓力則以宗教著作聞名。
這本書結合了兩者的智慧:醫療與生命觀!
書中描述了作者從年幼起就和疼痛相關的記憶和事跡,並闡述了班德醫生在治療痳瘋病的過程中,漸漸體悟出痛對人體正常運作的重要意義。
作者曾居住於印度、英國和美國等地,這些不同地域對於理解痛的不同方式,也促使作者更深一層地、以更哲思的方式來解讀何為痛:痛,絕非僅只是一種生理感受,它也是一種心靈感受。
經由閱讀這本書,讀者會更理解自己的身體,以一種幾近和身體對話的方式來聆聽痛所傳達給身體的訊息。
既然疼痛是不受歡迎,卻又不得不要它,要怎樣才能有效的與痛並存?
保羅‧班德將疼痛的經驗分為三階段。
第一階段是痛的「警告」,當周邊神經感受危險,它便響起。
痛的第二階段,脊椎神經和大腦基部扮演「神經閘門」的角色,將數百萬的警告歸類,化作「訊息」,傳達到大腦。此處受損或有疾病,訊息就不能傳達到大腦。痛的最後階段發生在大腦皮質,它從預先篩檢的訊息,下達適當的「反應」。成人因為有更廣泛的經驗和感情,就更能藉心思左右痛感。可將疼痛轉化為更嚴重的「受難」,也可藉思想將疼痛感降到最低。
關於疼痛的第三階段有一個好消息,它允許我們事先對疼痛做好準備。催眠術與安慰劑的效果證實人類心靈具備了控制身體痛苦的力量。我們要學習的便是開發這些潛能。「感恩及喜樂」的心是最有益健康的良藥。
這本書的最末章,楊腓力以一個動人的故事作結。
「瑪莎不想要天使的翅膀,她要的是不會癱往一邊的手臂、不會淌口水的嘴巴、不會垮的肺葉」,瑪莎是一個漸凍人患者。
你如何教一個飽受身體衰殘和心靈恐懼的人看見慈愛的上帝和永生的盼望?然而,神做到了!瑪莎最終是帶著神的愛離開的。
專文推薦:
「這不僅是一本有趣的個人傳記,也是一本重要的教科書。……我希望醫科學生能夠讀它,在他們行醫救人之前;醫界同仁能夠讀它,在他們治療失敗之後;更重要的是,疼痛病人在他們絕望之時,也能夠讀它。」
台大醫院麻醉部主治醫師——孫維仁 醫師
作者簡介:
保羅‧班德 (Paul Brand, 1914-2003)
世界聞名的手部外科醫生和痳瘋病專家。
晚年半退休的他,曾任華盛頓大學骨科系退休名譽臨床教授,以及世界衛生組織顧問。
他多年蓽路藍縷投身痳瘋工作,為他贏得無數獎項和榮譽,其中包括素負盛名的艾伯特.拉斯克(Albert Lasker)獎、達米達頓(Damien-Dutton)獎,和大英帝國至上勳章。
他在擔任路易斯安那州卡維爾痳瘋中心的復健主任時,獲得公共衛生部傑出服務獎。
楊腓力 (Philip Yancey)
著有《受害時神何在?》(Where Is God When It Hurts?) 和《無語問上帝》(Disappointment with God)等書。
此外,他也是《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 雜誌的特約編輯;著作豐富,多次榮獲美國ECPA書藉金牌獎。
譯者簡介:
江智惠
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美國普羅旺斯大學MBA肄業。
曾任教職及出版社編輯。
陳怡如
中央大學法文系畢業,美國南加州大學教育心理碩士。
曾任報社編譯,現居美國,為專職翻譯。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2元。(減2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