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年前的西漢女屍都沒腐壞,竟變成超珍貴病理學標本?
宮廷御醫一個個都醫術高超,卻不得不當「庸醫」?
當醫生讀起歷史,推翻史書記載的離奇死因、揭穿古人謊報的巨人身高,
死因再判×病理解析×史料解讀×醫史對比……
那些太醫想隱瞞的病情,就讓現代醫生來揭密!
▎當醫學碰上歷史?
本書是一部結合歷史與醫學的獨特作品,旨在以現代醫學的視角重新審視古代君臣的健康狀況和死亡原因。作者熱衷於歷史人物傳記和宮廷祕聞,用現代醫生的視角來看這些病患的病歷表!
▎史書上的病患都來一一診治!
本書分為數十個章節,每個章節專注於一位古代帝王或其親近者的健康問題。從唐太宗的頭痛病,到明憲宗與萬貴妃的母子情結,作者詳細分析了這些歷史人物的病患,包括肉體、心理和精神疾病。此外,書中還探討了太醫在政治權力爭鬥中的角色以及政治際遇。每一章節都基於史料的深入研究,並結合現代醫學知識進行推理和分析,揭示出許多不為人知的真相。
▎用現代醫療診斷古代病情?!
作者以現代醫學的眼光,重新審視古代記載的病症和死亡原因,並對史料計載較模糊或是不合理的部分提出質疑。例如,曹操的頭痛病是否真如史書所言,或是因為其他原因?劉備是否真的患有巨人症?這些問題都在書中一一探討。作者還將古今醫學知識對照,介紹現代醫學對這些疾病的解讀和治療方法,讓讀者在了解歷史的同時,增進對病理學的了解。
▎醫生眼裡沒有歷史發展,只有古人的診斷書!
作者出於醫生的「職業病」使他在閱讀歷史時,總是對書中人物的病患產生濃厚興趣,並進行深入研究。每篇文章都經過精心推敲,既有對歷史的尊重,又融合了現代醫學的智慧。這些讀史筆記不僅增添了讀者的閱讀趣味,更能豐富現代人的醫學知識,是一部極具價值的跨學科讀物。
【本書特色】:
本書以獨特的現代醫學視角重新審視古代君臣的健康狀況和死亡原因,結合史料與醫學知識,揭示許多不為人知的真相。每篇文章深入分析歷史人物的疾病,並對古今醫學進行對照,增進讀者對病理學的了解。作者憑藉數十年的醫學經驗,詳細探討史書中所計載的病症及疾病診斷的真實性,提供了一部兼具歷史和醫學價值的跨學科作品。
作者簡介:
何乃強,新加坡出生,祖籍廣東順德。畢業於聖安德列學院。1966年新加坡大學醫學院畢業,1971年獲醫學碩士。1975年獲哥倫坡獎學金赴澳洲深造。1975年獲新加坡醫學研究院士,1978年獲澳洲大洋洲皇家內科學院院士學位。
章節試閱
只要治不好皇帝或嬪妃的病,
就是犯了欺君之罪。
對此,太醫是無從抗辯、解釋的。
太醫難當
別以為九五之尊的皇帝真的能「萬歲萬萬歲」,萬壽無疆。從生物學觀點來看,皇帝也是血肉之軀,也會有「帝不豫」「上不豫」(身體不適),一樣會生病。
把歷代五百五十九位帝王(三百九十七位皇帝及一百六十二位王)的壽終年歲做個統計,結果顯示,他們不但未能安享期頤之壽,反而多短命,平均每人只能活短短三十八年(虛歲三十九歲)。以明朝的十六位皇帝來算,他們平均壽命只有短短的四十二點二歲!但是貴為天子,就會有全國第一流的醫師隨侍左右,照顧龍體。這些人就是歷史上所說的太醫。
根據《辭海》的解釋,「太醫」是指為帝王服務的醫生,也稱「御醫」,該詞也作為對醫生的敬稱。歷朝歷代的太醫或御醫的職稱有所不同,界限也不分明。從周朝至明清,古代宮廷中掌醫掌藥的官員有不同的職稱,被分成不同等級,如《周禮.天官》裡就提到食醫、疾醫、瘍醫和獸醫之分。但說到底,他們所擔任的職務都是為王權服務的。
北京語言大學周思源教授曾在《百家講壇》節目中對太醫的職稱和身分進行了一番解釋和論證。他提到,在清朝,人們一般尊稱醫生為「太醫」,但其實他們並不是真正的宮廷御醫。
說到太醫,他們出入皇宮,工作職務就是專門給皇帝及其家屬看病、治病。而其中,全職照顧皇上的御用醫師被稱作御醫。皇帝有疾,會由御醫「請脈」醫治。至於兼用民間醫師為皇上治療的記載,比較少見。清朝光緒皇帝曾百病纏身,久醫不癒,令太醫感到棘手,只好下詔訪求民間良醫進宮,與太醫一齊治病。這些紀錄,實屬罕見。
此外,御醫會有「兼職」工作,作為皇家醫生,除了專門為皇帝、妃嬪、皇子等皇家成員看病,他們也會被皇帝派遣去替一些王公大臣看病。
太醫所診的病人不多,所處理的病例也有限。他們生活在活動受限制的宮廷裡,少有機會和外界接觸,少有機會診療到不同類型的病例,病人數量也不多,結果他們的臨症經驗也就沒有與日俱進,恐怕不出幾年,醫術不是停滯不前,就是一落千丈。若以現代的行醫準則來評估這些太醫,要求他們交出每年參與過的繼續醫學教育的成績單,恐怕很多人不能夠順利「過關」,獲得更新的行醫執照。
原來,CME有嚴格的要求,執業醫生每年都得累積足夠的學分,如證明有閱讀很多醫學文獻、刊物,有參與研討會、醫學會議,有診病以及教學、著作等,否則不能夠更新執照,而會被令「停牌」,不能行醫了。
封建社會有遴選太醫的程式及制度。通常一個民間醫師要先被地方官看中、推薦,才能當醫官。而他必須填上詳細的個人數據,他的家族數據如父族、母族、妻族的姓名、地址,以及保證人(通常是地方官)等。一個醫官要被貴族提名推舉,才能更上一層樓,當上太醫。而當了太醫,還是要填報詳細的個人數據,以及他的家族數據,一如現在求職受聘的人需要呈交CV(Curriculum Vitae或Reume,即履歷)。此舉的目的是,一旦太醫日後犯錯,皇室就有數據可追尋,就能處置他和他的親人。除了革職、刑杖、全家流放之外,還會以此為依據誅滅其三族甚至九族,連擔保人也難逃責罰。只要治不好皇帝或嬪妃的病,就是犯了欺君之罪。對此,太醫是無從抗辯、解釋的。不管那病是已入膏肓,還是先天遺傳、急症、藥物反應……
能夠被選中入宮,當上御醫、太醫,必定是公認醫術高明、譽滿杏林的名醫。一旦「選在君王側」,就能穿上不同品階的官服,羨煞旁人。不過,究竟當上太醫是禍是福?是「一登龍門,身價百倍」,還是進入虎穴,「伴君如伴虎」?
表面上,當太醫是一份悠閒好差事,衣食無憂,生活愜意,悠哉遊哉。殊不知當太醫者,無時無刻都會有生命危險。因為,就算太醫是當時醫術最高明的醫師,但是在醫治皇帝和他所寵愛的人的病時,也難保診治無誤。由於病人是非同小可的尊貴人物,太醫診治病人時往往顧慮重重,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所以經常就會發生悲劇:病人死了,醫師就要受處罰。故此不是太醫被殺,就是皇帝「龍御歸天」。
皇帝對太醫的印象是:太醫萬能,能夠有起死回生的本領。故對太醫的要求是:一定要把病醫好!如果他寵愛的人因藥石無靈撒手人寰,他必定歸咎太醫無能、失職,太醫就很可能會被處死。西元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的馬皇后病重,群臣請禱祀、求良醫。馬皇后竟然拒絕服藥。好心腸的她,自知病勢不輕,吃藥無效,一旦病歿,皇上必定降罪太醫們,將他們處死,所以不忍太醫因她的死而賠上性命。
由此可見,當太醫是一份非常「危險」的職業。
由於不信任,當御醫為皇帝診病時,
常有太后或皇后在簾後監視著,
常常提出質疑甚至代做主張。
不信任太醫
現代醫學注重的是醫患關係(Doctor patient relationship)的建立。病人對醫務人員失去信賴對醫療是毫無好處的。病人作為一個醫療團隊裡的一份子,有權共同參與以及配合診治。這種醫患關係是雙向的,二者平等相待、相互尊重。
在東方傳統社會,醫生扮演的是家長的角色。他具有權威,可以替病人做出關乎其生死的決定。但是古代的太醫充其量是皇室的「僱員」,供人使喚,聽候差遣,扮演的是下屬、臣子,甚至是奴僕的角色。太醫的自尊、人格、專業話語權等,不在考慮之列。有志於醫的人,往往會因此感覺到礙手礙腳,英雄無用武之地,以致鬱鬱不得志,悶悶不自由。
不要以為皇室的人是以千百年來的古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來作為他們的金科玉律,像現代人一樣信任自己的醫生。《禮記》中就有「君飲藥,臣先嚐」的說法,故歷代宮廷醫生要負責嚐藥,曹魏時甚至有專門設立的「嚐藥監」。明仁宗朱高熾還是太子時,不信任太醫盛寅的醫療技術,唯恐太醫開出的藥會害死他的妃子,於是命人先把盛寅關起來,等見到藥效以後再做定奪。這樣的做法實在不可思議!至於清朝的太醫,在煎調御藥時,有太醫院官和內監一同監視著,以兩服藥合為一服。俟熟後,分作兩杯,一杯先由主治太醫嚐,再輪到院判嚐,然後內監嚐;另外一杯才讓皇帝服用。那些和合藥味不妥,不依照本方,或封題錯者,均以「大不敬」罪論處。皇帝疾病若是醫藥無效,以致死亡,「龍馭上賓」,太醫院醫官就要受到處分。
漢和帝的太醫郭玉曾說,醫人有四大難處,特別是面對尊貴的病人時,難度更大。每每醫師帶著惶恐的心情去診治,心理上受到威脅,便很難集中精神去診病,故此療效較差。而且這些病人持高高在上的態度對待醫師,讓醫師在診斷、醫療時得不到信任,增加心理壓力,進而影響判斷。
由於不信任,當御醫為皇帝診病時,常有太后或皇后在簾後監視著,常常提出質疑甚至代做主張。《新唐書.後妃傳》記載,儀鳳三年,唐高宗李治患了嚴重的頭痛病,召御醫張文仲、秦鳴鶴會診,二人請示用砭針炙頭部治病。皇后武則天在簾後聽說要在皇帝頭上刺出血,乃怒斥:「此可斬也!聖體哪能刺出血?」御醫趕快頓首請命。高宗苦於頭眩,說:「御醫是看病,有什麼罪?我頭暈目眩得厲害,快讓他看病吧!」御醫乃敢取針炙高宗頭。高宗病情緩解後,武后在簾中拜謝御醫。
宋寧宗患了痢疾,曾御醫入視。把完脈,就得奏明病症。尚未開處方,立在御榻後的楊皇后插話道:「曾防禦,官家(皇上)吃得感應丸否?」(文獻記載這感應丸含有丁香、乾薑、巴豆、杏仁等治腹瀉藥物。)御醫唯唯諾諾。接著楊皇后又插一句:「須是多把與官家吃。」那豈不是毫無醫學背景的外行人皇后做主,指示御醫給病人服藥的劑量!至於那些對醫藥、病理稍有些常識的帝王,也寧肯相信自己,而不相信御醫。有記載清朝康熙皇帝就曾直斥太醫院長官黃運和御醫霍桂芳:「此劣等大夫知道什麼!」後來的光緒皇帝也曾指示御醫按照光緒自己的方案開方用藥,御醫豈敢不遵?
那麼皇帝是否能真的得到御醫最佳的醫藥照顧?處在這樣自身難保的情況下,御醫往往不敢下無把握之藥,以避免承擔責任。就算御醫診出皇帝脈象凶險,也不敢說出真話,還說脈象尚好。權宜之計是只開一些吃不死、醫不好的藥物。若是皇帝有個三長兩短,最低限度朝廷總不能歸咎他誤用藥品,害死聖上,只能以醫術平庸或不克盡職之罪而予以較輕的例行處分,不至於殺頭滅族。御醫這樣「少醫少錯」的謹慎小心、明哲保身的心理,令許多皇帝失去險中求治「博一博」的機會,而很快駕崩。
也由於這緣故,太醫都很害怕貴族生病。太醫也領悟到,單替這些已經生病的貴族醫病開藥並非妥善的辦法。所謂「是藥三分毒」,難保藥物沒有副作用和意想不到的不良反應。最好是想辦法使這些尊貴人物不生病或少生病,就是說,預防生病勝於治病。所以太醫們強調預防、養生,專注於使用食療,提高免疫能力、抵抗力,而少用藥物去治療病人,無形中創出「養生療法」。這些少用藥物的「太醫醫療方法」,有異於一般民間醫師的開藥治療法。民間醫師大多使用藥物治療,以求快速見效,很少有不開處方不開藥的,正如今日我們所說:A pill for every ill(每種病都必有一種藥丸)!
只要治不好皇帝或嬪妃的病,
就是犯了欺君之罪。
對此,太醫是無從抗辯、解釋的。
太醫難當
別以為九五之尊的皇帝真的能「萬歲萬萬歲」,萬壽無疆。從生物學觀點來看,皇帝也是血肉之軀,也會有「帝不豫」「上不豫」(身體不適),一樣會生病。
把歷代五百五十九位帝王(三百九十七位皇帝及一百六十二位王)的壽終年歲做個統計,結果顯示,他們不但未能安享期頤之壽,反而多短命,平均每人只能活短短三十八年(虛歲三十九歲)。以明朝的十六位皇帝來算,他們平均壽命只有短短的四十二點二歲!但是貴為天子,就會有全國第一流...
作者序
序從故事說起
小時候酷愛聽故事。爸媽講的民間故事、老師講的歷史和勵志故事,都會令我沉浸其中,如痴如醉。長大後,喜歡閱讀,不愛看風花雪月的美文,偏愛歷史人物傳記、歷代帝王軼事、宮廷祕聞和武俠小說。往往一卷在手,就廢寢忘食,甚至可以獨在房內,終日無語。
當年,唐太宗的諫官魏徵積勞成疾而死,太宗對侍臣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我閱讀眾多書籍,不也是以人以史為鏡嗎?
廣讀群書之後,我了解到古今中外許許多多人物。他們的行為思想和一切功過,都可以作為我做人做事的借鑑。在閱讀中,我汲取仁義忠信的價值觀;學會分辨正邪善惡;知道邪不勝正,善有善報。遂致力於修身養性,力求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退休以後,閱讀依然是我的最愛,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愛讀史籍的興趣依然不減當年。所不同的是,歲月更迭,年紀增長,自己對人對事的體會和詮釋亦隨人生經歷而有不同。同一本書,反覆閱讀後,前後也可能有不同感受、不同理解和思考。譬如在閱讀中國歷朝故事時,我不再注意朝代盛衰的近因遠因,不再評斷歷史人物的忠奸,而注意到皇帝及其身邊人的疾病和死亡,這也許是因為數十年的醫學生涯鍛鍊了我對疾病的敏感度,包括對病因的好奇、對診斷的懷疑……整體而言,這是一種「職業病」吧!
因為懷疑,我大膽假設,細心研究和考證。當我看到書中用三言兩語描述某君王因某種病喪命時,我會產生懷疑,繼而根據有限的描述,去大量翻閱史書和現代醫書,甚至憑藉臨床經驗,或推翻古代說法,或證實其果然。因為鑽研,每到書店,我便會一頭栽到歷史書架,翻閱厚厚的歷史書。那些年,老友陳滿貴在上海工作,回國時總會給我帶來新出爐的歷史書籍。結果,「王立群讀《史記》」系列、「明朝那些事」系列,以及《正說唐朝二十一帝》、《正說宋朝十八帝》、《正說明朝十六帝》、《正說清朝十二帝》等史書取代了擺在我書房的其他一些中外名著。
每當書中有些篇章與情節引起我的興趣,如書中人物的病患,包括肉體、心理、精神疾病,太醫的行為與際遇,死者的生卒年歲、壽命長短或是其他和醫學有關的事,我會一一插入標籤或加上批註,列出疑問,儼然一名法醫,要找出死因及真相!朋友知道我有這種的「癖性」,建議我把所讀到的歷史故事「心得」撰寫成文,與他們分享。
恰好在那個時候,編輯謝裕民先生聯繫我,邀請我寫一些「替古代君臣診病」的文章。受到裕民的鼓勵,我從皇帝、嬪妃、太醫、臣子等人著手,用現代醫者的眼光,「替」古代君臣「診病」,分析他們的病患,質疑史冊所記錄的死因。
為了讓大家增加一些病理學的了解,我還古今對照,把現代對這些疾病的解讀和治療方法,一併帶入。開始時,我擔心這樣寫會畫蛇添足,顯得雜亂無章,但讀者反響很好,認為這些論述可以增進自己的醫學知識。於是,我興味盎然,一邊讀史,一邊把脈,一邊搜索參考數據,寫下這幾十篇讀史筆記,呈獻給讀者。
何乃強
序從故事說起
小時候酷愛聽故事。爸媽講的民間故事、老師講的歷史和勵志故事,都會令我沉浸其中,如痴如醉。長大後,喜歡閱讀,不愛看風花雪月的美文,偏愛歷史人物傳記、歷代帝王軼事、宮廷祕聞和武俠小說。往往一卷在手,就廢寢忘食,甚至可以獨在房內,終日無語。
當年,唐太宗的諫官魏徵積勞成疾而死,太宗對侍臣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我閱讀眾多書籍,不也是以人以史為鏡嗎?
廣讀群書之後,我了解到古今中外許許多多人...
目錄
序從故事說起
太醫難當
不信任太醫
太醫與政治
不願看病的太醫
華佗恥以醫見業
曹操的頭痛病
關羽中箭
扁鵲換心
秦始皇的死因
馬王堆女屍有糖尿病?
由馬王堆女屍談到血吸蟲病
皇帝也中毒
帝王也自殺
皇帝和糖尿病
懷胎十四月而生的皇帝
劉備患有巨人症?
劉備的怪相?
劉備死於痢疾
死於痢疾的帝王
從司馬昭中風談起
唐高宗的頭痛病
宋太祖「生蛇」
神經錯亂的皇帝
宋朝帝王有精神病遺傳基因
做皇帝是高風險行業?
毒死皇帝的是什麼毒藥?
談古論今說病歷
元世祖患痛風?
皇帝的母子情結—明憲宗與萬貴妃
再談萬貴妃
皇帝的母子情結—明熹宗與乳母客氏
皇帝的母子情結—光緒和慈禧太后
張居正死於縱慾過度?死於痔瘡或大腸癌?
萬曆帝被酒所害(一)
萬曆帝被酒所害(二)
萬曆帝的愛情
萬曆帝的病(一)
萬曆帝的病(二)
萬曆帝的病(三)
萬曆帝之死
明光宗的死因(一)
明光宗的死因(二)
皇太極猝死
清王朝和天花
皇帝為什麼少有癌症?
從康熙帝的瘧疾談起
康熙死於流感?
嘉慶帝死於高血壓
光緒帝死於砒霜中毒
乳母也封爵
差點淹死的帝王
被淹死的帝王
序從故事說起
太醫難當
不信任太醫
太醫與政治
不願看病的太醫
華佗恥以醫見業
曹操的頭痛病
關羽中箭
扁鵲換心
秦始皇的死因
馬王堆女屍有糖尿病?
由馬王堆女屍談到血吸蟲病
皇帝也中毒
帝王也自殺
皇帝和糖尿病
懷胎十四月而生的皇帝
劉備患有巨人症?
劉備的怪相?
劉備死於痢疾
死於痢疾的帝王
從司馬昭中風談起
唐高宗的頭痛病
宋太祖「生蛇」
神經錯亂的皇帝
宋朝帝王有精神病遺傳基因
做皇帝是高風險行業?
毒死皇帝的是什麼毒藥?
談古論今說病歷
元世祖患痛風?
皇帝的母子情結—明憲宗與萬貴妃
...
商品資料
出版社:清文華泉出版日期:2024-07-03ISBN/ISSN:9786267165287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08頁開數:25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