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上,沿襲方仙道、黃老道的某些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而逐漸形成,以“道”為最高信仰,相信人通過某種實踐、經過一定修煉有可能長生不死,並成為神仙的中國本民族的傳統宗教,它尊老子為教主,奉老子的著作《道德經》為主要經典,且對其進行了宗教性的闡釋。道教對於中國封建時代的政治、經濟、哲學、文學、醫學、化學、天文、地理以及思維方式、倫理道德等各個方面都有過不同程度的影響。
道教是中國惟一的土生土長的傳統宗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綜合體,要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就得了解道教。但是,由於長期以來缺乏對道教進行系統、科學的研究,以及道教本身所具的複雜性,許多人對道教有種種誤解或錯誤認識。
作者簡介:
唐大潮,湖南澧縣人,1956年生。先後獲四川大學哲學學士、哲學碩士、哲學博士學位。現為四川大學教學研究所教授。
目錄
引言
第一章道教的起源
第一節歷史背景
第二節思想淵源
第二章漢魏兩晉南北朝道教
第一節早期道教經書和民間道教
第二節道教在魏晉時的分化和發展
第三節道教在南北朝的改造和充實
第四節道教經收的大量造作和道館(觀)的興起
第三章隋唐五代北宋道教
第一節隋至盛唐道都和興盛與教理大發展
第二節安史之亂後至五代十國期間曲折
第三節北宋道教的複興和發展
第四章道教在金與南宋的發展、改革及道派分化
第一節太一教、太道教及全真道在金代的創立及發展
第二節道教在南宋的發展
第五章元代道教的興盛以及明初中期的道教
第一節全真道、太一道、真大道三大道派的發展
第二節龍虎山張天師一系及其支派玄教
第三節茅山、閣皂及神霄、清微、東華、天心、淨明諸派
第四節各道派的會歸與合併
第五節明初、中期道教的發展和興盛
第六節道教對社會的影響及“三教合一”思想的深入
第六章道教在明後期至清嘉道間的衰降
第一節進入衰降期的道教
第七章鴉片戰爭以後至民國時期的道教
第一節鴉片戰爭以後道教與統治者的關係以及轉向民間發展的基本情況
第二節近現代全真和正一道的傳承
第三節丹法西派創始人李西月及黃裳的內丹思想
第四節著名道教學者陳櫻寧
第五節民國時期的道教會
第六節道書編纂及學術界研究道教的主要成果
第八章中華人 民共和國建立後的道教
第一節道教的新生及其對新時代的適應
第二節失誤的政治運動中的道教
第三節新歷史時期中的道教
引言
第一章道教的起源
第一節歷史背景
第二節思想淵源
第二章漢魏兩晉南北朝道教
第一節早期道教經書和民間道教
第二節道教在魏晉時的分化和發展
第三節道教在南北朝的改造和充實
第四節道教經收的大量造作和道館(觀)的興起
第三章隋唐五代北宋道教
第一節隋至盛唐道都和興盛與教理大發展
第二節安史之亂後至五代十國期間曲折
第三節北宋道教的複興和發展
第四章道教在金與南宋的發展、改革及道派分化
第一節太一教、太道教及全真道在金代的創立及發展
第二節道教在南宋的發展
第五章元代道教的興盛以及明初中期...
商品資料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日期:2001-06-01ISBN/ISSN:7801232291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33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