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每一天的轉念練習,
擺脫宿命論及思維慣性的綑綁,
培養轉念體質,
30天重啟人生!
心靈的力量就是內在的能量。這是一個科學,是可以透過練習慢慢累積與擴張的。
轉念!就是有選擇的能力。
擁有選擇的人才有自由。
而自由,不是一個個性,是一個慣性。
好消息是這個習慣是可以練習累積出來的。
好友真心推薦(以下依姓氏筆劃排序)
王琄(演員、導演、表演教師、作家)
他的生命歷程並不順遂,表演之路更是斑斑駁駁!為何他,可以成就現在的他?
或許,傻氣、不計較,可以說明他內在的大智慧,如何將爛泥來養花,挫折練臣服,趴下後的明白,轉念成為新可能的自己!
何如芸(演員、暢銷作家)
每個人非生而完美,而因為我們擁有不同的生活際遇,也很難完整。如何過得一天天超越自己所想,在挫折中依然屹立,在失意中仍然懷抱盼望,原來是有方法可以遵循的。
李崇義(薩提爾模式溝通引導講師/長耳兔心靈維度創辦人兼執行長)
丁寧的這本書不只是一本心靈成長指南,更是一位真性情的生命實踐者,透過自身經歷淬煉出的智慧結晶。
丁寧用他充滿生命力的文字,鼓勵我們接納自己的所有面向,勇敢地走出舒適圈,透過日復一日的覺察與練習,將生命中的每一個「意外」與「不完美」,轉化為通往更高規格自我的契機。
許藍方(性學博士、主持人、作家)
丁寧的這本書,是一本幫助你誠實地看見自己,並開始實踐內在轉變的練習手冊。丁姐分享了自己如何從混亂與慣性中逐步回到覺察與選擇的旅程,也帶著我們一起透過「30天的轉念練習」,在生活中實際行動,讓「心念的改變」不再只是抽象理論,而是每天都能落實的練習。
讀完這本書的那一刻,你會發現,不只是你在改變,而是你的人生,已經在默默重寫。
鍾欣凌(演員、主持人、作家)
這是一個勇敢直莽的女孩去衝撞世界的一本書,即使遍體鱗傷,也因為轉念,讓他找到修復自己的方法!
Q:人為什麼需要轉念?
A:轉念就是改變我們思維慣性的SOP,人生才會有更大的可能性,不然什麼都不可能了。
而我們的思考模式跟身體的肌肉一樣,可以鍛鍊、可以培養、可以被激發 出更多潛能。
轉念就是改變,改變才能帶動生命的能量逆轉,而轉念最終是為了享受生命中真正的自由意識。
Q:如何打造轉念體質?
A:打造轉念體質的條件只有兩項,需要身心一起合作。包括:
一)培養心的覺察力
二)身體不斷練習
Q:如何透過日常練習逆轉生命能量?
A:逆轉你的能量,只需要兩步:
第一步:我相信
第二步:設定目標
而人類的關係中,有三種是最具切身關係的:自己與自己的關係、自己與別人的關係、以及自己與工作的關係。因此,改善關係,讓自己擁有更多的選擇,就是我們願意尋求改變的目標。
雖說培養一個好習慣需要29天,當然不可能光靠本書這30個練習就會讓你生命完全逆轉,但當你願意花每天一步一步地練習,不斷轉換角度、嘗試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人生,你不會在30天後才發現自己看世界的態度不一樣了⋯⋯
那麼,就從這30個日常練習開始囉!
透過生活中每一刻的深刻覺察,陪伴你度過人生低谷與情緒風暴~
作者簡介:
丁寧
演員、作家、瑜珈老師、三個孩子的媽與三鐵運動員,超級斜槓的表演工作者。
高度敏感的體質,年輕時吃了很多苦,懷疑自己懷疑人生吧,36歲那年開始接觸身心靈課程的學習,之後不間斷的在生活中練習,人生因此大翻轉。
致力於透過影視作品、文字與運動分享,將複雜的身心課題簡化成日常的學習。
提倡「自我價值提升」是可以運用不斷練習做到的,當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價值,就是對這個世界最大的幫助,也因為看到自己的價值,才會開始尊重別人的價值。
著作:《丁寧的孕媽咪瑜珈》」、《我不要完美 只要完整——成為自己的七堂課》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序|將生命荊棘轉化為更美好的自己
王琄(藝人)
想要成為一位演員,
必須先是一個人;
而要成為一位出色的演員,
是不是應該讓生活更加美好呢?
往往這是一個悖論:
生活充滿荊棘,才能得到角色的桂冠!
而人們往往在還沒有取得桂冠之前,已經被荊棘刺痛而無法自拔,更有甚者將挫折刺痛當成榮耀,停留於受害者角色而不自知,錯過了轉化改變的契機!
但,丁寧不同!他的生命歷程並不順遂,表演之路更是斑斑駁駁!為何他,可以成就現在的他?
或許,傻氣、不計較,可以說明他內在的大智慧,如何將爛泥來養花,挫折練臣服,趴下後的明白,轉念成為新可能的自己!
他每一步的人生路,踏實又充滿力量!
而今,他出書分享轉念的日常練習,盡顯格局與大器!
願讀者天天有練習並可以聚焦,讓我們一起成為更理想的自己吧!
推薦序|極致的愛是,除了不曾後悔,我會努力變得更好
何如芸(藝人)
初識丁寧,那時我們都還是青春少女。
因為簽在同一間經紀公司,我們很容易見面。
當年的他總是看起來有些稜角,處事也經常衝動,兜兜轉轉,在演藝工作上一直找不到方向。
但他身上那種仗義豪爽之氣滿溢,我結婚時他還義不容辭當了我的伴娘。
時間經過了16年,之間我們沒有任何聯絡。
再見他時,他變得不一樣了⋯⋯
他出書,當瑜伽老師,得金馬獎,玩三鐵,做了人妻人母,他變成「丁姐」。
一模一樣的一張臉,歲月帶給他的,不是資歷輩份的提升,而是內在素質的豐厚成長。
他不再是我記憶中那個少不更事的少女了。
人生要轉變是多麼困難啊!絕不是一朝一夕。
今日的丁寧,是多少心血和堅持走成他如今的不疾不徐,遇事沉著,像春日陽光般地閃耀。
這樣的他同時也讓我理解,人生中有許多技能是可以練習的。
每個人非生而完美,而因為我們擁有不同的生活際遇,也很難完整。
如何過得一天天超越自己所想,在挫折中依然屹立,在失意中仍然懷抱盼望,原來是有方法可以遵循的。
我有幸可以常常看見丁寧,他可以隨時提點我,
至於讀者們請細心研究他的這本新書,
沒有過不去的暗礁,
只有轉不過的心念。
因為我們深愛自己、家人、朋友,所以我們想成為更美好的那個人。
因為我想要得到幸福,
也衷心希望周圍的人因為有我的存在而感覺更幸福!
這已經是第幾本書了?
丁小寧!你贏了。
你一輩子揮之不去的好友
何如芸
推薦序|接納自己所有面向,你自己就是這個美麗的世界
李崇義(薩提爾模式溝通引導講師/長耳兔心靈維度創辦人兼執行長)
以一位人氣極高的影視之星丁寧來說,我本認為他跟眾多明星一樣在許多社會事件上喜歡明哲保身,甚至會附隨主流思想,讓自己變成累積同溫層的引流者。
但,我錯了。
在許多臉書公開的文章裡,我不僅僅看見勇於為自己發聲的丁寧,也看見他智慧與溫柔的一面。他的敢愛敢恨、對社會人文的獨到見解,以及作為一位得獎女演員的專業與深度,都讓我印象深刻。
後來我去觀看了他主演的舞台劇《四姊妹》後,才發現他的才華不僅僅存在於電影、電視的鏡頭裡,更是活脫脫演進真實人生中。這也是我邀請他來長耳兔演講的重要原因:真誠、灑脫、有見地。
丁寧的這本書不只是一本心靈成長指南,更是一位真性情的生命實踐者,透過自身經歷淬煉出的智慧結晶。
轉念並非空泛的理論,而是具體可行的日常練習。
他從瑜伽的角度俯瞰人生,這點尤其引人入勝。我們的身體承載著過往的經驗與情緒,如果沒有透過覺察與練習去釋放、去轉化,這些舊有的「SOP」就會自動導航我們的人生,即使成長、能力提升,也可能陷入重複的困境 。丁寧以自身懷孕的經歷為例,他曾因父母不睦的婚姻陰影,深信自己不適合家庭與婚姻,甚至在得知懷孕時感到極度驚嚇,腦中充斥著「我的人生會很慘」的負面想法 。然而,瑜伽教會他「活在當下」,當她靜心感受,才發現內心其實充滿喜悅,是過去的經驗與陰影阻擋了真實的感受 。這便是轉念的契機——當我們意識到過往的模式不再適用於當下,改變的可能性便隨之而來。
改變就像看懸疑片,每解開一個謎題,就會帶領你進入另一個謎題,答案最終自然浮現 。他以自己面對外界批評的轉變為例,過去他會因社群媒體的攻擊而生氣、難過,甚至不敢再發表意見 。但透過練習,他學會提醒自己這些言論其實是對方對自己人生的看法與憤怒,與他無關,並在心裡祝福他們 。這種將能量從「在乎別人怎麼看」轉移到「專注在自己身上」的過程,正是拿回人生主控權的關鍵 。
書中多處強調「身體與心靈一起合作」的重要性。我很喜歡他呼應了薩提爾模式裡的冰山隱喻,讓人把目光的焦點從外在事件引導至內在的探索,就如同他自己因敏感體質而情緒超載時,會透過運動來震動能量,讓情緒沉澱下來,進而看清問題所在。
「世上沒有意外!所有的發生,都是要讓你成為更好的人」是書中的核心信念之一,從這裡也帶出了接納的重要性。熟悉薩提爾模式的朋友們都知道,接納就是一種與自我渴望的連結,也正因為如此,當丁寧在得到金馬獎後沉寂的那段時間裡,正是學會如何利用「接納」設下停損點,流動能量,如此才能為自己做出更好的決定。
這本書充滿了丁寧的真誠與勇氣。他不避諱分享自己的「不完美」,例如對獎項的在意、嫉妒心,甚至童年因家境變故而產生的金錢焦慮 。然而,正是這些「不完美」,成就了他獨特的魅力與成長。我深知在自媒體充斥的網路世界裡,完美是社會推銷的假象,不斷追求完美只會讓我們感到匱乏與沉重 。
真正的自由意識,來自於打破習慣的框架,探索各種可能性,並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與不想要的 。
丁寧用他充滿生命力的文字,鼓勵我們接納自己的所有面向,勇敢地走出舒適圈,透過日復一日的覺察與練習,將生命中的每一個「意外」與「不完美」,轉化為通往更高規格自我的契機。正如書中所言,「一沙一世界,你自己就是這個美麗的世界」,當我們管好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係也將隨之改變,活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推薦序|世界是我們內在的映照,從自己開始,宇宙隨之轉動
許藍方(性教育專家、主持人、暢銷作家)
我們常常希望外在世界更好,希望他人更體貼、更理解我們。但事實上,真正有力量的改變,從來不是要求別人改變,而是從自己開始。
我在演講或粉專上很喜歡分享這樣的觀點:開始意識、勇於面對、做好自己,世界自然會改變。我們會想要控制別人,多半是因為內在渴望穩定與安全;而那份不安,往往只能靠自己去看見、處理,才能真正得到自由。
丁寧的這本書,是一本幫助你誠實地看見自己,並開始實踐內在轉變的練習手冊。丁姐分享了自己如何從混亂與慣性中逐步回到覺察與選擇的旅程,也帶著我們一起透過「30天的轉念練習」,在生活中實際行動,讓「心念的改變」不再只是抽象理論,而是每天都能落實的練習。
書中的練習從身、心、靈三個面向同步切入,讓我們真正理解:「改變不是一次劇烈的革命,而是一點一滴、日復一日的選擇與調整。」習慣的培養需要時間累積,以我個人的經驗,大約從第三個禮拜(21到28天)開始會逐漸穩定;更重要的是,從你翻開這本書的那一刻,改變已經發生。
我和丁姐的認識其實是在臉書上,也就是一般人所謂的「臉友」,當時的我們毫無工作或生活上的交集,也說不上來從什麼時候開始互動變多。但回頭看才發現,「能量相近的人,注定會相遇」。當你讓自己越來越好、越來越完整(詳見丁姐的《我不要完美,只要完整:成為自己的七堂課》一書),你會發現,身邊開始聚集的,都是那些你過去所認知、甚至羨慕想成為的人。
那不是巧合或神奇,而是轉念與改變帶來的生命禮物。
讀完這本書的那一刻,你會發現,不只是你在改變,而是你的人生,已經在默默重寫。
推薦序|看一位勇敢直莽的女孩如何衝撞世界、修復自己!
鍾欣凌(藝人)
我認識的丁寧,是一個自信心爆棚、但又常常否定自己的人!
之前跑宣傳,要抽籤回答問題,有一個問題是:「你有沒有講過其他人的壞話?」,我心想,好險不是我抽到這個問題,因為我有講過丁小寧的壞話!
我不理解怎麼會有人可以這麼有自信地說:「這個角色除了我之外沒有人可以演」、「我演得最好」,這對於總是把事情想得比較困難的我來說,真的是下巴掉下來!但有時候他又會因為上個通告表現不夠滿意、而覺得自己是個笨蛋,然後回家沮喪三天!
我想,也是因為這麼的拉扯,他才可以這麼地有彈性。他張開雙手擁抱人群跟世界,他欣賞自己的優點(50幾歲要腰束奶澎還真是不容易),跟自己的缺點正面對決(他非常討厭跑步,於是規定自己一定要去跑步),他應該是我見過數一數二熱愛生命的人!
這是一個勇敢直莽的女孩去衝撞世界的一本書,即使遍體鱗傷,也因為轉念,找到修復自己的方法!
名人推薦:推薦序|將生命荊棘轉化為更美好的自己
王琄(藝人)
想要成為一位演員,
必須先是一個人;
而要成為一位出色的演員,
是不是應該讓生活更加美好呢?
往往這是一個悖論:
生活充滿荊棘,才能得到角色的桂冠!
而人們往往在還沒有取得桂冠之前,已經被荊棘刺痛而無法自拔,更有甚者將挫折刺痛當成榮耀,停留於受害者角色而不自知,錯過了轉化改變的契機!
但,丁寧不同!他的生命歷程並不順遂,表演之路更是斑斑駁駁!為何他,可以成就現在的他?
或許,傻氣、不計較,可以說明他內在的大智慧,如何將爛泥來養...
章節試閱
前言|
只要學會轉念,沒有過不了的坎!
這幾年的風雨,我就靠這能力逢凶化吉。
寫完上一本作品《我不要完美,只要完整——成為自己的七堂課》之後,我想我不能只是告訴大家,我是如何成為現在的樣子就好,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像我擁有這樣的緣分與機會學習這些課程,但我相信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部分的自己想破繭而出,看看自己能變成什麼樣更有意思的人。
因為想要變好是人的本能。
我知道我必須再整理出一套穩定練習的方式,協助所有想讓自己活得更有彈性、更自由自在的人,有系統有方法慢慢練習,學會轉念、學會換位思考,走向更高規格的自己;或是說,更不虛度自己可貴的一生。
而且,相信當你被這本書的書名吸引而打開來瞧瞧,就是你現在的生活已經不能滿足你了,或是,你受夠了。
不能滿足現在的你,非常好,就不要再多說了,但那你受夠了的這個部分呢?那是什麼?
我36歲之前都不是自己,都是別人認為的「陽光開朗」的人;現在回想真是可笑,那時的我內在陰暗得要命,常常錄完影回到家就蹲在客廳哭;哭完了,繼續扮演他人眼中「陽光開朗」的女生。
36歲那年做完一個心理諮商的療程之後,我開始接觸身心靈課程長達15年,立下了誓言:「我此生都要說真話,我要成為真正的自己!」迄今近30年,我很感謝生命的際遇讓我有機會不斷練習,走到現在,我對自己感到驚奇萬分,我真的是個太有趣的人了。
有時突然想到40歲、30歲、20歲當時的我,我會覺得「好險!!!」這些學習,讓我在哪個moment、哪些人生的十字路口,做了些什麼不同以往的決定,而每個決定都在改變我當時阻塞的能量、過不了的坎;當時,我沒有感覺這些決定有什麼了不起,現在回想起來,卻發覺這些決定實在是太驚險了!
是我一路的學習,培養出我不斷換位思考、及不斷轉念的能力與習慣。
我真的不適合嗎?
第一次發現轉念的重要,應該是我39歲懷孕那次吧!
雖然到了那個年紀,但是我完全沒有結婚生子的念頭,也一直洗腦自己並不適合家庭及婚姻,因為我的父母婚姻並不和諧,爭吵了一輩子。所以當我知道自己懷孕時,整個嚇到,而且是好像被人把雙腳抓起來頭往下的那種驚嚇;對,我甚至哭了,無法相信自己即將要有小孩,這實在是太可怕了!
當下,我的腦子不斷注入「我的人生會很慘、我完蛋了、未來無法再繼續我深愛的表演工作」之類很奇怪的想法(因為我從小被媽媽教育,女人一旦結婚有孩子,就沒有自己!)。在我快要被淹沒,正打算採取行動來阻止這一切時,我突然想到瑜伽教會我的:「當下,活在當下!用當下你的能量,來面對當下的事情」。
於是,我讓自己安靜下來,呼吸感受一下自己。
才兩秒,我發現我的心好像被一顆大太陽照撫著,我的心是很開心的,我的身心已經準備好來迎接這件事,只是我的腦袋習慣滑回過去;我的反應是來自於過去的習慣、過往的經驗與陰影,而不是這件事情帶給我的真實感受。
於是我決定要改變,我不要活在父母的過去,我不會重複他們的錯誤,我是我,他們是他們;我現在很好,我要跟著我的心,我要用自己的方式來教養我的孩子,而不是我父母的。
很多時候,不是我們不適合什麼,是我們根本不知道我們適合什麼?因為過去的陰影擋在我們前面。
結婚生子之後才發現,我很適合婚姻耶。母親這個角色的學習,幾乎讓我「轉大人」,在夫妻與親子關係裡面的「切磋」, 讓我不斷地跟真實的自己與內在那個沒被肯定的小女孩面對面;隨著孩子成長,問題越加不一樣,我也跟著被迫面對自己的不足,接受自己的不足,然後,慢慢地長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原來我是這個樣子呀!」這些體驗對我來說太珍貴,千金難換。
有時我會想到,如果我那時堅持不改變我的生活,堅持維持我的慣性,捍衛我所謂的自由,現在的我應該蠻慘的吧。
這件事讓我學到,我們並不是不適合什麼什麼,有時是因為我們扛著過去的陰影而不自覺,或者在我們訂下這個習慣或想法的當下,自己的能力就是長成那樣。
但事實是,我們會成長、會改變,能量當然也不一樣,這合理吧。也就是說,如果我們長大了、往前走了,卻還是堅守著過去的想法,去做一樣的事、一樣的決定,完全不願意改變,或者覺得自己沒能力改變,這才不合理吧!
你可以想像一下,用照顧嬰兒的方式來對待一個14歲的青少年,那該有多恐怖?但你現在是不是用同樣的方法在對待自己?這樣你還不想改變嗎?還不願意轉念嗎?
身體跟心智一樣,都要透過不斷地練習,來穩固所學習到的事物,養好自己不斷轉念的體質。每一次的轉念,你就更擴大自己的眼界,越不被自己的過往所綑綁,越遠離糾纏著你的陰影,當然,就越有機會成為自己真正想要的樣子。
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保持轉動,能量就會轉。
拜託不要再說:「我沒有辦法!」講久了,你的人生,就真的一無辦法了。
序場|
在任何的關係裡轉念,就是瓦解僵化能量的開始,創造出另一種自己的可能性。
我在這個行業浮浮沉沉、不算有紅過;本以為得了金馬獎後會一帆風順,有兩年間工作忙翻了,之後卻突然一切都沉寂下來。
好恐怖……這簡直比沒得獎前還令人害怕。
我一定是有什麼問題?不然這樣不合理吧!
還好,學習了15年身心靈課程的錢沒有白花,這些訓練與練習像一張安全網,為我設下了停損點。
我先讓自己沮喪憤怒、有的沒的負面情緒好好釋放,難受一段時日後,我開始重新整理自己。
我誠實地檢查幾樣自己比較在意的事,例如失敗的案子、沒接到的工作、以為自己很好結果卻不好的……。結果發現,哇,我的問題還真不少。我的確在得獎之後就變得不太愛改變,各種堅持變多了,毛變得難摸了,以前不挑角色,現在也挑了。我想所謂的「大頭症」,應該就是指這個意思吧。
那個之前會不斷轉念、轉來轉去的我,現在不願意轉了,開始要求別人為我而轉。
哎,只不過是得了個獎,我就又把自己活回去了。
轉念的練習,跟運動一樣,運動一停,肌肉與身體能力就會下降,以前累積的成果,突然間會煙消雲散。
我18年前就開始學習身心靈的鍛鍊,學習不斷轉換不同角度思考,只是當自己的人生稍稍平穩順利後,過去自以為是的驕傲就又出現,練習就停滯;一停滯,過去的習性很容易再回歸,特別是你原本強烈迷人的性格特質,霎那間變成壓垮駱駝的最後那根稻草,成是因此,敗更是。
我想到當初剛結婚一年時,曾經跟我先生馬修吵得不停,離婚兩字就在嘴邊快要噴出來時,我突然想到上課時老師說過的話:「關係是一面鏡子。」鏡子裡看到的都是自己有的問題,但自己不知道,也不承認。
我開始在吵架時,把注意力轉移到自己的情緒反應上,一邊吵架、一邊看著自己的情緒,然後照顧自己的情緒。
這麼一轉,所有的爭吵就成了練習的機會;我也常在吵完看到自己一些習氣後,非常感謝馬修。
我們跟工作的關係,也是如同一面鏡子。
我開始再把每一個拿不到的案子、人際關係的衝突拿用來做練習,提醒自己做不同的選擇。
「丁姐,最後他們還是選擇XXX,他們說很抱歉談了這麼久……」
「真的很煩呢,有其他人選幹嘛不先說。」我看到我的情緒反應,生氣自卑,覺得被比較、被看輕,我看到了。
「丁姐,他們說角色性格改過調整,下次有適合的再合作。」都第三次「下次」了,是價錢問題就直說嘛!
「……好,真的很煩,今年案子都這樣……好。」我看到自己試圖封住沮喪的入口,我沒有錯,也沒有強迫自己要樂觀接受。
「丁姐……」
「好,我知道了,謝謝。」別人拿到這個案子表示這是他的學習,不是我的。
我把所有的失敗,都拿來好好檢查自己現在的潛意識是什麼?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是不是太自以為是?我憑什麼覺得自己做得夠多了? 我一定要靠別人的認同來認同自己嗎?
我既然不能改變事情,賺不到這個錢,得不到這個名,至少要讓這件發生在我身上時,對我是有一丁點幫助的,不然就真的虧大了。
而每一次的轉念,這邊轉、那邊拐彎,一步一步、一層一層,把我帶到我原本沒想像到的地方。
有什麼比自己讓自己驚豔來得爽快踏實呢?
轉念跟做瑜伽一樣是很科學的歷程,可以透過實驗加以證明,也可以透過練習去穩定你新的神經系統所創造出來的新方式,讓這個新的方式擴大你的視野,體驗不同的選擇,給予生活更多空間,也讓你的人生不會因自己固著的思考模式而僵化,難以改變。
因為人生太短暫,學會轉念要趁早。
前言|
只要學會轉念,沒有過不了的坎!
這幾年的風雨,我就靠這能力逢凶化吉。
寫完上一本作品《我不要完美,只要完整——成為自己的七堂課》之後,我想我不能只是告訴大家,我是如何成為現在的樣子就好,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像我擁有這樣的緣分與機會學習這些課程,但我相信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部分的自己想破繭而出,看看自己能變成什麼樣更有意思的人。
因為想要變好是人的本能。
我知道我必須再整理出一套穩定練習的方式,協助所有想讓自己活得更有彈性、更自由自在的人,有系統有方法慢慢練習,學會轉念、學會換位思...
目錄
目錄|
推薦序
將生命荊棘轉化為更美好的自己 王琄
極致的愛是,除了不曾後悔,我會努力變得更好 何如芸
接納自己所有面向,你自己就是這個美麗的世界 李崇義
世界是我們內在的映照,從自己開始,宇宙隨之轉動 許藍方
看一位勇敢直莽的女孩如何衝撞世界、修復自己! 鍾欣凌
前言
序場
人為什麼需要轉念?
轉念與改變,就是累積能量存款
打造轉念體質
逆轉能量,只要兩步
Day 1:世上沒有意外!所有的發生,都是要讓你成為更好的人
Day 2:所有你不喜歡的,就是你最該學習的
Day 3:撫觸可以鎮定神經
Day 4:靜得下來,動才有意義
Day 5:前腳走、後腳一定要放,不然怎麼向前?
Day 6:不是什麼都會過去,如果你不做些什麼,事情就不會過去
Day 7:路挑難的走
Day 8:與自己為敵,就是跟全世界為敵
Day 9:問題被發現的同時也被解決了
Day 10:如果你不愛自己,怎麼給別人他需要的愛?
練習中所有讓你感覺不舒服的,才是對的
Day 11:當決定要改變時,你已具備改變所需的力量了
Day 12:恐懼不會不見,但可以視而不見
Day 13:為自己的情緒負起所有責任
Day 14:說出真實,就是自由
Day 15:你有多大的負面能量,就有多大的正面能量
Day 16:經得起反覆考驗的,才是可以仰賴的信念
Day 17:別人對你的批評是他對自己人生的看法,不是你的
Day 18:把能量放在別人身上,你自己當然沒有力量
Day 19:關係是一面鏡子,鏡子不會照出你所沒有的
Day 20:管好你的嘴,就能管好你的心
拿回人生的主控權
Day 21:你的外在言行,就是你內在的投射
Day 22:同等能量才會相互吸引
Day 23:所有的不完美才是完美
Day 24:平等心,就沒有好事、壞事的分別了
Day 25:事情只會在你可以承擔的時候發生
Day 26:心靈是用來平衡物質的拉扯
Day 27:如果怕麻煩,以後你的人生就只會剩下麻煩
Day 28:你所累積的一切,在緊要關頭絕不會背棄你
Day 29:接受帶來和解,和解就是設下停損點
Day 30:沒有勇氣,愛是展現不出來的
一沙一世界,你自己就是這個美麗的世界
附錄:30日的行動清單
目錄|
推薦序
將生命荊棘轉化為更美好的自己 王琄
極致的愛是,除了不曾後悔,我會努力變得更好 何如芸
接納自己所有面向,你自己就是這個美麗的世界 李崇義
世界是我們內在的映照,從自己開始,宇宙隨之轉動 許藍方
看一位勇敢直莽的女孩如何衝撞世界、修復自己! 鍾欣凌
前言
序場
人為什麼需要轉念?
轉念與改變,就是累積能量存款
打造轉念體質
逆轉能量,只要兩步
Day 1:世上沒有意外!所有的發生,都是要讓你成為...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