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在改革以來所經歷的變化堪稱一場隱性革命。今天回顧起來,其主要動力其實來自農業外,不是傳統農業現代化中的科學選種與化肥,更不是機械化,而是伴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尤其是非農部門的發展以及收入上升,而導致的人民食品需求轉型,特別是畜-禽-魚和菜-果消費的大規模上升,由此導致農業結構的基本轉化。它其實是個由消費變化所推動的農業革命。
作者簡介:
黃宗智,(Philip CCHuang),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校區(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歷史系教授(1966-2004年),中國研究中心創辦主任(1986-1995年),Modern China創刊編輯(1975年至今) 。主要著作有《華北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長江三角洲小農家庭與鄉村發展》、《經驗與理論:中國社會、經濟與法律的實踐歷史研究》,以及法律史三卷本:《清代的法律、社會與文化:三民法的表達與實踐》、《法典、習俗與司法實踐:清代與民國的比較》和《過去和現在:中國民事法律實踐的探索》。
目錄
前言D01
第一章導論D01
第一編從內捲到隱性農業革命
第二章18世紀英國與中國:兩種農業系統及其變遷027
第三章中國小農經濟的過去和現在——舒爾茨理論的對錯063
第四章土地制度、農業體系和發展出路084
第五章三大歷史性變遷的交匯與中國小規模農業的前景103
第六章中國的隱性農業革命127
第七章中國的新時代小農場及其縱向一體化:龍頭企業還是合作組織138 第二編中國的現代社會形態第八章中國被忽視的非正規經濟:現實與理論163 第九章中國的小資產階級和中間階層:悖論的社會形態193 第十章跨越左右分歧:從實踐歷史來探尋改革210 第十一章結論:走向從實踐出發的經濟史和經濟學226 參考文獻243
前言D01
第一章導論D01
第一編從內捲到隱性農業革命
第二章18世紀英國與中國:兩種農業系統及其變遷027
第三章中國小農經濟的過去和現在——舒爾茨理論的對錯063
第四章土地制度、農業體系和發展出路084
第五章三大歷史性變遷的交匯與中國小規模農業的前景103
第六章中國的隱性農業革命127
第七章中國的新時代小農場及其縱向一體化:龍頭企業還是合作組織138 第二編中國的現代社會形態第八章中國被忽視的非正規經濟:現實與理論163 第九章中國的小資產階級和中間階層:悖論的社會形態193 第十章跨越左右分歧:從實踐歷史來探尋改革...
商品資料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09-01ISBN/ISSN:9787511809940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6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