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書寫通常是一般大學部或研究生要面對的挑戰議題。大學部的專題或研究生的論文或許是學生們的最重要著作,但是撰寫學術論文,有許多格式或是規則需要注意,加上要閱讀相關研究論文、做研究、寫報告,從開始到完成是一趟辛苦的過程,有些學生無法完成這項「艱鉅」的任務。
我常告訴學生:論文就是一篇大報告,你們都可以完成,只是品質讓自己滿不滿意而已!有學生回說:「那是因為你已經完成了,所以不辛苦。」其實大學教師基本上被要求要有固定的研究產出,因此我們幾乎每天都要做論文。
這本書希望以簡單易懂的方式,讓一般讀者知道論文的一些眉眉角角,只要對問題有興趣、想要找出答案,論文的完成輕而易舉!
作者簡介:
邱珍琬
現職:
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
學歷:
德州理工大學諮商師教育博士
經歷:
筆名仞岡,已出版《圖解助人歷程與技巧》(五南)、《圖解自我探索與成長》〈五南〉、《生命教育》〈五南〉、《圖解輔導原理與實務》〈五南〉、《讓家自由,讓自己愛-35個家庭諮商的故事》、《爸爸,我不會忘記你-心輔系教授記錄失智父親的生活點滴》〈新銳文創〉、《圖解諮商理論與技術》〈五南〉、《圖解團體輔導與諮商》〈五南〉、《狗狗心事誰人知-心輔系教授的觀察筆記》〈新銳文創〉、《從逆境走來 滿心正能量》(達觀)等五十餘本,其他學術著作見專業期刊。
章節試閱
選擇指導教授
許多學生碰到撰寫專題研究或是論文的第一關是選擇指導老師。有些學校會先分配碩一學生修習「專題研究」課程(一學分必修),也就是經由教師帶領,讓學生了解論文寫作的格式以及該如何進行的入門課程,通常一位老師可能指導三至四位碩一學生。大學部學生的「專題研究」可以是撰寫研究論文或是集體的計畫執行(例如擬定一個課輔計畫做實地執行、並作結果報告),通常也有一定的格式。
一 選擇指導教授的迷思
學生對於選擇指導教授有一些迷思,包括:擔心到時候「搶」不到老師指導,所以趕快找老師,或者是先打探某些老師的指導風格,如果是太嚴厲、與自己的處事方式不合,當然就避免;或者先去找一些會「高抬貴手」的老師,讓自己的寫作過程可輕鬆過關。有些學校(像是理組科系)在學生入學前會先分配好論文指導老師,或是要學生先選好指導老師,制度或有不同。
二 選擇指導教授的過程
選擇指導老師最適當的方法,其實是先去想想看自己對於哪些議題有興趣?而本系所有哪些老師針對這些議題做過研究?甚至是進一步閱讀過老師所做的研究或研究著作,然後回顧一下這位老師上課的情況、往年指導學生論文的方式與情況,接著才考慮自己是不是可以承擔,最後才與老師約定時間討論。
在約老師談論選擇他/她做指導教授的可能性之前,學生必須要先針對自己有興趣的議題做一些文獻的閱讀,然後把自己想要做的論文擬定一、兩個相關的題目(如「原住民隔代教養實際」或「原住民祖孫家庭現況」),接著把你/妳所閱讀過的文獻作大概的整理(像是每篇論文摘要與結果),在與老師討論時一併帶過去,這樣學生在與老師討論時,不只對自己所要做的題目方向有約莫、初淺的了解,也會讓老師知道說你/妳的確下過功夫,這樣的認真態度其實是所有的指導老師喜歡的。
有些學生非常可愛,他/她自己天馬行空擬定了許多題目,或是針對老師研究的相關議題寫下了一些自己想要做的題目,然後就拿去給老師「做選擇」(「老師,你/妳覺得哪一個題目比較好?」),這個時候老師大概會問你一個問題:「請問是誰的論文?」既然是學生要做的論文,為什麼要老師選擇題目?老師頂多針對學生所擬定的題目做初步的審視與了解,進一步會問學生為什麼要做這個題目?學生的研究動機為何?對這個題目或議題的了解有多少?老師或許會提出自己目前對這個議題已知道的最新研究與結論,如果學生要進行的議題範圍太過時、或是早已有結果,會問學生想藉由此研究達成什麼目的?
三 學生完成論文的動機最關鍵
學生的「動機」其實是整個論文寫作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如果學生對於某一個問題想要找到答案的動力很強,完成論文的步調就不會太慢。反之,倘若學生在論文進行過程中怠慢,或是不清楚自己為何要做研究,就會拖沓及延長研究過程、甚至無法完成論文。有些學生認為完成論文是獲得學位的必要手段,沒有進一步思索論文對於學術界的貢獻,隨意找個論文題目湊湊,這樣的心態對於論文完成是相當大的障礙,也容易在碰到問題時就退縮、抱怨或放棄。
四 指導教授的功能
老師對某些議題因為做過研究、閱讀過相當多的文獻,因此他/她對某些議題的了解會非常深入,也知道要到哪裡去找相關的資料。如果學生至少知道或了解一些自己想要做的題目方向,也花了時間去搜尋、閱讀相關研究的話,對於自己未來論文的寫作方向會更清楚,而指導老師也不用從零開始教導,彼此省了許多力氣與時間。
指導老師指導一篇論文,從收一名學生開始,就注定要開始一段很長的旅程(何況一位老師不只指導一篇論文)。在這段旅程當中,老師主要是一個督促、催化、指導、諮詢與管理者(有時候還要擔任諮商師),最終目標是要讓學生完成論文,因此,如果學生本身是很主動積極的,老師也會比較自在輕鬆,這樣的師生關係進一步就是「先學覺後學」的關係─彼此可以互相討論、研究、提問與回應,是一個很棒的學習過程,學生學習如何順利完成論文、得到學位,老師也因為了解學生、與學生的關係,對於論文指導更具信心。
老師在應允學生指導其論文時,也會回想起學生在課堂中的情況(所謂的「好壞帳本」)。一般說來,老師當然希望指導認真、負責的學生,因為這樣比較能夠保證論文的進度與完成度,或者是在整個撰寫論文的過程中比較不會出大的差錯。因此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私底下與老師接觸的情況,以及其他同學、老師們對於這位學生的評語或傳聞,都會影響到老師是否答應選擇這位學生來指導論文。當然,接下來學生與指導老師的磨合也相當重要。
當然,不一定學生想要選擇的指導老師都會應允指導,教師基於所收學生數的負擔、自己本身要履行的教學、研究與服務的職責,也必須考量自身時間與心力的可能負荷,不一定會收前來就教的學生,學生本身要了解「被拒絕也是一種成長」,這個世界的運作不是「我喜歡就可以」,還有許多變數的影響。
選擇指導教授
許多學生碰到撰寫專題研究或是論文的第一關是選擇指導老師。有些學校會先分配碩一學生修習「專題研究」課程(一學分必修),也就是經由教師帶領,讓學生了解論文寫作的格式以及該如何進行的入門課程,通常一位老師可能指導三至四位碩一學生。大學部學生的「專題研究」可以是撰寫研究論文或是集體的計畫執行(例如擬定一個課輔計畫做實地執行、並作結果報告),通常也有一定的格式。
一 選擇指導教授的迷思
學生對於選擇指導教授有一些迷思,包括:擔心到時候「搶」不到老師指導,所以趕快找老師,或者是先打探某些老師的指...
作者序
很早以前就想要寫這一本書,希望用很平易近人的方式來讓研究生和大學部的學生知道如何完成他們的論文或者是專題。最近碰到一個對於論文非常恐懼的研究生,她第一次做專題研究,被上一位老師當掉,除了她聲稱的恐懼論文之外,該師還認為她態度極為惡劣,不出席之外,在演說場合還會做一些不合宜的動作。因為「專題研究」是研究生的必修,因此這個學期輪到我擔任她的專題老師,但是整個學期她只出現兩次。第一次是我針對專題研究的要求做說明的時候,第二次她告訴我她非常害怕做專題,之後就沒有再出現。只是每次在系裡或在校園裡看到這位學生的時候,就不免讓我思考:如果她不能夠完成論文,那麼她為什麼要繼續待在研究所裡?如果她知道自己不能夠順利畢業,又為什麼不願意去碰專題研究?「專題研究」是我們系所對於碩一學生的要求,主要目的是協助學生開始學習論文的寫作,因此從Part 1「前言和動機」開始,到Part 2的「文獻整理」,其實對學生的要求並不多,接下來才會進行到第三章的「研究方法與過程」,就論文而言,已經協助學生完成二分之一了。
專題研究還可以協助學生去投稿專業期刊,滿足他們畢業的門檻,許多學生在專業研究的嚴格要求之下,或許不能用前兩章(研究動機與文獻整理)來獲得刊登的機會,因此許多老師還趁著課堂教學的要求,讓學生完成投稿、獲得刊登的機會,這也符合了系所的要求。只是,學生就是學生,不一定明白系所與教師為何這麼做的理由。
市面上不少指導論文完成的書籍,基本上是用很制式化、教科書的方式寫作。這不是一本論文寫作的工具書,這本書希望用比較平易近人、散文敘述、甚至以舉例的方式,來協助學生了解整個論文寫作過程以及可能遭遇的挑戰,希望可以緩解論文寫作者的一些焦慮與疑慮,也希望能夠藉此協助讀者完成有質感的論文,因為對許多人來說,碩士論文可能是自己一輩子唯一的著作。我在全文中拿自己寫的論文草稿做舉例,主要是做說明之用,而不是範本舉隅,我也不是撰寫論文的高手,投稿也常常被退稿或需要做許多修正。
目前我們國家的要求是必須在完成碩博士論文之後,將論文電子檔傳輸到國家圖書館的網站上,供一般民眾覽閱,因此許多學生會擔心萬一自己論文有缺漏字或者錯字、甚至是品質不良,會讓更多的讀者看見,也因此更謹慎行事,這也提醒指導老師守門人的角色與責任。身為學生論文的指導教師,這本書的完成對我也意義重大。
很早以前就想要寫這一本書,希望用很平易近人的方式來讓研究生和大學部的學生知道如何完成他們的論文或者是專題。最近碰到一個對於論文非常恐懼的研究生,她第一次做專題研究,被上一位老師當掉,除了她聲稱的恐懼論文之外,該師還認為她態度極為惡劣,不出席之外,在演說場合還會做一些不合宜的動作。因為「專題研究」是研究生的必修,因此這個學期輪到我擔任她的專題老師,但是整個學期她只出現兩次。第一次是我針對專題研究的要求做說明的時候,第二次她告訴我她非常害怕做專題,之後就沒有再出現。只是每次在系裡或在校園裡看到這位學...
目錄
自序
Part 1 選擇指導教授
Part 2 論文寫作目的
Part 3 怎樣的論文才是好論文
Part 4 如何找題目
Part 5 找哪些文獻
Part 6 如何決定研究方法
Part 7 資料蒐集
Part 8 結果分析與討論
Part 9 撰寫結論與建議
Part 10 論文要寫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喊停?
Part 11 進行論文注意事項
Part 12 寫論文碰到瓶頸時該如何?
Part 13 論文寫作小撇步
質性研究方法閱讀建議
參考書目
自序
Part 1 選擇指導教授
Part 2 論文寫作目的
Part 3 怎樣的論文才是好論文
Part 4 如何找題目
Part 5 找哪些文獻
Part 6 如何決定研究方法
Part 7 資料蒐集
Part 8 結果分析與討論
Part 9 撰寫結論與建議
Part 10 論文要寫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喊停?
Part 11 進行論文注意事項
Part 12 寫論文碰到瓶頸時該如何?
Part 13 論文寫作小撇步
質性研究方法閱讀建議
參考書目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148頁開數:20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