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知名自造者社群Fablab Taipei、FutureWard未來產房、Good Work享實做樂、MakerBar Taipei、MakerDiwo創客窩、OpenLab Taipei、WeSchool維創工坊聯合推薦(依英文字母排序)
從美國吹起的「自造」旋風,為何被譽為臺灣未來十年至為關鍵的機會?
3D印表機、自造者、天使基金、共同工作空間、群眾募資、孵化器、物聯網……這些名詞怎麼串聯成眼前最重要的浪潮?
沒有成本的創新、無須為失敗付出代價的開發模式,
成就了《大英雄天團》的杯麵、《鋼鐵擂台》的機器人,以及無數素人本來只能在腦中相遇的夢想。
你也可以改變世界──請聽Maker的未來新主張!
「自造者運動」二○○六年從美國西岸點燃,延燒至全世界,近兩三年來,台灣各地紛紛成立各具特色的自造者空間,迎來數位製造結合個人製造的第三次工業革命。
而「自造者運動」究竟是什麼呢?自造者空間TechShop的創辦人之一馬克.哈奇以TechShop為例,揭示自造者的理念和當今資訊、創意爆炸年代的未來趨勢。「自造者運動」藉著發揮個別、相互的創意來解決世界上大小問題,以製作行動來回應人類生活的需求。
本書共有十個章節,帶你理解整個「自造者運動」的內涵、形成背景,以及眾多有趣的自造者案例。在這本書中,你會看到:幫史汀寫歌的音樂人,花3,000美金就研發出讓國家衛生組織採購的醫療設備;因為媒體業蕭條而被裁員的文案寫手,在TechShop埋首幾個月後,變成珠寶設計師;預估一臺造價要600萬的遠端視訊機器人,只要花2%價格就打造出來,並且還廣泛運用在弱勢老人的照護上。
這些故事不是特例,也不是奇蹟,社群的力量、共享經濟的模式,讓創新不再需要高昂成本,失敗也不用付出太多代價。這本書有太多振奮人心的自造故事,它將改變你,而你將可能因此改變世界。
好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李文淵(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系主任/所長)
李政宜(和碩聯合設計總監)
林大涵(貝殼放大共同創辦人)
洪堯泰(Fablab Taipei 創辦人、台灣自造者協會理事長)
陳良基(臺灣大學學術副校長)
楊育修(台灣自造者空間未來產房(FutureWard)共同創辦人、電影紀錄片《自造世代》、《設計與思考》製作人)
蘇文鈺(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與Program the World偏鄉兒童與少年程式設計教學計劃主持人)
作者簡介:
馬克.哈奇 Mark Hatch
一名創業家,自造者空間TechShop的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募資超過兩千萬美金,帶領TechShop成為全美自造者運動中最重要的品牌企業。
譯者簡介:
張嚴心
臺大經濟系畢,譯有《被新聞出賣的世界:「相信我,我在說謊」,一個媒體操縱者的告白》。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好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李文淵(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系主任/所長)
李政宜(和碩聯合設計總監)
林大涵(貝殼放大共同創辦人)
洪堯泰(Fablab Taipei 創辦人、台灣自造者協會理事長)
陳良基(臺灣大學學術副校長)
楊育修(台灣自造者空間未來產房(FutureWard)共同創辦人、電影紀錄片《自造世代
》、《設計與思考》製作人)
蘇文鈺(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與Program the World偏鄉兒童與少年程式設計教學計劃
主持人)
名人推薦:好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李文淵(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系主任/所長)
李政宜(和碩聯合設計總監)
林大涵(貝殼放大共同創辦人)
洪堯泰(Fablab Taipei 創辦人、台灣自造者協會理事長)
陳良基(臺灣大學學術副校長)
楊育修(台灣自造者空間未來產房(FutureWard)共同創辦人、電影紀錄片《自造世代
》、《設計與思考》製作人)
蘇文鈺(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與Program the World偏鄉兒童與少年程式設計教學計劃
主持人)
章節試閱
零成本創新
「馬克,你一定要和那桌的男人聊聊。」在TechShop的每一天都是一場冒險。身為全國性會員制DIY與原型設計工作室的執行長,我熱愛我的工作以及這個地方。為什麼?TechShop是少數致力於促進下一次經濟成長的空間之一。這裡有一群卓越的人、瘋狂的專案以及美好的事正在發生。TechShop是有如仙境一般的地方。
我與同事漫步到那個工作站,一個中年的男人正彎著腰,與一塊結構不佳、笨重的鋁塊狀物體奮戰。
「你好,我是馬克。你在做什麼東西呢?」
那名自稱是麥克的男人露齒笑,「這個嗎?這是桌上型鑽石加工設備。」
「桌上型……什麼?」
「桌上型鑽石加工設備。」他吃吃笑。
「馬克,問他怎麼運作的。」我的同事催促我。
沒有原因,我直覺感到自己將成為惡作劇的目標。
「好,我去問,沒問題。麥克,那個是怎麼運作的呢?」
麥克指著那堆研磨得很難看的鋁塊說:「首先你需要一個密閉壓力室,譬如像我剛剛製作的那個一樣,然後將95%的氫與5%的甲烷打進去。」
好極了,極高壓下的可燃氣體。
「接著買一台二手的微波爐,拆下裡面的磁控管。」
說的好像我理應知道什麼是磁控管一樣,我低聲咕噥。我判定這個傢伙鐵定瘋了,但不確定是好的,還是危險的那種瘋。
我大聲重複一次,「磁控管。」
麥克確認:「沒錯,磁控管,你需要把很多能源灌進去,來製造出需要的等離子球。」
我需要等離子球?!
「你可以買專門的設備,製造無線電波來獲得能源,但那比二手微波爐貴多了。磁控管就可以解決我們的問題。」
嗯……多花幾百美金就可以買到全新的微波爐,試圖控制爆炸性氣體加壓雲的等離子球的時候,真的有必要省這幾塊錢嗎?
我想到「興登堡號飛船」的空難(譯注:興登堡號飛船﹝LZ 129 Hindenburg﹞由齊柏林公司設計並建造,一九三七年五月六日在紐澤西州嘗試降落時燒毀。事後調查為飛船上氫氣大量外洩,進入雷雨區遇上火花引發爆炸)。
我大著膽子問:「所以,氫氣是非常易燃的,對吧?」他點頭。「甲烷也不是惰性氣體……」他再度點頭。「然後再加上磁控管的等離子……?」我問完了。
「沒錯!」麥克微笑,很高興我有跟上。「然後鑽石就掉出來了。」
「這當然。」儘管滿腹狐疑,說出口的話還是背叛了我。
麥克告訴我,他計畫在這個週末發動這看來十分不可信賴的玩意兒。我向他確認這項計畫將在他自己的車庫,而非我們的工作室進行。他指著注入氣體的洞和觀察鑽石生成的視窗(你沒聽錯,就是讓你把臉貼上去,近距離觀察充滿爆炸性氣體的密閉高壓空間裡的高能量等離子球),向我介紹他是如何獨自完成的。
後來我知道麥克是位物理學家,過去三十年間成立了兩家鑽石合成工具公司,也就是說,他的「瘋狂」是往好的方向去。也正因為這兩家公司總是專注在工具上,從來沒有試圖做出任何寶石,令麥克相當失望。
現在他正嘗試做一只純鑽戒給妻子,不使用任何金屬,只用鑽石。他計畫做出一顆有著大洞的鑽石,非常奇特。
這又與可以盡情失敗的創新有什麼關係呢?很高興你問了。在我們身處的時代,冒險的代價趨近於「零」。即將來到的創造與創新革命主要推動因素之一:這個時代,人們無需為失敗付出代價。
一個價值六萬四千美金的問題
愛迪生找到正確的燈絲材料之前,失敗了上千次。無塵袋真空吸塵器的發明人詹姆士.戴森(James Dyson)在得到滿意的設計之前,總共經歷了五千一百二十七次的設計。他們兩人不把每次的嘗試視作失敗,而是成功道路上的一腳步。這樣的觀點在產品發展社群是很正常的。愛迪生創立的,或杜邦(DuPont)、3M 經營的這類型商業實驗室,將這些成本視為當然,並承擔之。儘管如此,試驗與失敗帶來的成本依舊驅動了風險趨避,限制了創新。這讓我不禁想問:現今失敗的成本是什麼呢?過去的成本是怎麼樣的?還有什麼其他的因素,抑制了創新的發展嗎?
那位鑽石自造者麥克退休了。我懷疑他根本不需要工作,但是仍然可在TechShop 見到他。讓我們以一個可能的角度,來分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在我們見過面後的幾週內,麥克研製出另一個壓力室,並且在自己的車庫裡運作。第二個看起來比上一個「首件」(first article)好太多了。所謂的「首件」在新產品研發中,指的是第一個實體的原型(譯注:「首件」指生產流程開始或有變動後,製造的第一件或第一批產品。首件檢驗可以盡早發現問題,避免損失)。
一個「首件」的成本是很龐大的,包括設計和策畫的時間、員工的時間、辦公設備、大樓、工具的攤銷成本以及股東期望的投資報酬率等等。十五年前,你需要一台要價兩萬美金的電腦、一萬美金的設計軟體(如果是車子和飛機的軟體,則要價十萬)、一位經驗老道的機械工程師來做壓力室的設計。你很可能光是設計就付出兩萬美金以上的成本。接著當你把設計圖帶到工廠,讓他們替你製出產品―再加五千到一萬美金。可能還會失敗。
這就是整個流程。通常得重複至少三次這樣的嘗試,才能得到堪用的首件,這是假設產品不屬於全新發明的狀況下。這一切所需要的時間,與設計師見面、討論策畫、把設計交給工廠,以及在一般生活中安排這些事,很容易一眨眼就耗掉六個月,甚至更久。而這只是製出一個壓力室的階段。
設計的核心概念之一:快速失敗,因為時間是無法回復的事物之一。一個經典的理論認為,產品發表延遲六個月,創新的利潤就會減半。
回到我們的故事。麥克在這個行業浸淫三十年,一直在做這類的工作。我問麥克,如果不是自己動手,依他所見,做出「首件」的成本是多少?
「八萬美金,」他回答。
「那麼,到目前為止,你花了多少費用呢?」我問。
「不到一千美金。」
你會願意花上八萬美金追求一個不確定能否成功的夢想嗎?應該不會吧。但是,我猜想大部分的人都願意花一千美金追夢。
問題在於:失敗的成本已經降到可自由支配所得(discretionary income,編按:指收入扣除稅額及日常生活中固定支出的費用後的所得淨額)能夠負擔的程度了,以總體經濟的角度來看,形同免費。十分令人驚訝,我們已經開始在相同的生活水準下,將非供生產性的可自由支配所得與時間,轉移到具有潛在生產力的投資上。
如果需要十萬美金的成本,可自由支配所得無法負擔。你可能得申請次級貸款;或者從天使投資人或創投公司手中得到這筆錢,雖然可能性非常低。如此龐大的成本支出會讓風險也變得很高,且花費的是有其他重要用途的資金;而一千美金毋須房屋抵押貸款、從401(k)退休福利計劃預借、向天使投資人募資,你只需要使用可自由支配所得―那些原本拿來喝咖啡、看電影、打高爾夫或度假的錢。
「可支配」的錢通常是拿來一般消費,而非投資用途,但是現在投資、新產品的構想、更好用的捕鼠器都不需要十萬美金才能設計出來―只要一千美金!這允許人們有能力將可自由支配所得,轉移到研發上。不同的是,研發費用有機會得到投資報酬,也或許能改善人們的生活、拯救生命、增加生產力,甚至省錢讓可自由支配所得繼續增加。
而花在食物上的錢,並無法得到以上任何一項好處。
雖然未曾明說,「零成本失敗」代表我們現在可以以零成本從事創新,而這件事的重要附加價值,則是幾乎人人都負擔得起「創新」。沒錯,幾乎每個人都可以。不久前才有一名無家可歸的人,發表了他的原型服務。他擁有嫻熟的技術,卻因為醫療糾紛失去美國中部的居所。而他找到了自己的方法,重新取得使用工具的權利。
「失敗是沒有成本的」這種想法,來自軟體和電子商務的世界,認為一個人花費在專案上的時間價值為零,並假設必要的電腦硬體、軟體已經買好,或可以免費獲得。
這離事實並不遠,在今天,一萬美金的昂貴電腦和軟體已成過去,一台五百美金的筆記型電腦和Autodesk Inventor,就足以完成壓力室的首件設計。
我們對時間價值的估算,總是因為事件以及機會成本的不同而有極大的差異。有的發明家、創新者將耗費在創造上的時間,視為對於未來的投資,他們對這筆投資有著獲取巨量報酬回饋的期待,有的則只是將其視為追求快樂的成本。他們根據會計中實質成本(real cost)的概念,將時間的投資視為零成本,而讓自己達到當今水準的教育、訓練,他們都視為沉沒成本(sunk cost),也就是「零」。
因此,其他的成本都是變動成本。在他們的生活和工作中有「實質成本」產生,但他們是利用「閒暇時間」從事發明。
否則他們就等於是使用自己的存款或其他人的錢了。我問工作室裡的創業家們,如果沒有TechShop,他們現在會在做什麼。大部分的人回答我,總之絕對不會是設計產品、修修補補、致力於研發好東西。若成本不只是一點閒暇時間及一千美金,而是八萬或十萬美金,他們會找另一個工作,在家看看電視、打打高爾夫球。
因為成本的緣故,而對創新與否做出的抉擇,是通往創新的障礙。在過去,除了最富有、最具熱忱或最瘋狂的人,一般人根本無法獲得資訊、工具以及資源(資金、人力、時間)。十萬美金並不能帶來新的發明,一千美金才能辦到!結合了免費軟體、廉價電腦、低價打造的原型,就可以研發出新的發明。如果沒有這些……那就來看電視吧。
歡迎來到「零成本」創新與創造的新世界。
零成本創新
提姆.賈尼根(Tim Jahnigen)是我在TechShop遇到的前幾名創業家之一。大部分時間,他都在搞那個古怪的紅外線寵物保暖裝置,在兩張面板上裝置能夠產生溫暖紅外線的線圈,替剛結束手術的動物保暖。他告訴我獸醫是如何用微波爐加熱的濕毯子,來幫助剛動過手術的動物保暖,而毯子有時候會燙傷寵物,或是照護人員一分神,就讓動物開始變冷。
提姆相信裝置定時器的紅外線線圈,會比人做的更好。他在幾年前就已經有了這個想法,甚至去一家設計和產品原型打樣店。那家公司開出十萬美金的研發和原型成本,但他沒有這麼多錢可以花在原型上,所以就來了TechShop。
我問了提姆的背景。
他說:「我在音樂產業工作,是史汀(Sting)的巡演人員,也為其他的音樂人製作節目或寫歌。」我很吃驚,一個自稱專業音樂人的傢伙,正在做一台醫療設備?
「做出一個實際有功能的原型,需要多少錢?」我問。
他回答:「事實上,我現在已經開始少量生產了,而且只花我三千美金。這個金額我可以負擔。」
從總體經濟學來看是這樣:音樂人提姆用他個人的可支配所得,發明了一台新的醫療設備。如果成本是十萬美金,他會需要投資收入、天使基金、創投基金、銀行貸款或其他形式的資金來源。但幸好他只需要將一部分的開銷,像是聽一場演唱會、搭飛機到別的國家看搖滾樂團的表演等,拿來作為創業用途就好。
如果一個人用可支配所得創新,便不會產生任何經濟成本(economic cost,譯注:也就是機會成本)。沒有投資委員會、沒有階段性的創新流程、沒有創業大賽、沒有孵化器的評審委員會、沒有創投家、沒有私募股權公司、也沒有美國中小企業輔助貸款(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SBA Loan)審查委員會。它就只是一個個人的決策,要不要買材料、學習如何製造,並且花時間在製造上。從經濟
的角度來看,這種創新是零成本的,只是將休閒上的花費,轉移到創新上而已。
提姆成功了,美國國家衛生組織(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買了他的寵物保溫設備,使用範圍遍及全世界。音樂人提姆成了一名成功的衛生保健創業家―接下來,他還致力於世界和平!
這是真的。
和他聊天的那時候我還不知道,但提姆當時正試圖設計一顆「踢不爛」的足球。他在其中一個巡迴演出的行程中,曾經看到孩子們將垃圾當作足球踢。他問那些孩子,為什麼不買一顆真正的足球,孩子們告訴提姆,足球很快就會壞掉,而且他們也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提姆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讓足球這項全球性的運動在衝突地區也能使用,幫助衝突地區的孩子跨越政治、社會、種族的界線玩在一起,在新一世代埋下和平的種子。
繼在紅外線寵物保暖裝置成功後,提姆又找到一種可以運用在足球發明上解決問題的發泡材料,那和Crocs鞋子相同,但他認為他需要三十萬美金來研發這項產品,而他只有三萬美金。某一天吃早餐的時候,他將困境向史汀訴說,史汀也同意贊助這項研究──畢竟史汀的可支配所得比多數人還多一些。
現在世界足球專案(One World Futbol Project)正靠著雪佛蘭汽車公司(Chevrolet)和其他組織的協助,朝著將一百五十萬顆足球配送到全球各地的目標前行。
影響
創新所需要的資訊、工具、資源從未如此平價、容易取得。當創新由只有資本家、創投家才能負擔的奢侈行為,轉變成中產階級在維持正常生活水準下就能擁有的機會,我們當然也能期待前所未有的創新產品、服務大量出現。
當我們讓人們把退休的決定,改成參與創新體驗,只因為它更有趣、甚至可能比打高爾夫球的嗜好花費更低,當我們改變人們閒暇時間的配置,他們就能發展出鑽石沉積的技術。
若我們提供一個空間,允許人們在短短幾個月內,花費數千美金就能探索、發展各種點子,他們終將找到一個價值數百萬的構想,創造、保住工作機會。
若我們提供一個平台,讓音樂家得以挖掘內在的製造本能,製造出醫療器材、發展理念、研發產品以改善不幸者的生活―而且這一切只需要動用到「可支配所得」。
我喜歡「可支配」這個詞,它在我的詞典裡意味著「可丟棄的」:可以丟棄的閒錢,星冰樂、高爾夫、旅行、郵輪的錢。一點點的錢、時間、努力、試驗、失敗以及成功改變世界,這一切距離中產階級將不再遙遠。
這真的是令人興奮的時代,這陣強力的「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颶風,已經成長得比這個詞的發明人約瑟夫.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當初預測的更巨大了。
零成本創新
「馬克,你一定要和那桌的男人聊聊。」在TechShop的每一天都是一場冒險。身為全國性會員制DIY與原型設計工作室的執行長,我熱愛我的工作以及這個地方。為什麼?TechShop是少數致力於促進下一次經濟成長的空間之一。這裡有一群卓越的人、瘋狂的專案以及美好的事正在發生。TechShop是有如仙境一般的地方。
我與同事漫步到那個工作站,一個中年的男人正彎著腰,與一塊結構不佳、笨重的鋁塊狀物體奮戰。
「你好,我是馬克。你在做什麼東西呢?」
那名自稱是麥克的男人露齒笑,「這個嗎?這是桌上型鑽石加工設備。」
「桌上型…...
推薦序
此書完整呈現自造者的理念,相信對教育工作人員與設計相關人士皆具有攪動腦袋的效益。
李文淵,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系主任/所長
在自造者運動發展的過程中,TechShop是所有類似的自造者空間最具有矽谷精神的代表性企業。馬克.哈奇在這本書中,介紹了許許多多在TechShop內活動的人,發生過的事,創造出來的產物; 藉由這些案例,讓人更清楚的認識到,在這波越來越盛行的自造者運動浪潮裡,一個自造者空間如何幫助每個有想法有創意的人介接合適的資源,獲得更多的知識,建立更多的人脈,實現他的創意,他的夢想,進而創造出更多創新的未來產業。
洪堯泰,Fablab Taipei創辦人、台灣自造者協會理事長
聽到《全世界在瘋什麼自造者運動》這本書要發行,我真是太高興了!設計與製造的結合是台灣這些年來,在全球供應鏈中,賴以擄獲顧客的心最具優勢的能力。自造者運動無疑是台灣下一波該掌握的關鍵,虛擬世界需要它,實體世界也需要它,下一世代的物聯網更需要它的加持,我們正處在創意創新革命大爆炸的起頭,書裡的故事讓我們神往,書裡的環境讓夢想可以成真,讓我們在台灣一起打造自造者空間,一起加入自造者運動,一起來改變世界!
陳良基,臺灣大學學術副校長
細細讀來本書中所提到的人物、故事及發展過程,在在都是讓我可以暫時忘卻創業道路艱辛,期望我們也能在台灣也打造出一個硬體自造生態系統。誠摯推薦這本讀來讓你熱血澎湃的好書!!
楊育修,台灣自造者空間未來產房(FutureWard)共同創辦人、電影紀錄片《自造世代》、《設計與思考》製作人
在美國,即使多年來製造業大量外移,自造活動的火種一直都沒有熄滅。不過,當今的自造者運動與過去單純的自己來動手在實務上與意義上都有許多的不同。本書的作者,同時也是TechShop的主人,他所引領的自造者活動卻是完全不同等級的,那是擁有頂級的機具,讓人人都有機會來使用這些機具「自己來」完成自己想做的東西。不只是傳統的DIY而已,更不是一般以興趣為導向的Fablab可以比擬,許多響應自造者運動而生的新創團隊利用Techshop的優勢,在裡面孕育他們的產品,過去的美國人一向以喜歡DIY著稱,這下子是如虎添翼。
這十幾年來,台灣的孩子們卻逐漸喪失自己動手的能力……要讓台灣脫離目前的困境,不是一般人「自己來」就可以了。不管是教育方針,政府政策甚至是產業經營,都到了需要加把勁的時候了。把台灣的自造精神找回來,提供如TechShop一樣的空間與武器,我相信我們的孩子在這一波風潮下,不會輸給任何人。
蘇文鈺,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與Program the World偏鄉兒童與少年程式設計教學計劃主持人
此書完整呈現自造者的理念,相信對教育工作人員與設計相關人士皆具有攪動腦袋的效益。
李文淵,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系主任/所長
在自造者運動發展的過程中,TechShop是所有類似的自造者空間最具有矽谷精神的代表性企業。馬克.哈奇在這本書中,介紹了許許多多在TechShop內活動的人,發生過的事,創造出來的產物; 藉由這些案例,讓人更清楚的認識到,在這波越來越盛行的自造者運動浪潮裡,一個自造者空間如何幫助每個有想法有創意的人介接合適的資源,獲得更多的知識,建立更多的人脈,實現他的創意,他的夢想,進而創造出更多創新的未...
目錄
致謝
自造者運動宣言
簡介
第一章 自造者運動宣言
第二章 創新解放
第三章 實踐者社團
第四章 知識、學習、控制和智慧
第五章 餵養創新
第六章 工具與資訊的大眾化
第七章 專業-業餘者的崛起
第八章 分散式彈性生產
第九章 加速創新
第十章 藉參與而改變
結語
致謝
自造者運動宣言
簡介
第一章 自造者運動宣言
第二章 創新解放
第三章 實踐者社團
第四章 知識、學習、控制和智慧
第五章 餵養創新
第六章 工具與資訊的大眾化
第七章 專業-業餘者的崛起
第八章 分散式彈性生產
第九章 加速創新
第十章 藉參與而改變
結語
商品資料
出版社:臉譜出版日期:2015-05-22ISBN/ISSN:9789862354414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56頁開數:14.80 * 21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