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遺憾與期待,
每每一抬頭,
看到供桌上那幅神采奕奕的<自畫像>,
故事就開始慢慢倒轉……當少年遇見了藝術……
恣意揮灑的油彩與線條點燃了他心中的火苗,燃起想要深潛、看到更多更大世界的渴望,他一路克服無數難關地奔往創作之路,畫出一張又一張的畫作……直到晴空落下一記響雷,一切都戛然中止……
「你在,是那揮灑的油彩、是燃燒的火焰、是明亮的南方豔陽;
你不在,畫布上的一筆一劃都是你的熱情與關懷。
我一直好好收著,等待這些畫作重見天日……」
她是地圖上的一個點,是畫家心上的錨。
她一直在等待著,等待他從日本唸書回來,等待他從上海任教歸來,在嘉義老家享有溫暖樸實的家庭團聚時光,接著又是一段長久的等待,等待他的畫作再度重見天日……她是張捷,畫家陳澄波的妻子。
身為畫家的妻子,張捷藏起這些畫,留下陳澄波畫裡畫外的生命故事。
作家林滿秋,透過陳澄波留下的素描本、照片、簡報、畫作等紀錄以及訪聊,構築出陳澄波的人、模樣與生活,節奏明快,故事裡有畫家與他背後的支柱—張捷女士、家庭、友朋間的往來情景,全彩圖文小說,讀來歷歷在前,深刻難忘。
作者簡介:
林滿秋
喜歡旅行、酷愛大自然行走,也愛種菜,目前旅居英國倫敦。
出版了很多童書,卻不只是個童書作家。
作品含括《隨身聽小孩》、《雲端裡的琴聲》、《加油吧笨海豚》、《戴帽子的女孩》等等。以及青少年文學:《浴簾後》、《十八歲倒數計時》和《腹語師的女兒》,還有給大人看的生活風格類散文:《慢走在熊的國度裡》、《墨西哥情人》。
封面繪圖
徐至宏
台灣人,花蓮教育大學藝術設計系畢業,小時候的夢想是當漫畫家。
大學開始接觸素描、水彩、油畫等,之後專研插畫,現在是自由插畫家,經歷八年,為報章雜誌書籍唱片等繪製插圖,同時也創作自己的作品。目前著有《安靜的時間》、《跟它去流浪》兩本書。
內頁繪圖
陳澄波(1895-1947)
嘉義人,從小由祖母撫養長大,受到石川欽一郎啟蒙,開啟對美術的興趣。畢業返鄉後娶妻並擔任教職。對繪畫有著熱愛的陳澄波,之後又負笈考上現今的東京藝術大學與研究所,隨後任教於上海等地,隨著足跡的遷徙,畫作裡常常可見台灣、日本、上海等地的場景與風光,作品多次獲獎入選台展、府展、日本帝展。
喜歡寫生的陳澄波,留下的素描本數量多到幾乎是以畫畫在寫日記。他畫筆下的世界充滿了豐富的色彩、動態的線條,以及市井小民的生活百態。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閱讀推手攜手溫暖推薦
王怡鳳 蒲公英故事閱讀推廣協會創辦人
王宇青 兒童文學作家
邱慕泥 戀風草青少年書房店長
陳培瑜 凱風卡瑪兒童書店創辦人
◎本書為小典藏與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合作出版之青少年藝術小說,另一本圖文小說為幸佳慧所著《靈魂裡的火把》。
◎同系列之陳澄波繪本有下列三本:
《戴帽子的女孩》林滿秋著、陳澄波繪。
《紅色在唱歌》林世仁著、陳澄波繪。
《會說話的畫》林芳萍著、許文綺繪。
名人推薦:閱讀推手攜手溫暖推薦
王怡鳳 蒲公英故事閱讀推廣協會創辦人
王宇青 兒童文學作家
邱慕泥 戀風草青少年書房店長
陳培瑜 凱風卡瑪兒童書店創辦人
◎本書為小典藏與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合作出版之青少年藝術小說,另一本圖文小說為幸佳慧所著《靈魂裡的火把》。
◎同系列之陳澄波繪本有下列三本:
《戴帽子的女孩》林滿秋著、陳澄波繪。
《紅色在唱歌》林世仁著、陳澄波繪。
《會說話的畫》林芳萍著、許文綺繪。
章節試閱
第八章 明信片家書
陳澄波經常旅居各地,無法時常陪伴孩子,明信片便成了他表達父愛的工具。
每當他遠行時都會寄明信片回來,這個習慣從他在日本當學生時就開始了。雖然只是短短數語,又都是些日常瑣事,字裡行間卻隱藏著濃濃的父愛。每當明信片寄達時,紫薇和碧女總是搶著看,就連剛上學的重光也一樣。他們姊弟要是看到明信片上寫的是自己的名字,就更為開心了。
明信片上的畫,有的是風景畫,也有歷年帝展的入選作品,陳澄波會依據收信人來挑選。大女兒紫薇賢淑溫婉,他挑選的多半是仕女圖,或靜物寫生,除了滿足紫薇的喜好,還傳達了希望女兒成為「現代文明女性」和「傳統賢妻良母」的期許。給二女兒碧女的,則是各種不同畫風的美術作品。
在五個孩子中(陳澄波從上海回台定居後,張捷又為陳家添了一個兒子:前民),碧女最具藝術才華。她不僅喜歡畫畫,對藝術也有獨特的品味。陳澄波固然為碧女的繪畫才華感到開心,卻不干涉她的志向。他是一個自由主義者,也是個開明的父親,不想因為自己而影響了女兒的選擇。可是當碧女認真的表明想要學畫時,陳澄波的態度就不一樣了。他開始指導碧女作畫,刻意寄給他一些不同畫風的明信片,藉此來提高她的眼界。
至於給重光的明信片,則以地理景觀居多。重光個性沉穩,對史地有濃厚的興趣,書法也寫得好。有一次他參加書法比賽得了獎,陳澄波比自己得獎還開心,以最高規格把得獎作品裱褙起來。
陳澄波對孩子的表現從不吝於讚賞,還會以實際的行動來告訴孩子,他多麼以他們為榮。二女兒碧女參加學校的表演會,他不但親臨光賞,還在現場速寫,畫下了會場的情景,和女兒演唱的神情。
在孩子心中,陳澄波並不像一般的父親,更像個引航者。他總是在知性上啟發他們,設法提升他們的視野。
一九三六年國際知名的韓國舞者崔承喜,在全球巡迴演出時來到台灣。在那個年代裡,台灣很少有國際性演出,票價自然不會便宜,以當時陳家的經濟來說,觀賞這場演出是一項負擔,陳澄波依然設法買到了兩張票,帶著重光去觀賞。崔承喜的演出非常轟動,重光很喜歡那場演出,表演結束後還跑到後台跟崔承喜要了一張簽名照。
陳澄波很少過問孩子的生活細節,卻會在孩子需要的時候適時出現。有一年,重光和小弟前民疑似得了傷寒住院,在東京的陳澄波知道後,特地帶了一箱蘋果回來。幾多年後,重光已經忘了生病住院的細節,卻對那箱蘋果記憶猶新。對她來說,那箱蘋果是父親的象徵,代表著父親的味道。
一九三九年,大女兒紫薇結婚前,要求陳澄波送他一把洋傘當嫁妝,陳澄波自然一口答應。他上台北後四處尋覓,可是都找不到女兒喜歡的洋傘式樣,他開始煩惱起來。剛巧,他聽到好友陳春德從日本帶回一把深藍色的洋傘,立刻去陳家拜訪,懇請陳春德割愛。
陳春德感到很為難,因為那把傘是一位女性友人拜託他從日本神戶買回來的,怎麼可以轉手給人呢?陳澄波也知道自己的要求很無理,可是為了紫薇,他厚著臉皮再三拜託,陳春德被他的父愛感動了,把坐了五天船才帶回來的洋傘轉讓給了陳澄波。一個星期後,陳春德收到三箱嘉義飴和一封謝函,陳澄波在信函裡寫著:「陳君,嘉義飴比洋傘更甜蜜呦!」
除了洋傘,陳澄波還送紫薇夫妻幾件油畫,其中一幅是<駱駝>。他藉由此畫祝福紫薇新婚,也鼓勵女婿效法駱駝的精神,任勞任怨,專注於創作,並負起家庭責任。
紫薇婚後,和丈夫婚後移居日本,陳澄波也一同前往東京。到了東京後,他寄了幾張明信片給碧女和重光。
1939年9月25日
23日晚上抵達東京。姊姊和大家都很好,幫我跟媽媽他們說一聲。東京轉涼了,到處都在開畫展。這是你姊夫的作品,其他還有3件。我們在找新的住處,找著了再通知你們。爸爸的畫,<濤聲>(50號)也就是畫海浪的那張最好。大概會和姊姊一起回去,叫你媽別擔心!再見!要好好用功喔!
1939年9月29日
你姊夫和你姊姊搬到東京市下谷區谷中初音町4之81佐藤家,我則搬到上面寫的地址。有空時記得跟姊姊連絡,明信片也可以,她下個月開始去學洋裁,你姊夫每天去學校和公司,兩人感情很好。你們也要好好用功!
這幾張明信片中,有一張女性裸體雕像,陳澄波毫不介意的寄給十五歲的碧女和十三歲的重光。在那個年代裡,沒有一個父親會寄這樣的明信片給自己的子女,可見陳澄波對待孩子的心態是多麼開放而超然。
陳澄波收集的明信片數量非常豐富,很多都是帝展、槐樹展和其他展覽入選的作品。一九二九年,陳澄波寄給紫薇一張明信片,告訴她自己的作品<早春>入選了帝展,並在上野美術館展出。明信片的正面是當年帝展入選的油畫作品<綠色の服>,是日本知名畫家川合玉堂之次郎﹝1900-1987﹞的作品。
這些美展明信片的尺寸雖然縮小了,難以仔細欣賞作品的細節,但對於無法親自觀展的畫家或習畫者來說,卻是非常珍貴的。他們可以從這些明信片中尋找創作的題材,了解當時日本畫壇的動態。美展明信片上也會印出畫家的名字、畫作的主題,和美展的名稱、入選的年代,對於有西研究美術史的人說,也是很重要的材料。
美展明信片在資訊不普及的二十世紀初期,還扮演了替畫家宣傳的功能,當明信片寄出後,畫家的名字和作品也會隨之散播出去。陳澄波也常將自己的作品印成明信片寄給家人和朋友。一九四三年二女兒碧女的作品<望山>入選第六回台灣總督府府展,他也將那張作品製成明信片,可見他多麼以女兒為榮。
當時的畫家也會將素描勾勒在空白的明信片後,做成手繪明信片製寄給友人,陳澄波也依樣。一九二九年他在太湖寫生,就曾勾勒其中一張<太湖別墅>,寄給台灣當代知名畫家林玉山。
陳澄波把細心挑選、收集的明信片,用在教學上。他離開上海後,沒再從事教職,依然保持這個習慣。他保存的明信片非常多,讓後代的研究學者感到讚賞。有助於了解當時美術發展的樣貌,這或許是陳澄波沒想到的。
第十四章 遺作展
等待是深沉的折磨,也是毅力的考驗。沒有鋼鐵般的意志,是經不起歲月的摧殘的。
三十年過去了,張捷都快八十了。她依然像往常一樣,年復一年,守著閣樓上的畫作。
供桌上的自畫像,在歲月和香火的薰染下,幾乎看不出臉部輪廓,唯有那對眼珠子依然閃閃發亮。
香火燻黑了陳澄波的容貌,卻掩蓋不了張捷的記憶。她只要一閉上眼睛,畫裡那個黑黑瘦瘦的,神情嚴肅,頭髮雜亂,戴了一頂寬邊帽的形象,便會清晰地浮現在她眼前。她當然也沒忘記,當年他要到日本學畫時的神采,那是他們結婚後首度分別,她送他離去,默默的等待他回來。之後他在她的生命中來來去去,不管去多遠,去多久,終究會再回到她身邊。唯有這一次,他再也沒有回來了。
但他並沒有真正離開她。他把他一生的心血都留給了她。他就在那一綑綑的畫作中,每個線條、每個筆觸,她都可以感覺的到他。
她的頭髮花白了,清瘦的身子依然挺得直直的,在時代的風暴中,生命的低潮裡,她都沒有皺過眉,流過淚,唯獨面對一片片剝落的油彩時,眉宇間才會流露出 哀傷。
那一片片油彩,宛如從她的胸口掉落下來似的。每掉一塊,她的心就破一塊。那些油彩是她和陳澄波用青春和生命共同填上去的。她多麼希望好好的安置那一幅幅的畫作,讓它們得到最好的照顧,可是她不能張揚,也無法借助外力,只能悄悄的、一遍又一遍的將畫作拿出來整理。
她的愛護之心終究抵不過歲月的侵蝕,缺乏專業照顧,存放的環境又不理想,在那漫長的三十年裡,她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油彩掉落、顏色褪去,畫布龜裂、受潮,逐漸老化暗沉。脫落的油彩,就像破碎的心;畫布上的皺褶,就像刺入她心坎的刀痕。每看一次,她的心就會滴一次血。那種痛,她無處可訴。
……她長嘆了一聲,將掉落的油彩掃入垃圾桶中,走出閣樓。
到了樓下,她看見重光正和一個年輕人在談話。她不想驚擾他們,想默默走開時,聽見年輕人說想買陳澄波的畫。她停下腳步,回頭打量那個年輕人。
他看起來不到三十歲,文質彬彬,有一種藝術家的氣息。她想對方莫非是個畫家。她靜靜地聽了一會兒,才知道那個年輕人叫李賢文,是雄獅美術月刊的創辦人。新婚的他,在南部度蜜月,經過嘉義時,專程找上門來。
經過了三十年,別說年輕一輩的沒聽過陳澄波,很多上了年紀的人,也都忘了陳澄波,李賢文卻對陳澄波瞭若指掌,一再提起他是台灣重要的畫家,他的作品應該受到重視,應該被保存在美術館裡。他也提到了政府不注重美術教育,大環境對畫家很不友善。李賢文是一個喜歡藝術的人,也喜歡畫畫。他和當年的陳澄波一樣,有一股提升台灣美術環境的熱情。他想透過辦雜誌來實現夢想,藉由雜誌提供一個藝術平台,介紹畫家和他們的作品。他還強調,陳澄波在台灣美術史上是個重量級的人物,當然不能錯過他……。
這番話觸動了張捷和陳重光的心。
第八章 明信片家書
陳澄波經常旅居各地,無法時常陪伴孩子,明信片便成了他表達父愛的工具。
每當他遠行時都會寄明信片回來,這個習慣從他在日本當學生時就開始了。雖然只是短短數語,又都是些日常瑣事,字裡行間卻隱藏著濃濃的父愛。每當明信片寄達時,紫薇和碧女總是搶著看,就連剛上學的重光也一樣。他們姊弟要是看到明信片上寫的是自己的名字,就更為開心了。
明信片上的畫,有的是風景畫,也有歷年帝展的入選作品,陳澄波會依據收信人來挑選。大女兒紫薇賢淑溫婉,他挑選的多半是仕女圖,或靜物寫生,除了滿足紫薇的喜好,還傳達...
目錄
第一章 夢想/第二章 三十歲的抉擇/第三章 赴日留學/第四章 上海任教/第五章 蛻變/第六章 我的家庭/第八章 油彩的化身/第九章 明信片家書/第十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十一章 遺書/第十二章 車站前的槍聲/第十三章 藏畫的女人/第十四章 遺作展
第一章 夢想/第二章 三十歲的抉擇/第三章 赴日留學/第四章 上海任教/第五章 蛻變/第六章 我的家庭/第八章 油彩的化身/第九章 明信片家書/第十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十一章 遺書/第十二章 車站前的槍聲/第十三章 藏畫的女人/第十四章 遺作展
商品資料
出版社:小典藏出版日期:2017-01-05ISBN/ISSN:9789869343268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14頁開數:16.5*21.5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