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懷祺1938年生,安徽廬江縣人。1961年畢業于安微師范大學歷史系。1981年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宋代史學思想史》、《鄭樵年譜稿》、《中國史學思想史》、主編、撰寫10卷本《中國史學思想通史》等。沒有思想,沒有哲理的史書,是不能給人智慧的;反過來,古今中外的史學名著,書中都閃爍著思想的光華。中國古代史學家是從傳統的經籍中得到了思維訓練,啟發他們研究天人關系,從自然變動中得到對社會歷史變化的理解。富有辯證法因素的《周易》對中國各個歷史時期史學的影響,更在其它經籍之上。本書客觀地闡述了易學對中國各個歷史時期史學的影響,揭示了中國古代史學的一個重要的民族特征。
作者簡介:
吳懷祺1938年生,安徽廬江縣人。1961年畢業于安微師范大學歷史系。1981年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宋代史學思想史》、《鄭樵年譜稿》、《中國史學思想史》、主編、撰寫10卷本《中國史學思想通史》等。
目錄
總序一(任繼愈)
總序二(朱伯崑)
自序
第一章 易學與中國古代史學
一、以史證易與以易解史
二、中國古代史學思維術與易學
第二章 先秦史官通《周易》
一、先秦史官與《周易》
二、變通的史學思想與先秦史官說《易》
第三章 司馬遷的易學與史學
一、司馬遷的家學與易學淵源
二、《易大傳》與司馬遷的“一家之言”
三、通古今之變的歷史盛衰觀
四、承弊易變的社會變革觀
第四章 漢《易》與《漢書》
一、《易》為經籍之原
二、《漢書·五行志》與京房《易》
三、《易緯》編造出的古史
第五章 漢魏易學的變化與史學
一、漢易的轉型
二、荀悅以易解史
三、王弼的易學與袁宏論史
第六章 易學的總結、發展與史學(上)
一、唐代學術總結思潮中的易學與史學
二、宋代易學發展與史學
第七章 易學的總結、發展與史學(下)
一、歐陽修的易學、理學與史學
二、《程氏易傳》與程頤的歷史以
三、易學與司馬光的史學思想
四、朱熹的易學與史學
第八章 學術兼采思潮走向的易學與史學
一、王夫之的易學與史論
二、章學誠的易學與史學思想
第九章 史學近代化過程中的易學
一、20世紀的《周易》研究:從神的啟示錄還原為世俗人的作品
二、辨古史、辨古書和《周易》
三、郭沫若的易學與古史研究
總序一(任繼愈)
總序二(朱伯崑)
自序
第一章 易學與中國古代史學
一、以史證易與以易解史
二、中國古代史學思維術與易學
第二章 先秦史官通《周易》
一、先秦史官與《周易》
二、變通的史學思想與先秦史官說《易》
第三章 司馬遷的易學與史學
一、司馬遷的家學與易學淵源
二、《易大傳》與司馬遷的“一家之言”
三、通古今之變的歷史盛衰觀
四、承弊易變的社會變革觀
第四章 漢《易》與《漢書》
一、《易》為經籍之原
二、《漢書·五行志》與京房《易》
三、《易緯》編造出的古史
第五章 漢魏易學的變化與史學
一、漢易的轉型
二、荀悅...
商品資料
出版社:中國書店出版社出版日期:2004-03-01ISBN/ISSN:7806631623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35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