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是對身體最友善的疾病療法
美國整合醫療權威蓋諾博士,教我們如何吃對食物,來「管理」體內的致病基因
面對疾病,過去,我們把希望寄託在「標靶治療」,
現在西方最新醫學發現,疾病與基因息息相關,而飲食能影響基因的運作,
因此不管是預防或者治療,最新的「標靶營養」療法,應運而生……
生態遺傳學是近五到十年來最新的遺傳學概念,它指出環境中有不同因素會影響人體健康,每個人的基因結構不同,因此表現出的反應或症狀也不相同。隨著地球環境汙染愈來愈嚴重,我們也吃進愈來愈多有毒物質,癌症和其他疾病也變得愈來愈普遍。
本書作者是美國知名的癌症腫瘤權威,也是綜合療法的專家。他提出透過飲食,你可以改變身上的基因,讓體內潛藏的疾病不要發作,讓已經出現病徵的疾病緩和下來。
書中提到的「標靶營養學」(targeted nutrition),概念來自「標靶治療」。標靶治療會鎖定癌細胞裡的特定酵素或蛋白質,藉由特定的標靶藥物來干擾致癌基因或腫瘤生長。本書作者則把焦點放在食物上,比起藥物治療,食物療法除了更天然、更便宜,也更實際。更重要的是,能再任何症狀出現之前,有效地預防疾病。
作者簡介:
米契•蓋諾醫師(Mitchell Gaynor)
美國整合醫療的先驅,也是蓋諾健康診所的創辦人兼院長,並擔任康乃爾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的臨床講師。蓋諾醫師的行醫經驗超過二十五年,且過去十三年來連續榮登紐約優良醫師排行榜。蓋諾醫師的傑出表現不但曾獲《紐約時報》的專題報導,並經常應邀在全國聯播的知名電視節目中接受訪談,包括《早安美國》、《奧茲醫師秀》以及《瑪莎史都華秀》。蓋諾醫師是美國內科醫師學會、美國臨床腫瘤學會,以及紐約科學院的會員,現居紐約市。
譯者簡介:
閻蕙群
中興大學法律系畢業,曾任職中央社與報社從事國外新聞與商業新聞編譯工作,現為專職譯者。譯有:《頂尖運動員都在偷練的核心基礎運動》、《小屁孩問的偉大問題》、《FBI教你辦公室讀心術》、《希臘山居歲月》,以及《貝爾式極效健身計畫》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本書明確指出,我們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我們日常所吃的食物及營養補充品,是決定潛伏性疾病(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有)會爆發出來還是繼續隱忍不發的主要關鍵。蓋諾醫師發現許多經研究證實的營養素能有效對付特定疾症,乃透過本書將他個人在腫瘤及內科方面的豐富醫病實務,提出來供大家參考;本書中提供了他個人的高明見解以及幫助身體正常運作的行動計畫,將讓醫界同仁及病患獲益良多。」
――美國知名心靈導師暨暢銷書作者狄帕克•喬布拉
「人類基因體計畫許諾要創造一個基因醫學的新紀元,以新的藥物及療法使人類健康更上一層樓。不過最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我們了解到食物――真正的全食物、草藥及植化素――具有眾多的神奇療效,而且能透過改善基因表現的方式,將我們的生理軟體升級。蓋諾醫師藉由本書讓讀者現在就能取得未來的健康照護,如果你想要學會如何利用營養素預防甚至逆轉大多數的慢性病,請立刻閱讀本書!」
――《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冠軍書《血糖解方》作者馬克•海曼醫師
「本書從實用及全面性的角度闡釋表觀基因科學,讓我們能夠立刻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堪稱是一本能夠拯救生命的天賜寳典。」
――《紐約時報》暢銷書《女人的身體,女人的智慧》作者克莉斯汀•諾斯洛普
「由當代醫界最知名且最具創造力的奇才所撰寫的一本重要好書,請幫你自己和家人一個大忙:好好讀一讀這本重要的大作,你就知道為何及如何讓自己活得更健康。」
――環境健康基金會創辦人兼執行長、《抗癌戰爭袐史》作者狄葳拉•戴維斯博士
「蓋諾醫師是一位高瞻遠矚的醫者,為所有想要追求健康遠離疾病的普羅大眾寫出了一本內容博大精深卻淺顯易懂的實用好書。」
――哥倫比亞大學內科暨外科學院臨床外科助理教授雪爾登•馬克•費德曼醫師
「蓋諾醫師為讀者提供了一個面面俱到的健康策略,幫助大家活得更健康更長壽。他透過本書將他的整合醫療哲學與實務作法,以一種引人入勝且切實可行的方式傳達給讀者。」
――血管新生基金會執行長李威廉醫師
「蓋諾醫師一直是整合醫療的先驅,本書能幫大家有能力掌控自己的健康與生命。」
――整合健康與醫藥學院院長咪咪•葛納莉
名人推薦:「本書明確指出,我們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我們日常所吃的食物及營養補充品,是決定潛伏性疾病(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有)會爆發出來還是繼續隱忍不發的主要關鍵。蓋諾醫師發現許多經研究證實的營養素能有效對付特定疾症,乃透過本書將他個人在腫瘤及內科方面的豐富醫病實務,提出來供大家參考;本書中提供了他個人的高明見解以及幫助身體正常運作的行動計畫,將讓醫界同仁及病患獲益良多。」
――美國知名心靈導師暨暢銷書作者狄帕克•喬布拉
「人類基因體計畫許諾要創造一個基因醫學的新紀元,以新的藥物及療法使人類健康更上一...
章節試閱
從小母親總是對我耳提面命:「人如其食、相由吃生。」不過一直要到我完成醫學訓練,並成為一名癌症專科醫師後,我才真正體會到家母的用心良苦。
從我六歲起,家母便開始教導我關於食物與健康的知識,當時家母剛被診斷出罹患了乳癌,所以她希望我能夠照顧好自己。家母跟大多數家長一樣,對於我整天狂吃餅乾、洋芋片之類的垃圾食物很憂心,而且她對於營養學家安德爾•戴維絲(Adelle Davis)的主張深信不疑:不吃加工食品,多吃維他命保健品。所以她教我如何自製營養的零嘴、如何調製好喝又有營養的蔬果汁,還教我做菜,這樣在她住院期間,我便能為父親及哥哥準備營養均衡的三餐。
遺憾的是,我們的親子營養教學只上到我九歲,便因為母親過世而提前結束了。母親離世當然令我哀慟欲絕,不過卻也讓我找到今生的使命。我在母親過世時下定決心,日後一定要找出是什麼原因讓細胞背叛我們,引發令我們身體衰弱甚至喪命的疾病,我還立志要找出解決的方法。
之後我進了醫學院,並選擇專攻血液腫瘤科;後來我到洛克菲勒大學擔任博士後研究員,專攻分子生物學,這是一個相當新的領域,從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的層面探索生命的基礎,尤其是了解基因調控的過程。我從洛克菲勒大學的頂尖研究人員那裡,學到了基因在整個生命過程中決定健康結果的全新觀點,並證明家母認為營養對於健康至關重要的想法完全正確。
基因,就是位在每個細胞核內,必須用顯微鏡才能看到的DNA片段,它們控制細胞的所有程序,包括細胞分裂(細胞分裂是讓孩童成長,以及身體組織得以自行更新的一種機制,當正常的細胞分裂機制失控,就可能演變成令人聞之色變的癌症)。
根據我在醫學院裡學習到的知識,我們的基因遺傳自父母,而且每個人的遺傳稟賦在受精的時候泰半已經決定了,並在接下來的一生中保持穩定。根據上述理論,如果你從父母那裡遺傳來的DNA讓你健康又有活力,那你這一生就可高枕無憂了;反之,如果你遺傳到讓你很容易罹患癌症、肥胖症或關節炎的基因……,那你就只好認命了。在這樣的舊思維框架下,一個人健康與否全憑運氣,我們完全無能為力。
不過等到我進入洛克菲勒大學繼續深造後,分子生物學的進步,完全扭轉了我們對健康只能聽天由命的舊思想。新的研究顯示,疾病或健康並非只是從老爸或老媽那裡接收到「好基因」或「壞基因」這種「基因宿命」而已,新的基因圖像要複雜且精細得多,因此讓我們能夠透過營養與生活型態的選擇,在自身的健康結果上扮演更積極主動的角色。
分子生物學教導我們,一個人的「基因體」由兩萬多個基因組成,其中包含無數位元,載有負責指示細胞如何執行基本功能的訊息。但這些基因並非永遠都是活躍的,其中有許多處於休眠狀態,而使基因變得活躍並開始影響我們的生理狀態――令我們變得更有活力,或是害我們生病――就稱作「基因表達」(gene expression)。影響基因表達的主要因素,就是我們生活的環境,這也是我們透過營養對基因產生正面影響的大好機會。
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每天都飽受環境裡的殺蟲劑與致癌化學物質的轟炸,還得時時力抗大量精製甜品的引誘,以免身體堆積危害健康的脂肪。這些存在於食物、空氣以及水中的有害物質,與我們細胞裡的基因互相作用後,會開啟或關閉某些基因;而且這些有害的化學物質,還會將健康的細胞變成腫瘤,這也是平均每三個美國人中就有一人罹癌的重要因素。事實上,高達九成五的癌症,跟環境中的有毒物質有關;而且我們置身其中的這鍋化學濃湯,還不只會引發癌症而已,像現在中年婦女常見的甲狀腺疾病,這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幾乎全都是因環境中的有毒物質所引發。另外有將近五分之一的孩童在學習、情緒或發展方面有障礙,罹患糖尿病與氣喘的人數更是暴增,以上這些情況也都跟環境因素對基因造成影響有關。
幸好這片罩頂的烏雲當中還存有一線曙光,雖然我們無法完全掌控外在環境中的毒害程度,但我們每個人至少可以掌控自己的體內環境,也就是留心自己的飲食。只要對所攝取的營養多付出一份注意和用心,我們不只能夠減少或甚至完全去除許多會影響基因並引發疾病的有毒物質,還可以透過基因表達,活化能夠中和或移除體內有毒物質的酵素;或是刺激細胞的程序以強化我們的免疫系統,以及逆轉疾病的進程,包括癌症在內。
利用營養素戰勝疾病並促進健康的策略性作法,稱作「基因營養學」(nutrigenetics),它也是本書主張的基因飲食療法(The Gene Therapy)的核心精神。基因營養學其實是生態遺傳學的一個分支,生態遺傳學關注的對象,是我們生活的大環境,以及整個環境是如何與個人的基因體互相作用,使一個人健康或生病。舉例來說,我們身體的活動程度,會鼓勵(或不鼓勵)身體製造更多抑制發炎的酵素,所以我們如果很胖,身體發出的抑制癌症訊號就會比較弱。
基因飲食療法將這些相互作用因素全數考慮進去,所以能幫助大家戰勝當代最盛行與最棘手的疾病,方法則是透過體重控制、紓壓及運動,以促進全身的健康。
我在這套基因飲食療法裡提出的建議,都是根據我將近三十年的臨床經驗,我在完成分子生物學的博士後研究工作後,便擔任斯特朗癌症預防中心(Strang Cancer Prevention Center)的腫瘤內科主任,同時繼續在洛克菲勒大學從事營養與基因之相互作用,以及毒理基因體學(toxicogenomics)的研究,後者是研究環境中的有毒物質會如何影響人體的基因表達。我發現這些細胞功能――發炎、訊息蛋白質、轉錄因子、荷爾蒙調節、毒素代謝、免疫反應――不但與癌症有關,同時也是其他許多疾病的致病因素。說得更確切些,不管是哪種疾病,都可以透過營養素的策略性使用,影響細胞的功能,這也是我的執業開始擴大範圍的原因。
我頭一次開始將基因營養學的概念導入病人的照護工作時,大多數的醫師連聽都沒聽過;多數醫學院以及住院醫師培養計畫,對於營養素缺乏與可能產生的疾病,都只安排幾堂課說明一下,僅此而已。所以我的作法被視為非常不正統,但我其實是個受過主流訓練的癌症專科醫師――甚至還在全美首屈一指的醫學院中擔任教職,因此還是有很多醫師會把病患轉介給我,通常都是那些用盡所有傳統醫療方法仍不見效的病患。由於我運用基因營養學的概念,為病患規畫的對症飲食法,往往都獲得驚人的成效,所以愈來愈多病患被轉介過來。
各位不妨參考以下的病例:
- 奧茲醫師在推薦序中提到那位請他進行心臟手術的病患,五年前曾被診斷出罹患了癌症,當時他的主治醫師宣布他只剩幾個月壽命,但我採用的基因營養療法完全緩解了他的毛病,也讓他多活了五年。
- 擔任牙醫師的家父,因意外被針扎到而感染了C型肝炎,在C型肝炎還沒有干擾素可以醫治之前,我便用普通的中藥、海藻與果汁幫他調理身體,結果他的體內完全沒有C肝的病毒殘留、也從未復發。
- 某位婦女被醫師診斷出罹患黑色素瘤、並指示她前往安寧病房靜養,之後由我接手治療,她的癌症病灶起自左腳跟,並逐漸向上擴散,且因傷口受到感染,造成左腳腫脹成右腳的四倍粗;而且癌細胞已經轉移到她的肺部與腹部。我用低劑量的化療,搭配免疫藥理療法(immune pharmacological therapy),以及綠茶還有厚朴保健品,結果短短三個月她就完全痊癒了。
- 有一名來自土耳其的青年,患有自體免疫性肝炎與肝功能衰竭。梅奧醫院以高劑量的類固醇治療他,並告訴他必須接受肝臟移植。我則是給他服用谷胱甘肽、白藜蘆醇、薑黃、硫辛酸以及omega 3脂肪酸,結果他的肝功能開始恢復正常;他之前暴瘦的體重又長了回去,並且在三個月內就回到學校上課,他的自體免疫性肝炎痊癒了,自然也不需要再接受肝臟移植了。
- 一名罹患胰臟癌第四期的婦女,醫師告訴她只剩下四個月頂多半年的壽命。我讓她吃十字花科的蔬菜、營養補充品及果汁,並接受化療,最後她不但痊癒了,而且迄今已經多活了將近二十年。
- 一名婦女罹患了罕見的皮膚病,稱作穿孔性膠原病(perforating collagenosis),她向全球多家頂尖的學術醫學中心求助皆未見效,最後找上了我。之前的醫生用高劑量的類固醇與紫外線照射療法,使得她的四肢與背部皮膚紅腫疼痛不已,並且病情繼續擴散蔓延。我著手改善她的發炎、過敏與免疫平衡,幾個月後她雙手的皮膚傷口就痊癒了,雙腳的情況也改善了八成。
- 一名二十三歲剛結婚的女性,臉部與頸部有嚴重的乾癬。之前幾位皮膚科醫師給她開了潘尼松★1,但這種藥只能暫時發揮作用,且每次復發後情況就變得更嚴重,停藥後開始出現疤痕。於是我運用標靶營養(targeted nutrition)★2治療她,一個月後她的傷口就痊癒了,且已經過了五年都未再復發。
(註1:prednisone,一種皮質類固醇。)
(註2:作者在書中特別採用targeted nutrition一詞,除可在字面上解釋為「使用特定的營養作療養」之外,也是對應癌症治療的的「標靶治療」(Target Therapy)的說法而來。標靶治療,是一種透過「藥物」抑制腫瘤基因的治療法。作者延伸這脈絡,並主張用「營養」來抑制各種致病的基因。而基於這項療養原則所發展出的飲食法,書中也泛稱「基因飲食療法」(The Gene Diet)。)
- 一名六十一歲的理髮師在膝蓋受傷後暴肥,並演變成糖尿病。採用我的基因營養療法後,他在一年內減了三十多公斤,而且現在只需服用小劑量的每福敏(metformin),不必注射胰島素。
目前我將時間平均分配給我自己的蓋諾癌症整合醫療診所(Gaynor Integrative Oncology),治療癌症病患;另外一半時間則分配給蓋諾健康診所(Gaynor Wellness)。我運用相同的生態遺傳學原則,治療各種不同疾病的患者,從一般的健康維護與疾病預防,乃至於減重、失眠、慢性疲勞、皮膚病及帕金森氏症。
我在兩家診所都實施相同的冥想靜坐、音樂療法、意象導引療法(guided imagery)、認知行為療法,以及體能恢復療法、瑜伽、有氧運動、氣功,再加上我根據病患的個人狀況所量身設計的飲食調養計畫。我的目標是,在徹底了解病患慢性病的複雜本質後,從生理、基因、社會心理與精神層面採取全方位的修復程序,使病患的身心靈都達到最幸福的狀態。
本書中所推薦的各種飲食,因為能影響基因表達,因此能夠帶領我們的身體到達前所未見的健康狀態。我們不應該很粗略地把自己歸類為「健康」或是「病了」,而應從生態遺傳學的角度,來判斷我們這一生是「管理得宜」還是「管理不當」。因為疾病診斷的新發展,不再以簡單的二分法,把身體分成健康或生病這兩種非黑即白的狀態,而是介於兩者之間的灰色。換言之,我們每個人身體裡或多或少都存在著某種疾病的種子,重點是我們只要讓它們繼續保持休眠狀態,我們的身體就能永保平安健康,如果把它們喚醒了,我們就會生病。
自從有了核磁共振(MRI)與電腦斷層掃描(CAT)之類的造影技術,再加上更精密的解剖研究,以及敏感度更高的檢驗儀器,現在醫生已經能夠在極早期就發現許多疾病。我們很意外地在許多年輕人身上發現重大疾病的種子,而且這種情況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例如二十世紀中期,我們解剖了許多在戰爭中為國捐軀的士兵遺體後發現,百分之四十五的韓戰士兵遺體,以及百分之七十七的越戰士兵遺體中,都出現早期的心臟病。其實就連三歲以下的幼童――有時候甚至是胚胎――都曾出現這些早期心臟病的跡象;而且不論是哪一種疾病,幾乎全都有相同的情況。
所以現在我們可以合理地推斷,如果我們每個人,都用最新的方法做甲狀腺組織切片檢驗,幾乎百分之百都會顯示有罹癌跡象或是癌症前期的突變。而且不論你的組織切片切多細,一定會有更小的腫瘤夾在兩片切片之間。前列腺癌也是如此,在六十至七十歲的男性中,如果用這個方式檢驗,有將近半數會顯示罹癌跡象。至於四十至五十歲的女性中,有近四成女性在新的顯微鏡檢查中顯示罹患了乳癌。
所以結論就是我們每個人體內,都有尚在休眠的生病跡象,或是已經在緩慢進行中的生病前兆;不過我們並非束手無策,只要我們主動控制自己的飲食,就能大力掌控會影響我們健康的基因表達。換言之,我們每個人都在對自己實施基因飲食療法,所以健康與否完全操諸在己。不論是吸菸、大口猛灌碳酸飲料,還是勤練馬拉松,我們都在參與一個調整自身基因狀態的過程。
基因飲食療法之所以這麼吸引人,是因為它讓我們明白,我們的作為能夠左右基因表達,且能在疾病發作之前,就全力防堵引發疾病的前驅因子。
每一種飲食療法都有其目的,有些是為了減重、有些則是想要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還有很多則是想要「排毒」,也就是把體內的汙染物與代謝廢物等有害毒物給清除乾淨。
基因飲食療法能夠達成上述所有目標,而且它的目的更基本與更全面,它想要使體內休眠的致病因子繼續沉睡,還要讓醒過來的致病因子回復休眠狀態。為了要達到這個目標,它採取的是一種使各種健康變數都處於適當平衡的整合性作法。
許多飲食療法常有「以偏概全」的缺點,往往會為了一個目的(譬如減重),而犧牲掉另外一個目的(譬如防癌)。如果為了讓身材變得玲瓏有致,卻導致身體出現別的毛病,這未免太奇怪了。同樣地,如果為了心臟健康而忽略罹癌的可能性,這也說不過去。基因飲食療法要追求的是全身的健康,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缺失,並且設法矯正所有會導致身體生病的致病因素。
目前美國最受關注的疾病是心臟病與癌症,每年的死亡人數中,有近半數是死於心臟病及癌症;糖尿病則是另外一個主要殺手,還有肥胖症、慢性發炎,以及環境中的有毒物質,也都是常見的致病因素。雖然我們每個人一定都會老,但是我們可以努力降低老化的影響與衰老程度,讓自己能夠過著有品質的老年生活。
以上這些狀況與程序,就是阻礙我們活得健康快樂的最主要因素,所以它們自然就成了本書所提倡的基因飲食療法所針對的主要目標。
這套食療法能夠幫助大家:
- 對抗癌症
- 對抗心臟病
- 對抗糖尿病
-維持健康的理想體重
- 提升免疫力
- 改善老化症狀
- 排除體內毒素
- 提升精力
想要改善健康狀況的朋友,只要遵照本書提出的建議攝取更有營養的食物,必定能夠獲益匪淺。我們的方法簡單易行,絕非某種令人望而生畏的複雜計畫;特別在意某些疾病的朋友,歡迎參考書中的相關建議,及早做好預防措施,以降低罹患該病的風險。至於已經罹患某種疾病並想要逆轉病情者,則可以用本書的食療法加以對治。例如缺乏維生素D的更年期婦女,較易有骨質疏鬆的毛病,所以最好能從膳食與營養補充品兩方面,增加維生素D的攝取量,以便降低發生骨折的風險。不過因為每個人的基因組成不同,所以並非每一位更年期婦女都一定會有骨質疏鬆問題,因此不是每個停經婦女都必須在飲食中增加維生素D的攝取量。
我會在第一章詳細介紹基因食療法的基本原則,這些原則可適用於每一個人。
在介紹完這些全面性的指導原則後,接下來我就要利用五個章節,針對目前世人最關切的五大疾病――肥胖、心臟病、癌症、糖尿病以及老化,一一說明它們的基因食療法。
最後我會提供一些日常飲食建議,各位可藉此了解我所發展出來的標靶營養的相關理念。
因為我曾在七歲得過胃潰瘍,我記得我母親非常認真地聽醫生說要讓我多吃乳製品的建議,這是當時治療胃潰瘍的標準作法,不過我母親在開車載我回家的途中便告訴我,醫生的作法根本沒道理。如今大家都知道乳製品其實會增加胃酸的分泌,但我實在想不透母親當年為什麼會懂得這個道理。
總之,當時母親教我儘量避開牛奶與乳製品,而且在每餐飯後都讓我喝一小匙新鮮現擠的蘆薈汁,她還開始在我們自製的果菜汁中加入高麗菜,為了讓味道嘗起來可口些,她還加了李子、莓果、香蕉和蜂蜜。
不到一個星期我的胃就再也不痛了,當六星期之後醫生再做一次上腸胃道攝影時,他很驚訝地發現潰瘍完全痊癒了。他大力稱讚我是個聽話的好病人,我只好老實告訴他這全是我母親的功勞。
我真希望當年母親身體不適時,基因營養學的概念,就已經像現在這樣高度發展了,不過我很高興現在我能夠藉由本書將這些知識分享給各位。
從小母親總是對我耳提面命:「人如其食、相由吃生。」不過一直要到我完成醫學訓練,並成為一名癌症專科醫師後,我才真正體會到家母的用心良苦。
從我六歲起,家母便開始教導我關於食物與健康的知識,當時家母剛被診斷出罹患了乳癌,所以她希望我能夠照顧好自己。家母跟大多數家長一樣,對於我整天狂吃餅乾、洋芋片之類的垃圾食物很憂心,而且她對於營養學家安德爾•戴維絲(Adelle Davis)的主張深信不疑:不吃加工食品,多吃維他命保健品。所以她教我如何自製營養的零嘴、如何調製好喝又有營養的蔬果汁,還教我做菜,這樣在她住...
推薦序
梅默特.奧茲(Mehmet C. Oz)醫師
整合醫學的聲勢日益看漲,並橫掃全美的醫學院、醫院及診所。不論是醫學院的課程還是醫院的實習計畫,都希望幫助醫界未來的生力軍,能夠挑戰現況、跳脫西方社會七十五年來的傳統醫病思維。整合醫學的精神,其實就是綜合考量病人的整體情況施以治療,而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在我念醫學院的時代,醫學教育相當傳統,因為教授教我們要把心靈跟身體分開來看,這樣的教育方式至今仍影響著醫界實務,例如各種專科愈分愈細、一般醫療愈來愈少。但是等到我完成畢業後的一般醫學訓練時,當時的主流卻又演變成,要把身體與器官當成個別的實體看待;我原本也打算隨波逐流,幸好身旁多位醫界前輩及時勸阻,其中包括我的岳父、心臟外科手術先驅勒莫醫師(Gerald Lemole)。他們的真知灼見點醒我,讓我不再盲從潮流,並敞開心胸接受當時所謂的另類療法。我開始認真研究醫學院不教的其他醫療方式,各位讀者請別誤會我的意思,我仍衷心相信科學的力量;多年的行醫經驗,讓我醫治過形形色色的病人,他們對於整合醫療都相當認同。
在醫學院念書時,教授教我們要以最先進的技術(而不必執著於此技術的背景來源),治療每一位病患;身為心臟外科部門主管的我,有義務研發最創新的心臟瓣膜更換手術;身為當代醫學計畫的負責人,我支持將瑜伽及冥想靜坐之類的東方醫術,加入我們的整體醫療方法當中。除了盡力擴展可能的醫療工具,我還必須具備完整的臨床醫療全貌,才能夠為病患提供最適當的治療程序與用藥,為他們安排必要的運動與放鬆技術,以及能夠預防與治療疾病的正確飲食。
本書是協助病患與治療者,共同合作達成整體健康目標的寳典,作者是對症飲食的專家,因此本書除了教大家該如何用食物增進健康,還教我們如何利用食物中蘊藏的力量,改變原本很容易生病的體質,這就是所謂的生態遺傳學(註1:Ecogenetics,生態學與群體遺傳學結合的遺傳學分支,研究生物群體對生存環境的適應,以及對環境改變所作出反應的遺傳機制。)(基因研究的一個旁支)。生態遺傳學是一個日益蓬勃發展的領域,它的醫療哲學是,不論是癌症、糖尿病或心臟病,皆可針對病患個人的基因檔案,為其規畫符合個人體質需求的食物,使病人獲得最好的醫療效果。醫生會根據病患個人的體質狀況,安排適合的基因食療,透過攝取富含生物活性的營養素,例如石榴的芹菜素,綠茶的兒茶素,還有咖哩中的薑黃素,就能從DNA的層面,改善個人的健康。基因食療法最有趣的地方是,一旦你開始攝取能夠促進正常基因表達的健康食物,你就再也不會整天想著要吃那些會危害身體的劣質食物,例如高度精製的碳水化合物。
我會與蓋諾醫生結識,是透過他的一位病患,那位病患找我為他動心臟手術。我看到檢驗圖表顯示,此人因轉移性癌症,只能再活幾個月,心裡覺得十分疑惑,不懂他為什麼還要動心臟手術。那人只是笑著要我看看檢驗圖的日期,天呀!那竟是五年多前的事了,我這才明白蓋諾醫生醫好了這名患者。從那個時候起,我便陸續轉介許多棘手的病患給蓋諾醫生,包括我的朋友和家人。蓋諾醫師是蓋諾癌症整合醫療診所的院長,並擔任康乃爾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的臨床講師。蓋諾醫師長期耕耘整合醫療,在腫瘤醫學以及整合醫學領域聲名卓著;他運用正規的醫療方法、結合各種輔助療法治療他的癌症病患,成效卓著,如今更將他從營養層面預防疾病的經驗,集結成書與大家分享。
蓋諾醫師成功運用傳統與另類療法治療病患,本書不但提供許多實用的建議,還收錄了豐富的保健品資訊與蔬果汁食譜,有心的讀者可以馬上在家開始實行健康飲食。讀者透過本書可以一窺醫療的演化,了解如何利用食物改變你的基因藍圖;書中還提供了大量的科學資料,證實傳統療法搭配另類療法,能夠成功連結東方與西方的醫術。運用傳統的西方醫學,搭配擁有實證效果的另類療法,給予病患整體性的治療,乃是邁向醫療全球化相當關鍵的一步。
(本文作者為紐約長老教會醫院哥倫比亞大學院區外科部副主任、教授,以及《You—你的身體導覽手冊》﹝YOU: The Owners Manual﹞健康系列叢書合著者。)
謝明哲醫師
健康不難:搞懂基因習性,並善待它
審訂《標靶營養飲食法》這本書的過程,如同認識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本書作者蓋諾醫師倡導的觀念,比如:只要營養均衡(不必偏重或偏廢),自然會打造強健的身體;若想額外取得某些必要的營養素,服用營養補充品最快也最方便,以及無論如何身體要保持一定運動量等等,都與我常年呼籲並身體力行的健康之道,不謀而合。
這些明明是終極的健康之道,很多人也懂,但就是沒有動機去做,一直是我們這些推動者最大的難題。很高興看到《標靶營養飲食法》這本書問世,蓋諾醫師從人體基因運作的層次切入,深入淺出的說明,這會讓大家因為了解背後的原理,而主動想要追求這樣的養生之道。就像了解機器運轉的結構原理之後,自然會用正確方式使用它,就算故障,也會知道怎麼修護。
蓋諾醫師所提出的原理,簡單來說是這樣的:我們並不是某一天「突然」生病了,或者「突然」老了,而是每一天都在「邁向生病與老化」的過程中。因為從基因的層次來看,人體為了運作,時時刻刻都在更新細胞,而每次的細胞複製分裂,都有可能出錯,而一出錯,或許不會馬上出事,但卻一點一滴「奠定了生病的基礎」。作者在書中也有提到,許多癌症患者,便是在身體細胞第一次出這種錯的20、30 年「之後」才變成癌症的——也就是說,這過程中的每一天,都有可能逆轉這個命運。
怎麼做?當然就是想辦法讓它盡量不要出錯!我們暴露的環境、所吃的食物,甚至我們的心情狀態,在在都會影響基因運作,讓它負擔加重、頻頻出錯。所以,與其在生病之後,才用「藥物」去控制基因及身體運作,蓋諾醫師主張,我們應該平日就供應正確的「營養」,來保養基因與身體細胞。書中也詳細地說明各種出錯的原理,並且大篇幅羅列出各種情況下,建議使用的營養食療方法,非常值得閱讀參考。
我個人非常享受閱讀本書。蓋諾醫師為了讓一般人搞懂這些專業醫學知識,用了許多惟妙惟肖的比喻,比方說,在解釋糖尿病形成原理時,他把細胞比喻成一間工廠,粒線體運作的過程當作一條生產線,去描述粒線體在細胞中如何運作、一切又是如何出錯的,⋯⋯這樣場景一設定出來,要搞懂這複雜的學理,竟然就像看一齣戲一樣簡單。不僅如此,由於擬人化的描述,也會讓人對這些辛勤工作的身體結構,產生感情,自然想要去呵護它們。這些段落讀來,不僅一般讀者易於理解,我相信連專業醫療人士來讀,都會受益無窮。
最後我想強調,推薦大家閱讀這本書,並不是說有了這本書我們就不會生病,照著做就不必看醫生。事實上,正好相反。你會因為在本書學到關於基因的知識,學會主動自己掌握基因的命運,這讓你平日就注重我常說的「三養」:營養、保養、修養,而且在生病時,會更樂於跟醫生建立良好關係,與之討論合作,共創個人健康的福祉。
【謝明哲簡介】
台灣食品營養學及體重管理等領域權威,台北醫學大學營養學系創系成員,曾歷任該系系主任、學院院長及副校長,退休後仍擔任講座教授至今。同時身兼經濟部標準檢驗局食品國家標準技術委員兼召集人、衛生署健康食品審查委員、台灣營養學會常務理事、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常務監事、台灣保健食品學會常務監事等多項要職。
梅默特.奧茲(Mehmet C. Oz)醫師
整合醫學的聲勢日益看漲,並橫掃全美的醫學院、醫院及診所。不論是醫學院的課程還是醫院的實習計畫,都希望幫助醫界未來的生力軍,能夠挑戰現況、跳脫西方社會七十五年來的傳統醫病思維。整合醫學的精神,其實就是綜合考量病人的整體情況施以治療,而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在我念醫學院的時代,醫學教育相當傳統,因為教授教我們要把心靈跟身體分開來看,這樣的教育方式至今仍影響著醫界實務,例如各種專科愈分愈細、一般醫療愈來愈少。但是等到我完成畢業後的一般醫學訓練時,當時的主流卻又演變成,...
目錄
推薦序
導言
第一章符合基因營養原則的「基本飲食計畫」
第二章肥胖症的營養食療法
第三章心臟病的營養食療法
第四章癌症的營養食療法
第五章糖尿病的營養食療法
第六章延緩老化的營養食療法
第七章把營養食療帶進你的生活
推薦序
導言
第一章符合基因營養原則的「基本飲食計畫」
第二章肥胖症的營養食療法
第三章心臟病的營養食療法
第四章癌症的營養食療法
第五章糖尿病的營養食療法
第六章延緩老化的營養食療法
第七章把營養食療帶進你的生活
商品資料
出版社:三采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5-10-23ISBN/ISSN:9789863424192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36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