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NT$ 480
優惠價:79 折,NT$ 379
優惠截止日:至2025年10月02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5
★2024年普立茲自傳文學獎得主
愛是她的天賦,
卻也同時,是她的死穴
這天,莉莉安娜的名字被漆滿了墨西哥城,
而身為姊姊的里維拉‧加爾薩則踏上了尋求真相與正義的道路。
×╳一部親密暴力的真相追查,一則紀念逝去妹妹的真摯告白╳×
★「揭露性別暴力的禍害最震撼的一本書。」──《經濟學人》
---------------------------------------------------------------------------------
她有感受到危險嗎?
她相信威脅已與她擦肩而過,還是正好相反?
那天,克莉絲蒂娜從德州家中前往墨西哥城總檢察長辦公室,希望尋找一份未解案件的檔案:關於她至親妹妹莉莉安娜的謀殺案。
一九九〇年夏天,二十歲的莉莉安娜遭前伴侶殺害、陳屍於公寓,凶嫌至今仍未落網。三十年來,身為姊姊的克莉絲蒂娜從未尋求真相,但當她展開行動卻發現檔案下落不明時,她恍然理解:若紀錄不復存在,妹妹就像不曾存在過,她在世上留下的經驗也將毫無價值──尤其在當代墨西哥,性別暴力問題嚴峻,無數女性因親密關係暴力而喪生,就如同莉莉安娜。
墨西哥是世上第一個立法認定「厭女謀殺」為刑事犯罪的國家。然而,即便女性權益在國家體制內取得象徵性的勝利,墨西哥的厭女謀殺案件數仍年年攀升。二〇一九年國際婦女節,克莉絲蒂娜的朋友將莉莉安娜的名字漆遍了墨西哥城,而克莉絲蒂娜則踏上了尋求真相與正義的道路。
---------------------------------------------------------------------------------
「我的名字是克莉絲蒂娜‧里維拉‧加爾薩。我以莉莉安娜‧里維拉‧加爾薩的家屬身分來信。她在1990年7月16日這天在墨西哥城被謀殺。我來信申請當年公共事務部編號40/913/990-07完整的案件檔案副本。」
墨西哥當代知名作家克莉絲蒂娜‧里維拉‧加爾薩首次撰寫非虛構作品,在本書中追溯妹妹莉莉安娜的成長與蛻變,描寫她滿懷熱情的性情,充滿不安與暴力的親密關係,以及最終殺死她的事件。
相較於強調遺族的悲憤與訴求,在本書中,里維拉‧加爾薩善用身為學者、小說家與詩人的技藝,蒐集並整理妹妹的手寫信、日記,以及和親朋好友之間的訪談,重建了妹妹的一生。她掌握充滿無聲暴力的場景,小心取捨於何時發聲或保持沉默,何時以學者身分介入,何時則選擇把故事交還給父母或其他人解釋事情的經過。
「我意識到我必須製作出國家無法提供的文件、報告、證詞、訪談、證據,用我們的檔案庫來取代官方的檔案庫,僅屬於我們的,關於觸摸與呼吸、聲音、親近與情感的寶庫。我要賦予存在的不僅僅是記憶而已,還有記憶的主人本身。」
透過讓莉莉安娜在書頁間替自己發聲,里維拉‧加爾薩細膩呈現妹妹性格特質的複雜性、她對愛的理解、在親密關係中掙扎時的思考。也令讀者意識到,即便在最黑暗的時刻,莉莉安娜從未失去將自己視作人生主宰的能力──實際上在人生最後的夏天,莉莉安娜比任何時候的她都更加自由地去愛、思考和旅行。
在這本跳脫文類限制、結合調查報導與自傳的回憶錄中,里維拉‧加爾薩直視失去至親的創傷,初以西班牙語寫成,而後再以英語寫下第二遍故事,爬梳案件真相之餘,亦不斷檢視自身書寫的位置,探討生命中的這場重大悲劇如何深刻地影響她的為人,以及她身為作家長期以來對終止性別暴力的倡議乃至女性生命的關懷。本書文字充滿情感與意志,使其同時是政治行動,亦是反對父權緊身衣的宣言。
「她自身的背景將她束縛在名為大男人主義的束衣裡,用父權體制最鋒利的刀刃來砍殺她。但是莉莉安娜,有時候以悲傷或失望形容自己的她,堅持到最後一刻都沒有倒下。我必須站起來,她不只一次這樣說。我知道如何重新站起來,當失望或焦慮戰勝她時,她如此提醒自己。我深深地相信那個莉莉安娜。我深深地愛著那個莉莉安娜與所有存在於曾經或未來的莉莉安娜。」
作者簡介:
克莉絲蒂娜‧里維拉‧加爾薩(Cristina Rivera Garza)
集學者、小說家、詩人與譯者之大成,被視為當代墨西哥文壇最偉大的在世作家。1964年生於墨西哥與美國接壤的邊境城市馬塔摩洛斯,現任教於休斯頓大學西班牙語研究學系,並於博士班教授西班牙語創意寫作。
里維拉‧加爾薩於1995年取得休士頓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並於2012年榮獲榮譽人文學博士學位,亦曾任教於史丹佛大學。一生獲獎無數,包含羅傑‧卡約瓦拉美文學獎、安娜‧西格司文學獎、新萊昂州阿方索雷耶獎、何塞‧多索諾拉美文學獎。她是唯一一位兩度獲得西班牙語系最重要的女性作家獎胡安娜‧茵內斯‧德拉克魯斯文學獎的作家。2020年榮獲麥克阿瑟天才獎,以表彰她從跨國視角探索語言、記憶與性別等文化建構概念。2023年,里維拉‧加爾薩成為首位入選墨西哥國家學院院士的女作家。2024年,獲選BBC百大女性。
另著有《無關緊要的哭泣》(No One Will See Me Cry)、《泰加症候群》(The Taiga Syndrome)、《髂骨》(The Iliac Crest)等多部榮獲墨西哥最高文學獎項與國際獎項的得獎小說。
譯者簡介:
賴懷宇
台大外文系、紐約市立大學亨特學院藝術史碩士畢。現居紐約,育有黑貓一隻 。白天是攝影作品檔案管理員,晚上是自由譯者與寫作者。長期為《藝術家》撰稿,報導紐約各大美術館的展覽現場、敘述與視角。譯作賜教與工作邀約:christinalai.hy@gmail.com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吳曉樂|作家
【動容推薦】──
吳俞萱|詩人
李桐豪|作家
房慧真|作家
張亦絢|小說家,或一生總是某某的姐姐
陳宜倩|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
顏擇雅|出版人
(按姓氏筆畫排列)
【各界好評】──
●「克莉絲蒂娜‧里維拉‧加爾薩欲揭開她三十年前遭殺害的妹妹的人生。她的書為尋找嫌疑犯帶來了幫助,某種程度上亦是墨西哥女性要求正義得以伸張的呼聲……本書記錄了一名女性在逆境中仍拒絕被遺忘的故事。」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就算文筆精準嫻熟,仍舊無法以語言表達所有的事情,尤其是悲傷與憤怒。本書的美妙之處在於,它不遺餘力地尋求真相,而莉莉安娜也因此變得不可抹滅。她的存在是如此完滿,以致在結尾處,讀者也會為她哀悼。日後很長一段時間裡,也許是永遠,人們會持續想起莉莉安娜。」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在世界各地,女性遭男性殺害的比例令人震驚,其中有許多是被伴侶或前任殺害……里維拉‧加爾薩的書中流露著對如此暴力缺乏問責的憤怒。然而,她的主要目標並不是抽象地分析殺害女性的行為,而是記錄一個因其而逝去的生命。本書引人入勝,充滿詩意。」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這是一部關於悲痛的闡述與多年後將殺害妹妹的凶手繩之以法的艱辛歷程……里維拉‧加爾薩的回憶錄令人想起娜塔莎‧特雷特維(Natasha Tretheway)的《紀念路》(Memorial Drive),而這本書既是大師之作,對她國家殘酷的父權政治來說,也是一個關鍵的轉折點。」
──《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
●「本書是一個女性遭謀殺的藍本,也是全球成千上萬女性的故事。克莉絲蒂娜‧里維拉‧加爾薩對自身人生悲痛之事的調查令我震撼且警醒。本書激勵我像她一樣勇敢地站出來。」
──珊卓拉.西斯奈洛斯(Sandra Cisneros),《家住芒果街》(The House on Mango Street)作者
●「閱讀這本令人深感震撼、抒情而精采的書會打開你的心扉,也會讓你心碎,讓你在面對愛與憤怒之時變得更加柔軟。」
──茱莉‧卡爾(Julie Carr),《現實人生》(Real Life)作者
●「本書並非懸案紀錄或真實犯罪故事,而是為了讓莉莉安娜的生命重見天日
──她的青春、她鮮活的熱情,這些被殘酷地奪去的事物。」
──瑪里亞娜‧安立奎茲(Mariana Enriquez),當代拉美歌德寫實主義代表作家
●「這本結合多元體裁的書有著充滿感情的文字,是一種政治行動,是反對父權與大男人主義緊身衣的宣言。」
──哈維爾‧薩莫拉(Javier Zamora),《獨自上路》(Solito)作者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59折285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徵求價 | 數量 |
3折 | 1 |
4折 | 2 |
5折 | 5 |
6折 | 1 |
7折 | 7 |
優惠價: 79 折, NT$ 379 NT$ 480
優惠截止日:至2025年10月02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5
★2024年普立茲自傳文學獎得主
愛是她的天賦,
卻也同時,是她的死穴
這天,莉莉安娜的名字被漆滿了墨西哥城,
而身為姊姊的里維拉‧加爾薩則踏上了尋求真相與正義的道路。
×╳一部親密暴力的真相追查,一則紀念逝去妹妹的真摯告白╳×
★「揭露性別暴力的禍害最震撼的一本書。」──《經濟學人》
---------------------------------------------------------------------------------
她有感受到危險嗎?
她相信威脅已與她擦肩而過,還是正好相反?
那天,克莉絲蒂娜從德州家中前往墨西哥城總檢察長辦公室,希望尋找一份未解案件的檔案:關於她至親妹妹莉莉安娜的謀殺案。
一九九〇年夏天,二十歲的莉莉安娜遭前伴侶殺害、陳屍於公寓,凶嫌至今仍未落網。三十年來,身為姊姊的克莉絲蒂娜從未尋求真相,但當她展開行動卻發現檔案下落不明時,她恍然理解:若紀錄不復存在,妹妹就像不曾存在過,她在世上留下的經驗也將毫無價值──尤其在當代墨西哥,性別暴力問題嚴峻,無數女性因親密關係暴力而喪生,就如同莉莉安娜。
墨西哥是世上第一個立法認定「厭女謀殺」為刑事犯罪的國家。然而,即便女性權益在國家體制內取得象徵性的勝利,墨西哥的厭女謀殺案件數仍年年攀升。二〇一九年國際婦女節,克莉絲蒂娜的朋友將莉莉安娜的名字漆遍了墨西哥城,而克莉絲蒂娜則踏上了尋求真相與正義的道路。
---------------------------------------------------------------------------------
「我的名字是克莉絲蒂娜‧里維拉‧加爾薩。我以莉莉安娜‧里維拉‧加爾薩的家屬身分來信。她在1990年7月16日這天在墨西哥城被謀殺。我來信申請當年公共事務部編號40/913/990-07完整的案件檔案副本。」
墨西哥當代知名作家克莉絲蒂娜‧里維拉‧加爾薩首次撰寫非虛構作品,在本書中追溯妹妹莉莉安娜的成長與蛻變,描寫她滿懷熱情的性情,充滿不安與暴力的親密關係,以及最終殺死她的事件。
相較於強調遺族的悲憤與訴求,在本書中,里維拉‧加爾薩善用身為學者、小說家與詩人的技藝,蒐集並整理妹妹的手寫信、日記,以及和親朋好友之間的訪談,重建了妹妹的一生。她掌握充滿無聲暴力的場景,小心取捨於何時發聲或保持沉默,何時以學者身分介入,何時則選擇把故事交還給父母或其他人解釋事情的經過。
「我意識到我必須製作出國家無法提供的文件、報告、證詞、訪談、證據,用我們的檔案庫來取代官方的檔案庫,僅屬於我們的,關於觸摸與呼吸、聲音、親近與情感的寶庫。我要賦予存在的不僅僅是記憶而已,還有記憶的主人本身。」
透過讓莉莉安娜在書頁間替自己發聲,里維拉‧加爾薩細膩呈現妹妹性格特質的複雜性、她對愛的理解、在親密關係中掙扎時的思考。也令讀者意識到,即便在最黑暗的時刻,莉莉安娜從未失去將自己視作人生主宰的能力──實際上在人生最後的夏天,莉莉安娜比任何時候的她都更加自由地去愛、思考和旅行。
在這本跳脫文類限制、結合調查報導與自傳的回憶錄中,里維拉‧加爾薩直視失去至親的創傷,初以西班牙語寫成,而後再以英語寫下第二遍故事,爬梳案件真相之餘,亦不斷檢視自身書寫的位置,探討生命中的這場重大悲劇如何深刻地影響她的為人,以及她身為作家長期以來對終止性別暴力的倡議乃至女性生命的關懷。本書文字充滿情感與意志,使其同時是政治行動,亦是反對父權緊身衣的宣言。
「她自身的背景將她束縛在名為大男人主義的束衣裡,用父權體制最鋒利的刀刃來砍殺她。但是莉莉安娜,有時候以悲傷或失望形容自己的她,堅持到最後一刻都沒有倒下。我必須站起來,她不只一次這樣說。我知道如何重新站起來,當失望或焦慮戰勝她時,她如此提醒自己。我深深地相信那個莉莉安娜。我深深地愛著那個莉莉安娜與所有存在於曾經或未來的莉莉安娜。」
作者簡介:
克莉絲蒂娜‧里維拉‧加爾薩(Cristina Rivera Garza)
集學者、小說家、詩人與譯者之大成,被視為當代墨西哥文壇最偉大的在世作家。1964年生於墨西哥與美國接壤的邊境城市馬塔摩洛斯,現任教於休斯頓大學西班牙語研究學系,並於博士班教授西班牙語創意寫作。
里維拉‧加爾薩於1995年取得休士頓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並於2012年榮獲榮譽人文學博士學位,亦曾任教於史丹佛大學。一生獲獎無數,包含羅傑‧卡約瓦拉美文學獎、安娜‧西格司文學獎、新萊昂州阿方索雷耶獎、何塞‧多索諾拉美文學獎。她是唯一一位兩度獲得西班牙語系最重要的女性作家獎胡安娜‧茵內斯‧德拉克魯斯文學獎的作家。2020年榮獲麥克阿瑟天才獎,以表彰她從跨國視角探索語言、記憶與性別等文化建構概念。2023年,里維拉‧加爾薩成為首位入選墨西哥國家學院院士的女作家。2024年,獲選BBC百大女性。
另著有《無關緊要的哭泣》(No One Will See Me Cry)、《泰加症候群》(The Taiga Syndrome)、《髂骨》(The Iliac Crest)等多部榮獲墨西哥最高文學獎項與國際獎項的得獎小說。
譯者簡介:
賴懷宇
台大外文系、紐約市立大學亨特學院藝術史碩士畢。現居紐約,育有黑貓一隻 。白天是攝影作品檔案管理員,晚上是自由譯者與寫作者。長期為《藝術家》撰稿,報導紐約各大美術館的展覽現場、敘述與視角。譯作賜教與工作邀約:christinalai.hy@gmail.com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吳曉樂|作家
【動容推薦】──
吳俞萱|詩人
李桐豪|作家
房慧真|作家
張亦絢|小說家,或一生總是某某的姐姐
陳宜倩|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
顏擇雅|出版人
(按姓氏筆畫排列)
【各界好評】──
●「克莉絲蒂娜‧里維拉‧加爾薩欲揭開她三十年前遭殺害的妹妹的人生。她的書為尋找嫌疑犯帶來了幫助,某種程度上亦是墨西哥女性要求正義得以伸張的呼聲……本書記錄了一名女性在逆境中仍拒絕被遺忘的故事。」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就算文筆精準嫻熟,仍舊無法以語言表達所有的事情,尤其是悲傷與憤怒。本書的美妙之處在於,它不遺餘力地尋求真相,而莉莉安娜也因此變得不可抹滅。她的存在是如此完滿,以致在結尾處,讀者也會為她哀悼。日後很長一段時間裡,也許是永遠,人們會持續想起莉莉安娜。」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在世界各地,女性遭男性殺害的比例令人震驚,其中有許多是被伴侶或前任殺害……里維拉‧加爾薩的書中流露著對如此暴力缺乏問責的憤怒。然而,她的主要目標並不是抽象地分析殺害女性的行為,而是記錄一個因其而逝去的生命。本書引人入勝,充滿詩意。」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這是一部關於悲痛的闡述與多年後將殺害妹妹的凶手繩之以法的艱辛歷程……里維拉‧加爾薩的回憶錄令人想起娜塔莎‧特雷特維(Natasha Tretheway)的《紀念路》(Memorial Drive),而這本書既是大師之作,對她國家殘酷的父權政治來說,也是一個關鍵的轉折點。」
──《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
●「本書是一個女性遭謀殺的藍本,也是全球成千上萬女性的故事。克莉絲蒂娜‧里維拉‧加爾薩對自身人生悲痛之事的調查令我震撼且警醒。本書激勵我像她一樣勇敢地站出來。」
──珊卓拉.西斯奈洛斯(Sandra Cisneros),《家住芒果街》(The House on Mango Street)作者
●「閱讀這本令人深感震撼、抒情而精采的書會打開你的心扉,也會讓你心碎,讓你在面對愛與憤怒之時變得更加柔軟。」
──茱莉‧卡爾(Julie Carr),《現實人生》(Real Life)作者
●「本書並非懸案紀錄或真實犯罪故事,而是為了讓莉莉安娜的生命重見天日
──她的青春、她鮮活的熱情,這些被殘酷地奪去的事物。」
──瑪里亞娜‧安立奎茲(Mariana Enriquez),當代拉美歌德寫實主義代表作家
●「這本結合多元體裁的書有著充滿感情的文字,是一種政治行動,是反對父權與大男人主義緊身衣的宣言。」
──哈維爾‧薩莫拉(Javier Zamora),《獨自上路》(Solito)作者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3折 | 1 |
4折 | 2 |
5折 | 5 |
6折 | 1 |
7折 | 7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59折285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