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NT$ 550
優惠價:79 折,NT$ 434
優惠截止日:至2025年11月20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5
透過禪學藝術家與書道家之眼
細細品味京都30座禪庭的豐厚底蘊與深邃韻味
想像一下,自己身處京都,凝視著一座古老的禪宗庭園,
你會如何詮釋眼前所見的景象?
這些歷經數百年的禪宗造園藝術,出自什麼歷史源流?
庭園當中又有哪些深具意義的象徵與符號呢?
《京都禪庭之美》以豐富的全彩照片與撫慰人心的文字,帶你走訪京都的禪寺庭園。這些建於14至17世紀左右的古老庭園,有些綠意盎然、流水潺潺;有些則僅以岩石與白砂構成──無論是哪一種,皆與特定禪寺有著深厚的淵源,共同體現明心見性的禪宗美學。
身為禪宗藝術家的作者與攝影師,介紹了日本禪宗庭園的文化與歷史背景,並透過精心編排的照片,展現禪宗美學七大特質:
「端的」(直接了當)、
「無事」(樸實自然)、
「活潑」(生氣勃勃)、
「寂照」(幽靜光明)、
「大用」(妙用無窮)、
「不二」(超越對立)、
「無盡藏」(取之不竭)。
本書雖著眼於傳統日本禪宗庭園,也就是寺院中供人打禪靜坐的空間,但時至今日,世界各地的現代建築廣受其啟發,就連私人住家、博物館乃至企業大樓,皆可見到饒富禪意的日式庭園點綴其中。無論位於何處,這些禪庭都能幫助觀者沉澱心靈、深刻內省,為生命重新注入源頭活水。
竭誠邀請你放鬆心情,一同來細細品味日本禪庭之美。也請別忘了,庭內的一砂一石、一草一木乃至形構等細節,都是引領我們了悟真理、通往覺醒的無上指引。
作者簡介:
棚橋一晃|文字
1933年出生於日本,是名藝術家,同時也是佛學學者及社會運動者,曾居住京都多年。自1977起定居美國後,有長達二十年的時間,幾乎年年都會回到這座古都造訪禪宗庭園。他著作豐富,有《Painting Peace: Art in a Time of Global Crisis》、《Penetrating Laughter: Hakuin's Zen & Art》、《Brush Mind》等多部作品。有關其藝術理念與作品介紹,詳見www.brushmind.net。
長瀨光惠|攝影
1967年生於日本,最初於加拿大溫哥華學習攝影。後旅居美國期間,對禪學產生濃厚興趣,開始鑽研米格桑(Miksang)冥想攝影,這是一種融入禪修概念的攝影藝術,目前她於多場工作坊擔任講師。她的攝影作品曾多次刊登於雜誌與書籍,並在日本及國際間舉辦展覽。欲了解更多資訊或欣賞近期作品,可參閱個人網站:www.mitsuenagase.com。
譯者簡介:
林士棻
國立高雄第一科大口筆譯研究所畢業,現從事文字加工業。譯╱著作包括《台南風格私旅》兩冊、《江戶城裡的異鄉人》、《清潔女工手記》(合譯)、《失控的群體思維》、《共濟會,被隱藏的世界史》等。
名人推薦:
專業推薦
吳書原|景觀建築師
李長潔|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李清志|都市偵探.建築學者
凌宗魁|建築文資工作者
「這本精美絕倫的書展現了日本文化中庭園藝術的稀有與美麗。它是一部充滿洞見與圖像的寶庫,將啟發並取悅讀者與觀賞者。」
──喬安‧哈利法克斯(Joan Halifax),《站在邊緣之境》(Standing at the Edge)和《與死亡共處(暫譯)》(Being with Dying)作者
「京都本質上是一座庭園之城,許多庭園擁有數百年的歷史,是體現禪宗哲學與美學的經典之作。儘管已有無數關於這些庭園的書籍出版,但這本書有其獨特之處。棚橋以他的生活經驗,包含禪修實踐、對寺院與庭園歷史的深刻了解,以及最重要的──他身為藝術家的獨特視角,來詮釋禪庭之美。而將這些獨特視角展現出來的,是長瀨清晰而美麗的照片。」
──約翰‧艾納森(John Einarsen),《Kyoto Journal》創始主編
「《京都禪庭之美》視野開闊,美得令人窒息,其文字和照片傳達了京都無與倫比的禪宗庭園難以言喻及永恆的寧靜、靜謐和奇觀。棚橋和長瀨的出色表達才能,幫助讀者喚醒自身內在的這些特質。棚橋對禪宗庭園、美學與藝術歷史交織的精緻闡釋,使這本書在同類主題中獨樹一幟。簡直是一份禮物。」
──彼得‧萊維特(Peter Levitt),《陰山:三位道教女詩人的仙詩(暫譯)》(Yin Mountain: The Immortal Poetry of Three Daoist Women)合譯者與《月球上的手指畫:寫作和創造力是通往自由的道路(暫譯)》(Fingerpainting on the Moon: Writing and Creativity as a Path to Freedom)作者
「無論你是禪宗的新手還是佛教的長期修行者或實踐者,你都會珍視《京都禪庭之美》這本書。棚橋以難能可貴的學識與迷人的親切感,展現了他對日本佛教與美學,特別是對禪宗的深厚理解。不僅如此,棚橋的文字與長瀨的精美圖像的結合,共同構成一份通往覺醒之路的邀請。在喧囂世界裡有一處寧靜的中心,有一座庭園中的庭園。讓這本書帶你抵達那裡。」
──尚‧凱利(Sean Kelly),《成為蓋亞:站在行星啟蒙的門檻上(暫譯)》(Becoming Gaia: On the Threshold of Planetary Initiation)作者
「華美的文字,豐富的照片。漫步於心靈庭園、禪宗庭園、日本庭園。在這本美妙的書中,一切都是相同的。它改變了我們的思考方式:不執著,超越對立,與一切和平共處。感謝棚橋與長瀨。我們深深鞠躬致謝。」
──娜塔莉·‧戈德堡(Natalie Goldberg),《三行詩:作家的俳句之心與故鄉朝聖之旅(暫譯)》(Three Simple Lines: A Writer’s Pilgrimage to the Heart and Homeland of Haiku)作者
「《京都禪庭之美》帶領讀者踏上一段美妙的旅程。走入京都的禪宗庭園,如同一場邀請,理解禪宗佛教的深厚根基及其永恆的原則。」
──《Buddhistdoor Global》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68折373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徵求價 | 數量 |
3折 | 1 |
4折 | 1 |
5折 | 2 |
7折 | 2 |
作者:棚橋一晃
優惠價: 79 折, NT$ 434 NT$ 550
優惠截止日:至2025年11月20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5
透過禪學藝術家與書道家之眼
細細品味京都30座禪庭的豐厚底蘊與深邃韻味
想像一下,自己身處京都,凝視著一座古老的禪宗庭園,
你會如何詮釋眼前所見的景象?
這些歷經數百年的禪宗造園藝術,出自什麼歷史源流?
庭園當中又有哪些深具意義的象徵與符號呢?
《京都禪庭之美》以豐富的全彩照片與撫慰人心的文字,帶你走訪京都的禪寺庭園。這些建於14至17世紀左右的古老庭園,有些綠意盎然、流水潺潺;有些則僅以岩石與白砂構成──無論是哪一種,皆與特定禪寺有著深厚的淵源,共同體現明心見性的禪宗美學。
身為禪宗藝術家的作者與攝影師,介紹了日本禪宗庭園的文化與歷史背景,並透過精心編排的照片,展現禪宗美學七大特質:
「端的」(直接了當)、
「無事」(樸實自然)、
「活潑」(生氣勃勃)、
「寂照」(幽靜光明)、
「大用」(妙用無窮)、
「不二」(超越對立)、
「無盡藏」(取之不竭)。
本書雖著眼於傳統日本禪宗庭園,也就是寺院中供人打禪靜坐的空間,但時至今日,世界各地的現代建築廣受其啟發,就連私人住家、博物館乃至企業大樓,皆可見到饒富禪意的日式庭園點綴其中。無論位於何處,這些禪庭都能幫助觀者沉澱心靈、深刻內省,為生命重新注入源頭活水。
竭誠邀請你放鬆心情,一同來細細品味日本禪庭之美。也請別忘了,庭內的一砂一石、一草一木乃至形構等細節,都是引領我們了悟真理、通往覺醒的無上指引。
作者簡介:
棚橋一晃|文字
1933年出生於日本,是名藝術家,同時也是佛學學者及社會運動者,曾居住京都多年。自1977起定居美國後,有長達二十年的時間,幾乎年年都會回到這座古都造訪禪宗庭園。他著作豐富,有《Painting Peace: Art in a Time of Global Crisis》、《Penetrating Laughter: Hakuin's Zen & Art》、《Brush Mind》等多部作品。有關其藝術理念與作品介紹,詳見www.brushmind.net。
長瀨光惠|攝影
1967年生於日本,最初於加拿大溫哥華學習攝影。後旅居美國期間,對禪學產生濃厚興趣,開始鑽研米格桑(Miksang)冥想攝影,這是一種融入禪修概念的攝影藝術,目前她於多場工作坊擔任講師。她的攝影作品曾多次刊登於雜誌與書籍,並在日本及國際間舉辦展覽。欲了解更多資訊或欣賞近期作品,可參閱個人網站:www.mitsuenagase.com。
譯者簡介:
林士棻
國立高雄第一科大口筆譯研究所畢業,現從事文字加工業。譯╱著作包括《台南風格私旅》兩冊、《江戶城裡的異鄉人》、《清潔女工手記》(合譯)、《失控的群體思維》、《共濟會,被隱藏的世界史》等。
名人推薦:
專業推薦
吳書原|景觀建築師
李長潔|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李清志|都市偵探.建築學者
凌宗魁|建築文資工作者
「這本精美絕倫的書展現了日本文化中庭園藝術的稀有與美麗。它是一部充滿洞見與圖像的寶庫,將啟發並取悅讀者與觀賞者。」
──喬安‧哈利法克斯(Joan Halifax),《站在邊緣之境》(Standing at the Edge)和《與死亡共處(暫譯)》(Being with Dying)作者
「京都本質上是一座庭園之城,許多庭園擁有數百年的歷史,是體現禪宗哲學與美學的經典之作。儘管已有無數關於這些庭園的書籍出版,但這本書有其獨特之處。棚橋以他的生活經驗,包含禪修實踐、對寺院與庭園歷史的深刻了解,以及最重要的──他身為藝術家的獨特視角,來詮釋禪庭之美。而將這些獨特視角展現出來的,是長瀨清晰而美麗的照片。」
──約翰‧艾納森(John Einarsen),《Kyoto Journal》創始主編
「《京都禪庭之美》視野開闊,美得令人窒息,其文字和照片傳達了京都無與倫比的禪宗庭園難以言喻及永恆的寧靜、靜謐和奇觀。棚橋和長瀨的出色表達才能,幫助讀者喚醒自身內在的這些特質。棚橋對禪宗庭園、美學與藝術歷史交織的精緻闡釋,使這本書在同類主題中獨樹一幟。簡直是一份禮物。」
──彼得‧萊維特(Peter Levitt),《陰山:三位道教女詩人的仙詩(暫譯)》(Yin Mountain: The Immortal Poetry of Three Daoist Women)合譯者與《月球上的手指畫:寫作和創造力是通往自由的道路(暫譯)》(Fingerpainting on the Moon: Writing and Creativity as a Path to Freedom)作者
「無論你是禪宗的新手還是佛教的長期修行者或實踐者,你都會珍視《京都禪庭之美》這本書。棚橋以難能可貴的學識與迷人的親切感,展現了他對日本佛教與美學,特別是對禪宗的深厚理解。不僅如此,棚橋的文字與長瀨的精美圖像的結合,共同構成一份通往覺醒之路的邀請。在喧囂世界裡有一處寧靜的中心,有一座庭園中的庭園。讓這本書帶你抵達那裡。」
──尚‧凱利(Sean Kelly),《成為蓋亞:站在行星啟蒙的門檻上(暫譯)》(Becoming Gaia: On the Threshold of Planetary Initiation)作者
「華美的文字,豐富的照片。漫步於心靈庭園、禪宗庭園、日本庭園。在這本美妙的書中,一切都是相同的。它改變了我們的思考方式:不執著,超越對立,與一切和平共處。感謝棚橋與長瀨。我們深深鞠躬致謝。」
──娜塔莉·‧戈德堡(Natalie Goldberg),《三行詩:作家的俳句之心與故鄉朝聖之旅(暫譯)》(Three Simple Lines: A Writer’s Pilgrimage to the Heart and Homeland of Haiku)作者
「《京都禪庭之美》帶領讀者踏上一段美妙的旅程。走入京都的禪宗庭園,如同一場邀請,理解禪宗佛教的深厚根基及其永恆的原則。」
──《Buddhistdoor Global》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3折 | 1 |
4折 | 1 |
5折 | 2 |
7折 | 2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68折373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