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NT$ 320
優惠價:88 折,NT$ 282
已售完,補貨中
未來出版 青少年閱讀的第一品牌
重量級青少年小說家林滿秋 最新魔幻寫實心理小說
真誠說出對親人的愛‧真實面對生命中的創痛
我們都需要練習與勇氣!
王加恩.吳玫瑛.桂文亞.陳嘉英‧張子樟.
張經宏.許建崑.黃秋芳.劉鳳芯 感動推薦
青少年小說家林滿秋超越顛峰、最新魔幻寫實心理小說
歷經失去母親的孤獨與悲傷,
柳兒終於等到父親流浪歸來!
一個來自南美洲古墓的陪葬布偶,
從此改變這對父女的人生……
無法啟口的溫柔父愛,只能藉由古墓娃娃詭祕道出;
渴望親情的女兒心,因此經歷人生最魔幻無光的驚懼與掙扎……
他們該如何釋放深藏在腹語中的親情摯愛,再次真誠對話?
柳兒上小學之前,憂鬱成疾的媽媽突然離世。她的爸爸失去摯愛的妻子之後,獨自遠赴南美洲流浪;生命最低落的那一刻,他在安地斯山脈的荒村意外擁有了腹語娃娃奇莉,人生因此出現轉折……柳兒則繼續跟祖母生活在深幽大宅中,等待一張張爸爸寄自南美洲的明信片,以及他從世界盡頭歸來的身影。
多年後,柳兒的爸爸果然歸來。可是,父女重逢非但不能相互取暖,距離反而愈來愈遙遠。柳兒做夢也沒想到,娃娃奇莉竟將她的生命帶向黑暗深淵……
一場月夜祭典,讓柳兒證實了心底的猜測:奇莉是個有魔法的陪葬布偶!當她將奇莉與南美雪峰上的童靈連結在一起,頓時發現自己正處於極度險境中。 在奇莉的步步逼迫下,柳兒發現了一個隱藏在內心深處、早已被自己遺忘的祕密。那個祕密,使她陷入狂亂,把她逼得無路可退。她究竟會被毀滅,還是會得到救贖、贏回父親的愛?
旅英金鼎獎作家林滿秋,以及旅美新銳畫家黃立佩,首次跨國合作這本跨文化、跨時空的魔幻寫實心理小說。故事文字生動且想像鮮明,插圖細膩雅淨卻令人驚豔,讓讀者得以從獨特的小說視角,為書中對於親情之愛、之牽絆的深刻描寫而低迴不已。
★ 重量級青少年小說家 林滿秋 最新魔幻寫實心理小說
★ 作者林滿秋曾三度榮獲金鼎獎、最佳少年兒童讀物創作獎
★ 繪者黃立佩曾多次入選國際插畫競賽、入圍開卷好書獎
作者簡介:
林滿秋
國內數一數二的重量級青少年小說作家。目前旅居英國倫敦。
曾三度榮獲金鼎獎,以及最佳少年兒童讀物創作獎。作品多元且題材多變,包括生活風格類散文:《墨西哥情人》、《漫走,在熊的國度裡》,以及青少年小說:《堅持創新的夢想家:賈伯斯》、《十八歲倒數計時》、《浴簾後》……還有多本膾炙人口的繪本與兒童小說:《阿公的茄苳樹》、《小J的聰明藥》、《雲端裡的琴聲》、《尋找尼可西》、《代號:小魷魚》、《胖少男減肥之歌》……等,甚至跨界書寫《孩子一生的理財計畫》、《蒙娜麗莎逛美術館》……等書。
幾乎每年都會和英國先生前往南美洲旅行,安地斯山脈的古印加童靈傳說特別令她著迷;幾經蘊釀,她跳脫一貫的寫實風格,以嶄新的書寫面貌與氣勢,創造出《腹語師的女兒》這本揉合魔幻、寫實與懸疑的心理小說!
繪者簡介:
黃立佩
臺灣師大美術系、美國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插畫研究所畢業。《安靜也可以美麗》繪本作者。對她來說,世界本身是以數不盡的故事所組成,她必須認真生活、旅行、創作,希望能使自己與他人的故事都更美好。
曾獲荷蘭銀行青年藝術獎優選、彰化藝術新人獎第二名、桃源美展第三名、教育部藝術類留學獎學金、美國《Print》雜誌手繪插畫競賽入選、洛杉磯插畫家協會競賽入選,以及開卷好書獎入圍。插畫作品散見於各報刊雜誌,包括《中國時報》、《插畫市集》、《船的創作誌》等。《腹語師的女兒》是她首次嘗試為魔幻寫實風格的小說創作插畫。
個人網站: lipeihuang.com
作者Q&A(尚有三題未回答)
《腹語師的女兒》作者林滿秋Q&A
Q1:您過往的青少年小說,刻劃了許多缺憾少年的心理,包括聽障、視障、癌症等,我們看見面臨挫折的青春勇氣;這次於《腹語師的女兒》一書中,又有更多象限的衝擊(三代之間、生與死、承擔與放棄、信任與懷疑……等心理問題)。請您談談,您筆下細膩又真切、脆弱又勇敢的一個個人物,是如何觀察而來?對青少年身心變化、甚至精神層面有所深度理解,才能創造出「柳兒」這樣一個深刻的角色;創作《腹語師的女兒》這樣一部精彩小說,您總共花了多久的時間?又,請您談談創作背後的積累用功之路。
A1:這個故事的靈感,其實來自我看過的一部訪問影片。受訪者是一位腹語師的兒子,我不記得他的名字了。他道出了當腹語師兒子的感受。他的爸爸經年在外演出,父子相處的時間並不長,感情當然也不是很親密。就像我在故事裡描述的,他爸爸愛腹語娃娃比愛他更深,家裡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娃娃,而且都不許碰觸。他和哥哥擠在一個小房間裡,那些腹語娃娃卻擁有獨自的臥房;更令他痛恨的是,他的腹語師爸爸常常透過腹語娃娃的口來指責他。他的童年生活在腹語娃娃的陰影下,母親無法幫他,因為父親是家庭的經濟來源。在五○年代,男性掌握了家庭權利和權力,他母親唯一能對他說的話是:忍耐。他懷恨忍受著,直到他父親過世。他長大後擺脫了家庭,那些娃娃對他造成的傷害,卻一直都存在他心中。
看完這段訪談後,我便打算以腹語娃娃這個題材來寫作。
怎麼寫?我的腦子裡出現了各種不同的方向:以腹語娃娃為主角,寫成童話,或是寫成奇幻故事,這樣的發展應該會很有趣,但我不想刻劃出另一個小木偶皮諾丘。當我思索著這個故事,那位受訪者充滿哀傷和怨恨的眼神不時浮現在我眼前。那位腹語師之子接受訪談時已經六十多歲了,一談起跟父親的關係依然很激動,童年所受的心靈創傷,並沒有隨著時間而復原,只是被他積壓在心靈的深處。在這個世界上有數不盡的人,和他一樣帶著童年的創傷成長,只是故事不一樣而已。
因此我決定以寫實的筆法來述說這個故事。但我也不想放棄腹語娃娃的神祕感,決定將魔幻與寫實交錯運用。魔幻小說對我來說,是個新的嘗試,我不知道能否駕馭得當,幸好我的旅行經驗在創作這個故事時給了很大的幫助。南美洲的神祕色調、印第安人的古老傳說,給了我和腹語娃娃奇莉一個嶄新的空間。
為了貼近讀者,我的主角自然得生長在孩子們所孰悉的環境中,該賦予她什麼樣的個性?叫什麼名字呢?
2009年冬天,我和我先生在阿根廷北部旅行,當車子進入安地斯山脈,仙人掌漸漸取代了林木,成為主要的景觀色調。有河水的地方才有村落,河流源自於高山上的融雪,很隱諱的流經荒原。有村落的地方就有河水,也會看到柳樹。在我的認知裡,柳樹存在於詩人的哀愁中,生長在江南青翠的河畔,迎風搖擺,柔弱似水。在那一片黃土飛揚、林木不生的山區看到柳樹,我頗為驚訝,也重新認識了柳樹的堅韌,便決定給主角「柳兒」這個名字。
從那時開始,柳兒就跟著我旅行、跟著我生活,直到2012年初這本書完成為止。
Q2:《腹語師的女兒》中,除了主角「柳兒」,父親「凱翔(奇里)」也是個特別的角色。他的前半生,似乎承載了所有東方社會對男性的期待,無論扮演兒子、丈夫、父親,甚至職場身分(醫生),都是他無法承受的重,也因此失去摯愛,留下遺憾……請您談談創造這個角色的種種設定,在女性觀點上、在親子性別教育上,您的看法或期待引發的思考?
A2:我在倫敦結識了不少留學生,很多都在英國求學了十來年;他們完成學業後,決定在此工作,拿著英國護照展開新的人生。我一直以為他們會就此定居下來,出乎我意料之外的,不少人竟然放棄了高薪的工作、喜歡的生活,選擇回到台灣;他們的理由都一樣:父母要他們回去。
我的這些朋友離開得很被動,甚至有些不甘。我問他們為什麼不據理力爭,他們給我的答案也都一樣:父母栽培了他們這麼多年,父母要他們回去,很難說不!栽培一個小留學生到完成高等教育,確實要花不少錢,回饋父母是應該的。但回饋的方法是放棄自己喜歡的生活、工作,這一點對西方人來說是很難理解的。
相較於西方,中國父母栽培子女多少含著投資的心態,把孩子培育得愈加出色,對自己的晚年愈有保障。有的父母還無情的把家族重擔往孩子身上壓,期望他們光宗耀祖、繼承家業。這些古人所追求的人生典範,落到現在的社會中,顯得相當沉重。許多人因此放棄自己的夢想,也有不少人為此與家庭決裂。
很多東方父母把自己的生命和孩子的未來綁在一起,對孩子的照顧無微不至,盡心盡力的栽培他們。正因為付出這麼多,就以為有權力干涉孩子的未來,這一點在西方社會也是很難被接受的。西方的父母把孩子養到十八歲後,彼此都有默契,孩子自動搬出去,父母偶爾在經濟上支援。要上大學,去辦助學貸款或打工,父母通常是不會干涉的。正因為這樣,親子間的糾葛減少許多。我很喜歡英國的教養態度:將父母的恩惠回饋於子女身上,代代相傳,彼此都沒有壓力。
我的英國朋友曾問我:就一個中國人的角色,是不是要等到父母往生了,才有完全的自由和自主呢?我想回答不是,卻又很難說服自己。家庭對於一個東方人來說,是無法承受的重。柳兒的爸爸同樣也擺脫不出這道魔咒,造就了他的悲劇性格,也影響了他的婚姻、他的子女。
孩子的痛苦多半來自於家庭,大人們常以為自己的做法是對孩子好,殊不知反而為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就像柳兒的父親,就他那個環境來說,他算得上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童年享有了一切,受盡一切呵護,他的父母一廂情願、盡心盡力的為他鋪了條最棒的路,卻從來沒問過他想要什麼?
柳兒的爸爸也想滿足父母的要求,可當他的生命跌落到最陰暗的地方時,他開始反撲,可惜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他缺乏了「自主」的力量,所以只能採取最消極的逃避,愈逃愈遠,逃入一個腹語娃娃的幽暗世界中。
相對的,柳兒在這方面就幸運多了,因為她是個女孩。她的童年固然寂寞,得不到祖父母的愛,卻也免除了相應而來的壓力。如果她是個男孩,她父親離家後,家庭的重擔勢必會落在她身上,她也就無法自由的在林子裡奔跑了。
在我筆下的主角多半是女生,固然是身為女性的我對女性較了解,當然也希望將性別平等的議題帶出來。柳兒曾不解的問媽媽:「妳和奶奶都是女生,為什麼要讓我覺得當個女孩是件很糟糕的事呢?」這個問題,帶出了女性在東方社會中所處的尷尬位置。有不少女性意識到女權的重要,也努力的爭取女性權利,可一旦成為人母,卻退回男權背後,把兒子教育成讓女性討厭的人,甚至幫著兒子欺負媳婦。
在東方社會中,女性不管在哪個階段,都是很辛苦的。來自於社會的壓力讓她們難以喘息,自我的覺醒又讓她們陷入無奈。走傳統的路固然安全,卻很容易失去自我。追求自我,又得披荊斬棘,往往在得不到社會的認同中自我妥協了。這是一個很複雜的社會和心理問題,在這方面,我不敢期待我的作品能發揮多大的影響力,只想表達自己的意見。
Q3:《腹語師的女兒》切入的心理角度複雜,主人翁柳兒面對母親死亡背後的祕密,更延伸到整個家族的交叉影響(凱翔身為長子的重重壓力、家族重男輕女、戀父弒母情結)。請教您這個故事原型是如何而來?尤其對於中國人的家庭觀念,您希望透過故事,讓孩子或家長如何解讀和思考?
A3:在這個故事裡,我想探索的其實不是家族的衝突,而是心靈的陰明兩面。
在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善良的小天使,也有一個邪惡的小惡魔,兩者一直在拉扯中。小天使或小惡魔全面獲勝的機率不大,畢竟在這個世界上聖人和魔鬼並不多啊!一個人的好、壞,就看小天使和小惡魔所占據的比例。好人也有邪惡的念頭,壞人也有惻隱之心。人性是很複雜的。
在每個人心中的這兩個角色,代表著心理最原始的一面,人之所以痛苦、矛盾,也都來自於這兩者的衝突。這個衝突的導因可能來自社會規範、來自輿論、來自家庭、來自內心的渴望,或者來自對自己或對他人的不滿。總之,原因千百種,要達到心靈平和,只有一個方法──化解。
在我所觀賞的那部訪談影片中,受訪者和他的腹語師父親之間的糾結並沒有化解,所以儘管他的父親已經往生了,他依然懷著恨。在我的故事裡,我自然不會走向這個結局。青少年文學有一個很重要的價值,就是角色在故事中成長、得到救贖,我的主角柳兒和他的爸爸奇里也一樣。
奇莉可以說是奇里心裡那個小惡魔,是他的原始面。當奇里開始流浪,他心裡的小天使被踢到角落,小惡魔慫恿他靠向奇莉。他們相濡以沫,彼此安慰,相互取暖,活在一個無人能觸及的狹隘世界裡。當他與柳兒重逢後,奇里內心的小天使復活了,內心的善、惡衝突因而引爆了。他想親近柳兒,想當一個好爸爸,小惡魔阻止他;奇莉慫恿他逃到更黑暗的地方,小天使也阻止他。他在陰、明兩邊擺動著,終致釀成了大禍。
奇莉也是柳兒的另一種面貌。在奇莉出現前,善良小天使主導著她的情感,她溫順乖巧,默默的活在自己幽暗的世界中。當奇莉出現後,妒忌心深化了她的黑暗面。幼年時主掌她情緒的小惡魔,讓她處處做出傷害母親的事。雖然她的行為導因於奶奶和阿芬姨的恐嚇,卻無法為她的邪惡開脫。她也不喜歡心裡那個小惡魔,因此把它藏在心靈的最深處。她藏得很好,以至於連她自己都忘了。
甜美的角色惹人憐愛,但太甜美就不真實了,就像聖人一樣,了無趣味。我的主角柳兒只是一個普通女孩,生活在一個不友善的環境中,孤獨寂寞,渴望父愛。她心中的小天使和小惡魔擾得她無法安寧,痛苦不堪。她需要出口,需要救贖。在當今這種快速、冷漠、重壓的社會,有多少心靈受了傷的柳兒?他們或許就在我們周遭,就在我們眼前。
如果說我希望透過這個故事告訴家長什麼?唯一的一點是,不要讓自己成為令孩子心中惡魔抬頭的助力。沒有父母會想傷害自己的孩子,可就在無意間,在望子成龍的期盼下,在失意的情緒中,或在心靈受了傷,在被心裡的魔鬼掌控時,一句話或一個眼神,都可能傷及孩子的心靈。
這是我所寫的第一個關於心靈治療的故事,不論它的影響力如何,我真心希望──在這世界上不要有那麼多奇里、那麼多柳兒!如果不幸遭遇了人生悲劇,一定要勇敢的接受治療和幫助,不要一直活在那個陰暗的角落。
Q4:您走訪世界各地,熱愛山林,許多創作洋溢著對自然嚮往崇敬之情。《腹語師的女兒》中,柳兒的家園場景也是被美麗的山林圍繞。山林有童年的回憶、母親的身影,也是血腥衝突的發生地(貓群)。直到故事最終,點名山林正是心理療癒的最佳境地。請您談談走訪自然山林對您的創作影響?自然生命教育的啟發,又如何透過故事傳遞給下一代?
A4:我的名字裡有木,有水,有禾,都是野地裡的東西。在五行中我又屬土,注定是個離不開林野的人。我用我的腳走進山林中,用我的手在田地裡種植。不管是用腳,或用手,只要接近泥土、接近植物,我的心就會平靜下來。父親過世那年,我在山野裡走了三個星期,用兩百哩的距離撫平了喪父之痛。
山野是美麗的,卻不浪漫,也很危險。我曾親眼看過滔滔洪水沖斷強梁,也看過火舌在瞬間吞噬了林木。也曾經歷過天氣遽變,一夜間從夏天變成冬天。多年在山野中行走,我愈發感覺到人的渺小,人定勝天只是一時的,山野被挖得多深,大自然反撲的力量就多強。
唯有與大自然共存,人類才能長續。大自然具有難以想像的養育能力,只要順勢而為,受傷的心靈就可以得到復原。很多療養機構都設在鄉間,近年來提倡的園藝治療也愈受矚目,無非都想藉助大自然的力量達到療撫的功能。
寫到貓,只因為貓的陰柔讓這個故事添增一些神祕感。我個人也曾養過貓,很自然的就把所熟悉的東西放進來了。
Q5:您在安地斯山的童靈傳說中,找到了《腹語師的女兒》的創作靈感。童靈祭天,本來該往幸福的天堂,卻成了飄浪孤零的幽魂。很好奇您第一時間聽聞童靈傳說的想法?在故事中,父親凱翔流浪五年,抵達了安地斯山,帶回腹語布偶,引爆了魔幻又衝突的情節。又,正好打中柳兒的心魔;吸血附身、布偶成真人,似乎更添恐怖與離奇……您希望這個傳說在《腹語師的女兒》扮演的意涵?
A5:當我在阿根廷的博物館看到那具孩童木乃伊,我著實震撼住了。
在南美旅行中接觸過無數印第安文化、宗教和習俗,早期的宗教常有以人祭神的事情發生,在中國不也有河伯娶親的故事嗎?我之所以把這些傳說放進來,固然是為了增添故事的神祕感,也想對宗教的某些作為提出批判。現在的宗教雖然沒有恐怖的祭典了,但假借信仰之名欺壓信徒之事,依然時有所聞。神父性侵幼童,神職人員斂財、詐騙,或以宗教之名恐嚇兒童,比比皆是。
那些被送上祭壇的孩子,純真無知,不知道此行會把命給丟了,還以為是上天堂,真是諷刺啊。而送孩子上安地斯山的人,不論是否為了奉獻,或謀取私利,在我看來都是不可原諒的。他們傷害的不只是孩子的性命,也汙衊了對信仰的忠誠,更摧毀了孩子的信任。如果世界上真有神,或者上帝,決不會允許他們這麼做的。
宗教的力量來自於心靈的需求。大體上來說,愈是單純、脆弱,或是生命有缺口、缺乏安全感的人,愈容易靠向宗教的懷抱。這樣的人也最容易受到利用和傷害。
我並不排斥宗教,只希望讀者在面對宗教時可以理性一點。不論哪種信仰,都是為了尋求心靈的平靜,藉由宗教的力量幫助自己。
Q6:在《腹語師的女兒》中,我們看見了創作者大膽的企圖心,不僅多位角色心理複雜、表現出文化衝突,更罕見的以「魔幻寫實」手法,書寫出令人驚歎的異想世界,一次次挑戰讀者的閱讀領略。說到「魔幻寫實」,大家會想到馬奎斯,他也是出身南美洲的創作大師。請您談談駕馭「魔幻寫實」的心路歷程?有哪位作家或作品影響了您嗎?
A6:我並沒特別受到哪位作家的影響。我很喜歡唐吉軻德就是了。這個故事只是一個嘗試,我滿喜歡的,所以會繼續朝這個方向再寫一、兩個故事。
Q7:旅居倫敦多年,您對歐洲兒童文學創作的觀察,可有特別吸引您關注者?對您的創作有哪些影響?又,歷經英倫文化與旅居生活的洗禮,談談您對東、西方家庭文化與教育的對比觀察?未來,您會不會針對東、西家庭文化衝突(或衝擊)創作故事?
A7:在英國居住的這幾年,對我在創作上的影響很大,影響不是來自於某幾位作者,而是全面性的思考。不論在生活上、教育上或當地出版物,對我都有影響。以前我的作品比較像在說一個流暢的故事,其內涵和文學成分都比較低。讀了許多英國童書後,無形中會有提升的作用,也會想自我挑戰。我開始著手創作青少年讀物,就是一種具體的影響。
居住在英國的另一個影響是,人很容易沉澱下來。在這個社會裡,人跟人間往來的密度不太高,距離也很遠,想見家人、朋友都得事先聯繫好;串門子這種事,只有在中國社會才有。起先我很受不了,覺得他們太冷漠了。漸漸的,我竟然喜歡上這種生活方式,也體會到人跟人之間的親密度不在於時常見面,而在發自真心的彼此關懷。
生活中去除了吵雜的成分,心就容易安定,腦子的運作也比較順暢。英國人的理性對我在創作上是有幫助的,雖然我還沒完全學會。
倫敦是一個很多元的社會,走在街上可以聽到各種不同的語言,看到各種不同的人種,吃到不同民族的食物。媒體的報導也較全面,這一點對我的影響也很大。我創作時不會再侷限於一個地方、一種觀點。我在《浴簾後》這本青少年小說中,就已討論到中、西教育的差別,以及同性戀等議題。家庭的衝突,一直是青少年小說的創作核心,我應該也會就這個議題再著墨。
創作青少年小說很有趣,也很痛苦。青少年小說不論布局、長度、複雜度,都超過童書許多倍,投注的心力自然也是好幾倍。以前可以幾個月寫一本童書,現在一年都寫不完一個故事。我腦子裡有許多故事,下一個想寫的魔幻寫實故事也在醞釀中了,連角色、書名都有了雛型;我很想立刻動筆,但生活中有太多現實面不得不顧及。為了生活,必須去做許多其他的事,時間被切割了,心也被攪亂了。
生活可以簡單一點;粗茶淡飯,日子也可以過下去。沮喪的是,青少年讀物的回饋太低了,社會對創作者也不友善,光靠理想的熱度怎能抵擋冬日的寒風?我只希望在我的熱度熄滅前,能把想寫的故事寫完。
Q8:旅行、散步與寫作,是您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三大元素。我們很好奇,也很想知道:一位多元創作者的生活安排,以及一位東方女子在西方生活的碰撞與融合。請您談談,您如何創造生活的幸福感?請您和我們分享此刻的生命風景。
A8:我的幸福感來自於老公的一句話:我們的日子還可以過得下去,妳儘量寫,不要埋沒了妳的天分。
其實我們的生活很簡單,平常我們各做各的事。比較幸福的是,英國的先生會主動做家事,燒飯、洗衣他都會,誰有空誰就做,沒有分配表。除了工作,我們幾乎每周日都會去健行,在鄉間慢走,紓解一周來的工作壓力。我們有個菜園,種些喜歡吃的蔬果。菜園旁有條小河,我們常會帶著咖啡、點心到菜園,耕種一、兩個小時,在河邊喝喝咖啡,看著河水緩緩流去。
當我的寫作思路被卡住,我就往菜園跑,讓四肢取代腦子工作。很妙的是,我常常在耕種時,突然間有了好點子,那真是最美好的一刻。
我不常看電視,通常只看看新聞。晚上多半在老公的琴聲中看看書,或是編織。我喜歡編織,那是一種轉移。我的圍巾、帽子都是自己織的。編織跟種地很相似,腦和手可以做不一樣的事,我常常一邊織東西,一邊想著小說情節。
旅行是我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們的旅行很克難,不是露營,就是住青年旅館,或是在長途夜車上打發。我們也很隨興,鎖定一個大範圍後,哪家航空公司有特惠票,我們就去哪兒。像前年我們明明想去玻利維亞,但機票太貴,於是我們先去巴西,再從里約一路往西走,搭了幾次長途夜車,才進入玻利維亞。這幾年來,我們就用這樣的方式跑遍南美很多國家。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
王加恩 臺北馬偕醫學中心精神科兒童臨床心理醫師‧輔仁大學臨床講師暨督導‧亞洲大學心理所兼任講師
吳玫瑛 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
桂文亞 知名作家
陳嘉英 臺北市立景美女中語資班召集人及專題教師
張子樟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授
張經宏 知名作家‧臺中一中教師
許建崑 東海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黃秋芳 知名作家
劉鳳芯 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感動推薦
導賞人
許建崑 東海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早年失去父母親的喪親經驗,往往對孩子的情緒與性格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腹語師的女兒》一書,透過帶有古老傳說色彩的情節,輔以臺灣那極度重男輕女的古老家庭枷鎖為背景,用生動的文字帶出小女主角柳兒經驗到母親過世而父親又消沉離家時,那內在模糊卻又深刻的感受,著實讓讀者進入一個幻想卻又真實的世界。而柳兒在經歷了巨大悲傷的自我心理投射所導致的幻覺夢魘後,學會不再逃避,並勇於面對自己的恐懼。個性內向壓抑、不擅表達的父親,也勇敢選擇放下家族包袱、放手實現自己的夢想,同時學會以真實的聲音──而非腹語──與自己親愛的的獨生女柳兒溝通,真實面對那生命中的創痛。這本魔幻寫實的心理小說嘗試刻劃失親的心理歷程與人性的種種細膩情感,是值得一讀的好書!
──臺北馬偕醫學中心精神科兒童臨床心理醫師‧
輔仁大學臨床講師暨督導‧亞洲大學心理所兼任講師 王加恩
《腹語師的女兒》不是一本尋常的書,在魔幻與寫實交錯的敘事圖景中,作者巧妙的將生命成長中關乎親情、愛情與友情的尋常課題,幻化成一部驚心動魄又虛實難解的心理寫實劇。「腹語師」古老技藝的跨文化流傳、南美印加童靈的詭異色彩,以及臺灣鄉土敘事元素的巧妙交織,在這部小說中開展出三代人的情感糾葛與生離死別。於是一個尋常少女的生命成長故事,在人我(人偶)關係的對立與折衝之中,以及異文化交雜互涉的想像空間中,有了令人驚異的閱讀震撼。
──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 吳玫瑛
生命中有許多隱藏的角落,渴望愛與被愛卻又不知何處尋覓。作者燃起火苗,步步朝向這幽祕的人性通道走去,企圖帶出光明與慰藉。一則安地斯山的童靈傳說,為青少年魔幻心理小說創作出嶄新格局,細膩、神祕,引人入勝。
──知名兒童文學作家 桂文亞
魔幻寫實作品與奇幻作品一樣,最怕過度想像。如果全文盡是變化多端、偏離常理,讀者往往讀得辛苦。《腹語師的女兒》的情節安排相當合理,神祕氛圍的鋪陳呈現出失親者的惶惑與孤寂。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授 張子樟
浪跡天涯的腹語師攜回一具布偶娃娃奇莉,誰都沒想到它開口說出來的話,既蠻橫又討人厭呢。從它口中吐露的,到底是父親內心最底層的聲音,還是女兒因恐懼而生的種種幻想?小說的精彩就在這裡:隨著女主角柳兒與奇莉之間的衝突愈演愈烈,讀者的心思也跟著擺盪起伏。在我們這個不善於表達內心情感的社會,這部小說同時給予我們省思與親密家人如何溝通、對話的寶貴訊息。
──知名作家‧臺中一中教師 張經宏
林滿秋通過安地斯山的神話情境,用來掩飾現實社會中獨生子女心理層面的不安,除了反映現實社會中對子嗣、對性別的壓力,也間接表現了單親家庭孩子的孤寂、惶惑和創傷。在故事中,我們還讀出了國人思想觀念中的「魔咒」,那就是「重男輕女」、「崇醫師而輕藝文」的價值觀,緊緊縛繫了每個人的心房。──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授 許建崑
很久很久以前,我們相信,天地山川日月星辰都藏著驚人的力量,愛、恨、祝福、咒怨……這些神祕傳說,滿足了我們從來不能滿足的缺憾,也安慰了我們不斷重複的痛苦。直到我們累積了豐沛的知識,以為理性文明可以解釋世界,沒想到,還是有這麼多因為愛、因為不安、因為各種各樣我們不忍或不敢說出來的祕密,成為壓垮我們的沉痛包袱。
當《腹語師的女兒》透過南美洲、安地斯山、童靈和生死對決這些神祕的混亂和缺憾,營造出神祕的心靈休憩所,彷彿天地有靈,所有藏在「腹語」裡的痛楚,都得以找到機會釋放,讓我們真誠說出藏在心裡的話,世界因而圓滿。
──知名作家 黃秋芳
《腹語師的女兒》帶著神祕、懸疑、魔幻色彩,是一本探索人類心理幽微情緒的小說,也是一本描寫另類家庭、刻劃父女親情的故事。
──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劉鳳芯
教授 劉鳳芯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66折210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7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3折 | 2 |
4折 | 2 |
5折 | 6 |
6折 | 1 |
7折 | 1 |
7折以上 | 5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林滿秋
優惠價: 88 折, NT$ 282 NT$ 320
已售完,補貨中
未來出版 青少年閱讀的第一品牌
重量級青少年小說家林滿秋 最新魔幻寫實心理小說
真誠說出對親人的愛‧真實面對生命中的創痛
我們都需要練習與勇氣!
王加恩.吳玫瑛.桂文亞.陳嘉英‧張子樟.
張經宏.許建崑.黃秋芳.劉鳳芯 感動推薦
青少年小說家林滿秋超越顛峰、最新魔幻寫實心理小說
歷經失去母親的孤獨與悲傷,
柳兒終於等到父親流浪歸來!
一個來自南美洲古墓的陪葬布偶,
從此改變這對父女的人生……
無法啟口的溫柔父愛,只能藉由古墓娃娃詭祕道出;
渴望親情的女兒心,因此經歷人生最魔幻無光的驚懼與掙扎……
他們該如何釋放深藏在腹語中的親情摯愛,再次真誠對話?
柳兒上小學之前,憂鬱成疾的媽媽突然離世。她的爸爸失去摯愛的妻子之後,獨自遠赴南美洲流浪;生命最低落的那一刻,他在安地斯山脈的荒村意外擁有了腹語娃娃奇莉,人生因此出現轉折……柳兒則繼續跟祖母生活在深幽大宅中,等待一張張爸爸寄自南美洲的明信片,以及他從世界盡頭歸來的身影。
多年後,柳兒的爸爸果然歸來。可是,父女重逢非但不能相互取暖,距離反而愈來愈遙遠。柳兒做夢也沒想到,娃娃奇莉竟將她的生命帶向黑暗深淵……
一場月夜祭典,讓柳兒證實了心底的猜測:奇莉是個有魔法的陪葬布偶!當她將奇莉與南美雪峰上的童靈連結在一起,頓時發現自己正處於極度險境中。 在奇莉的步步逼迫下,柳兒發現了一個隱藏在內心深處、早已被自己遺忘的祕密。那個祕密,使她陷入狂亂,把她逼得無路可退。她究竟會被毀滅,還是會得到救贖、贏回父親的愛?
旅英金鼎獎作家林滿秋,以及旅美新銳畫家黃立佩,首次跨國合作這本跨文化、跨時空的魔幻寫實心理小說。故事文字生動且想像鮮明,插圖細膩雅淨卻令人驚豔,讓讀者得以從獨特的小說視角,為書中對於親情之愛、之牽絆的深刻描寫而低迴不已。
★ 重量級青少年小說家 林滿秋 最新魔幻寫實心理小說
★ 作者林滿秋曾三度榮獲金鼎獎、最佳少年兒童讀物創作獎
★ 繪者黃立佩曾多次入選國際插畫競賽、入圍開卷好書獎
作者簡介:
林滿秋
國內數一數二的重量級青少年小說作家。目前旅居英國倫敦。
曾三度榮獲金鼎獎,以及最佳少年兒童讀物創作獎。作品多元且題材多變,包括生活風格類散文:《墨西哥情人》、《漫走,在熊的國度裡》,以及青少年小說:《堅持創新的夢想家:賈伯斯》、《十八歲倒數計時》、《浴簾後》……還有多本膾炙人口的繪本與兒童小說:《阿公的茄苳樹》、《小J的聰明藥》、《雲端裡的琴聲》、《尋找尼可西》、《代號:小魷魚》、《胖少男減肥之歌》……等,甚至跨界書寫《孩子一生的理財計畫》、《蒙娜麗莎逛美術館》……等書。
幾乎每年都會和英國先生前往南美洲旅行,安地斯山脈的古印加童靈傳說特別令她著迷;幾經蘊釀,她跳脫一貫的寫實風格,以嶄新的書寫面貌與氣勢,創造出《腹語師的女兒》這本揉合魔幻、寫實與懸疑的心理小說!
繪者簡介:
黃立佩
臺灣師大美術系、美國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插畫研究所畢業。《安靜也可以美麗》繪本作者。對她來說,世界本身是以數不盡的故事所組成,她必須認真生活、旅行、創作,希望能使自己與他人的故事都更美好。
曾獲荷蘭銀行青年藝術獎優選、彰化藝術新人獎第二名、桃源美展第三名、教育部藝術類留學獎學金、美國《Print》雜誌手繪插畫競賽入選、洛杉磯插畫家協會競賽入選,以及開卷好書獎入圍。插畫作品散見於各報刊雜誌,包括《中國時報》、《插畫市集》、《船的創作誌》等。《腹語師的女兒》是她首次嘗試為魔幻寫實風格的小說創作插畫。
個人網站: lipeihuang.com
作者Q&A(尚有三題未回答)
《腹語師的女兒》作者林滿秋Q&A
Q1:您過往的青少年小說,刻劃了許多缺憾少年的心理,包括聽障、視障、癌症等,我們看見面臨挫折的青春勇氣;這次於《腹語師的女兒》一書中,又有更多象限的衝擊(三代之間、生與死、承擔與放棄、信任與懷疑……等心理問題)。請您談談,您筆下細膩又真切、脆弱又勇敢的一個個人物,是如何觀察而來?對青少年身心變化、甚至精神層面有所深度理解,才能創造出「柳兒」這樣一個深刻的角色;創作《腹語師的女兒》這樣一部精彩小說,您總共花了多久的時間?又,請您談談創作背後的積累用功之路。
A1:這個故事的靈感,其實來自我看過的一部訪問影片。受訪者是一位腹語師的兒子,我不記得他的名字了。他道出了當腹語師兒子的感受。他的爸爸經年在外演出,父子相處的時間並不長,感情當然也不是很親密。就像我在故事裡描述的,他爸爸愛腹語娃娃比愛他更深,家裡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娃娃,而且都不許碰觸。他和哥哥擠在一個小房間裡,那些腹語娃娃卻擁有獨自的臥房;更令他痛恨的是,他的腹語師爸爸常常透過腹語娃娃的口來指責他。他的童年生活在腹語娃娃的陰影下,母親無法幫他,因為父親是家庭的經濟來源。在五○年代,男性掌握了家庭權利和權力,他母親唯一能對他說的話是:忍耐。他懷恨忍受著,直到他父親過世。他長大後擺脫了家庭,那些娃娃對他造成的傷害,卻一直都存在他心中。
看完這段訪談後,我便打算以腹語娃娃這個題材來寫作。
怎麼寫?我的腦子裡出現了各種不同的方向:以腹語娃娃為主角,寫成童話,或是寫成奇幻故事,這樣的發展應該會很有趣,但我不想刻劃出另一個小木偶皮諾丘。當我思索著這個故事,那位受訪者充滿哀傷和怨恨的眼神不時浮現在我眼前。那位腹語師之子接受訪談時已經六十多歲了,一談起跟父親的關係依然很激動,童年所受的心靈創傷,並沒有隨著時間而復原,只是被他積壓在心靈的深處。在這個世界上有數不盡的人,和他一樣帶著童年的創傷成長,只是故事不一樣而已。
因此我決定以寫實的筆法來述說這個故事。但我也不想放棄腹語娃娃的神祕感,決定將魔幻與寫實交錯運用。魔幻小說對我來說,是個新的嘗試,我不知道能否駕馭得當,幸好我的旅行經驗在創作這個故事時給了很大的幫助。南美洲的神祕色調、印第安人的古老傳說,給了我和腹語娃娃奇莉一個嶄新的空間。
為了貼近讀者,我的主角自然得生長在孩子們所孰悉的環境中,該賦予她什麼樣的個性?叫什麼名字呢?
2009年冬天,我和我先生在阿根廷北部旅行,當車子進入安地斯山脈,仙人掌漸漸取代了林木,成為主要的景觀色調。有河水的地方才有村落,河流源自於高山上的融雪,很隱諱的流經荒原。有村落的地方就有河水,也會看到柳樹。在我的認知裡,柳樹存在於詩人的哀愁中,生長在江南青翠的河畔,迎風搖擺,柔弱似水。在那一片黃土飛揚、林木不生的山區看到柳樹,我頗為驚訝,也重新認識了柳樹的堅韌,便決定給主角「柳兒」這個名字。
從那時開始,柳兒就跟著我旅行、跟著我生活,直到2012年初這本書完成為止。
Q2:《腹語師的女兒》中,除了主角「柳兒」,父親「凱翔(奇里)」也是個特別的角色。他的前半生,似乎承載了所有東方社會對男性的期待,無論扮演兒子、丈夫、父親,甚至職場身分(醫生),都是他無法承受的重,也因此失去摯愛,留下遺憾……請您談談創造這個角色的種種設定,在女性觀點上、在親子性別教育上,您的看法或期待引發的思考?
A2:我在倫敦結識了不少留學生,很多都在英國求學了十來年;他們完成學業後,決定在此工作,拿著英國護照展開新的人生。我一直以為他們會就此定居下來,出乎我意料之外的,不少人竟然放棄了高薪的工作、喜歡的生活,選擇回到台灣;他們的理由都一樣:父母要他們回去。
我的這些朋友離開得很被動,甚至有些不甘。我問他們為什麼不據理力爭,他們給我的答案也都一樣:父母栽培了他們這麼多年,父母要他們回去,很難說不!栽培一個小留學生到完成高等教育,確實要花不少錢,回饋父母是應該的。但回饋的方法是放棄自己喜歡的生活、工作,這一點對西方人來說是很難理解的。
相較於西方,中國父母栽培子女多少含著投資的心態,把孩子培育得愈加出色,對自己的晚年愈有保障。有的父母還無情的把家族重擔往孩子身上壓,期望他們光宗耀祖、繼承家業。這些古人所追求的人生典範,落到現在的社會中,顯得相當沉重。許多人因此放棄自己的夢想,也有不少人為此與家庭決裂。
很多東方父母把自己的生命和孩子的未來綁在一起,對孩子的照顧無微不至,盡心盡力的栽培他們。正因為付出這麼多,就以為有權力干涉孩子的未來,這一點在西方社會也是很難被接受的。西方的父母把孩子養到十八歲後,彼此都有默契,孩子自動搬出去,父母偶爾在經濟上支援。要上大學,去辦助學貸款或打工,父母通常是不會干涉的。正因為這樣,親子間的糾葛減少許多。我很喜歡英國的教養態度:將父母的恩惠回饋於子女身上,代代相傳,彼此都沒有壓力。
我的英國朋友曾問我:就一個中國人的角色,是不是要等到父母往生了,才有完全的自由和自主呢?我想回答不是,卻又很難說服自己。家庭對於一個東方人來說,是無法承受的重。柳兒的爸爸同樣也擺脫不出這道魔咒,造就了他的悲劇性格,也影響了他的婚姻、他的子女。
孩子的痛苦多半來自於家庭,大人們常以為自己的做法是對孩子好,殊不知反而為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就像柳兒的父親,就他那個環境來說,他算得上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童年享有了一切,受盡一切呵護,他的父母一廂情願、盡心盡力的為他鋪了條最棒的路,卻從來沒問過他想要什麼?
柳兒的爸爸也想滿足父母的要求,可當他的生命跌落到最陰暗的地方時,他開始反撲,可惜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他缺乏了「自主」的力量,所以只能採取最消極的逃避,愈逃愈遠,逃入一個腹語娃娃的幽暗世界中。
相對的,柳兒在這方面就幸運多了,因為她是個女孩。她的童年固然寂寞,得不到祖父母的愛,卻也免除了相應而來的壓力。如果她是個男孩,她父親離家後,家庭的重擔勢必會落在她身上,她也就無法自由的在林子裡奔跑了。
在我筆下的主角多半是女生,固然是身為女性的我對女性較了解,當然也希望將性別平等的議題帶出來。柳兒曾不解的問媽媽:「妳和奶奶都是女生,為什麼要讓我覺得當個女孩是件很糟糕的事呢?」這個問題,帶出了女性在東方社會中所處的尷尬位置。有不少女性意識到女權的重要,也努力的爭取女性權利,可一旦成為人母,卻退回男權背後,把兒子教育成讓女性討厭的人,甚至幫著兒子欺負媳婦。
在東方社會中,女性不管在哪個階段,都是很辛苦的。來自於社會的壓力讓她們難以喘息,自我的覺醒又讓她們陷入無奈。走傳統的路固然安全,卻很容易失去自我。追求自我,又得披荊斬棘,往往在得不到社會的認同中自我妥協了。這是一個很複雜的社會和心理問題,在這方面,我不敢期待我的作品能發揮多大的影響力,只想表達自己的意見。
Q3:《腹語師的女兒》切入的心理角度複雜,主人翁柳兒面對母親死亡背後的祕密,更延伸到整個家族的交叉影響(凱翔身為長子的重重壓力、家族重男輕女、戀父弒母情結)。請教您這個故事原型是如何而來?尤其對於中國人的家庭觀念,您希望透過故事,讓孩子或家長如何解讀和思考?
A3:在這個故事裡,我想探索的其實不是家族的衝突,而是心靈的陰明兩面。
在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善良的小天使,也有一個邪惡的小惡魔,兩者一直在拉扯中。小天使或小惡魔全面獲勝的機率不大,畢竟在這個世界上聖人和魔鬼並不多啊!一個人的好、壞,就看小天使和小惡魔所占據的比例。好人也有邪惡的念頭,壞人也有惻隱之心。人性是很複雜的。
在每個人心中的這兩個角色,代表著心理最原始的一面,人之所以痛苦、矛盾,也都來自於這兩者的衝突。這個衝突的導因可能來自社會規範、來自輿論、來自家庭、來自內心的渴望,或者來自對自己或對他人的不滿。總之,原因千百種,要達到心靈平和,只有一個方法──化解。
在我所觀賞的那部訪談影片中,受訪者和他的腹語師父親之間的糾結並沒有化解,所以儘管他的父親已經往生了,他依然懷著恨。在我的故事裡,我自然不會走向這個結局。青少年文學有一個很重要的價值,就是角色在故事中成長、得到救贖,我的主角柳兒和他的爸爸奇里也一樣。
奇莉可以說是奇里心裡那個小惡魔,是他的原始面。當奇里開始流浪,他心裡的小天使被踢到角落,小惡魔慫恿他靠向奇莉。他們相濡以沫,彼此安慰,相互取暖,活在一個無人能觸及的狹隘世界裡。當他與柳兒重逢後,奇里內心的小天使復活了,內心的善、惡衝突因而引爆了。他想親近柳兒,想當一個好爸爸,小惡魔阻止他;奇莉慫恿他逃到更黑暗的地方,小天使也阻止他。他在陰、明兩邊擺動著,終致釀成了大禍。
奇莉也是柳兒的另一種面貌。在奇莉出現前,善良小天使主導著她的情感,她溫順乖巧,默默的活在自己幽暗的世界中。當奇莉出現後,妒忌心深化了她的黑暗面。幼年時主掌她情緒的小惡魔,讓她處處做出傷害母親的事。雖然她的行為導因於奶奶和阿芬姨的恐嚇,卻無法為她的邪惡開脫。她也不喜歡心裡那個小惡魔,因此把它藏在心靈的最深處。她藏得很好,以至於連她自己都忘了。
甜美的角色惹人憐愛,但太甜美就不真實了,就像聖人一樣,了無趣味。我的主角柳兒只是一個普通女孩,生活在一個不友善的環境中,孤獨寂寞,渴望父愛。她心中的小天使和小惡魔擾得她無法安寧,痛苦不堪。她需要出口,需要救贖。在當今這種快速、冷漠、重壓的社會,有多少心靈受了傷的柳兒?他們或許就在我們周遭,就在我們眼前。
如果說我希望透過這個故事告訴家長什麼?唯一的一點是,不要讓自己成為令孩子心中惡魔抬頭的助力。沒有父母會想傷害自己的孩子,可就在無意間,在望子成龍的期盼下,在失意的情緒中,或在心靈受了傷,在被心裡的魔鬼掌控時,一句話或一個眼神,都可能傷及孩子的心靈。
這是我所寫的第一個關於心靈治療的故事,不論它的影響力如何,我真心希望──在這世界上不要有那麼多奇里、那麼多柳兒!如果不幸遭遇了人生悲劇,一定要勇敢的接受治療和幫助,不要一直活在那個陰暗的角落。
Q4:您走訪世界各地,熱愛山林,許多創作洋溢著對自然嚮往崇敬之情。《腹語師的女兒》中,柳兒的家園場景也是被美麗的山林圍繞。山林有童年的回憶、母親的身影,也是血腥衝突的發生地(貓群)。直到故事最終,點名山林正是心理療癒的最佳境地。請您談談走訪自然山林對您的創作影響?自然生命教育的啟發,又如何透過故事傳遞給下一代?
A4:我的名字裡有木,有水,有禾,都是野地裡的東西。在五行中我又屬土,注定是個離不開林野的人。我用我的腳走進山林中,用我的手在田地裡種植。不管是用腳,或用手,只要接近泥土、接近植物,我的心就會平靜下來。父親過世那年,我在山野裡走了三個星期,用兩百哩的距離撫平了喪父之痛。
山野是美麗的,卻不浪漫,也很危險。我曾親眼看過滔滔洪水沖斷強梁,也看過火舌在瞬間吞噬了林木。也曾經歷過天氣遽變,一夜間從夏天變成冬天。多年在山野中行走,我愈發感覺到人的渺小,人定勝天只是一時的,山野被挖得多深,大自然反撲的力量就多強。
唯有與大自然共存,人類才能長續。大自然具有難以想像的養育能力,只要順勢而為,受傷的心靈就可以得到復原。很多療養機構都設在鄉間,近年來提倡的園藝治療也愈受矚目,無非都想藉助大自然的力量達到療撫的功能。
寫到貓,只因為貓的陰柔讓這個故事添增一些神祕感。我個人也曾養過貓,很自然的就把所熟悉的東西放進來了。
Q5:您在安地斯山的童靈傳說中,找到了《腹語師的女兒》的創作靈感。童靈祭天,本來該往幸福的天堂,卻成了飄浪孤零的幽魂。很好奇您第一時間聽聞童靈傳說的想法?在故事中,父親凱翔流浪五年,抵達了安地斯山,帶回腹語布偶,引爆了魔幻又衝突的情節。又,正好打中柳兒的心魔;吸血附身、布偶成真人,似乎更添恐怖與離奇……您希望這個傳說在《腹語師的女兒》扮演的意涵?
A5:當我在阿根廷的博物館看到那具孩童木乃伊,我著實震撼住了。
在南美旅行中接觸過無數印第安文化、宗教和習俗,早期的宗教常有以人祭神的事情發生,在中國不也有河伯娶親的故事嗎?我之所以把這些傳說放進來,固然是為了增添故事的神祕感,也想對宗教的某些作為提出批判。現在的宗教雖然沒有恐怖的祭典了,但假借信仰之名欺壓信徒之事,依然時有所聞。神父性侵幼童,神職人員斂財、詐騙,或以宗教之名恐嚇兒童,比比皆是。
那些被送上祭壇的孩子,純真無知,不知道此行會把命給丟了,還以為是上天堂,真是諷刺啊。而送孩子上安地斯山的人,不論是否為了奉獻,或謀取私利,在我看來都是不可原諒的。他們傷害的不只是孩子的性命,也汙衊了對信仰的忠誠,更摧毀了孩子的信任。如果世界上真有神,或者上帝,決不會允許他們這麼做的。
宗教的力量來自於心靈的需求。大體上來說,愈是單純、脆弱,或是生命有缺口、缺乏安全感的人,愈容易靠向宗教的懷抱。這樣的人也最容易受到利用和傷害。
我並不排斥宗教,只希望讀者在面對宗教時可以理性一點。不論哪種信仰,都是為了尋求心靈的平靜,藉由宗教的力量幫助自己。
Q6:在《腹語師的女兒》中,我們看見了創作者大膽的企圖心,不僅多位角色心理複雜、表現出文化衝突,更罕見的以「魔幻寫實」手法,書寫出令人驚歎的異想世界,一次次挑戰讀者的閱讀領略。說到「魔幻寫實」,大家會想到馬奎斯,他也是出身南美洲的創作大師。請您談談駕馭「魔幻寫實」的心路歷程?有哪位作家或作品影響了您嗎?
A6:我並沒特別受到哪位作家的影響。我很喜歡唐吉軻德就是了。這個故事只是一個嘗試,我滿喜歡的,所以會繼續朝這個方向再寫一、兩個故事。
Q7:旅居倫敦多年,您對歐洲兒童文學創作的觀察,可有特別吸引您關注者?對您的創作有哪些影響?又,歷經英倫文化與旅居生活的洗禮,談談您對東、西方家庭文化與教育的對比觀察?未來,您會不會針對東、西家庭文化衝突(或衝擊)創作故事?
A7:在英國居住的這幾年,對我在創作上的影響很大,影響不是來自於某幾位作者,而是全面性的思考。不論在生活上、教育上或當地出版物,對我都有影響。以前我的作品比較像在說一個流暢的故事,其內涵和文學成分都比較低。讀了許多英國童書後,無形中會有提升的作用,也會想自我挑戰。我開始著手創作青少年讀物,就是一種具體的影響。
居住在英國的另一個影響是,人很容易沉澱下來。在這個社會裡,人跟人間往來的密度不太高,距離也很遠,想見家人、朋友都得事先聯繫好;串門子這種事,只有在中國社會才有。起先我很受不了,覺得他們太冷漠了。漸漸的,我竟然喜歡上這種生活方式,也體會到人跟人之間的親密度不在於時常見面,而在發自真心的彼此關懷。
生活中去除了吵雜的成分,心就容易安定,腦子的運作也比較順暢。英國人的理性對我在創作上是有幫助的,雖然我還沒完全學會。
倫敦是一個很多元的社會,走在街上可以聽到各種不同的語言,看到各種不同的人種,吃到不同民族的食物。媒體的報導也較全面,這一點對我的影響也很大。我創作時不會再侷限於一個地方、一種觀點。我在《浴簾後》這本青少年小說中,就已討論到中、西教育的差別,以及同性戀等議題。家庭的衝突,一直是青少年小說的創作核心,我應該也會就這個議題再著墨。
創作青少年小說很有趣,也很痛苦。青少年小說不論布局、長度、複雜度,都超過童書許多倍,投注的心力自然也是好幾倍。以前可以幾個月寫一本童書,現在一年都寫不完一個故事。我腦子裡有許多故事,下一個想寫的魔幻寫實故事也在醞釀中了,連角色、書名都有了雛型;我很想立刻動筆,但生活中有太多現實面不得不顧及。為了生活,必須去做許多其他的事,時間被切割了,心也被攪亂了。
生活可以簡單一點;粗茶淡飯,日子也可以過下去。沮喪的是,青少年讀物的回饋太低了,社會對創作者也不友善,光靠理想的熱度怎能抵擋冬日的寒風?我只希望在我的熱度熄滅前,能把想寫的故事寫完。
Q8:旅行、散步與寫作,是您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三大元素。我們很好奇,也很想知道:一位多元創作者的生活安排,以及一位東方女子在西方生活的碰撞與融合。請您談談,您如何創造生活的幸福感?請您和我們分享此刻的生命風景。
A8:我的幸福感來自於老公的一句話:我們的日子還可以過得下去,妳儘量寫,不要埋沒了妳的天分。
其實我們的生活很簡單,平常我們各做各的事。比較幸福的是,英國的先生會主動做家事,燒飯、洗衣他都會,誰有空誰就做,沒有分配表。除了工作,我們幾乎每周日都會去健行,在鄉間慢走,紓解一周來的工作壓力。我們有個菜園,種些喜歡吃的蔬果。菜園旁有條小河,我們常會帶著咖啡、點心到菜園,耕種一、兩個小時,在河邊喝喝咖啡,看著河水緩緩流去。
當我的寫作思路被卡住,我就往菜園跑,讓四肢取代腦子工作。很妙的是,我常常在耕種時,突然間有了好點子,那真是最美好的一刻。
我不常看電視,通常只看看新聞。晚上多半在老公的琴聲中看看書,或是編織。我喜歡編織,那是一種轉移。我的圍巾、帽子都是自己織的。編織跟種地很相似,腦和手可以做不一樣的事,我常常一邊織東西,一邊想著小說情節。
旅行是我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們的旅行很克難,不是露營,就是住青年旅館,或是在長途夜車上打發。我們也很隨興,鎖定一個大範圍後,哪家航空公司有特惠票,我們就去哪兒。像前年我們明明想去玻利維亞,但機票太貴,於是我們先去巴西,再從里約一路往西走,搭了幾次長途夜車,才進入玻利維亞。這幾年來,我們就用這樣的方式跑遍南美很多國家。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
王加恩 臺北馬偕醫學中心精神科兒童臨床心理醫師‧輔仁大學臨床講師暨督導‧亞洲大學心理所兼任講師
吳玫瑛 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
桂文亞 知名作家
陳嘉英 臺北市立景美女中語資班召集人及專題教師
張子樟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授
張經宏 知名作家‧臺中一中教師
許建崑 東海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黃秋芳 知名作家
劉鳳芯 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感動推薦
導賞人
許建崑 東海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早年失去父母親的喪親經驗,往往對孩子的情緒與性格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腹語師的女兒》一書,透過帶有古老傳說色彩的情節,輔以臺灣那極度重男輕女的古老家庭枷鎖為背景,用生動的文字帶出小女主角柳兒經驗到母親過世而父親又消沉離家時,那內在模糊卻又深刻的感受,著實讓讀者進入一個幻想卻又真實的世界。而柳兒在經歷了巨大悲傷的自我心理投射所導致的幻覺夢魘後,學會不再逃避,並勇於面對自己的恐懼。個性內向壓抑、不擅表達的父親,也勇敢選擇放下家族包袱、放手實現自己的夢想,同時學會以真實的聲音──而非腹語──與自己親愛的的獨生女柳兒溝通,真實面對那生命中的創痛。這本魔幻寫實的心理小說嘗試刻劃失親的心理歷程與人性的種種細膩情感,是值得一讀的好書!
──臺北馬偕醫學中心精神科兒童臨床心理醫師‧
輔仁大學臨床講師暨督導‧亞洲大學心理所兼任講師 王加恩
《腹語師的女兒》不是一本尋常的書,在魔幻與寫實交錯的敘事圖景中,作者巧妙的將生命成長中關乎親情、愛情與友情的尋常課題,幻化成一部驚心動魄又虛實難解的心理寫實劇。「腹語師」古老技藝的跨文化流傳、南美印加童靈的詭異色彩,以及臺灣鄉土敘事元素的巧妙交織,在這部小說中開展出三代人的情感糾葛與生離死別。於是一個尋常少女的生命成長故事,在人我(人偶)關係的對立與折衝之中,以及異文化交雜互涉的想像空間中,有了令人驚異的閱讀震撼。
──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 吳玫瑛
生命中有許多隱藏的角落,渴望愛與被愛卻又不知何處尋覓。作者燃起火苗,步步朝向這幽祕的人性通道走去,企圖帶出光明與慰藉。一則安地斯山的童靈傳說,為青少年魔幻心理小說創作出嶄新格局,細膩、神祕,引人入勝。
──知名兒童文學作家 桂文亞
魔幻寫實作品與奇幻作品一樣,最怕過度想像。如果全文盡是變化多端、偏離常理,讀者往往讀得辛苦。《腹語師的女兒》的情節安排相當合理,神祕氛圍的鋪陳呈現出失親者的惶惑與孤寂。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授 張子樟
浪跡天涯的腹語師攜回一具布偶娃娃奇莉,誰都沒想到它開口說出來的話,既蠻橫又討人厭呢。從它口中吐露的,到底是父親內心最底層的聲音,還是女兒因恐懼而生的種種幻想?小說的精彩就在這裡:隨著女主角柳兒與奇莉之間的衝突愈演愈烈,讀者的心思也跟著擺盪起伏。在我們這個不善於表達內心情感的社會,這部小說同時給予我們省思與親密家人如何溝通、對話的寶貴訊息。
──知名作家‧臺中一中教師 張經宏
林滿秋通過安地斯山的神話情境,用來掩飾現實社會中獨生子女心理層面的不安,除了反映現實社會中對子嗣、對性別的壓力,也間接表現了單親家庭孩子的孤寂、惶惑和創傷。在故事中,我們還讀出了國人思想觀念中的「魔咒」,那就是「重男輕女」、「崇醫師而輕藝文」的價值觀,緊緊縛繫了每個人的心房。──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授 許建崑
很久很久以前,我們相信,天地山川日月星辰都藏著驚人的力量,愛、恨、祝福、咒怨……這些神祕傳說,滿足了我們從來不能滿足的缺憾,也安慰了我們不斷重複的痛苦。直到我們累積了豐沛的知識,以為理性文明可以解釋世界,沒想到,還是有這麼多因為愛、因為不安、因為各種各樣我們不忍或不敢說出來的祕密,成為壓垮我們的沉痛包袱。
當《腹語師的女兒》透過南美洲、安地斯山、童靈和生死對決這些神祕的混亂和缺憾,營造出神祕的心靈休憩所,彷彿天地有靈,所有藏在「腹語」裡的痛楚,都得以找到機會釋放,讓我們真誠說出藏在心裡的話,世界因而圓滿。
──知名作家 黃秋芳
《腹語師的女兒》帶著神祕、懸疑、魔幻色彩,是一本探索人類心理幽微情緒的小說,也是一本描寫另類家庭、刻劃父女親情的故事。
──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劉鳳芯
教授 劉鳳芯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7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3折 | 2 |
4折 | 2 |
5折 | 6 |
6折 | 1 |
7折 | 1 |
7折以上 | 5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66折210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