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樹木和鮮花,就沒有生命。
由大衛.艾登堡爵士解說的 BBC 地球系列劇集,《綠色星球》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揭示了植物奇異而美妙的生活。
BBC、大衛.艾登堡對地球植物的精采探索
「地球衛士」大衛.艾登堡(David Attenborough)主持,《重返藍色星球》背後團隊製作的 BBC 大型地球生命劇集系列作品《綠色星球》,由暢銷書作家西蒙.巴恩斯 (Simon Barnes) 撰寫,對植物隱藏的生命進行精彩探索。
植物過著秘密的、看不見的生活,
隱藏在它們的神奇世界和時間尺度中。
從最茂盛的叢林到最嚴酷的沙漠,從最白雪皚皚的高山森林到最遙遠的熱氣騰騰的沼澤,《綠色星球》從一個偉大的棲息地到另一個偉大的棲息地,向我們展示了植物與我們星球上的動物一樣具有攻擊性、競爭性和戲劇性。
《綠色星球》利用最新技術並展示了二十多年來的新發現,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揭示了植物奇特而美妙的生命——充滿了非凡的行為、情感故事和令人驚訝的英雄的生命。
各方推薦
「大衛.艾登堡令人瞠目結舌、令人驚嘆的回歸。」──《衛報》
「《綠色星球》揭示了植物的秘密生活,就像《重返藍色星球》讓我們看到海洋一樣。」──《新科學家》
作者簡介:
西蒙.巴恩斯 (Simon Barnes)
英國記者、作家,1951年生於英國布里斯托。1982年開始成為《泰晤士報》撰稿人,1986年出版第一本書,是許多野生動物書籍的作者,包括暢銷的《糟糕的觀鳥者的伴侶》、《如何成為一名糟糕的觀鳥者》、《一千萬外星人》、《神聖的庫姆》、《100種動物的世界歷史》等。最近出版的本書《綠色星球》則是大衛.阿滕伯勒爵士主持的BBC系列節目配套書。
巴恩斯是世界土地信託基金的理事會成員、拯救犀牛組織的贊助人以及大黃蜂保護信託基金的名譽副主席。2014年,他因對環境保護的貢獻而獲得羅斯柴爾德獎章。
譯者簡介:
林潔盈
台灣大學動物學學士,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博物館學碩士。現為專職譯者,譯作有《發現之旅》、《恐龍》、《重返藍色星球》(以上為好讀出版)、《義大利美食精髓》(大家出版)等。
章節試閱
摘錄自〈第三章 季節世界〉
這種植物如何利用該系統的線索就在於它的名稱:火。弗因博斯是一個石楠灌叢系統:乾燥的夏季與貧瘠的土壤在開闊景觀中創造出低矮的木本植物群。不難看出,這種地貌容易受到火災影響。這裡的許多火災都是自然發生的:弗因博斯就像大多數石楠灌叢系統一樣,在數千年來一次又一次地燒毀和再生。據估計,每年約有三億四千萬公頃的弗因博斯植物群被燒掉:火是弗因博斯地貌的自然狀態,或者說是其中的自然狀態之一;火是許多物種生命週期的一部分。因此,那裡很難找到年齡超過二十年的植物。這是時間議題的另一個重大面向。與雨林和沙漠中的一些植物不同,弗因博斯植物群的大多數植物都沒法慢慢來。這是一個永遠都很匆忙的生態系統,火災與被毀滅的威脅迫使每種植物在生命的較早階段就成熟並結下種子,否則就得承擔無法成為原種的後果。
這是火燒百合選擇退出的系統。當每年的開花狂潮在地面上持續進行時,火燒百合在地底下休眠,好像在生悶氣一樣。火燒百合在地底下以球莖的形式休眠,球莖是特化的莖,能夠儲存讓植物得以存活的食物。球莖不需要發芽,隨時都準備好要生長。這種策略讓有些植物能搶在其他植物前面:水仙花在春信到來之際就會從球莖長出來,而那些需要從種子中發芽的植物就必須等待更久一點。火燒百合的球莖也在等待,但不是在等待春天,而是等待火。
當大火席捲弗因博斯時,往往同時有數百種植物在開花,地面就會被清理乾淨。在火災發生後四天內,地面上就可以看到第一批火燒百合的綠芽。它們的生長不是由熱而是由煙霧觸發:植物對煙霧的化學刺激作出反應,因此醒來。很快地,它們開花了:方圓幾英里內唯一的花朵。火燒百合的花很小,如果和弗因博斯的其他植物同時開花,會很難與它們競爭。但它們沒有。它們點綴在黑灰色的景觀中,點點色彩與弗因博斯植物群最華麗的盛開期一樣有效,是引誘的信號。這是因為根本沒有其他植物競爭授粉者,這是它們的世界。火燒百合結下種子、枯萎後死去,而其餘的弗因博斯植物則從燒焦土壤中的種子庫裡再次發芽。這樣的循環繼續著:弗因博斯再生,創造了一個多物種的環境,讓經過的人類或蜜蜂眼花繚亂,而樸素的火燒百合則退到地下,等待下次煙霧再次擾亂景觀,也許是二十年以後的事。
在這個植物王國之旅繼續之際,將植物描述為具有意志、能做出決定、對刺激有反應、能採取行動、能抓住優勢的生物,對我們而言越來越方便。同時,這些植物作為能夠表達的形體,這種方便卻非字面意義的解釋方式,在程度上卻越來越不明顯。當我們說植物能「決定」或「思考」的時候,那引號真的是必要的嗎?我們正在進入危險的水域──而正是植物把我們引導到那個地方去的。
傳統觀念認為植物是完全被動的,它們無法運動,只能生長。這個概念於公元前四世紀由亞里斯多德提出,但顯而易見的是,這個概念可能可以回溯到人類出現之際。這在直覺上似乎是正確的,因為我們人類只能透過肉眼觀看事物,也只能在人類的時間尺度上運行。直到上個世紀,縮時攝影才讓植物的運動變得生動逼真且易於理解;在《綠色星球》的拍攝過程中,團隊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更近一步地運用了這種技術。我們現在可以理解,甚至可以看到,像郊區草皮上的雛菊這樣普通的植物,也是充滿活力且會活動的生物。
約翰・溫德姆(John Wyndham)於一九五一年出版的小說《三尖樹時代》(The Day of the Triffids)是一部恐怖科幻小說,內容關於一些可移動、會思考、能協調更會攻擊人類的植物。植物會移動的想法奇怪到讓人害怕;它們以一種有目的的方式移動的想法,在溫德姆絕妙的文筆下,讓人感到萬分恐懼。(人類為了獲取其寶貴油脂而養殖這些巨大三尖樹;近年來,我們對於人類對石油的貪慾造成世界末日的說法也越來越熟悉。)許多人都知道巨大三尖樹會來抓你的概念,儘管絕大多數人從來沒讀過這本書,甚至沒聽過這本書。然而,草皮上的雛菊在它短暫的生命中,每天都帶著目的與決心移動著。
雛菊的英文「daisy」意指「白晝的眼睛」,是個非常合適的名稱。雛菊狀似太陽,太陽是白晝的眼睛(莎士比亞在他最著名的十四行詩中說,「有時穹蒼之眼炙熱難當。」)雛菊也是每天開合的植物:它們在晚上會瞇起眼睛,以保護自己免受寒冷與潮濕的侵害;待第二天開始時,它們再次把眼睛打開,準備好充分利用陽光。
花的打開與閉合都是一種運動形式,但它的運動不僅於此。雛菊在一天當中也會隨著太陽劃過天空而轉動頭部。這種策略被稱為向日性:朝著太陽轉。晚上,你可以看到雛菊閉合的花朵(嚴格來說是花序,由許多小花構成)指向隨機的方向;一但天一亮,它們就會集體把臉轉向太陽。
頭狀花序的下面有運動細胞,它們透過植物體內鉀離子壓力變化來運作。它們圍繞著植物一個稱為葉枕的靈活部位移動。在寒冷的氣候中,這麼做有兩個好處。第一個是頭狀花序在面向太陽時會變暖,這本身對授粉者就是一種獎勵。天冷時,相較於冷冰冰的花,在暖洋洋的花上採蜜更舒服,消耗的能量也較少:暖暖的花能提供能量,冷冷的花會帶走能量。第二個好處是太陽的熱能會刺激花粉的產生:植株能產生的花粉越多,它繁殖的機會就越大。具有向陽性的植物,能以更愉悅的方式為潛在授粉者提供更多花粉。這是一個生物界滋養並依賴於另一個生物界的方式的進一步延伸,在剝削的同時也受到剝削。這是最基本的生命機制。
這個原則也適用於北極狐的生活──北極狐是一種會創造花園的動物。這些花園有利於其環境中的植物群落,進而為生活在那裡的所有生物帶來好處。北極狐是遙遠北方的萬能布朗(英國著名景觀設計師)。牠們無意中打造了自己的花園,結果對許多種類的植物和其他動物都非常重要。在這個地區,溫暖到能讓植物生長、開花並長出種子的時間很短;有鑒於北極土壤中必要營養物質含量不足,對部分物種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對於那些能利用北極狐所打造花園的生物來說,這大大提高了它們成為原種的機會。北極狐巢穴周圍的土壤比其他地方更肥沃。環極圈不僅季節性比地球上其他地方都明顯,而且這個地區土壤貧瘠,幾乎與沙漠相當。這些植物面臨著雙重挑戰:一是生存的時間窗口極其狹窄,二是賴以生存的土壤極其貧瘠。
摘錄自〈第三章 季節世界〉
這種植物如何利用該系統的線索就在於它的名稱:火。弗因博斯是一個石楠灌叢系統:乾燥的夏季與貧瘠的土壤在開闊景觀中創造出低矮的木本植物群。不難看出,這種地貌容易受到火災影響。這裡的許多火災都是自然發生的:弗因博斯就像大多數石楠灌叢系統一樣,在數千年來一次又一次地燒毀和再生。據估計,每年約有三億四千萬公頃的弗因博斯植物群被燒掉:火是弗因博斯地貌的自然狀態,或者說是其中的自然狀態之一;火是許多物種生命週期的一部分。因此,那裡很難找到年齡超過二十年的植物。這是時間議題的另一個重大...
作者序
植物為我們人類做過些什麼?
你在世界上任何城市的街道上行走或開車穿行的時候,這個問題可能很難回答。我們似乎已經完全切斷了與植物的聯繫:我們不再像祖先那樣需要植物來生存。當然,我們似乎就是本著這樣的假設來經營這個星球。
一般來說,我們認為植物是生命的一部份,因此可能算是不錯的東西。但這遠遠不夠。植物即生命。沒有植物,地球上就不可能有生命,也永遠不可能有生命。
你吃下的每一口食物都有賴於植物。每一盤菜餚最終都是一盤植物,不僅僅是沙拉配菜。我們飼養的家畜將植物轉化成肉。(肉牛一生中消耗的食物是牠們實際產出的六至二十五倍。)海洋裡的植物鏈最終取決於浮游植物,即微小的海洋植物。甚至真菌都是植物的消費者。
人類對植物有諸多依賴,食物只是其中最明顯的部分。除此以外,植物也提供我們呼吸的氧氣。我們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因此,我們可以將雨林看作一個巨大的氧氣工廠──不過令人遺憾的是,我們大部份人並沒有這麼看待雨林。
植物也是水循環的要角。植物會從地面吸取水分,將之送往天空,在天空中形成雲,再以雨的形式落下。因此,植物提供食物、空氣與水,這些對人類生存都相當有用。
人們幾乎以為,到了二十一世紀,人類已經切斷了與自然的聯繫,創造出一個不再倚賴樹木之類等老東西的世界。然而,現代世界仍然是由植物來驅動的。自一萬兩千年前農業出現以來,人類的工業革命給地球帶來了最大程度的變化,而工業革命的動力來自煤炭,煤炭為植物的另一種形式,大多為植物化石。我們目前的主要能源來源為石油,而石油也是生命的化石:來自植物、藻類與其他海洋生物。如今,我們正試圖藉由開發生質燃料來改變我們對石油的依賴:生質燃料是由現存植物製作而成。
我們使用這種植物能源的方式帶來的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危機:氣候變化。全球氣溫持續上升,勢不可擋,屢屢戰勝政治上的陳腔濫調。但植物能從空氣中移除二氧化碳並儲存碳,幫助控制全球氣溫上升:植物可以說是地球的空調系統。控制氣候變化的方法有二,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停止使用化石燃料,並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珍惜植物。
所以,植物時時刻刻都在我們生活的中心,但這只是本書頌揚植物的一半原因。在傳統自然紀錄片與大多數關於野生動物的書籍中,植物扮演的是配角,創造出美麗生動的背景,替演員提供食物,讓牠們能呼吸。
我們人類也是動物;在試圖了解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時,我們很自然就會求助於我們的動物同伴,而且我們天生就喜歡動作和戲劇。我們受到狩獵的獅子、交配的大象、跳舞的天堂鳥、狼群的社會生活與北極熊的孤獨所吸引。然而科學與攝影的進步,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打開了植物王國的大門,揭露了其他種類的戲劇、奮鬥、敵意、合作、發明、甚至狩獵技巧。
許多植物的生命週期是我們難以理解的,有些植物的壽命只有短短幾周,有些則長達數千年。《綠色星球》的紀錄片已經揭露了植物生存方式的複雜奧秘,本書則以靜態圖像的方式呈現。
無論是《綠色星球》的記錄片或書籍,植物都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讓與它們共享這個星球的動物則扮演配角。然而,隨著愈形先進的科學和越來越進步的圖像製作方式所揭露的生命複雜性,我們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植物生命與動物生命以密不可分的方式糾纏在一起,互相成就,也互相增益。
我們分成幾個簡單的階段來進行植物生命的旅程,從熱帶地區難以理解的繁茂生命開始,再進入截然不同、似乎任何生命都不可能存在的沙漠。之後,我們可以欣賞驚人的季節性變化,景觀在一整年之內呈現幾乎無法辨認的對比。接下來,我們進入水中,即所有生命開始的地方,看看回到水裡的大量生命。
早在農業興起之際,人類就開始改變地球,營造利於他們所選擇植物的環境,從那時起,地球發生了徹頭徹尾的變化,就如六千五百萬年前隕石撞擊地球為恐龍帶來的變化一般。因此,在本書的最後一章,我們從人類的脈絡來看植物。
我們都知道,這裡蘊藏了許多我們必須面對的殘酷事實,但是在這當中,也有人努力糾正錯誤。我們找到新作法,想出各種辦法,樂觀以待,也從中獲取樂趣。我們正處於十字路口,人類可以選擇路線。仔細觀察植物與其運作方式,我們可以毫無疑問地看到正確的選擇。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做到這一點。
植物為我們人類做過些什麼?
你在世界上任何城市的街道上行走或開車穿行的時候,這個問題可能很難回答。我們似乎已經完全切斷了與植物的聯繫:我們不再像祖先那樣需要植物來生存。當然,我們似乎就是本著這樣的假設來經營這個星球。
一般來說,我們認為植物是生命的一部份,因此可能算是不錯的東西。但這遠遠不夠。植物即生命。沒有植物,地球上就不可能有生命,也永遠不可能有生命。
你吃下的每一口食物都有賴於植物。每一盤菜餚最終都是一盤植物,不僅僅是沙拉配菜。我們飼養的家畜將植物轉化成肉。(肉牛一生中消耗的食物是牠們實際...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熱帶世界
第二章 沙漠世界
第三章 季節世界
第四章 水世界
第五章 人類世界
索引
謝辭
圖像出處
引言
第一章 熱帶世界
第二章 沙漠世界
第三章 季節世界
第四章 水世界
第五章 人類世界
索引
謝辭
圖像出處
商品資料
出版社:好讀出版日期:2024-08-12ISBN/ISSN:9789861787305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精裝頁數:320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