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學是吾中華民族偉大寶庫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療效。它經歷了漫長歲月的生息發展,始終與人們的生存鬥爭相結合,為吾中華民族之繁衍昌盛作出了寶貴而重要的貢獻。本書主要內容包括:中醫內科疾病特點、肺系疾病、心系疾病、脾胃病證、肝膽疾病、氣血津液病證、經絡肢體病證。全書既有辨證用藥之正方,也有民間驗方、針灸推拿與藥膳食療之法,還有預防保健之措施,學者可根據需要選擇而參考之。
章節試閱
第一章中醫內科疾病特點
感冒
〔概述〕
感冒是因風邪侵襲人體而導致的外感疾病。臨床上以頭痛、鼻塞、流涕、噴嚏、惡寒、發熱、脈浮等為主證。一般病程3~7天。感冒又稱傷風、冒風、冒寒。如在一個時期內廣泛流行,證候又多相類似者,稱為時行感冒。
感冒四季均可發生,當四時氣候突然變化、冷暖失常之際,風邪 常與當令之時氣相合,故冬季多屬風寒、春季多屬風熱、夏季多夾暑濕、秋季多兼燥氣、梅雨季節多夾濕邪。一般以風寒、風熱較為多見。風邪入侵途徑及病變部位主要局限在肺衛,當機體正氣不足,衛外功能減退時,外邪則從口鼻、皮毛入侵,產生衛表及肺系症狀。治療以解表祛邪為主,若虛體受邪者,則應扶正與解表並施,不可專行發汗,以免傷肺。
西醫學的上呼吸道感染屬於感冒範圍,流行性感冒屬於時行感冒的範圍。
【辨證用藥】
一、風寒感冒
[主要症候]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肢體酸痛,鼻塞噴嚏,時流清涕,喉癢,咳嗽,痰白清稀,舌苔薄白而潤,脈浮緊,發熱時脈浮數。
[治則方藥]辛溫解表。荊防敗毒散加減。
荊芥9克,防風9克,蘇葉9克,豆豉9克,柴胡9克,前胡9克川芎9克,桔梗3克,生甘草6克,蔥白3克。
表寒重者加麻黃、桂枝;頭痛甚者加白芷、藁本;肢體酸痛者加羌活、獨活。
二、風熱感冒
[主要症候]發熱較重,微惡風寒,或有汗出,頭脹痛,鼻塞涕濁,口乾咽燥,乳蛾紅腫,咳嗽,痰黏或黃,舌苔薄白而幹,或薄黃,脈浮數。
第一章中醫內科疾病特點
感冒
〔概述〕
感冒是因風邪侵襲人體而導致的外感疾病。臨床上以頭痛、鼻塞、流涕、噴嚏、惡寒、發熱、脈浮等為主證。一般病程3~7天。感冒又稱傷風、冒風、冒寒。如在一個時期內廣泛流行,證候又多相類似者,稱為時行感冒。
感冒四季均可發生,當四時氣候突然變化、冷暖失常之際,風邪 常與當令之時氣相合,故冬季多屬風寒、春季多屬風熱、夏季多夾暑濕、秋季多兼燥氣、梅雨季節多夾濕邪。一般以風寒、風熱較為多見。風邪入侵途徑及病變部位主要局限在肺衛,當機體正氣不足,衛外功能減退時...
目錄
第一章中醫內科疾病特點
第二章肺系疾病
感冒
咳嗽
哮喘
肺癰
肺癆
第三章心系疾病
心悸
胸痺
失眠
癲狂
癇證
第四章脾胃病證
嘔吐
反胃
呃逆
噎膈
胃痛
腹痛
痢疾
泄瀉
便秘
第五章肝膽疾病
鼓脹
黃疸
脅痛
眩暈
第六章氣血津液病證
鬱證
奔豚氣
積聚
水腫
內傷發熱
虛勞
自汗、盜汗
消渴
遺尿、小便不禁
第七章經絡肢體病證
頭痛
腰痛
痺證
腳氣
第一章中醫內科疾病特點
第二章肺系疾病
感冒
咳嗽
哮喘
肺癰
肺癆
第三章心系疾病
心悸
胸痺
失眠
癲狂
癇證
第四章脾胃病證
嘔吐
反胃
呃逆
噎膈
胃痛
腹痛
痢疾
泄瀉
便秘
第五章肝膽疾病
鼓脹
黃疸
脅痛
眩暈
第六章氣血津液病證
鬱證
奔豚氣
積聚
水腫
內傷發熱
虛勞
自汗、盜汗
消渴
遺尿、小便不禁
第七章經絡肢體病證
頭痛
腰痛
痺證
腳氣
商品資料
出版社: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08-05-01ISBN/ISSN:9787506285704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43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