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東南亞華人的視角,直擊冷戰現場! ★
◎ 為冷戰年代的南洋留下第一手見證
◎ 橫跨韓戰、越戰、馬共武裝鬥爭與新馬分家
◎ 收錄多幅珍貴新聞現場照片
◎ 重現傳奇記者的生命軌跡
一生最好的歲月,獻給新聞事業。
《冷戰與南洋:我的新聞人生》是新加坡已故資深記者陳加昌七十年新聞人生的回顧。
書名中的「冷戰」為時間維度,「南洋」為空間座標,將其記者生涯中最重大歷史節點與關鍵人物交織呈現,寫下冷戰裡的南洋視角。
從韓戰、越戰、萬隆亞非會議、華玲和談、新馬分家到泛亞通訊社的興衰轉型,陳加昌走過每一場新聞現場,書寫每一段地緣變局,不僅是記者的職涯自述,更是一部以南洋視角書寫的冷戰亞洲史。
「我初入報社當記者是一九四九年底,很快就進入狀況。自認擁有敏銳的新聞細胞、觸角和聯想。我能講中英日文,方言除了自己的客家梅縣母語,潮州話、閩南話、廣東話都很流暢,加上應付得來的瓊州話和馬來話,共九種語言,對我的工作幫助很大,皆是天賦。沒有人指導,只要知道什麼是新聞,能寫就行。」——陳加昌
作者簡介:
陳加昌(1931–2023)
新加坡資深記者。曾擔任《中興日報》、《益世報》、《中國報》及泛亞通訊社記者,活躍於上世紀五、六〇年代冷戰時期的東南亞政局現場。從事新聞工作逾半世紀,採訪過萬隆會議、新馬分家、新加坡獨立、學潮暴動、福利巴士工潮暴亂、種族暴動及重大區域外交事件等新聞。
著:
《越南——麻煩的鄰居》(泛亞通訊社,1979)
《柬埔寨:預言的祭品》(泛亞通訊社,1980)
《學日本、看日本:日本第一的虛虛實實》(泛亞通訊社,1982)
《越南,我在現場》(八方文化創作室,2011)
《越南,我在現場:一個戰地記者的回憶》(明報出版社,2012)
《越戰機密檔》(中國發展出版社,2014)
《我所知道的李光耀》(玲子傳媒,2015)
《超越島國思維:李光耀的建國路與兩岸情》(天下文化,2016)
《中柬風雲六十年:陳加昌歷史筆記》(玲子傳媒,2018)
《行動黨與新加坡的崛起,國家建設者李光耀的軍事與媒體戰略》(崧燁文化,2024)
譯:
筱崎護著、陳加昌譯《新加坡淪陷三年半》(泛亞通訊社,1982)
目錄
自序新聞人生七十年 3
序千里姻緣/大關涼子 7
序父親點滴/陳麗芬 11
編者的話/林鳳英 15
歷史圖片1937-2019 21
第一部我的少年和家庭
第一章我的父親 59
第二章我們的大家庭 73
第三章從光洋到公教 87
第四章要我當藥店學徒 95
第二部在中興日報開始記者生涯
第五章踏入新聞界 103
第六章大人物與小記者 117
第七章殖民地政府網開一面 137
第八章我寫的第一則震撼新聞 145
第九章 萬隆會議場外絮聞 167
第十章衝上更闊的天空 175
第三部宋德和與泛亞社
第十一章戰後日本 187
第十二章宋德和在占領下的日本 201
第十三章成立泛亞社 213
第十四章相逢在有樂町 231
第十五章東京泛亞社「世代交替」 255
第十六章宋德和的戰地採訪 263
第四部馬共與新馬的動盪年代
第十七章新馬頒布緊急狀態 281
第十八章馬共動亂 295
第十九章見證「華玲和談」 311
第二十章報業春秋 323
第五部我在泛亞社的日子
第廿一章我在泛亞社 353
第廿二章再度踏上西貢和金邊 387
第廿三章通訊社「轉型」自救 401
第廿四章資訊轉型新產品 413
第廿五章大膽辦日語每週雙日刊 419
自序新聞人生七十年 3
序千里姻緣/大關涼子 7
序父親點滴/陳麗芬 11
編者的話/林鳳英 15
歷史圖片1937-2019 21
第一部我的少年和家庭
第一章我的父親 59
第二章我們的大家庭 73
第三章從光洋到公教 87
第四章要我當藥店學徒 95
第二部在中興日報開始記者生涯
第五章踏入新聞界 103
第六章大人物與小記者 117
第七章殖民地政府網開一面 137
第八章我寫的第一則震撼新聞 145
第九章 萬隆會議場外絮聞 167
第十章衝上更闊的天空 175
第三部宋德和與泛亞社
第十一章戰後日本 187
第十二章宋德和在占領下的日本 201
第十三章成立泛亞社 213
第...
商品資料
出版社:季風帶文化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25-08-06ISBN/ISSN:9786269872763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2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