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NT$ 520
優惠價:95 折,NT$ 494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限量商品,即時庫存=1
1950年,吳重雨誕生於嘉義東石的濱海小村,十子之家排行第九。出生時正逢梅雨季,由精通漢文擅長作詩的父親取名為「重雨」。然而,父親在他讀小五的時候驟逝,家庭重擔落在母親身上。儘管生活十分刻苦,但在慈母和獎助學金支持下得以繼續求學,並在交大從大學部一路完成博士學位。
從求學、入職教書,到當校長,吳重雨可謂徹頭徹尾的「交大人」,有交大一貫務實的精神。他教學講求實作,曾要求學生必須做出能work的晶片才能畢業。他創立的「307實驗室」是臺灣最早投入IC設計的實驗室,為培養臺灣高階IC設計人才的搖籃。擔任校長時,擴大國際合作,提出多項國際合作方案,引領交大邁向國際頂尖。
借調國科會工程處處長期間,吳重雨負責推動國科會首次產學合作並成立「晶片設計製作中心(CIC)」,由政府提供資源,號召全臺學校參與訓練設計IC,由產業界協助製成晶片,為國家IC設計研發能力打下基礎,是臺灣IC設計產業發展重要推手。由於績效卓越,他又以其半導體專業背景,受邀參與南科半導體產業規劃,後委與擔起「晶片系統國家型科技計畫」與「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總主持人之重任。
吳重雨在學時即以認真好學、成績優異著稱。研究所開始投入半導體研究,從元件製程到數位IC,再專注於類比IC研究;之後跨足仿生IC範疇,為開拓臺灣電子生醫領域的先行者。學界退休後投身業界,率領創新公司,聚焦於人工視網膜、癲癇偵測控制等植入式醫療元件商品化開發。已發表國際期刊及會議論文超過三百篇,專利與獲獎無數,成果斐然。
《無我心寬:吳重雨口述歷史》一書,紀錄下吳重雨的成長經歷與人生發展,主要是以他在半導體IC設計的專業研究與教學為重心,延伸到參與推動國家科技產業政策及學校行政時的方向;又擴展到技術創新與新創產業。透過吳重雨校長在人生各階段中印象深刻的經驗回憶,替交大與產業發展留下一些見證的紀錄。
作者簡介:
口述
吳重雨,1950年5月31日生,出生於嘉義縣東石鄉猿樹村。國立交通大學電子物理學士、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碩士、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博士。曾任國科會工程處處長,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系主任、電子研究所所長、研發長、電機資訊學院(電機學院)院長、校長,以及「晶片系統國家型科技計畫」、「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總主持人等。研究興趣及研究成果領域為:植入式生醫電子元件晶片系統設計、射頻/微波積體電路設計、智慧型仿生感測晶片系統設計,以及類神經網路、混合訊號式積體電路設計等。
紀錄
周湘雲,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圖書館校史典藏組計畫助理。出版著作有《日治時期臺灣熱帶景象之形塑:以椰子樹為中心的研究》(2012,國史館)、《跟著戰爭去旅行:新竹市軍事地景的故事》(2015,新竹市文化局)、《無懼.無華:郭南宏口述歷史》(2018,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無求常安:鄧啟福口述歷史》(2020,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等。
名人推薦:
提升交大邁向國際頂尖 生醫電子研究的開拓者
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 林奇宏
吳重雨校長是第一位由交大自己培育出來的校長,從大學、碩士和博士學位皆在交大完成。吳校長在1980年取得博士學位後,以其優異的表現受交大聘任成為教師,一路投身奉獻於教育與研究,更在2007年到2011年間擔任校長掌舵交大,致力提升交大在國際能見度,增進研究動能的卓越規劃,帶領交大邁向國際頂尖。治校期間,於2007年成立「智慧型仿生裝置研究中心」(2011 年改為「生醫電子轉譯研究中心」),發展交大在生醫電子領域的前瞻研究。吳校長到2020年從教職退休,人生超過五十年的歲月都在交大度過,可謂名副其實道地的「交大人」。
從吳校長的口述中,得知吳校長生長在嘉義東石鄉的濱海之地──猿樹村。因為父親驟逝,只能靠母親撐起家計,但家庭之愛讓吳校長擁有樂觀的性格,讓他不受困於環境的窘迫,走出寬廣的人生。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吳校長樂於分享的人格特質,從大學時期就因樂於為同學分享難題解答,成為同學們口中作業有求必應的「老板」;到後來開始教書做研究,成立臺灣最早進行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設計的「307實驗室」,以「資源共享」理念邀請相同領域的老師們加入合作,反而讓307實驗室成為一個經營超過四十年,並持續發展的優秀研究團隊。吳校長借調國科會擔任處長,為推動「晶片設計製作中心」(Chip Implementation Center, CIC)的發展,願意將發展國家IC設計人才的理想放在最前面,無私地將自己307 實驗室中累積的全部相關資料以及技術,轉移給任何想要建置IC實驗室的學校,此等胸襟實在可敬。正因為有吳校長對臺灣IC設計產業發展規劃的遠見與無我利他之心,大量培育臺灣IC設計人才,精實打下今日臺灣IC設計業產值位居世界第二的基礎。
吳校長另一個重大貢獻是在於開創臺灣生物電子的研究,早在1990年代初期,就已經從類比IC的研究開始聚焦在模仿人類神經網路的方向,並有優異的世界級成就,例如以世界首創實現神經網路功能在IC上的研究成果,於1998年獲選為IEEE會士(Fellow)並榮獲教育部工科學術獎;2006年開發仿視覺「智慧型運動偵測器晶片」,亦領全球之先。因為吳校長在仿生IC上的成果,也促使了臺北榮總林柏剛醫師尋求合作,共組臺灣第一個植入式人工視網膜晶片研究團隊,實為開拓臺灣生物電子領域研究的先驅。吳校長更於2015年獲教育部國家講座主持人殊榮,以其學術研究之卓越真是實至名歸。吳校長從教職退休後,仍心懷相當大的熱情投身帶領新創公司,持續為人工視網膜與癲癇晶片系統的產品化進行研發,朝人體試驗的方向推展,希望謀福於病人,此等行動力實在可佩。
本書另外還特別邀請了夫人曾昭玲女士、黃振昇博士、林伯剛醫師、李鎮宜副校長,來補充不一樣角度之下吳校長的一些故事。曾昭玲女士分享了吳校長的家庭生活;黃振昇博士則分享了推動CIC背後不為人知的艱辛故事與成就;林柏剛醫師介紹了與吳校長合作植入式人工視網膜晶片計畫的不凡過程;李鎮宜副校長分享了與吳校長共事的觀察。最後的特別企劃更是邀來了「307實驗室」不同時期的師生共十餘人,以逐字稿方式紀錄下大家對於吳校長主持307實驗室的見證回憶,別具歷史意義。
透過吳校長口述回憶,我們可以看到吳校長在人生不同階段中的轉折與抉擇,隨著吳校長在不同時期中的教學規劃、培育學生、研究方向探索與參與推動產業政策等各方面的視角,也紀錄下了半導體產業在臺灣發展的一些時代面貌。在人生很多不可預期的變化與考驗中,吳校長都展現了樂觀與開闊的胸懷,堅持走對的路,更以「資源共享」、「團隊合作」精神為先,實在值得吾人學習。
林伯剛醫師是陽明的校友,吳校長跟林伯剛醫師的人工視網膜計畫合作可以說是交大與陽明時間最早也執行最長的電子結合生醫的跨領域合作研究,這條跨領域的研究之道走來就相當不易,但貴在永不放棄。吳校長在提到自己的研究開發過程時,曾這樣說道:「歷經了漫長的開發期,這正是生醫電子領域中,研究者最需要耐心堅持的地方。」這對於2021年合校的陽明交大,也是重要的啟發。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17折90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2折 | 0 |
4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0 |
5折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優惠價: 95 折, NT$ 494 NT$ 52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限量商品,即時庫存=1
1950年,吳重雨誕生於嘉義東石的濱海小村,十子之家排行第九。出生時正逢梅雨季,由精通漢文擅長作詩的父親取名為「重雨」。然而,父親在他讀小五的時候驟逝,家庭重擔落在母親身上。儘管生活十分刻苦,但在慈母和獎助學金支持下得以繼續求學,並在交大從大學部一路完成博士學位。
從求學、入職教書,到當校長,吳重雨可謂徹頭徹尾的「交大人」,有交大一貫務實的精神。他教學講求實作,曾要求學生必須做出能work的晶片才能畢業。他創立的「307實驗室」是臺灣最早投入IC設計的實驗室,為培養臺灣高階IC設計人才的搖籃。擔任校長時,擴大國際合作,提出多項國際合作方案,引領交大邁向國際頂尖。
借調國科會工程處處長期間,吳重雨負責推動國科會首次產學合作並成立「晶片設計製作中心(CIC)」,由政府提供資源,號召全臺學校參與訓練設計IC,由產業界協助製成晶片,為國家IC設計研發能力打下基礎,是臺灣IC設計產業發展重要推手。由於績效卓越,他又以其半導體專業背景,受邀參與南科半導體產業規劃,後委與擔起「晶片系統國家型科技計畫」與「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總主持人之重任。
吳重雨在學時即以認真好學、成績優異著稱。研究所開始投入半導體研究,從元件製程到數位IC,再專注於類比IC研究;之後跨足仿生IC範疇,為開拓臺灣電子生醫領域的先行者。學界退休後投身業界,率領創新公司,聚焦於人工視網膜、癲癇偵測控制等植入式醫療元件商品化開發。已發表國際期刊及會議論文超過三百篇,專利與獲獎無數,成果斐然。
《無我心寬:吳重雨口述歷史》一書,紀錄下吳重雨的成長經歷與人生發展,主要是以他在半導體IC設計的專業研究與教學為重心,延伸到參與推動國家科技產業政策及學校行政時的方向;又擴展到技術創新與新創產業。透過吳重雨校長在人生各階段中印象深刻的經驗回憶,替交大與產業發展留下一些見證的紀錄。
作者簡介:
口述
吳重雨,1950年5月31日生,出生於嘉義縣東石鄉猿樹村。國立交通大學電子物理學士、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碩士、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博士。曾任國科會工程處處長,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系主任、電子研究所所長、研發長、電機資訊學院(電機學院)院長、校長,以及「晶片系統國家型科技計畫」、「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總主持人等。研究興趣及研究成果領域為:植入式生醫電子元件晶片系統設計、射頻/微波積體電路設計、智慧型仿生感測晶片系統設計,以及類神經網路、混合訊號式積體電路設計等。
紀錄
周湘雲,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圖書館校史典藏組計畫助理。出版著作有《日治時期臺灣熱帶景象之形塑:以椰子樹為中心的研究》(2012,國史館)、《跟著戰爭去旅行:新竹市軍事地景的故事》(2015,新竹市文化局)、《無懼.無華:郭南宏口述歷史》(2018,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無求常安:鄧啟福口述歷史》(2020,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等。
名人推薦:
提升交大邁向國際頂尖 生醫電子研究的開拓者
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 林奇宏
吳重雨校長是第一位由交大自己培育出來的校長,從大學、碩士和博士學位皆在交大完成。吳校長在1980年取得博士學位後,以其優異的表現受交大聘任成為教師,一路投身奉獻於教育與研究,更在2007年到2011年間擔任校長掌舵交大,致力提升交大在國際能見度,增進研究動能的卓越規劃,帶領交大邁向國際頂尖。治校期間,於2007年成立「智慧型仿生裝置研究中心」(2011 年改為「生醫電子轉譯研究中心」),發展交大在生醫電子領域的前瞻研究。吳校長到2020年從教職退休,人生超過五十年的歲月都在交大度過,可謂名副其實道地的「交大人」。
從吳校長的口述中,得知吳校長生長在嘉義東石鄉的濱海之地──猿樹村。因為父親驟逝,只能靠母親撐起家計,但家庭之愛讓吳校長擁有樂觀的性格,讓他不受困於環境的窘迫,走出寬廣的人生。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吳校長樂於分享的人格特質,從大學時期就因樂於為同學分享難題解答,成為同學們口中作業有求必應的「老板」;到後來開始教書做研究,成立臺灣最早進行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設計的「307實驗室」,以「資源共享」理念邀請相同領域的老師們加入合作,反而讓307實驗室成為一個經營超過四十年,並持續發展的優秀研究團隊。吳校長借調國科會擔任處長,為推動「晶片設計製作中心」(Chip Implementation Center, CIC)的發展,願意將發展國家IC設計人才的理想放在最前面,無私地將自己307 實驗室中累積的全部相關資料以及技術,轉移給任何想要建置IC實驗室的學校,此等胸襟實在可敬。正因為有吳校長對臺灣IC設計產業發展規劃的遠見與無我利他之心,大量培育臺灣IC設計人才,精實打下今日臺灣IC設計業產值位居世界第二的基礎。
吳校長另一個重大貢獻是在於開創臺灣生物電子的研究,早在1990年代初期,就已經從類比IC的研究開始聚焦在模仿人類神經網路的方向,並有優異的世界級成就,例如以世界首創實現神經網路功能在IC上的研究成果,於1998年獲選為IEEE會士(Fellow)並榮獲教育部工科學術獎;2006年開發仿視覺「智慧型運動偵測器晶片」,亦領全球之先。因為吳校長在仿生IC上的成果,也促使了臺北榮總林柏剛醫師尋求合作,共組臺灣第一個植入式人工視網膜晶片研究團隊,實為開拓臺灣生物電子領域研究的先驅。吳校長更於2015年獲教育部國家講座主持人殊榮,以其學術研究之卓越真是實至名歸。吳校長從教職退休後,仍心懷相當大的熱情投身帶領新創公司,持續為人工視網膜與癲癇晶片系統的產品化進行研發,朝人體試驗的方向推展,希望謀福於病人,此等行動力實在可佩。
本書另外還特別邀請了夫人曾昭玲女士、黃振昇博士、林伯剛醫師、李鎮宜副校長,來補充不一樣角度之下吳校長的一些故事。曾昭玲女士分享了吳校長的家庭生活;黃振昇博士則分享了推動CIC背後不為人知的艱辛故事與成就;林柏剛醫師介紹了與吳校長合作植入式人工視網膜晶片計畫的不凡過程;李鎮宜副校長分享了與吳校長共事的觀察。最後的特別企劃更是邀來了「307實驗室」不同時期的師生共十餘人,以逐字稿方式紀錄下大家對於吳校長主持307實驗室的見證回憶,別具歷史意義。
透過吳校長口述回憶,我們可以看到吳校長在人生不同階段中的轉折與抉擇,隨著吳校長在不同時期中的教學規劃、培育學生、研究方向探索與參與推動產業政策等各方面的視角,也紀錄下了半導體產業在臺灣發展的一些時代面貌。在人生很多不可預期的變化與考驗中,吳校長都展現了樂觀與開闊的胸懷,堅持走對的路,更以「資源共享」、「團隊合作」精神為先,實在值得吾人學習。
林伯剛醫師是陽明的校友,吳校長跟林伯剛醫師的人工視網膜計畫合作可以說是交大與陽明時間最早也執行最長的電子結合生醫的跨領域合作研究,這條跨領域的研究之道走來就相當不易,但貴在永不放棄。吳校長在提到自己的研究開發過程時,曾這樣說道:「歷經了漫長的開發期,這正是生醫電子領域中,研究者最需要耐心堅持的地方。」這對於2021年合校的陽明交大,也是重要的啟發。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2折 | 0 |
4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0 |
5折 | 1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17折90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