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人類生命的真相,就從佛陀的核心思想開始。達賴喇嘛尊者說:
在過去造作今生之「因」的人,
是否和體驗今日之「果」的人相同?
我們的痛苦是否是他人的過失?
快樂和痛苦是否隨機發生?
在心靈的旅程中,這些問題是我們的精神食糧,而我們如何回答這些問題,將影響我們過活的方式。
兩千六百年前,佛陀領悟到的真諦是什麼?
他提倡的根本修習法門有哪些?
他的教法又是如何循序漸進地展開呢?
達賴喇嘛尊者依循兩大佛教傳統的脈絡,
去驗證並宣說佛陀體悟到的究竟真理,
無論南傳、北傳或三乘,並非單單是一條宗教之路,
而是探尋人類生命實相的旅程,
最終,都能帶領我們通往解脫。
世界各地有數億人修持佛教,從西藏的洞穴、東京的寺廟到位於紅木森林內的閉關中心。所有這些佛教傳統都源自兩千六百年前佛陀在印度傳授的教法,這些教法以各種不同的語言在世界各地傳播,使佛教成為今日最具影響力的宗教之一。
在本書中,達賴喇嘛尊者和美籍比丘尼圖丹.卻准詳盡地指出兩大佛教運動的異同。這兩大佛教運動分別是北傳佛教,即西藏和東亞的梵文傳統,以及南傳佛教──斯里蘭卡和東南亞的巴利語傳統。
全書透過兩大佛教傳統的脈絡,深入思惟佛教的核心教義和修行法門,例如四聖諦、止觀禪修、菩提心和涅槃的意義,以及不同的傳統在詮釋這些修行法門和教義的異同,透過彼此的交互印證與獨一無二的洞見,提供修學者一個更深廣的視野,並且能夠激發滋養各自的知見,掃除通向解脫之道各種以偏概全的障礙。
作者簡介:
達賴喇嘛
尊貴的達賴喇嘛是西藏人的宗教領袖、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也是鼓舞佛教徒和非佛教徒的明燈。他持續跨越宗教和政治的界線,與科學家進行對話,藉以促進世界的和平與了解。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他體現了自己的座右銘──「仁慈是我的宗教」(My religion is kindness)。
達賴喇嘛尊者官網:www.dalailama.com
圖丹.卻准
圖丹.卻准(Thubten Chodron)比丘尼從一九七七年開始成為佛教比丘尼,她畢業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在亞洲和西方研習和修持佛教,是華盛頓州東部舍衛精舍(Sravasti Abbey)的創辦人兼住持。她是一位廣受歡迎的講說者,以實際可行的方式解釋如何將佛陀的教法應用於日常生活之中。她也是數本暢銷書的作者,其著作包括《我想知道什麼是佛法》(Buddhism for Beginners)。
圖丹.卻准官網:www.thubtenchodron.org
譯者簡介:
項慧齡
譯有《修行百頌》、《你可以更慈悲》、《大圓滿之歌》、《如是》等書,目前與家人定居美國西雅圖。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那些仔細研讀本書的讀者,將對這些傳統所規畫鋪陳的證悟之道產生深廣的了解。
——菩提(Bodhi)比丘
《佛陀的話語》(In the Buddha’s Words)的譯者
我極力推薦本書,希望每個想要更完整、全面地了解佛教眾多傳統的人,都能受到唯一的導師釋迦牟尼佛的啟發和鼓舞。
——艾倫.華勒士(B. Alan Wallace)
《專注力:禪修十階開發心智潛能》
(The Attention Revolution: Unlocking The Power of The Focused Mind)的作者
達賴喇嘛尊者和圖丹.卻准悉心地創造了一個及時的獻禮,既令人信服,又充滿智慧。
——喬恩.卡巴金(Jon Kabat-Zinn),
《正念療癒力》(Full Catastrophe Living)的作者
這是針對佛教文明所作的無價探勘,佛教的全面歷史、哲理教義、道德戒律、禪修訓練和證得的目標,盡收於本書當中。對所有熱愛佛法的人而言,這是一份珍貴的禮物。
——祖古東杜(Tulku Thondup)
《無盡的療癒》(Boundless Healing)的作者
名人推薦:那些仔細研讀本書的讀者,將對這些傳統所規畫鋪陳的證悟之道產生深廣的了解。
——菩提(Bodhi)比丘
《佛陀的話語》(In the Buddha’s Words)的譯者
我極力推薦本書,希望每個想要更完整、全面地了解佛教眾多傳統的人,都能受到唯一的導師釋迦牟尼佛的啟發和鼓舞。
——艾倫.華勒士(B. Alan Wallace)
《專注力:禪修十階開發心智潛能》
(The Attention Revolution: Unlocking The Power of The Focused Mind)的作者
達賴喇嘛尊者和圖丹.卻准悉心地創造了一個及時的獻禮,既令人信服,又充滿智慧。
——喬恩.卡...
章節試閱
第一章. 佛陀教義的起源與傳播(節錄)
並非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想法。人們幾乎在生活中的每一個領域,包括宗教這個領域在內, 都有不同的需求、興趣和性情,身為善巧的導師──佛陀,根據眾生的種類來傳授各種不同的教法。巴利語傳統和梵文傳統是包含這些教法的兩大佛教傳統,我們將要檢視這兩大傳統的發展,但在此之前,我們要先談談釋迦牟尼佛的生平事蹟。
佛陀的生平
巴利語和梵文兩個傳統都認為,悉達多.喬達摩(Siddhārtha Gautama)王子出身釋迦族(Śākya),在西元前五或六世紀出生於今日印度和尼泊爾的邊界。他從小就心地善良,並在藝術和學習研究方面出類拔萃。在早年時期,他住在王宮之內,過著受人呵護備至的生活,但到了他青年時,他走出宮牆,出外探險。他在城裡看見一個生病的人、一個老邁的人,以及一具屍體,這促使他深思生命的痛苦本質。當他看見一個遊方的托缽僧時,他思量從輪迴解脫的可能性。因此,在二十九歲那年,他離開了宮殿,脫下皇家的服飾,展開遊方托缽的生活。
他師從當時偉大的導師,嫻熟精通他們的禪修技巧,但是卻發現這些技巧並未帶來解脫。他在森林裡從事嚴格的苦行六年,了解到虐待、折磨肉體並無法調伏自己的心之後,他採取中道, 為了修行而保持身體的健康,同時不放縱自己沉溺於不必要的舒適之中。
他坐在現今印度菩提迦耶(Bodhgaya)的一棵菩提樹下,立誓在成就正等正覺之前絕不起身。就在陰曆四月的滿月之夜,他清淨了心的所有障蔽,增長了所有的美好功德,而成為「正等正覺者」(巴sammāsambuddha;梵samyaksaṃbuddha)②。當時,他三十五歲;在隨後的四十五年間,他對前來聞法的人傳授他從自身經驗所發掘的教法。
佛陀教導來自各個社會階級、種族和年齡層的男男女女,其中有許多人選擇放棄家庭生活而出家,僧伽於焉誕生。當佛陀的追隨者有所了證,而成為善巧的老師之後,他們便與其他人分享所學,把佛陀的教法傳遍整個古印度。在之後的數個世紀之內,佛法往南傳播至斯里蘭卡,往西傳播至現今的阿富汗,往東北傳播至中國、韓國和日本,往東南傳至東南亞和印尼,往北傳至中亞、西藏和蒙古。在近年,許多佛法中心已紛紛在歐洲、美洲、前蘇聯共和國、澳洲和非洲等地成立。
我覺得我和喬達摩佛陀之間有深厚的緣份,也深深感謝他傳授的教法和展現的生命典範。他洞悉心的運作和活動,這種深刻的洞見和領會是前所未有的。他教導,我們的觀點會影響自己的體驗,而自己身上的痛苦和快樂的體驗並非由他人所強加,而是心的無明和煩惱(巴kilesa;梵kleśa)的產物。同樣地,「解脫」和「正等正覺」也都是心的狀態,而非外在的環境。
②「正等正覺者」(巴sammāsambuddha ; 梵samyaksaṃbuddha)是對佛陀的尊稱,「sammā」 意指「完全地」、「圓滿地」、「正確地」;「sam」 意指「自己」、「親自」;「buddha」意指「覺悟者」。「正等正覺者」即指自己完全地覺悟了一切法的人。北傳佛教依梵語「samyaksaṃbuddha」音譯為「三藐三佛陀」,意譯為「正等正覺者」、「正遍知」。
第二章 皈依三寶(節錄)
所有的佛教傳統都同意,皈依三寶是人們成為佛教徒的分界。儘管人們可能會因為各種不同的理由而皈依三寶,但穩定的皈依則來自我們對教法的認識和了解。這種認識和了解是透過論理和體驗而產生的,進而親證佛陀的教法為真。
佛陀傳授解脫和覺醒的道路,是他帶領我們的主要方式。《三摩地王經》(Samādhirāja Sūtra, 漢譯為《月燈三昧經》)說道:
諸佛不是用水來洗淨罪過,
不是以他們的雙手清除眾生之苦,
或把他們的證德轉讓給其他人;
而是為眾生教導實相的真諦,
令他們獲得解脫。(LRCM 1:73)①
我們必須遵循此一道路,並且加以實修,這個工作無人可以代勞。佛陀鼓勵我們去了解他的教法,而不要盲目地信守奉行,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這一點尤其真確。由於識字能力和教育普及,人們不再滿足於盲目的信仰,人們接觸許多宗教文獻,而且如果年輕的世代發現老一代佛教徒的說法膚淺、不適當或迷信,他們就不會心悅誠服。因此,為了利益未來的世代,我們必須好好地學習和修持佛法,進而將佛法傳授給其他人,並且透過我們如何生活的範例來顯示佛法所帶來的利益。
我們必須認同和清楚地了解三寶,才能夠適當合宜地皈依。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了解四聖諦是重要的。在「皈依」的基礎上,我們繼續聞、思、修佛陀的教法,因而使我們的皈依變得更加深刻。深刻的皈依鼓舞我們更加投入於學習和修行,因此,在皈依和了解教法的相互輔助之下, 我們得以在修道上進展。
三寶的存在
在巴利語和梵文的佛經當中,佛陀曾說:「見現象(萬法)緣起的本質者,即看見法;看見法者,即看見如來。」(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如來)。龍樹解釋,了解現象的緣起本質,即是證實三寶存在的關鍵。
在經過檢視之後,我們發現人與現象是相互依緣的。依緣有三個面向:
一.緣生(由諸緣和合而生)的事物仰賴它們的「因」與「緣」,例如芽從種子而出,我們的經驗和感受取決於之前的行為或「業」。
二.所有「常」與「無常」的現象(法),皆仰賴它們的組成成分。❷我們的身體是由手臂、雙腿和內在器官等部分所組成,而這些部分則是由其他部分所構成。我們的心是由一連串細微的心之剎那所構成,而這一連串的剎那心形成心的相續。
三.在最細微的層次上,所有的現象皆由心所計執、假立而成。在雙臂、雙腿、一個軀幹、一顆頭顱等的基礎上,由心計執和假立出「身體」。我們依身與心聚合之相而安立「人」 (person)這個名稱。
無明是輪迴的根源,無明將所有的人和現象理解為擁有一個「我」(巴atta;梵ātman),而且這個「我」是一個獨立、本具的本質,與因緣、成分以及計執和假立它們的心無關。由於所有的人和現象都依賴其他的因素而存在,所以,它們並無獨立或本具的存在。由於無明欠缺真實可靠的基礎,因此,它是一種謬誤的心。另一方面,智慧則是可靠的心,它理解實相,了知所有的人和現象都必須仰賴其他因素而存在,因此空無自性。智慧對實相的理解可以壓制無明,並且藉由一再地禪修,智慧可以將無明從我們的心續中徹底根除,使得解脫成為可能。
如此一來,認識「緣起」有助於我們了解構成佛陀教法基本架構的四諦。無明曲解實相, 煩惱因而生起,進而造業,導致痛苦,這即是四聖諦的前兩諦苦諦(巴dukkha-sacca;梵duḥkha-satya)和集諦(巴samudaya-sacca;梵samudaya-satya)。
認識緣起也能夠使我們了解空性和無我──人和現象相互依緣,因此它們並無獨立的存在。我們可以藉由論理來確立空性和緣起,並且能夠直接體驗。了解空性的智慧是第四諦─道諦(巴maggasacca;梵mārgasatya),可以消除因為曲解實相而產生的無明、邪見和煩惱。如此一來,我們可以實現所有無明和煩惱都被移除的狀態,這就是涅槃(真正的寂滅),即第三諦──滅諦(巴nirodha-sacca;梵nirodha-satya)。
因此,四聖諦是存在的,四諦的後兩諦(滅諦和道諦)是三寶中的「法寶」。那些在心續中了證部分道支和寂滅的人,則是僧寶。當僧伽的修行進展到盡除一切煩惱和障蔽,所有的道支和功德都臻至圓滿時,他們就成為佛寶。因此,就所有現象都依賴其他因素而生且無獨立存在的這個事實,我們可以證明三寶的存在。基於此一理由,佛陀說:「見緣起者即見法,見法者即見如來。」
當了解到心的增長可能會使我們了證三寶,我們對三寶的信心就會因為這種了解而增強。以此對於四聖諦的了解,將賦予我們信心,不但信任三寶是能夠帶領我們成就正等正覺的心靈指引,也相信自己會成為三寶。
三寶在歷史上出現的順序,和個別的修行者成為三寶的順序有所不同。從歷史的觀點來看,佛陀首先出現,然後他傳授教法,人們修持這些教法而獲得果位。擁有果位的弟子即是聖者(ārya)──僧伽。
個別的修行者先培養道諦和實踐滅諦而實現法寶,他也因而成為僧寶。他進一步在心中強化法寶,直到成就正等正覺,就成為佛寶。
①《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眾生苦,非移自證於餘者,示法性諦令解脫。」(宗喀巴著,法尊法師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台北:大千出版社,1996 年,頁75)
❷恆常的法(常法)是無礙虛空、空性和寂滅等法, 不仰賴因緣,所以不會時時刻刻地崩壞。
第一章. 佛陀教義的起源與傳播(節錄)
並非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想法。人們幾乎在生活中的每一個領域,包括宗教這個領域在內, 都有不同的需求、興趣和性情,身為善巧的導師──佛陀,根據眾生的種類來傳授各種不同的教法。巴利語傳統和梵文傳統是包含這些教法的兩大佛教傳統,我們將要檢視這兩大傳統的發展,但在此之前,我們要先談談釋迦牟尼佛的生平事蹟。
佛陀的生平
巴利語和梵文兩個傳統都認為,悉達多.喬達摩(Siddhārtha Gautama)王子出身釋迦族(Śākya),在西元前五或六世紀出生於今日印度和尼泊爾的邊界。他從小就心地善良,並...
作者序
前言
信守佛陀的和平要務
達賴喇嘛和我一樣,在很早時就已展開了人生的志業。他在初學走路的幼童時期,即被認證為藏傳佛教的領袖。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前不久,當年十二歲的我,在故鄉斯里蘭卡成為上座部佛教(Theravāda Buddhist)的比丘。因緣如此聚合,我們兩人為了存續和分享佛陀的智慧,大約在同一時間展開了各自的生命旅程。
一九五六年,我在印度的佛教聖地桑奇(Sanchi)首次會見達賴喇嘛尊者。桑奇之行是他在故土之外所進行的頭幾趟旅程之一,那是在他被迫逃離西藏的三年之前。從那次會面之後,直到一九九三年在美國芝加哥舉辦的世界宗教大會(Parliament of World Religions),我們才又再度見面。即使我和達賴喇嘛尊者不常見面,但是因為他能以智慧與公正的態度來分享佛法的知識,使我一直覺得我和他之間有一種內在的連繫。我深深地仰慕和欣賞尊者的智慧,因此能夠為尊者和圖丹.卻准針對我們共享的佛教傳統所寫的著作貢獻隻字片語,我感到非常高興。
如何追求真正的「法」
一般而言,今人的心胸會比前人的更加豁達。雖然世界各地仍有衝突,但隨著我們在經濟和文化上愈來愈相互連結,統一的趨勢於是逐漸展露,可是就此一當前的趨勢來看,佛教的統一卻已經延宕多時。雖然上座部佛教徒很早以前就已和其他佛教徒會面,但專家小組或會議一旦結束後,大家就分道揚鑣,各行其是,之後便悄然無息了。
那些立意良善、針對各種傳統所撰寫的書籍會指出我們的共同點,但或許出於禮貌,它們幾乎不談我們之間的差異。我們無須將「指出歧異」視為失禮,因為在各類佛教徒之間,不但所說的教義有所不同,文化的常規與慣例也隨著不同的國家而互異。即使在單獨的國家之內,佛教的修行也可能因為地區或團體而有所不同,如果能誠實地探查這些傳統,便可顯示出我們的力量和誠懇。佛陀的教法並無任何需要隱藏之處,本書誠實且有系統地檢視巴利語和梵文佛教傳統之間相互重疊的部分,同時又不迴避地討論這些教法之間的諸多歧異,這種作法值得讚揚和認同。
儘管開誠布公地討論我們的差異是較健全的作法,但是如果將焦點放在這些差異上,而排除我們共同的傳統和文化遺產,也是一種誤導。因為巴利語(pāli)傳統和梵文傳統都誠摯地存續佛陀的教法,都為世界和平作出極大的貢獻。不論是巴利語傳統或梵文傳統,都鮮少使用暴力推廣自己的傳統而來凌駕另一個傳統。因此,宗教的政治權術對佛陀的教法而言,是一種全然陌生的東西,但令人難過的是,某些佛教徒並未修持其宗教所教導的事物。有時,人們追求「真正的法」(real Dhamma)的熱情是那麼地強烈,以至於忽略了佛陀所說要如何傳法而不製造衝突的基本教導。
就此而言,《蛇喻經》(Alagaddupama Sutta, MN 22)所說的就相當貼切中肯。在此經當中,對「法」產生錯誤的理解,被比喻為捉住一條毒蛇的尾巴來捕捉蛇。如果捕捉的方法不正確,蛇就會反咬捕蛇人,使他因而致死或生病;如果捕捉的方法正確,捕蛇人可以抽取毒液來製成藥物,毒蛇也會毫髮無傷地被釋放。同樣地,我們必須正確地理解「法」的意義,同時不執著於它。正如同毒蛇可以使我們的身體中毒那般,處理不當或執著於「法」,可能會毒害我們的心,而心中毒遠比身中蛇毒還要危險。
如果我們適切地理解「法」的意義,就能夠體驗到所謂的「教育的奇蹟」。由於無明是那麼地粗重,佛陀原先懷疑自己是否能夠幫助人們了解「法」,使他們離於痛苦。然而,他開始傳法,運用智慧,把惡毒者轉變為聖人,把邪惡缺德者轉變成為虔誠聖潔的人,把殺人犯轉變成為和平使者。這種轉化的潛能,就是教育的神奇力量。
從「心」體驗佛法真諦
為了親身體驗教育的神奇,我們必須往內觀照。「法」即是在我們自心之內且能時時體驗的真諦,正是這個「法」對我們招手地說:「如果你想要遠離麻煩,就請你看看我,照顧我。」即使我們充耳不聞,內心的「法」仍然時時刻刻地對我們說話。諸佛無須為了「法」的存在而來到世間,諸佛了悟「法」、領會「法」,並且在證悟它之後而傳授「法」,使其為人所知。但無論「法」是否被解釋或講授,只要我們抹去眼睛上的塵埃,並且觀照它,內心的「法」就等著我們去觀看、去聽聞。
在放下貪婪的剎那,我們「過來看看」(come and see)寧靜的感受與體驗;在捨棄瞋恨的剎那,我們「過來看看」寧靜的感受與體驗。我們必須建立「過來看看」自己內心究竟是怎麼回事的習慣,而不要用手指指著他人。我們不是僅僅為了佛教傳統而保存發揚它,我們之所以保存世世代代傳續的佛法,那是因為它們能夠抒解痛苦,促進安樂。
當我們像本書這般探究佛教的主要傳統時,便可以看見它們為世界貢獻了豐富多彩的文化、社會和心靈的知識,而這些知識則為心理學、哲學和心理健康提供了深刻的洞見。它們的貢獻得到人們廣泛的認可,進而促使全球覺察到禪修的重要性,使得人們無須成為佛教徒,就可以享受禪修的利益。
所有形式的佛教都與其他宗教和平共處,這一點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與其他宗教和平共處是佛陀傳達的核心訊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遵循此一訊息,成為和平的使者,這是我們共同的連繫和紐帶。我希望本書能夠幫助世界各地的佛教徒放下自己所執著的觀點,彼此尊重地進行開誠布公的對話,此舉可能有助於一切眾生去體驗存在於其內的佛法真諦。當我們對佛法的熱忱受到慈心、悲心、喜心和捨心的引導時,我們就是在信守和榮耀佛陀的和平要務。
德寶(Henepola Gunaratana)
修行協會(The Bhāvanā Society)創會住持
西維吉尼亞州,高瞻市(High View, West Virginia)
前言
信守佛陀的和平要務
達賴喇嘛和我一樣,在很早時就已展開了人生的志業。他在初學走路的幼童時期,即被認證為藏傳佛教的領袖。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前不久,當年十二歲的我,在故鄉斯里蘭卡成為上座部佛教(Theravāda Buddhist)的比丘。因緣如此聚合,我們兩人為了存續和分享佛陀的智慧,大約在同一時間展開了各自的生命旅程。
一九五六年,我在印度的佛教聖地桑奇(Sanchi)首次會見達賴喇嘛尊者。桑奇之行是他在故土之外所進行的頭幾趟旅程之一,那是在他被迫逃離西藏的三年之前。從那次會面之後,直到一九九三年在美國芝加哥舉辦的...
目錄
【前言】信守佛陀的和平要務╱德寶法師
【序言】消除誤解,熟悉彼此的傳統╱達賴喇嘛尊者
【引言】關於本書╱圖丹.卻准
略語表
【圖一】佛教在亞洲
【圖二】佛教的搖籃
第一章 佛陀教義的起源與傳播
佛陀的生平
佛教經典與佛法的傳播
佛教在東南亞各國
佛教在中國
佛教在西藏
佛教各傳統的共通與歧異
第二章 皈依三寶
三寶的存在
如來的功德
巴利語傳統中的「三寶」
梵文傳統中的「三寶」
佛陀的覺醒與般涅槃
佛陀的遍知
皈依和持守皈依
第三章 四聖諦的十六種行相
梵文傳統的「四諦十六行相」
巴利語傳統的「四諦十六行相」
第四章 增上戒學
戒律的重要性
以別解脫戒調伏自心
僧人為何必須禁欲?
三個部派的戒律
僧伽的責任
成為僧人的條件
僧俗的區別
西藏僧人的生活
西方僧人面臨的挑戰
藏傳佛教女性受具足戒的議題
給僧人的忠告
受持別解脫戒的喜悅
菩薩戒和密續戒
第五章 增上定學
禪定的重要性
生存地與三界之心
巴利語傳統的四十種禪修對境
「定」的進展
障礙修定的煩惱:五蓋
培養五禪支
四種禪那的進展
超離色法繫縛的四種境界:四無色定
八種背棄三界煩惱的禪定:八解脫
定的副產品:神通
安止修與觀察修
禪修的姿勢
修「止」的對境
禪修的五種過患和八種對治法
定的進展:住心九次第
「止」與更深的等至
中國佛教的禪修法門
第六章 增上慧學
從三十七菩提分法說起
四念處,破除四種誤解
身念處,看清身體的本質
受念處,覺察「苦」的集起
心念處,觀修心的無常
法念處,思惟淨與不淨之法
構成解脫道地圖的五組「法」
菩薩的四念處
四正勤,增長正面特質
生起四神足的禪定修持
生起善法的心所:五根與五力
覺醒之因:七覺支
聖者之道:八聖道
世俗和勝義的三十七菩提分法
第七章 無我與空性
兩種傳統的核心:「無我」
巴利語傳統:「我」與五蘊非一非異
中觀以自性破斥謬誤的存在
七種方式破斥「我」是自性有
「我」與六界的關係
破斥事物生起的四種方式
具欺誑本質的事物瞬間即逝
空性破除常見與斷見
「業」如何帶來業果?
第八章 緣起
眾生生死輪轉的結構:十二支緣起
十二支緣起的因果關係
從「染污」和「清淨」的面向論述
是誰在輪迴裡流轉?
觀修十二支緣起的利益
中觀應成派「緣起」的層次
「空性」與「緣起」不可分
巴利語傳統:名言與概念亦非「我」
第九章 止觀雙運
巴利語傳統:結合深定和觀智
梵文傳統:破斥自性,了知自性空
中國佛教:漸修與頓修
第十章 修道的進展
巴利語傳統:七清淨與觀智
梵文傳統:五道與菩薩十地
三乘修道進展的差異
梵文傳統的涅槃
巴利語傳統的涅槃
第十一章 四無量
巴利語傳統的「四無量」
慈無量心: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悲無量心:不忍眾生受苦
喜無量心:隨喜他人的美好
捨無量心:與一切眾生保持平衡的關係
以「三相」深觀禪那
無量心的近敵與遠敵
梵文傳統的「四無量」
第十二章 菩提心
藏傳佛教:為一切眾生的利益生起菩提心
增長捨心:不偏不倚的慈悲
第一種修持法:七重因果教授
第二種修持法:自他交換
自我中心和我執無明
融合空性見地的菩提心
中國佛教:時時將心導向佛道的菩提心
修持兩種菩提心
巴利語傳統的「菩提心」與「菩薩」
第十三章 菩薩修學波羅蜜
梵文傳統:六波羅蜜
巴利語傳統:十波羅蜜
布施波羅蜜:以無執為基礎的「給予」
持戒波羅蜜:放棄傷害他人的念頭
安忍波羅蜜:面對艱苦時,保持堅毅和冷靜
精進波羅蜜:對善德感到欣喜
禪定波羅蜜與出離波羅蜜:捨離欲樂與培養「定」
般若波羅蜜:了知四諦,照見現象的本質
願波羅蜜與決意波羅蜜:立願利益眾生,從事不共勝行
方便波羅蜜:針對眾生根器解釋教法
力波羅蜜:修持菩薩乘,得聖菩薩之力
智波羅蜜:了知一切現象的多元性
真實波羅蜜:所言不需且信守承諾
慈波羅蜜:給予創造快樂之因的願望
捨波羅蜜:懷著捨心利益眾生
四攝法:促進他人之善的四種方法
第十四章 覺醒的潛能與佛性
解脫是可能的嗎?
巴利語傳統:了知心是光淨的,即是修心
瑜伽行派:佛性是種子,具有生起三身的潛能
中觀學派:佛性是心的空性,但尚未捨斷雜染
密續乘:佛性是「最微細的心氣」
禪宗:一切眾生都具有本淨的佛性
佛陀宣說如來藏的意義
第十五章 密續
密續修行的主要支柱為何?
密續本尊:般若智的大樂和空性
進入金剛乘的各種準備
《無上瑜伽續》的殊勝特色
第十六章 結論
願做佛陀的真正追隨者
內在力量最重要的來源:誠實
創造世界祥和平靜的唯一途徑
【附錄】關於作者
【前言】信守佛陀的和平要務╱德寶法師
【序言】消除誤解,熟悉彼此的傳統╱達賴喇嘛尊者
【引言】關於本書╱圖丹.卻准
略語表
【圖一】佛教在亞洲
【圖二】佛教的搖籃
第一章 佛陀教義的起源與傳播
佛陀的生平
佛教經典與佛法的傳播
佛教在東南亞各國
佛教在中國
佛教在西藏
佛教各傳統的共通與歧異
第二章 皈依三寶
三寶的存在
如來的功德
巴利語傳統中的「三寶」
梵文傳統中的「三寶」
佛陀的覺醒與般涅槃
佛陀的遍知
皈依和持守皈依
第三章 四聖諦的十六種行相
梵文傳統的「四諦十六行相」
巴利語傳...
商品資料
出版社:橡實文化出版日期:2016-12-31ISBN/ISSN:9789865623692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84頁開數:17x22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