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普立茲克建築獎第一位獲獎女性建築師 英國女王封為「建築女爵士」 名列《Time 100》思想家類影響力第一人 曲線‧流動‧穿透──打開未來視野,設計師必備創新養分 1976畢業設計至2016過世,
145件建築設計+逾60件家具、燈飾、精品
320頁作品全集,珍貴授權,台灣首度問世
第11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主席Aaron Betsky──重量級導言介紹
建築學者專業審訂∣翻譯∣註釋
「我不相信和諧。我不喜歡妥協。」──札哈˙哈蒂
「她是美麗與力量的化身。」──庫哈斯|北京中央電視台建築師
【在建築界的金字塔裡與男性平起平坐】
第一位獲得建築界最高榮譽的女性建築師──札哈˙哈蒂於2016年3月31日因心臟病驟逝,享年65歲。喜歡穿著三宅一生服飾的她,生前備受媒體矚目,2004年獲頒普立茲克建築獎,在男性主導的建築界,她以一位伊拉克裔女性身分寫下傳奇,綻放奪目光芒。
1950年生於巴格達,六歲起對建築產生好奇,先於貝魯特攻讀數學,後轉往倫敦學建築,1977年拿到英國倫敦AA建築聯盟學院專業文憑,之後加入庫哈斯的大都會建築事務所(庫哈斯是她在學時的指導教授),3年後自立門戶,然而建築事業並非一帆風順,她曾經6年沒接到設計案,一直等到畢業16年後,才蓋出第一棟建築。
她最直系的建築血統與養分,來自倫敦AA建築聯盟學院。求學時期,這所學校正處於全球建築實驗中心的巔峰位置。從論文設計「馬列維奇的構造」,到香港「山頂」競圖作品,她向成千上萬的建築師和設計學生證明,她所建立的設計方法是一種嶄新的建築形式。雖然包括香港「山頂」和德國柏林的庫達姆大街等競圖作品,引發國際矚目,但同時也遭質疑設計難以實踐。直至1993年,她才終於蓋出第一棟作品──德國維特拉消防站,正式擺脫紙上建築師。隨著2004年獲得建築界最高榮譽普立茲克獎後,更開啟作品遍布全球55國的成功之路。
「她的作品很特別,很少有人敢這麼設計。」──建築師Peter Cook
她的阿拉伯文化養分與數學背景,加上擅用電腦技術,構思出複雜的幾何曲線、曲面,勇敢挑戰建築極限。她在亞洲已累積多件作品,包括中國成名作──容納一千八百人的廣州歌劇院,曲線大樓──北京望京SOHO、北京銀河SOHO 、上海凌空SOHO,以及香港賽馬會創新樓,和重塑韓國城市風貌的首爾東大門設計廣場,而世界上最長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也將於台灣淡水落成。
除亞洲外,近年為全球媒體廣為報導的經典之作,還包括帶有鮮明個人風格的羅馬MAXXI國家二十一世紀美術館、德國狼堡斐諾科學中心、BMW汽車廠辦中心、香奈兒行動藝術館、倫敦水上運動中心,以及2012年為年輕穆斯林國度亞塞拜然設計的阿利耶夫文化中心,和2017年完工的阿布杜拉國王石油研究中心。
美國《紐約時報》形容她的建築「把不確定昇華成藝術。」她勇於挑戰未知,創造出全新設計,不僅影響著建築界,更打開所有設計人的未來視野。這本經典圖文全集出版不易,版權來源多元,授權複雜。導言特別委請由跨藝術、建築、設計權威教父Aaron Betsky重量執筆。書中不僅收錄她從1976年的畢業之作到2016年辭世,期間重要的建築繪畫與專案設計,此外還包括策展、時尚精品、燈飾、餐具、家具、家飾和室內設計,全窺ZAHA四十年創作精華。
本書特別邀請建築學者翻譯、審訂,企盼將建築設計上的新名詞與新技法,於書中做出完備的註釋說明與專業名詞的譯名審訂。
【設計裝幀概念】
◎曲線、流動、穿透
書衣採高級進口日本元素紙,
正面以黑箔和素面雷射箔,兩色燙金、特色銀精印。
封面圖取自札哈‧哈蒂廣州歌劇院手稿,流動的手繪線條在冷硬灰色中閃耀著光芒的速度感。
書腰以UV白墨、特色銀,印製出銀色的金屬微光,
回應書衣手繪線條的雷射反光,光線融合手繪線條的流動設計。
作者簡介:
札哈˙哈蒂建築師事務所 伊拉克裔英國建築師,第一位獲頒建築界最高榮譽普立茲克建築獎的女性建築師,曾入選《Time 100》全球最具影響力,思想家類第一人,並兩度榮獲英國年度建築獎RIBA Stirling Prize,獲頒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金牌獎。 重要代表作 亞洲──中國成名作廣州歌劇院、北京望京SOHO、北京銀河SOHO、上海凌空SOHO,以及香港賽馬會創新樓,和重塑韓國城市風貌的首爾東大門設計廣場,以及世界上最長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未來也將於台灣淡水落成。 全球──帶有鮮明個人風格的羅馬MAXXI國家二十一世紀美術館、德國狼堡斐諾科學中心、BMW汽車廠辦中心、香奈兒行動藝術館、倫敦水上運動中心,以及2012年為亞塞拜然設計的阿利耶夫文化中心、2017年完工的阿布杜拉國王石油研究中心。 【導讀人簡介】 艾倫˙北斯基 AARON BETSKY 現任萊特建築學院院長(2015-)。 曾任第十一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總策展人(2008)、辛辛那提美術館館長(2006-2014)、荷蘭建築學會執行長(2001-2006)、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策展人(1995-2001)。 為當代建築與設計領域極具影響力的評論家、策展人、作家、與教育家。 【審訂人簡介】 漆志剛 pp. 6-51 曾任教於東海、 交大、淡江、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OSU)、美國康乃爾大學(Cornell)等建築系所,現任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專任助理教授,同時主持Jr.Gang Architectural Lab。 創作包含建築、室內、策展與實驗研究等,主編出版《同居台北》於2013年獲金鼎獎。 何震寰 pp.52-303 畢業於台大社會學系、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英國AA建築聯盟(Landscape Urbanism),中華民國建築師高考及格。曾任張樞建築師事務所專案經理、台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專案經理、英國札哈.哈蒂建築師事所Project Leader、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講師,現任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助理教授。 專長領域為建築、城市、地景設計、建築數位形態發生論、前端建築科技與構築、數位構築、設計研究與研究式設計、參數化建模。設計教學著重永續與生態觀照下的可適應性與胚胎生長形態及參數化設計,強調冒險、創新、探索與實驗研究式設計,並要求設計中具備批判性與前衛觀點,以及有意義的形態與設計策略。
譯者簡介:
劉彥均 pp. 6-51 美國雪城大學建築碩士、東海大學建築學士。她曾於AECOM擔任都市設計師,學生時期曾於OMA大都會建築事務所實習。現任Jr.Gang Architectural Lab主持設計師,致力於建築實驗、研究、與策展。 何震寰 pp.52-125, 228-257, 275-301 吳莉君 pp.127-227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譯有《觀看的方式》、《我們在此相遇》、《建築的法則》、《建築的元素》。任職出版社多年,現為自由工作者。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國內外推薦】 「Zaha Hadid沒有發明新型態的構法或技術;而是用顛覆的方式呈現給我們一個新的世界。她在主體和客體的溶解中找到現代主義的根源,並把它們帶到現代地景的舞台上。」──Aaron Betsky 「Zaha Hadid 以其堅定的信念及恆常不退轉的熱情,為長久屬於男性建築師的星空,劃出一道閃亮奪目、大膽獨特的光芒!」──黃惠美|郭旭原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總監 「Zaha Hadid的建築,像是一幅幅自由揮灑在地景上的抽象畫。」──蕭有志|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系主任 【台灣建築圈 學界、業界專業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陳珍誠∣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張樞∣建築師、交通大學建築所教師 張基義∣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 曾成德∣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黃惠美∣郭旭原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總監 彭文苑∣彭文苑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蕭有志∣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系主任 【台灣建築界學者 專業審訂】(依姓氏筆畫排序) 何震寰∣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助理教授 漆志剛∣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名人推薦:【國內外推薦】 「Zaha Hadid沒有發明新型態的構法或技術;而是用顛覆的方式呈現給我們一個新的世界。她在主體和客體的溶解中找到現代主義的根源,並把它們帶到現代地景的舞台上。」──Aaron Betsky 「Zaha Hadid 以其堅定的信念及恆常不退轉的熱情,為長久屬於男性建築師的星空,劃出一道閃亮奪目、大膽獨特的光芒!」──黃惠美|郭旭原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總監 「Zaha Hadid的建築,像是一幅幅自由揮灑在地景上的抽象畫。」──蕭有志|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系主任 【台灣建築圈 學界、業界專業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
章節試閱
引言:超越89度──艾倫˙北斯基(Aaron Betsky) 引爆十分之一秒的瞬間 札哈‧哈蒂(Zaha Hadid)是傑出的電影攝影家。她的目光就像一台攝影機。她用慢動作、平移、高速靠近和特寫鏡頭、跳接和敘事節奏來感受城市。當她描繪圍繞在她身旁的世界時,她刻畫出那些未知的空間。她發掘了潛藏在我們現代世界的事物,並繪製成烏托邦的分鏡腳本。她大膽探索,時而放慢、時而加快日常生活的節奏,並將她的環境透過建築的精準曝光作為一種再現的形式。她建造了有如十分之一秒爆炸的瞬間。 這並非意味著她不是一位建築師。一直以來哈蒂都將目標放在建造,而她的圖面,(早期的畫作和她將結構化身為為肢體語言和奪目造型的手法),更是她進一步邁向構築的推手。然而,她從沒打算過將獨立的物件置入空白基地中。相反地,她的建築是導致空間擴張的高密度聚合體,她壓縮了所有形成建築的能量,從機能到技術服務設施。她的建築可以從這種密度下自由擴展,創造出天馬行空的空間。在那曾經(可能有)私人活動、牆和管線的地方,現在則是劃過地景的碎片和面,打開了一個我們從未想像過的空間。 哈蒂以類似的方式打造她的建築職業之路。她將幼時編織地毯上的回憶,混合進倫敦的建築聯盟學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學習歷程裡。她用二十世紀初藝術家所創作的形式作為構築元素,來從中豎立她抽象記憶中的宮殿。她擷取都市的能量和深刻的地景輪廓,像披風那樣圍繞著她,然後,將這股力量化作探索的出發點,邁向她多角形式的未知領域。 或許有人會說,札哈‧哈蒂是現代主義者,她對創新宣示的方式,是設計出與科技核心緊密結合的開放空間(lofts)。札哈‧哈蒂沒有類型、使用次序、預設立場或是地心引力的包袱:她深信我們可以且應當建立一個更美好的世界,一個標榜著以自由至上的世界。我們將自過去中解放,從社會常規的限制中、物理法則中和我們的身體中擺脫。建築,對於像哈蒂這樣的現代主義者,總是在局部構築著這樣的自由世界。 現代主義的三種狀態 傳統上,這樣的現代主義有三種層面。首先,其追隨者相信新的結構。一個好的現代主義者認為,運用科技,我們得以更有效地利用我們的資源(包含我們自身)創造出最大量的盈餘,無論是空間上的還是價值上的。這樣的「過剩」是那永遠的新、未來與烏托邦的史詩般實現。它無形並且是在形體最極簡時才會產生。第二,現代主義者相信新的觀看方式。或許世界已然全新,只是我們沒有認知到這樣的世界。我們慣用被訓練過的方式去察覺我們所見。如果我們能夠用新穎的方法觀看,僅僅透過這樣的行動,我們便可以改變世界。我們必須對我們存在的現實世界打開雙眼、耳朵與心思。於是,我們將能得到那已然存在的自由。第三,現代主義者希望再現現代性的真實。融合上述兩個層面,現代主義者將我們新的感知,轉化成我們已創造形式的再現。這樣的形式是真實的原型,其中事物已被重新排列和溶解,這一刻,除了嶄新之外的事物消失無蹤。以新的方式表現新事物,只要用我們的眼光,就可以建構一個新世界,並居住其中。 現代主義的第三個層面正是札哈‧哈蒂作品的特徵。她沒有發明新型態的構法或技術;而是用顛覆的方式呈現給我們一個新的世界。她在主體和客體的溶解中找到現代主義的根源,並把它們帶到現代地景的舞台上,這個被她重新塑造成一個可以任我們恣意漫遊的地方。 引外入內 然而,哈蒂的作品並不僅擁有伴隨西方根源而來的現代性。出生於伊拉克的她,談及年少時對波斯地毯的著迷,複雜的圖騰打破理解,體現了結合手藝,將真實世界轉化成感性的織面,將簡單的空間帶入生機。值得一提的是,這也無獨有偶地是女性的創作。 我們也可將哈蒂作品的敘事展開,與中國和日本的捲軸畫做比較。現代主義提出從不斷累積的日常活動中,建構能持續改變我們理解真實的感知,而非將特定的秩序固定在事物上。這是一種捲軸畫繪者深諳的創作方式。他們在作品中來回穿梭,專注於微小的細節,從不同的角度將場景多次的展現,將許多分離的元素串連成地景。一波又一波回聲般的線條,混合進創作者的想像之中,在那世界裡改變並回傳,轉化後再送回給觀者。 上述這些傳統觀念皆為二十世紀初藝術家所運用,他們的藝術為哈蒂的圖像式構築元素提供線索。無論是在立體主義、表現主義亦或是超現實主義中,抽象的片段被組合成敘事結構。這些藝術家為他們的世界投下震撼彈 ──杜象的《下樓的裸女》有如札哈‧哈蒂的母系始祖(grandmother)。 哈蒂最直系的建築血統,可說是位於倫敦的建築聯盟學院。她在那裡學習時,這所學校正處在全球建築實驗中心的巔峰位置。承接建築電訊(Archigram)的腳步,彼得•庫克(Peter Cook)、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伯納德•屈米(Bernard Tschumi)和奈傑爾•寇茲(Nigel Coates)等學生和老師們,將現代世界的恍惚動盪編寫成為作品的主題和形式。無所畏懼地再次主張成為現代主義者,藉由 不斷講述他們的故事,來試圖捕捉一切源自於我們活動變換中的能量,並為形塑現代性的嘗試增添敘事觀點。 無論作品是軼事與晦澀的(屈米Tschumi),還是表現了神話般拼貼的(庫哈斯 Koolhaas)又或者是宣言的(庫克 Cook),他們都將多重的觀點、具席捲力和表現性的形式、以及技術面的架構一起整合進畫面中,表現的方法則是透過描述而非精確定義。 凝聚的拼貼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讓札哈‧哈蒂的創作有了雛形。她第一個備受矚目的提案,是她為泰晤士河上的橋樑「馬列維奇的構造」(Malevich's Tektonik)所做的論文設計,無疑地有賴於她與雷姆‧庫哈斯的協作 (她與OMA大都會建築事務所合作了三年),作品運用將幾何形狀減少到其精髓的手法,來凸顯重要性,直接地喚起了馬列維奇的至上主義創作。 她所描繪的橋,看起來像馬列維奇飛行器,或許也可以是雕塑品又或者是房屋。畫面的中立是刻意的,因為她將建築視為「凝聚社會的機器」(social condenser),一種當時在AA建築學院相當流行的用語。建築本身是一個現代主義的開放平面,反過來帶入不同的功能元素(她實際上沒有說明)拉近彼此之間的聯繫。不過,令觀者感到驚艷的,不是這個設計在功能上的抱負,也不是對於過去的引用,而是畫面本身:以對「新」堅定的表述,使它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 在畢業後的幾個設計案中,哈蒂持續將她的敘事觀點更完整地發展為空間語言。她為胞兄的公寓伊頓街59號(59 Eaton Place)所設計的形式,直接喚起了曾經發生在附近的愛爾蘭共和軍炸彈爆炸事件。這幅畫本身就是一場爆破,畫面上的元素,是能量以最現代的方式宣洩所產生的碎片。物件凝結與城市的形式轉變成家具,成為哈蒂建築的中心思想。隨後這些室內作品回頭取代普普藝術元素的位置,一個為重新佔領現代城市所準備的舞台。哈蒂更進一步發展了伊頓街59號的圖面,並使其成為哈爾金街(Halkin Place)這個設計的想法。從屋頂上方看,觀者用彼得‧潘的視角,翱翔在城市排屋的屋簷之上,俯瞰一個城市徹底崩解,這個觀看角度,得以讓哈蒂現代主義烏托邦的碎片重新回歸它們的歷史樣貌。 哈蒂的愛爾蘭總理新官邸提案(Irish Prime Minister's Residence),將拼貼運用在她的作品之中。具象的元素(片狀,球狀,塊狀)充斥在一個簡單的空間立方,並隨著一道長的曲牆切開它,以展開設計的敘述。哈蒂喚起了這個官邸的國際性本質,而不是對我們述說關於功能或基地的種種;她設置了場景,而不是給我們劇情。在倫敦特拉法加廣場主建築的提案中(Grand Buildings, Trafalgar Square),集結了她的多項成就,並展現了她重新想像都市景觀的能力。這件作品是一幅雙聯畫,至少從五種角度來刻畫建築。它同時展示這城市在直立著且以由下而上的角度自我剝離,藉此創造出畫面中何為反射、何為主要地平面的動盪效果。結合艾薛爾(Escher)繪畫的巧思與構成主義(Constructivist)15組構的意念,哈蒂將城市分層撥開。 哈蒂對於這種表現的方法有她的設計準則:主建築這個設計案會將特拉法加廣場的活動和形式密集地組合在一起,釋放出多層級的開放空間,讓城市得以進入建築,同時其侵略性的造型也轉移到都市地貌之中。我們所經歷的真實、與新投射的幻想或建築相遇在擁擠滿載至臨界點的城市,成為她畫作中不斷出現的主題。在這案例中,她用畫面完成了這件事,將特拉法加廣場遺留在過度觀光的真實,把未實現的建築奇想置於烏托邦的國度中。 這些早期的作品可以歸納為兩種主要形式。第一種是以一幅畫表現了當時她所有的設計方案,《世界(89 度)》(The World (89 Degrees))。在這幅畫中,哈蒂將我們在地球上的真實想像作為她設計的集合,因為我們或許會從直升機上或射入太空時的火箭上看見它們。當這個世界翻轉,地景升起變成 新的幾何碎片。真實世界成為哈蒂樂園,在那裡重力消失,透視扭曲,線條匯集,尺度或活動的定義不再。這不是一個功能和形式的特定場景;而是像一個有著各種可能組合的星座,整體形成一片真實的地景:將空間親手打造成我們實際生活環境的人造描繪。 第二個形式總結使哈蒂聲名大噪。她贏得香港山頂(The Peak)競圖的作品,向成千上萬的建築師和設計學生(包括本文作者)證明,她所建立的設計方法是一種嶄新的建築形式。座落在當時殖民地的制高點,這個設計本身就是對這個基地和所有機能的總結,用偏好享樂的形式集合來屏棄現存的世俗需求。這建築是一個用看似可被社會接受的形式來愉悅和訓練身體的設施。 哈蒂在這個設計中,將管狀結構堆疊在一起,像木樑堆放在工地裡那樣,將機能和基地透過建築具體表現出來 。它們以懸挑和層疊的空間增加基地的垂直向度。形式間的縫隙凸顯了山頂的功能,作為一個活動匯集的社交俱樂部。而樑的走向似乎在捕捉並固化身體運動的軌跡。這是一座將人和山匯聚在一起相互試探的建築。它不僅是「為山頂加冕」(crown the brow),它更將最「山頂」的部分抽離出來,讓我們如現代泰坦巨人(Titans)般可與之決鬥。 哈蒂將這樣的想像揮灑在一組巨型畫作中,似乎渴望表現出「山頂」本身的尺度。雖然建築師強調了她構築的理性本質,但她的繪圖卻將局部和構件分開檢視,爆破了基地和機能。在其中一幅繪畫中,哈蒂描繪了山頂俱樂部的元素成為香港鬧區的一部分,而下方的都會摩天大樓則成為抽象的平面,其旋轉、飛行並實際成為建構山頂的量體單元。在這些情況下,哈蒂提出了一種建築,它能以抽象幾何形式的組構來表達這個城市或任何大都會的人造地景。而這些破舊立新的碎片指向一個更為開放、強烈和不穩定的空間佈局。 在形式的汪洋中啟航 在接下來的十年之中,哈蒂將這些主題擴大分佈於世界各地的建築、設計和提案,許多是在德國。包括她迄今最雄心勃勃的兩個設計,柏林的IBA集合住宅(IBA-Block 2)和位在萊茵河畔威爾的維特拉消防站(Vitra Fire Station)。前者運用了在特拉法加廣場主建築設計案中的基本形式,而後者指出了她作品的新里程。 在柏林的維多利亞城區(Victoria City Areal),漢堡的海港街開發案(Hafenstraße Development)以及杜塞道夫萊茵河岸的佐爾霍夫三號媒體園區(Zollhof 3 Media Park),現在也因為哈蒂標誌性的船首造型、圍繞偏心的開放平面型空間16、將公共空間引入建築內的同時,把建築形體向外延伸至都市中,而有了設計上的共通點。多年來,這些形式扮演了造型上重要的角色,但它們的特色也在改變。它們變得更輕、更透明、並且更有層次。在某種程度上,這是由於更大型,或多數情況下,更普遍的機能所導致的。這些辦公大樓和公寓街廓幾乎沒有混合元素(hybrid elements),所以可能不易發展它們的故事性設計表現。 我們同時也可感覺到設計焦點的移轉。哈蒂早期的建築是由不同的元素所組合成的拼貼,但現在(這個時期)她的形式似乎演變出獨特的姿態造型。對於哈蒂來說,這是由於她將作品視為一種地景形式,或是形塑土地所造成的結果。正當維多利亞城區仍然遵循哈蒂最早於特拉法加廣場主建築計劃所提出聚集和擠壓成型的設計方法時,在杜塞道夫和萊茵河畔威爾大型綜合方案的設計,卻像是現代主義冰山的碎片,它們的裂縫讓邊緣形成開口。而這些裂縫揭示了每座建築物的局部性質。 在杜塞道夫設計案中,複合園區的各種機能積累成相似的形式,它們被剪裁成橋樑、步道和公共建築群,它們在空間的自由探索中合而為一。無論是在公共領域還是在辦公大樓,一切都屬於同一個形式的世界。 哈蒂所使用的色彩也開始改變。繼大都會(Metropolis)的炙熱畫面,以及兩棟位在柏林的建築物仍然出現依色彩區分的碎片之後,其他在德國的設計,在顏色表現上卻非比尋常的柔和。有一部分是因為玻璃在此時站上了主導地位,又或許也是因為德國城市相對較為灰色調的環境。然而,它似乎也代表著哈蒂趨向冷靜的設計風格:色澤與調性、連續形式的折疊與模矩化的量體,取代了碎片的拼貼。 這些發展最終成就了維特拉消防站。當人們從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著名的全白色博物館(維特拉設計博物館)看見消防站時,最能發現它的船首狀造型。在現實中(哈蒂的繪畫使這更顯清晰 )消防站在概念上是從旁邊工廠的量體所削切下來,並沿著能引導回博物館和園區周遭的彎曲步道發射出去。這是在此處的一場爆發,將工廠牆面的沈默無聲凍結成為傾斜的圍牆。建築物沿著消防站的高低起伏打開視野,而非緊靠著。這種地貌成形持續在內部發生著,給消防車使用的較大空間逐漸彎曲成淋浴間和休息區,而樓梯隨著量體抬高朝向二樓。 哈蒂以維特拉消防站(和後來在斯特拉斯堡外的公車轉運站)證明了她可以建造地景。雖然這些形式或許看來熟悉,但是已經遠離她早期作品那種構築的聚合形式了。不再強調直接蓋在土地上、開拓新空間、和置入高聳並對於周遭環境帶有挑釁意味的形式,她現在從基地擷取建築形式的構想、從功能塑造形式、並運用空間邏輯來創造紀念性的構築景況。她的建築讓人回想起,田野如何覆蓋山坡和洞穴,如何在下方鑿開,河川如何流過起伏的地景以及山峰又是如何能夠提供方向感。也許哈蒂理解到,「十分之一秒的爆炸」揭露既存環境的本質多過於人類心靈的構成,這是因為既存環境是遵循著一種類似無機規則所形成的人類居住沈澱。她發現自由的空間並不存在於烏托邦的片段裡,而是存在於對真實世界的探索。
引言:超越89度──艾倫˙北斯基(Aaron Betsky) 引爆十分之一秒的瞬間 札哈‧哈蒂(Zaha Hadid)是傑出的電影攝影家。她的目光就像一台攝影機。她用慢動作、平移、高速靠近和特寫鏡頭、跳接和敘事節奏來感受城市。當她描繪圍繞在她身旁的世界時,她刻畫出那些未知的空間。她發掘了潛藏在我們現代世界的事物,並繪製成烏托邦的分鏡腳本。她大膽探索,時而放慢、時而加快日常生活的節奏,並將她的環境透過建築的精準曝光作為一種再現的形式。她建造了有如十分之一秒爆炸的瞬間。 這並非意味著她不是一位建築師。一直以來哈蒂都將目標放在...
目錄
引言 第一篇 建築設計 第二篇 物品、家具與室內設計 第三篇 作品資訊
引言 第一篇 建築設計 第二篇 物品、家具與室內設計 第三篇 作品資訊
商品資料
出版社:原點出版 出版日期:2018-01-31 ISBN/ISSN:9789869555616 語言:繁體中文 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20頁 開數:21.5*24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