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悟與不開悟的關鍵,就在能否證悟心的體性!
大手印經典《除無明闇》中譯本首度面世
當代大手印成就者堪布 卡塔仁波切
《除無明闇》台灣教學全紀錄
帶你循序漸進體證大手印的心髓,認證心的本來面目
大手印修行人必讀
十五世紀第九世大寶法王 噶瑪巴旺秋多傑曾著作三部極為重要的大手印教法,最長的一部是《了義海》,中長版是《除無明闇》,短版是《直指法身》。本書是依《了義海》的架構,將其大意濃縮而成為精簡的大手印修行指導。
大手印指的就是所有一切眾生心續中,永恆不變、任運圓成且本具三身的本質。但是這本具大手印的心,從無始以來卻被無明與煩惱遮蔽了。要如何知道自己心的本質是什麼呢?當代大手印成就者堪布 卡塔仁波切說:必須要有修行的基礎,才能夠真正了解它的意義。
本書將大手印修行的次第,從加行到止、觀的正行等見地、方法全部逐一介紹;同時,指出修行過程中,如何增益修行,以及捨去執著和邪見、去除修道上的歧路、迷途與險關等,都有精要的解說。其中對心性的剖析和指引題點,尤其令人嘆為觀止。對於大手印教法有興趣的初入門者,能夠以此按部就班建立正確的修持心態;而對於修行有成的佛教徒來說,更能從中檢驗自己的修行經驗、覺受,讓修行之路走得更踏實透徹。
作者簡介:
第九世大寶法王 噶瑪巴旺秋多傑(1556~1603)
旺秋多傑於藏曆火龍年(西元1556年)誕生在東藏高地翠秀(Treshö)。他在母胎中,便持誦咒語發出聲音。出生時,他雙腳跏趺坐,說:「我是噶瑪巴!」。六個月大時,被帶往楚布寺,大司徒仁波切和夏瑪仁波切都認證他是第八世大寶法王的轉世。六歲時,夏瑪仁波切為他舉行陞座典禮後,在夏瑪仁波切陪同下,到了西藏、西康等多處旅行弘法,共有三萬多比丘受具足戒,接引了無數人信聞佛法。噶瑪巴旺秋多傑也前往蒙古和不丹弘法,並興建寺院。法王指派德行高超的喇嘛代表他去錫金,創建了三座寺院:拉蘭寺、波通寺及隆德寺;隆德寺在1960年代成為大寶法王噶瑪巴在印度的主寺。
和第八世噶瑪巴一樣,第九世噶瑪巴有很多經典注釋和大手印的論著:《了義海》、《除無明闇》和《直指法身》,這三部著作是噶舉傳承教法的精華,也是學習大手印的重要教材。
講述者簡介
堪布 卡塔仁波切
1924年出生於青海勒西地區,12歲時在青海玉樹創古寺出家,20歲在第十一世大司徒仁波切座下受比丘戒。仁波切曾依止各傳承具德善知識學習,尤其是噶舉傳承共與不共的實修口訣教法,並且如法閉關修持。
1975年,仁波切的學識與修持獲得尊勝第十六世如來大寶法王嘉許,授封「法尊上師」稱號,以及「仁波切」頭銜,並且被任命為法王代表,在北美洲弘法利生。
堪布仁波切行持嚴謹,外受比丘戒,內持菩提心戒及密乘三昧耶戒,三者皆清凈無染。不但擁有豐富學識,也具足實修證量,是北美藏傳佛教界公認的著名上師。
仁波切在海外弘法超過四十年,許多講授已經被譯成英文、中文發表,其開示深入淺出,字裡行間洋溢上師的悲智光芒,展現出一位實修者的樸實風範。現為噶瑪噶舉傳承南北美洲總導師,如來大寶法王北美洲根本道場──紐約上州噶瑪三乘法輪寺(KTD)住持,也是噶瑪林閉關中心指導上師。
相關著作:
《唯一:大手印大圓滿雙融心髓》(眾生文化)
《乾乾淨淨向前走》(眾生文化)
《白度母修法》(方廣出版社)
《中陰:死亡時刻的解脫》(方廣出版社)
譯者簡介:
比丘尼洛卓拉嫫
台灣政治大學英文文學學士,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佛學碩士,通藏語及英語,是堪布 卡塔仁波切及巴都仁波切的翻譯,也是美國《福德海》雙月刊創辦負責人之一。
章節試閱
第二章 修觀(一)
前面的開示,主要著重於止的修行。如果能夠按照上師所指示的,或是一般止的禪修方法來修持,心就能漸漸安住。至於止的禪修大家可能都多多少少修習過,但是是不是真有止的經驗?我並不知道,只知道修止能達到禪定徵兆的人,其實並不是很多。
這一章主要教授的是「觀」的部分,「觀」也稱為「勝觀」。修持勝觀必須有「止」的基礎,也就是止已經修到有徵兆,已經得到止了,才能以此為基礎,進一步修勝觀。因為如果已經有止的基礎,再加上上師指引心性,就能經由勝觀的禪修而漸漸了悟心的體性。能夠修到這個程度的人,其實不多,但是無論如何,必須先經過上師的指導,明白怎麼修勝觀,然後非常盡力地修行,才能漸漸證悟心的體性。
當你證悟心的體性的時候,所證悟的並不是從外而來,不是新獲得一個什麽東西。並不是那樣的!你所證悟的,都是你原本就已經具足,本來就在你心中了。
勝觀是正行的第二個部分。勝觀又可分成九個要點:1.觀「靜止心」的體性。2.觀「變動心」的體性。3.觀「對境」時的心性。4.同時觀「靜止心與變動心」的體性。5.指引「靜止心」的體性。6.指引「變動心」的體性。7.指引「對境」時的心性。8.指引「靜止心與變動心」的體性。9.總結。
第一、觀「靜止心」的體性
第一節,是怎麼樣在心非常寧靜,也就是在「止」的禪定之中,去觀心的體性。
修勝觀的時候,禪修的姿勢與前面提過修止的身要,毗盧七支坐是一樣的,只有眼神不同。修止的時候,眼睛自然下垂,眼觀鼻。但是在修勝觀的時候,眼神特別重要。這個時候的眼神,不是往下垂,而是直視前方的虛空,在直視虛空的時候,既不眨眼,也不左顧右盼,更不東張西望。但是也不是真的在看什麼,不是盯著虛空看,只是把眼睛睜得很大。有個形容詞叫做「瞠目而視」,就是這個樣子。但是這時雖然瞠目而視,卻不是在看著什麽東西,只是就這樣瞠目而視。然後再依著「止」的禪修基礎,沒有任何缺失地安住,在安住之中,自然而不加任何造作,而且沒有「我在安住」的感覺,所以是無拘無束的。在這樣自然、舒緩地安住時,如果將心稍微用力一下,又感覺非常明澈、清楚,而沒有任何散亂。在這個境界之中,就可以開始修勝觀了。
這個時候所要修的,就是要好好地看,在這個極好的「止」的境界中,心的體性是什麼。這個體性是不是有什麽顏色?或是有什麼形狀?它有沒有生、住、滅這三個階段的變化?
再繼續看的時候,這個心是在你的外面呢?或者是在你的裡面?當這個心完全安住不動的時候,它是不是僅僅是這樣子而已呢?還是另外有一個意識,可以感覺到這個心是安住不動的呢?或者,在看這個心到底是什麽的時候,是否完全無法識別它到底是什麽東西?是不是覺得它是完全空洞的呢?或者是當心完全在止靜不動,安住禪定的時候,是不是感覺還有一個意識,是你完全沒有辦法去辨識的呢?雖然無法辨識,但是它是不是明白、明澈、清晰的呢?是不是沒有辦法言說的?或者,在看這個心的時候,這個不動的心的體性是不是黑洞洞的?或者是非常清晰、明亮、明顯的呢?
就這樣對心的體性做檢視。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做這樣的觀察呢?因為開悟與不開悟的關鍵就在於是不是能夠證悟心的體性。所以我們必須實際禪修,而不只是聽一聽就可以開悟了。僅僅是聽聞所得的了解,叫做「乾慧」,也就是乾燥的智慧。只憑聽聞,聽完以後覺得自己已經了解了,就用耳聞的知識,也就是乾慧,開始向別人說法,還能和別人在談論佛法的時候引經據典,高談闊論,或是誇耀自己有什麼體悟,修出什麽覺受或證悟境界之類的,甚至說自己的悟境已經很高了。這些情況都是被世間八法綁住了,心續中並沒有真正生出功德來, 但是卻欺騙他人,說自己已經如何又如何了。這種情形就像自己把頭包住一樣,是自欺欺人的。這種情況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聽到高深的佛法以後,覺得自己已經很有經驗,彷彿已經到達那個程度了,所以講起佛法來口沫橫飛,但其實還是沒有確實依照上師教授的內容老實地修持,才會有這種自以為是的情況。如果出家人有這種行為的話,不但是欺騙別人,而且還破戒的,這是非法欺瞞上師的罪。所以,一個修行人應該非常老實、扎實地好好修行。
在止靜的時候,觀心的體性是什麼,不要以妄念做意想,不要在妄念裡打轉,必須要直接從內心來修持,因為從內心修持而來的禪修力,才能產生覺受和證悟。總之,再將順序解說一遍。首先,讓心安住禪定,將心保持在專注之中,然後再做禪觀,依照前面勝觀的方法禪修,觀此時心的體性是什麼。然後稍微休息一下,再繼續觀靜止心的體性是什麽。這個時候安住的心,像沒有被雲彩遮住的陽光一樣,非常明晰光亮。在做禪觀的時候,提起意識,稍微讓它帶勁一點,然後再看看,那個時候心的體性又是什麼。這個觀法就是上師指示弟子如何觀心性的第一個方法。
上師本身必須能夠依弟子的根器來調教,必須知道該問弟子什麼樣的問題,使他的心能夠契入。教導完了以後,弟子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地方,上師和弟子之間應該彼此做問答,使弟子能夠明瞭,之後漸漸地生起覺受和證悟的經驗。因此,僅僅是以法教來指引是不夠的。這是上師的部分。弟子也應該依著上師的指示,如法精進做心性的觀修。
以上是修勝觀的第一個方法,觀靜止心的體性。
第二、觀「變動心」的體性
觀看心性的第二個部分,是觀看變動心的體性。所謂變動心是心中出現念頭。這個觀法的基礎要求和前面是一樣的,也就是首先要有止的基礎,先要斷除相續不斷的妄念,再由上師指引心的體性。在做「觀」時,身體的姿勢和修止的時候一樣,但是眼神是瞠目而視。這個時候因為已經有止的基礎,所以心自然就具有前面講到止的三個境界:樂、明和無念。在這個境界之中,心非常明晰而寬鬆。就在這止的境界之中,忽然自然生起一個念頭,或是故意生起一個念頭。
當妄念生起的時候,要觀它的來處,觀它的顏色是什麼?形狀是什麼?妄念從哪裡來?現在在哪兒?將往哪裡去?這個妄念是住在身外,還是身內?如果念頭是在身內,是住在心中,還是住在身體裡某個部位?無論如何,不管這個念頭是在內還是在外,它是如何住的?如何變動的?你要去觀它,去檢視它。
念頭是由心產生的。這個心,是屬於物質,或是非物質?它是不是有生成?是不是有滅去?有什麽顏色或形狀?如果有生滅顏色形狀,是什麽樣子呢?如果沒有生滅顏色形狀,又是什麽樣子?所以,當你這樣做觀的時候,雖然會發覺沒有什麽生滅、顏色,但在心裡還會有「沒有生滅」的知覺。所以進一步再看這個覺知的念頭的時候,要去檢視念頭是不是真的都是空的、離戲論的,沒有任何生滅的。
在你看著這個念頭之後,它是不是就無影無蹤,完全地消失呢?即使念頭生起的時候,是不是沒有辦法去認知它到底是什麼東西?當你沒有辦法認知那個念頭到底是什麽東西的時候,是不是還有另外一個念頭在知道這個念頭無法認知?
當念頭自然生起,或是你令它生起的時候,不要阻擋它的生起,或是執著它。念頭生起的時候,直接去觀這個念頭的體性是什麽就可以了。念頭生起的時候,不管你的感覺愉快不愉快,直接去觀愉快或不愉快的體性又是什麽。
所以無論心裡生起多少念頭,都只是看著它的體性。即使煩惱五毒非常猛烈生起的時候,也是同樣把它拿來做你的觀修。當念頭生起時,就觀這一個念頭和前面的念頭,以及念頭的對境有什麽不同。念頭,其實就是心,因此觀念頭的體性也就是觀心的體性。這樣不斷地去做觀修的時候,就可以從內心斷絕任何懷疑,對心的體性是什麽就可以慢慢地產生決定性的體悟,沒有任何懷疑。
這樣漸漸觀修的時候,如果見到念頭的體性是明覺而赤裸,就可以再進一步觀,前面在心止靜沒有念頭的時候,所體驗明覺赤裸心的體性,和現在體驗妄念的明覺赤裸體性有何不同?如果還是不太確定的話,就把念頭收回來,繼續安住在明覺之中。
同樣地,當你不是在禪修做觀的時候,平常忽然念頭出現時,也是可以趁這個機會觀念頭的體性。任何念頭的體性,就是無始的平常心,它是不能被染污的。
以上所介紹的就是如何看念頭的體性。這樣的觀法,要好好做觀修。總之,上師必須依照弟子觀修時所發生的情況,好好做指導,所以師徒二人必須要能做分辨,到底禪修發生的情況是怎麼樣,然後上師進一步做指導,讓弟子完全清楚地探究出什麼是心的體性。弟子也應該在上師的指導之下,好好精進做觀修。
雖然現在為大家介紹如何做心性的觀修,但是各位可能還沒有足夠的資格來做心性的觀修,因為觀修必須要有相當的禪定基礎,才能夠把觀修做好。所以我們現在介紹的觀修方法,以及以下所做心性的觀修,只是先讓大家有個認識,知道它是什麼樣子。
第三、觀「對境」時的心性
禪觀第三個部分是,觀心在有對境的時候,心的體性是什麽。為什麼要做這種觀修呢?原因在於顯示境相和心其實是無二無別的。身體的坐姿與眼神,和前面兩個觀修是一樣的。觀修的時候,依次地來觀,從色、聲、香、味、觸,一個一個觀下來。所以,第一個先觀色,也就是物象,專注在某一個特定的物體,這時可以選擇任何東西,像一根柱子、一個瓶子、鏡子裡的影像,或是想像的須彌山,或是面前空中,任何你覺得適合觀的對象都可以。然後凝視著它,把你的意識放鬆一下,再去觀它的體性是什麽。
同樣地,也可以觀耳朵聽到的對境,也就是聲音。不管這個聲音好不好聽,或是大聲小聲,自己的聲音也好,別人的聲音也好,各種不同的聲音,觀這些聲音的體性有沒有分別,體性是什麼。然後,觀鼻子的對境,也就是氣味。氣味無論好壞,它的體性是什麼?舌頭的對境是味道,舌頭嚐到的味道,好與不好的體性是什麽?最後是觸覺,身體的觸覺,無論是愉快或不愉快的感覺,冷、熱、病痛,任何感覺出現的時候都只是看著它的體性。
所以色、聲、香、味、觸現前的時候,可以看著它的體性是什麽。當你看著這些對境的體性時,它們是否消失呢?又如果你把自己和對境分開的時候,它們還會自己出現嗎?對境之所以能顯現,是不是因為外面的顯相進入了你的心,所以才會在心裡顯出一個對境呢?或者是心自己能顯像,而自己說:「我在顯像」? 或者是心跑到外面補捉外境而顯像?
實際上,外在的一切境相和你的心是無二無別的。所以對境和境相,其實沒有實際的存在性,它的體性是空性,卻又非常明晰地顯現。
輪流一個一個看色、聲、香、味、觸的體性時,可以進一步再看,面對這五種對境的時候,念頭和對境有沒有不同呢?如果覺得有不同的話,它們的差別在哪裡?看著對境的時候,對境好像是相對在心的外面,它的顯現是不是非常鮮明?如果覺得它不是很鮮明的話,它是不是仍然沒有任何阻礙地,自己會顯現呢?
另一方面,觀察「觀外境」的這個心,它自己沒有任何執著,不是非常明顯,但是非常安適,彷彿境相和心沒有差別。但是若不是如此,而是覺得無法想像對境和心是無二無別的,感覺對境是明顯的在外面,那麼就要再進一步思維,這樣想的念頭,又是個什麼樣的心呢?
同樣可以再看看,身體和心,是一體呢?還是有什麽差別?如果覺得身心是一體,可是身體是有生滅的,心卻是沒有任何生滅的,是常在的。有生滅的身跟無生滅的心會是一體的嗎?又如果身心是不同的話,心到底是在身體的哪裡?它不是在腳裡、也不是在頭裡,那是普遍在你身體了。這樣的話,能夠有感覺的,又是一個什麼東西?
身和心的關係,好像一個是被依賴的,一個是依賴的東西。如果心是在身體裡面,心和身體的關係,就像人和所穿的衣服的關係一樣。當你有任何感覺產生時,如果覺得僅僅是身體的感覺,和心沒有關係,那麼屍體也應該有感覺。反過來說,如果覺得任何感覺僅僅是心的作用,那麼你是把身心分開了。但是心是殺不死的。當我們的身體被東西刺到時,如果心好像也能夠感覺到痛,那麼豈不是燒衣服,而穿衣服的人也被燒了?
無論如何,反復地檢視身心,和身與對境的關係,慢慢在心中產生決定性的領悟。在這裡,我們應該要知道,一切的感覺,就像水和水波一樣,非一非異。應該不斷地安住在這種禪觀之中,不斷地窮究心的體性。這就是觀心的第三部分。
第四、同時觀「靜止心與變動心」的體性
禪觀的第四個方法,就是不論心是動是靜,都觀察它的體性。首先,在心非常空明澄澈地安住的時候,觀安住的這個心的體性是什麽。然後,讓一個念頭生起,再觀它的體性是什麽。這樣觀修的時候,看看靜止和有妄念、變動的心,體性是一樣還是不同。
如果你發現止靜心和變動心的體性是不一樣的,它們是怎麼不同?靜止的心和變動的心,是不是輪流出現,像二條線有時平行而有時絞成一線?靜止的心是不是像大地?變動的心是不是像草木的生長一樣?或者,靜止的心和變動的心,是不是一個在,另一個就不在,像是把一條繩子看作是蛇的時候,只會當它是蛇,把它看成繩子的時候,只會當它是繩子?也就是說,是不是只要心靜止的時候,不可能有變動的存在;動的時候,不可能有靜?心在變動的時候,有很多變換的念頭不斷地出現,靜止的時候是沒有變動的靜止狀態,所以這兩者之間的分別好像是很大。但是,如果覺得這兩者的體性是不一樣的,那麼二種體性的顏色各是什麽?形狀等等是不是有什麼不同?它們的生起、安住和滅去這三者,以及過去、未來、現在這三者,有什麽不同?它們的常和無常等等,有什麼不同?
其實,如果能了知如何在妄念現起的時候,直接在妄念上做禪修的話,就會知道,心在靜止和動念的時候,體性是一如的。不會是動念的時候有動的心性,靜止的時候又有靜的心性。雖然動和靜是輪流出現的,靜的時候不動,動的時候不靜,然而實際上二者像水和水波一樣,體性是一如的。一直都是如此的。無論是動的心還是靜的心,體性都是空明的、赤裸的,如此而已。如果能證悟到這一點,就和心的體性稍微有點相應了。
另外還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是如果禪修時心散亂了,必須要先把散出去的妄念收回心裡,才能安住,然後才有明空的出現。第二種情況是,念頭消失之後,才有明空的出現。第三種情況是,當念頭出現時,這個很清晰的念頭本身就是明空。如果你的經驗是前面兩種,就還不到位,還必須非常猛烈地向上師做祈請,再精進做觀修,才能得到勝解,知道心性是什麼。
你是哪一種修行者?
觀修的行者,又有三種不同。第一種是上下漂浮不定的行者。在做禪修的時候,他先能夠生觀,然後又退步為僅有止,而有時候止觀兩者都消失了,有時候止觀又同時出現,所以是漂浮不定的禪修者。第二種是立刻現起的行者。這類禪修者因為過去生曾經修持的力量,所以能在上師指示他心的體性時,立刻止觀同時現起。第三種是循序漸進的行者,一步一步依次實修,慢慢進步。我們現在教授的種種教法,就是為第三種行者而說,循序漸進指引。所以上師必須依著弟子的禪修經驗加以指導。
我們觀修的時候,有時覺得非常明澈,而且沒有任何執著,就像小孩子進入佛堂裡面,看著佛堂非常地明晰,但是心裡沒有任何執著。如果到了這樣的境界,還是要繼續精進觀修,捨去任何怠惰。對於自己的所需,以及對世間的所需,要能夠捨離。要對輪迴產生厭離心,同時要具備對上師的虔敬心,和對佛法的信心。心不要散亂。這些都應該要非常穩固地憶持著。禪修的時候不要被患得患失的心態綁縛,精神不要鬆懈,恍恍惚惚。不要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修行,或只爲了自己的來生而修行。如果有這些做為基礎,而非常專心致力於種種的觀修,那麼由觀產生的智慧,就能迅速生起。
這一個部分講的是如何觀動靜兩者的心性。
第二章 修觀(一)
前面的開示,主要著重於止的修行。如果能夠按照上師所指示的,或是一般止的禪修方法來修持,心就能漸漸安住。至於止的禪修大家可能都多多少少修習過,但是是不是真有止的經驗?我並不知道,只知道修止能達到禪定徵兆的人,其實並不是很多。
這一章主要教授的是「觀」的部分,「觀」也稱為「勝觀」。修持勝觀必須有「止」的基礎,也就是止已經修到有徵兆,已經得到止了,才能以此為基礎,進一步修勝觀。因為如果已經有止的基礎,再加上上師指引心性,就能經由勝觀的禪修而漸漸了悟心的體性。能夠修到這個程度的人,其實...
作者序
◎推薦序
為眾生去除心中無明黑闇
第九世大寶法王噶瑪巴旺秋多傑著作的大手印口訣《除無明闇》,透過堪布卡塔仁波切的講授,此次翻譯成中文並且出版,對於華人佛教弟子的修持,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這部教本的內容極為甚深,尤其加上堪布卡塔這麼一位齊備了博學多聞、戒律精嚴、品性善良三種德行,且具有殊勝覺受和證悟聖者的講解,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夠得到特殊的加持。
因此,我祈願大家在不斷地閱讀、學習之後,能夠達成圓滿的修持。
創古祖古
寫於鹿野苑,2013年1月22日
(藏譯中:堪布羅卓丹傑)
◎譯者序
一舉手、一投足,都是大手印
第九世大寶法王 旺秋多傑曾著作三部極為重要的大手印教法,其中最長的一部是《了義海》,較短的是《除無明闇》,最短的是《直指法身》。堪布 卡塔仁波切在一九九〇年代初期曾經花了幾年的時間,在每年的夏季十天教學中,為弟子眾講說《了義海》。我有幸從仁波切聆聽大法,受益良深。仁波切是當代的大手印成就者,他對於大手印教法的開示,廣博而精闢,聞之猶如醍醐灌頂。尤其當弟子提問時,他和弟子的對答正如禪師用公案話頭教示弟子,單刀直入,直指心性,令人禁不住想叫「好!」。對於心性的問答,往往令弟子啞口無言,不知何以對答,而有些弟子因此就在這當下瞥見了心性的樣貌。上師證量的加持力,由此可見。
堪布 卡塔仁波切的言行,自然就是大手印成就者的風範,也是弟子們的典範。無論任何時候,總是讓人覺得他很安詳自在,平靜中帶有內心深處的自然喜悅。慈悲的溫暖,散發在他身上。從他身上,可以感覺到大寶法王描述的大手印空樂無二、空悲無二的體現。他的一舉手、一投足,無非不是大手印。仁波切自己曾說:「就在舉起茶杯喝茶的片刻,也可以觀看心性。」對他來說,喝茶和大手印已經是融合為一了。其他的行止,當然也是如此。
《除無明闇》是依《了義海》的架構,將其大意濃縮而成為精簡的大手印修行指導。由於言簡意賅,讀者也許不容易完全掌握內涵的深義。幸好二〇一二年化育基金會邀請仁波切開示《除無明闇》,這部甚深教法的精湛內義,得以明晰地呈現。書中將大手印修行的次第,從加行到止觀的正行,乃至如何去除禪修障等,都有精要的解說。其中對心性的剖析和指引點入,尤其令人嘆為觀止。我深感大寶法王撰寫此書的大智慧與大慈悲。此次能將仁波切的開示翻譯出來,是我的福報,但是譯文難免會有錯漏,祈願上師、本尊、空行護法聖眾慈悲寬諒。
《除無明闇》這部噶舉傳承中重要的著作能夠出版,內心深為歡喜。感激第九世大寶法王噶瑪巴為後代眾生撰寫如此精深的教法,也感謝恩師堪布 卡塔仁波切在翻譯上的諸多指導。祈願所有閱讀此書的人,都能迅速了悟心性。
比丘尼洛卓拉嫫
2013年2月25日
書跋
堪布 卡塔仁波切
作者第九世大寶法王說:「我寫這本著作不太引經據典,而是直指修行而做指引,以這個為主來做開示。」這部著作的緣起,主要是因為一位修行很好的比丘桑殿昆噶鄭重的請求而寫的。法王說自己沒有什麼經驗,但是借用過去祖師的教法,敷衍交差了事。第九世大寶法王,大家比較熟習的名字是旺秋多傑,另外一個名字是米滂確吉旺秋,還有一個名字是班傑修惹。本書是在修行的空檔,一處叫做「修喀沃」的房子裡完成。分有二十、二十二或二十五個不同的主題。最後法王說:「以此善德,願我與一切如母有情,至心轉離對妙欲之執著,見心之體性。願一切世間清淨。」
這幾天開示的大手印教法,也許大家聽來覺得有點艱澀難懂,這是絕對可能的。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呢?因為還沒有真正好的禪修基礎,所以善德還沒有在心中生起,因此現在聽到這樣的教法,會比較難以了解其中的意義。
但是要知道,其實每一個眾生心中,都圓滿具足了佛的善德,而且不是現在才有,是從無始以來就有了。如今既然生而為人,具有圓滿的人身,而且遇到具德上師教導我們修法,還有修法的因緣,這些都表示我們多劫以來,曾經積聚過福德資糧,曾經發過善願的緣故。因此要利用此生的時光,好好認真修行。
修行的開始,要以四種轉心思維為開端,四種轉心加行是必備的,而且必須非常清淨地修持,真的能把這四種加行修好之後,回頭再讀、再研究這次的開示,慢慢就比較能了解心中本具的善德,也就能夠慢慢產生出善德來。這種情形好比看一朵花,花開時是非常美的,但是種下它的時候,只是小小一粒種子,看起來並不怎麼美,然而種子一旦種下去並好好澆灌培植的話,終究會開出很美麗的花朵。
雖然種子看起來不具備花的香味、形狀,但是種子本已具有花的本質。同樣的道理,我們具有佛性的種子,這種子種已經在我們心中了,它所需要的只是循序漸進地用修行來培植它,最後就能開花。我們心中本具的佛性,必須經過精進修持,才能讓本具的佛性開顯,成為佛果。
有時候我們會說:四加行實在很難修持!其實四加行並不難修,如果我們想想地獄、餓鬼等惡道眾生是如何痛苦,他們的痛苦是如何無邊無際,沒有辦法脫離,就知道惡道眾生才真的是苦,因為他們在輪迴裡面是無邊無際的。回頭看看自己,和他們比起來怎麼樣都不算太難太苦。因此這一生中要好好修行,讓自己這一生越來越好,漸入佳境,這樣最後才能成佛。成佛之後,還會有能力讓其他眾生也能解脫輪迴的苦。想到這一點不只應該感到非常歡喜,還應該感到很高興能修行。
大手印教法是上師的口訣,大家聽過之後可能覺得自己不過是凡夫俗子,沒有佛一樣的德行,會感覺好像佛本來是佛,或聖者本來就是聖者,而自己只是自己。既然是凡夫俗子,不具備這些善德,所擁有的就只是很多瑕疵,所以會有一種自我眨抑的想法,欠缺成佛的氣魄或膽識,覺得自己沒什麼了不起,不過凡夫俗子。佛當然是佛,高高在上的佛,而我是我。但事實上不是這樣子的。過去所有的佛也都是因為修行佛法而證悟,因為一切眾生都本具佛性,諸佛能證悟不是本來成佛,而是一步一步從凡夫俗子漸漸成佛,所以不要小看自己。
大家都希望能夠利益自己,但是自己能夠做到最大、最好的一件事情,就是修持大手印。一般人為了利益自己,會做很多事情,譬如要成名賺錢等,但這些對自己都只是小小的利益,死時一點都帶不走,甚至身體還被火燒或丟進水裡。這一生若沒有好好修行善業,終究會墮到惡道。如果現在聽聞修行佛法,好好精進,一定能對我們有最大的利益。
再強調一次,在我們精進修法的過程中,一定要從共加行的四種轉心思維開始,而且這四種思維不是口上說說,而是要發自真心的好好去思維,把心轉過來。因為我們平常所做的事情,經常都只是為著自己的利益,而且千辛萬苦地辛勞之後,所得的還是很多痛苦。即使能夠得到財富名聲,不管有多大多好,剎那之間也許都會失去,只因為無常。所以在世間的一切努力大都是沒有意義的。我們何其有幸,在這個時代有很多善知識、具德上師,我們也都遇到了,所以福報是很大的。聽到教法後,能夠好好在思維上下功夫,好好去修行,尤其是從四種思維開始為基礎,繼續往上修,一定能在心續中生起善德。所以請大家在四種轉心上,好好做聞思的工作。
這次來此聽聞大手印,大家得到的是什麼呢?大家得到的只是一個口傳。其實真正能夠把這些教法的意義在心中如實地了解,是非常困難的,必須要有修行的基礎,才能夠真正了解它的意義。
這就像你聽到有個地方山明水秀,但是自己住的地方非常簡陋,光是聽到山明水秀,沒有辦法馬上把簡陋變得山明水秀,必須要向那裡走過去,或用什麼辦法去山明水秀的地方,才能夠到達。所以僅僅聽是沒有用的,就像現在聽到甚深法教後,是沒有用的,必須自己走過去,去修行。聽完甚深法教後,最重要的就是精進修行。
◎推薦序
為眾生去除心中無明黑闇
第九世大寶法王噶瑪巴旺秋多傑著作的大手印口訣《除無明闇》,透過堪布卡塔仁波切的講授,此次翻譯成中文並且出版,對於華人佛教弟子的修持,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這部教本的內容極為甚深,尤其加上堪布卡塔這麼一位齊備了博學多聞、戒律精嚴、品性善良三種德行,且具有殊勝覺受和證悟聖者的講解,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夠得到特殊的加持。
因此,我祈願大家在不斷地閱讀、學習之後,能夠達成圓滿的修持。
創古祖古
寫於鹿野苑,2013年1月22日
(藏譯中:堪布羅卓丹傑)
◎譯者序
一舉手、一投足,都是...
目錄
創古仁波切推薦序
卡塔仁波切自序
譯者序
第一部:加行
第一章 四不共加行
皈依發心
懺悔業障
獻曼達
上師相應法
第二章 四共加行
思維死與無常
思維業與因果
思維輪迴過患
思維人身難得
第三章 殊勝加行:四因緣
因緣
增上緣
所緣緣
等無間緣
第二部:正行
第一章 修止
第一、身要與心要
第二、專注於物象
第三、專注於聲香味觸
第四、除去昏沈散亂
第五、無所緣的專注
第六、依氣息而專注
第七、禪修的三種活用方法
第八、境界
第二章 修觀(一)
第一、觀「靜止心」之體性
第二、觀「變動心」之體性
第三、觀「境時」之心性
第四、同時觀「靜止心與變動心」之體性
第三章 修觀(二)
第一、指引「靜止心」之體性
第二、指引「變動心」之體性
第三、指引「對境」時之心性
第四、指引「靜止心與變動心」之體性
總結
第三部:結行
第一章 增益修持
警醒不散亂
思維死與無常
思維輪迴過患
修慈悲心
修願行二菩提心
明觀本尊身語意及其體性
修普賢行
修祕密行
修眾中行
三種修行人
第二章 除魔障
五種法應當捨
三種善巧
佛的四身
第三章 修道上的歧路與迷途
執著空性而迷失空性的本質
修空性而迷失於空性
迷失於空性道上
將空性蓋印於一切
第四章 修道上的六個險關
妄念成敵
煩惱成敵
空性成敵
境相成敵
慈悲成敵
因果成敵
第五章 三種魔障
第六章 修行利益與大手印十二品
四共加行的利益
不共加行的利益
正行的功德利益
結語
跋
創古仁波切推薦序
卡塔仁波切自序
譯者序
第一部:加行
第一章 四不共加行
皈依發心
懺悔業障
獻曼達
上師相應法
第二章 四共加行
思維死與無常
思維業與因果
思維輪迴過患
思維人身難得
第三章 殊勝加行:四因緣
因緣
增上緣
所緣緣
等無間緣
第二部:正行
第一章 修止
第一、身要與心要
第二、專注於物象
第三、專注於聲香味觸
第四、除去昏沈散亂
第五、無所緣的專注
第六、依氣息而專注
第七、禪修的三種活用方法
第八、境界
第二章 修觀(一)
第一、觀「靜止心」之體性
第二、觀「變動心」之體性
第三、觀「境時」之心性
第四...
商品資料
出版社:眾生出版出版日期:2013-04-01ISBN/ISSN:9789866091186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162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