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要探討的是,符號學的經文分析如何幫助我們(尤其是需要準備講章和帶查經的牧者和教會同工)在短時間內,深入淺出地帶出上帝話語的力量。通過突顯文本的上下文語境。本書希望符號學的經文分析,在讓我們的聖經詮釋展現自己的特色之餘,也能實踐聖經詮釋的倫理。
好評推薦:
「以符號學理論與方法來解釋聖經,提醒與鼓勵讀者們察覺,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眾多聖經解釋並無法取代聖經本身;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回到聖經-上帝的話,在新的生活處境中重新解釋經文。」——曾宗盛,台灣神學研究學院舊約助理教授
「在神學/聖經研究上,孟翰老師的著作應該是開創新河的力作,極為難能可貴,也是我們應該珍惜看重的成果。」——孫寶玲,台南浸信會恩慈堂顧問牧師、台南神學院客座教授
「吳孟翰博士的大作除了幫助華人讀者掌握複雜的新約研究方法,以之來理解經文的含義,更力圖啟發讀者,借由聖經與世界建立起多元的關係和身份。」——楊克勤,Garrett-Evangelical Theological Seminary Harry R. Kendall Professor of New Testament
作者簡介:
吳孟翰
馬來西亞吉隆坡華人,十六歲患上登革熱,內臟出血,在醫生們認為無可救藥時,神蹟地快速康復。
赴美後於加州伯克萊大學取得學士、聯合神學研究院取得碩士,並於范德堡大學獲得哲學博士,之後在美國牧會和開拓教會,並在亞洲宣教。
目前任教於台灣神學研究學院,並擔任神學硏究所神學碩士班主任及國際事務組長。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為什麼從符號學的角度與聖經對話?
在這個城市〔美國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的張力不是白人和黑人之間的張力。追根究底,這個張力是公義和不公義、光的力量和黑暗力量的張力。若有任何勝利可言,那不只是五萬黑人的勝利,而是公義和光的力量的勝利。我們要擊倒的不是白人,而是不公義,或是不公義的白人。—Martin Luther King, Jr. 1
撰寫本書的契機是因為神學生?傳道人和牧者在接觸符號學的課後,想更有系統地了解符號學的經文分析怎樣能在短時間內,深入釐清經文故事和論述的主題框架(thematic framework)和經文脈絡,並能直接從經文的世界連接到聽眾的處境?對這些學員而言,她∕他們在準備講章和帶查經時,需要花不少時間讀聖經註釋書來理解聖經的背景以及聖經經文的文學脈絡?但在牧會現場,她∕他們的時間安排常被各種事工和開會,以及突發狀況打亂,使她∕他們沒有一整段的時間能夠專心預備,等候聖靈的動工?另外,在看了書籍和資料後,學員經常還是沒有頭緒該如何整合資料,回應和結合聽眾的處境,讓聽眾更深感受到神的話語的力量?學員反映所讀的書籍和資料,有時候會讓她∕他們覺得一定要透過聖經註釋書才能理解聖經?她∕他們不認為自己會有什麼獨到的見解?比起思考神的話語的時間,她∕他們花更多的時間在聖經註釋書上?但註釋書作者會「這樣」詮釋,而不像其他註釋書作者「那樣」解經,是因為她∕他們在各自處境所面對的問題不同,以至於經文詮釋所帶來解經和答案跟著不一樣?學員在沒有分析自己的處境之前?在沒有尋求神如何看待她∕他們的處境問題以及該如何回應之前,就引用註釋書的解經,很有可能會把註釋書的問題引入自己的處境,不但複雜化既有的問題,也反映出學員不相信神也會給自己答案,就如神給註釋書作者答案?很快地,講章和查經的預備變成是一項苦差事,而不是回應神的呼召?神變成只是呼召她∕他們,卻沒有餵養和供給她∕他們話語?她∕他們的話語服事變成不是分享她∕他們當下從神領受的感動和力量,而是在資源回收之前學過的?看過的?聽過的?講過的?在變成只有付出,而沒有領受的情況下,她∕他們對神的話語的熱情也漸漸地被耗損了?
故此,本書旨在介紹符號學的聖經經文分析如何能有效地幫助聖經學者?牧者和一般基督徒在日常生活裡,與聖經經文有更深入的對話,讓我們不只是讀經文(即聖經被當作是分析的物件),更是被聖經閱讀和更新?就如耶穌在馬太福音四章4 節的強調,神的話語是餵養和形塑我們,而不是被用來攻擊他人?來支持自己的立場,如同魔鬼在馬太福音四章6 節利用聖經試探耶穌?從耶穌提醒門徒和眾人不要只注意弟兄姐妹眼中的木屑,卻沒有理會自己眼中的樑木(太7:3),我們甚至可以說聖經不是攻擊他人的武器,而是幫助我們自我檢討?但是在固有的觀念?想法和作法裡,我們很難跳脫出既有的框架和理解?我們不太容易意識到自己的預設和先入為主的想法?我們也不容易聽進他人的建議和不一樣的經文詮釋,更不用說自我檢討了?
為此緣故,在這一章我們會解釋為何符號學的經文分析能有效地幫助我們在多元的經文分析方法論和詮釋裡,與不同的經文理解和解釋有建設性的對話(即a critical and charitable dialogue),2 幫助我們擴張眼界和心胸?在第二章進一步地介紹從默想和研究聖經經文出來的符號學理論後,我們會在第三章說明和示範如何通過符號學,一步一步地分析馬太福音二十五章1–13節?我們選擇這一段的經文,因為它能突顯用符號學分析經文的好處?我們也會看到聰明的童女因為專注在完成迎接新郎的使命,以至於不敢大意,需要提前預備,並堅持拒絕愚昧的童女要求,所以被稱為是聰明的?聰明的童女的深怕失敗和愚昧的童女的過於自信,刻畫了這段故事的情節發展?在第四章,我們會思考和詮釋馬太福音四章1–11節描述耶穌如何在曠野裡勝過試探者(即魔鬼或撒旦)的誘惑?通過一連串的三個試探,我們看到被稱為以馬內利的耶穌(太1:23)如何展開他的使命,「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裏救出來」(太1:21)?換言之,以馬內利所突顯的「上帝與我們同在」的意思,不單提醒我們神與我們同在,更要我們注意我們是否與神同在?倘若耶穌在被試探時,就為了證明自己是「上帝的兒子」而聽從了魔鬼或撒旦的慫恿和挑釁,那耶穌就不會展現神與我們同在了?這對在牧會現場的牧者而言,會帶來重要的啟發?最後在第五章,我們會回到鑑定故事論述是否完整的重要性?讀者會發現在熟悉二?三章討論的符號學理論後,她∕他們可以藉由分析經文論述如何開始和結束(即開始和結尾呈現的關聯性),在短時間內,深入淺出地突顯經文給她∕他們的亮光和盼望?
第一章
為什麼從符號學的角度與聖經對話?
在這個城市〔美國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的張力不是白人和黑人之間的張力。追根究底,這個張力是公義和不公義、光的力量和黑暗力量的張力。若有任何勝利可言,那不只是五萬黑人的勝利,而是公義和光的力量的勝利。我們要擊倒的不是白人,而是不公義,或是不公義的白人。—Martin Luther King, Jr. 1
撰寫本書的契機是因為神學生?傳道人和牧者在接觸符號學的課後,想更有系統地了解符號學的經文分析怎樣能在短時間內,深入釐清經文故事和論述的主題框架(thematic framework)和經文脈絡,並能...
作者序
前言
本書不是在分析和詮釋雅各書,也不是在討論如何翻譯peiraz 這個字根的問題,雖然本書的第四章關乎耶穌在曠野被魔鬼試探的故事論述(太4:1–11。本書要探討的是,符號學的經文分析如何幫助我們(尤其是需要準備講章和帶查經的牧者和教會同工)在短時間內,深入淺出地帶出上帝話語的力量。通過突顯文本的上下文語境,本書希望符號學的經文分析,在讓我們的聖經詮釋展現自己的特色之餘,也能實踐聖經詮釋的倫理。我們務必意識到我們的聖經詮釋會帶來生命或死亡,因為有人會因為我們的詮釋而經歷盼望或絕望!我們也需要意識到我們的聖經詮釋,不必然就是聖經的意思。我們在本書的第四章會看到,不僅耶穌引述經文作為他言行舉止的根據,魔鬼也使用和詮釋經文!但其中一個重要的差別在於魔鬼把經文當作他的工具,但對耶穌而言,經文是餵養和形塑他的上帝話語!故此,本書名是《試煉與試探:聖經詮釋與符號學》,即面對同樣的經文,我們如何詮釋?我們是面對試煉,還是試探?我們的詮釋是帶給人試煉,還是試探?馬太福音四章 7節告訴我們,耶穌在面對魔鬼的經文引述時,說道:「經上又(palin)記着」,這提醒我們在詮釋經文時,不要以偏概全,要注意上下文,免得我們在理解和解釋經文時,不知覺地為了我們的立場,而斷章取義。
前言
本書不是在分析和詮釋雅各書,也不是在討論如何翻譯peiraz 這個字根的問題,雖然本書的第四章關乎耶穌在曠野被魔鬼試探的故事論述(太4:1–11。本書要探討的是,符號學的經文分析如何幫助我們(尤其是需要準備講章和帶查經的牧者和教會同工)在短時間內,深入淺出地帶出上帝話語的力量。通過突顯文本的上下文語境,本書希望符號學的經文分析,在讓我們的聖經詮釋展現自己的特色之餘,也能實踐聖經詮釋的倫理。我們務必意識到我們的聖經詮釋會帶來生命或死亡,因為有人會因為我們的詮釋而經歷盼望或絕望!我們也需要意識到我們的聖經...
目錄
推薦序一 曾宗盛 8
推薦序二 孫寶玲 11
推薦序三 楊克勤 14
Foreword Daniel Patte 16
前言 Daniel Patte/吳孟翰 翻譯 21
自序 25
第一章 為什麼從符號學的角度與聖經對話? 29
一、如何減少物化(objectify)聖經,更多讓聖經對我們說話? 33
(一)故事論述的開始與結束:初步的探討 34
二、符號學的經文分析的好處 43
(一)什麼是符號學? 43
(二)引用符號學的經文分析的第一個好處:與華人榮譽恥辱文化的共鳴 46
(三)引用符號學的經文分析的第二個好處:促進嚴謹和彼此鑑賞的對話 48
1. 經文詮釋的過程:文本、詮釋框架、詮釋者的處境 52
2. 文本分析 54
3. 詮釋者的世界觀或詮釋框架 55
4. 詮釋者的社會處境 59
(四)引用符號學的經文分析的第三個好處:在短時間內深入淺出詮釋經文 61
三、符號學的經文分析為何特別適合詮釋榮譽恥辱的價值觀? 65
四、結語 73
第二章 符號學理論與聖經研究的簡介 75
一、文化裡的關聯性思考 79
二、文本裡的關聯性思考 84
(一)符義(Semantics)和句法(Syntax) 87
(二)基要符義範疇(Fundamental Semantic Category) 92
(三)符號矩陣:意義產生的基本結構(Elementary Structure of Signification) 94
(四)身體感覺感知的基要符義(Fundamental Semantics) 100
(五)句法 (Syntax):對符義的斷言(Assertion)和否定(Negation) 102
1. 行動素模式(Actantial Model) 104
2. 敘事句法(Narrative Syntax)與敘事編程(Narrative Program) 106
3. 處境式的論述句法(Discoursive Syntax) 107
(六)符義與句法的交織 108
1. 處境式的論述符義(Discoursive Semantics) 114
2. 主題化(Thematization)與具象化(Figurativization) 116
三、結語 118
第三章 六個步驟的簡介:符號學的經文分析 121
一、詮釋的倫理:詮釋者的具體處境 123
(一)符號學的經文分析不是一種結構主義 127
(二)符號學的經文分析強調讀者的詮釋處境 129
二、符號學的經文分析:以馬太福音二十五章 1–13 節為例 136
(一)第一步驟:鑑定經文論述的完整性及其主題 137
(二)第二步驟:鑑定對立動作(Opposition of Actions) 143
(三)第三步驟:分析賦予者的特色 147
(四)第四步驟:分析領受者的改變 150
(五)第五步驟:鑑定完整故事論述的基本模式(Pattern) 152
1. 關於主的信念 153
2. 關於跟隨者的信念 153
(六)符號矩陣的分析 154
1. 第一個符號矩陣突顯的價值觀或語義特徵:因為尊重,所以順服與不敢大意 157
2. 第二個符號矩陣突顯的價值觀或語義特徵:因為缺乏時間和能力,所以有周詳的思考和責任感 159
(七)第六步驟:作者以讀者能接受的具體表達(Figure)來潛移默化地說服讀者 162
三、結語 166
第四章 在誘惑中的上帝話語:神與我們同在?我們與神同在? 169
一、路加福音的版本:耶穌滿有聖潔的靈 176
二、馬太福音四章 1–11 節的開端與結尾突顯的主題:神的同在、人與神同在 181
三、第二步驟:鑑定對立動作(Opposition of Actions) 188
四、第三步驟:分析對立動作的賦予者的特色 190
五、第四步驟:分析對立動作的領受者 199
六、第五步驟:鑑定完整故事論述的基本模式(Pattern) 203
七、第六步驟:作者以讀者能接受的具體表達(Figure)來潛移默化地說服讀者 204
八、結語 208
第五章 故事論述的開端與結尾 209
參考書目 217
推薦序一 曾宗盛 8
推薦序二 孫寶玲 11
推薦序三 楊克勤 14
Foreword Daniel Patte 16
前言 Daniel Patte/吳孟翰 翻譯 21
自序 25
第一章 為什麼從符號學的角度與聖經對話? 29
一、如何減少物化(objectify)聖經,更多讓聖經對我們說話? 33
(一)故事論述的開始與結束:初步的探討 34
二、符號學的經文分析的好處 43
(一)什麼是符號學? 43
(二)引用符號學的經文分析的第一個好處:與華人榮譽恥辱文化的共鳴 46
(三)引用符號學的經文分析的第二個好處:促進嚴謹和彼此鑑...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40頁開數:18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