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溝,為澎湖、廈門的分界處,廣約六、七十里,險冠諸海,其深無底,水黑如墨,湍激悍怒,船隻航行不利,就會人亡船翻。從西元1729年至1838年109年間,清朝官方統計在黑水溝發生船難事件高達85件,民間私船的海難更是難以統計,所以橫渡黑水溝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幾百年前的台灣是一塊禁地,也是一塊寶地。在中國沿海一帶無法生存的百姓,帶著他們的盼望與夢想,偷渡噬人無數的黑水溝,來到台灣這塊未經開發的處女地,他們歷經歲月的磨鍊,在逆境中闖出一片天。
作者簡介:
蕃芋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
專研台灣史、中國史
因熱愛台灣這塊土地,願意畢生寫書歌頌禮讚台灣。
代表作品有台灣的表演藝術、台灣的歌仔戲、台灣的民間信仰、戰爭體制下的台灣等。
章節試閱
1.台灣地名的記憶符號
(1)有關古文獻對台灣的紀錄
從漢朝以來,在文獻上對台灣的紀錄提到一些稱呼,例如「東鯷」、「夷洲」、「琉求」之類,但是經過專家學者的探討,有些並非是指今天我們所稱的台灣,有些則是可能涵蓋台灣的地名。
在《前漢書•地理志》裡,有這樣一段的記載:
海外有東鯷人,分為二十餘國,以歲時來獻見。……
有學者以為此段記載所提的「東鯷」,即是指「台灣」,不過持不同看法的學者提出反證,在2000年以前的中國係以黃河流域的長安、洛陽為核心活動領域,人們足跡最遠大致僅遍及至長江下游一帶,如果說在長江以南有活躍的生活動態就不太可能了,而漢朝人向來將下游的島嶼統稱為「東鯷」,因此《前漢書•地理志》提到的「東鯷」較適宜解釋為大海裡的諸島嶼,所以才說有20餘國。
到了三國,吳國丹陽太守親撰《臨海水土志》提及「夷洲」這個地名:
夷洲在臨海東南,去郡二千里,土地無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眾山夷所居。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此夷各號為王,分畫土地人民,各自別異,人皆髡頭穿耳,女人不穿耳。作室居,種荊為蕃鄣。土地饒沃,既生五穀,又多魚肉。舅姑子婦男女臥息共一大床。交會之時,各不相避。能作細布,亦作斑文布,刻畫其內,有文章以為飾好也。其地亦出銅鐵,唯用鹿觡矛以戰鬥耳。磨礪青石以作矢鏃、刀斧、鐶貫、珠璫。飲食不潔,取生魚肉,雜貯大器中以滷之,歷日月乃啖食之,以為上餚。呼民人為彌麟。如有所召,取大空材十餘丈,以著中庭,又以大杵旁椿之,聞四五里如鼓。民人聞之,皆往馳赴會。飲食皆踞相對,鑿木作器如豬槽狀,以魚肉腥臊安中,十十五五共食之。以粟為酒,木槽貯之,用大竹筒長七寸許飲之。歌似犬嘷,以相娛樂。得人頭,斫去腦,駁其面肉,取犬毛染之,以作鬚眉髮,編貝齒以作口,出戰臨鬥時用之,如假面狀。此是夷王所服。戰得頭,著首還,中庭建一大材高十餘丈,以所得頭,差次掛之,歷年不下,彰示其功。又甲家有女,乙家有男,仍委父母往就之居,與作夫妻,同牢而食;女已嫁皆缺去前上一齒。
有些學者認定《臨海水土志》裡所提到的「夷洲」即指台灣,但是在中國古代常以「夷洲」、「亶洲」等名稱代表無法確定的地方,例如《吳志•孫權傳》所云:「夷洲、亶洲在海中,長老傳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將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神山及仙藥,止此洲不還……。」從上面的記載,得知三國時期的夷洲並非僅指台灣,按常理判斷,夷洲應解釋為分散在華南沿海的島嶼較為恰當。
時間發展到隋朝,煬帝曾下令朱寬、陳稜率軍到琉求逮捕幾千名男女返國。在隋朝的「琉求」另稱「流求」,有些學者認為是指今天的沖繩群島(即琉球群島),但也有一些學者指出是包含今天台灣北部的地名。
綜合以上的論辯,至今尚未能明確指出古文獻所稱的一些地名即指今天的台灣。
(2)中國人對台灣的稱呼
探究古代中國人對台灣的稱呼有「東蕃」、「毗舍耶」、「台員」、「大員」、「大圓」、「台灣」、「大灣」、「東鯤」、「埋冤」、「琉球」、「島夷」、「東夷」、「海夷」、「夷洲」、「東鯷」、「大宛」等,從隋朝(西元581~617年)到宋朝(西元960~1278年)共約600年間,中國古文獻皆未提及台灣。直到元朝(西元1271~1368年),官方將澎湖納入版圖,稱為「平湖」,並設立「巡檢司」,隸屬於泉州晉江縣,且向當地鹽民課稅。而宋、元兩朝時期,泉州的漁民與海盜常往來於澎湖,那時候中國人稱台灣的北部為「琉球」,稱台灣的南部為「毗舍耶」。「毗舍耶」也被視為指菲律賓群島的一個海島或原始民族的稱呼,但也有可能指台灣南部的傀儡蕃,即今天的「排灣族」。
明朝初葉,《東西洋考》、《閩書》、《明朝世法錄》皆稱台灣為「東蕃」。閩人周嬰在《遠遊篇•東番記》裡稱「台員」為東蕃之地,何喬遠在《閩書•島夷誌》裡稱為「大員」,張燮在《東西洋考》裡稱台灣為「大圓」,沈鐵的奏摺則稱為「大灣」。在明太祖時期,中國人稱琉球群島為「大琉球」,台灣則被稱為「小琉球」。到了明朝中葉以後,台灣的稱呼有「小東島」、「小琉球」、「雞籠(山)」、「北港」、「東蕃」等。1557年,葡萄牙人由北太平洋經過日本、琉球,抵達台灣,見此島嶼非常美麗,於是稱之為「Ilha Formosa」(福爾摩莎,意為美麗之島),從此確立了台灣在國際地理上的位置,也在歐洲列強爭相在亞洲建立商業根據地時,不可避免地捲入了紛爭,但也開啟了台灣與世界的接軌。1621年(天啟元年),荷蘭占領澎湖,1624年(明天啟四年)與明朝談判協商,從澎湖撤軍,進入台灣,成為台灣第一個有制度的政權。至1686年(清康熙二十五年),季麒光在其著作《蓉州文稿》記載:「萬曆年間,海寇顏思齊據有其地,鄭芝龍附之使稱台灣。」遂此,「台灣」這一個名詞,從清朝把台灣納入版圖的次年(西元1684年)起啟用。
17世紀,對台灣來說是一個關鍵的世紀,在此世紀裡中國更換明、清兩個朝代統治,在這一百年的時間裡台灣歷經外來政權殖民統治、中國內亂、歐洲列強商戰亞洲、首波全球化展開,將台灣的戰略角色、商業地位推上了世界舞台。
2.黑水溝的來龍去脈
(1)何時出現黑水溝的稱呼?
在文字記載裡,何時出現黑水溝的稱呼呢?清康熙三十六年(西元1697年),在郁永河的《裨海遊記》裡有一段文字提及「黑水溝」水色如墨,海流湍急:
(二月)二十二日,平旦,渡黑水溝。台灣海道,唯黑水溝最險。自北流南,不知源出何所。海水正碧,溝水獨黑如墨,勢又稍窳,故謂之溝。廣約百里,湍流迅駛,時覺腥穢襲人。又有黑紅間道蛇及兩頭蛇繞船游泳,舟師以楮鏹投之,屏息惴惴,懼或順流而南,不知所之耳。
紅水溝不甚險,人頗泄視之。然二溝俱在大洋中,風濤鼓盪,而與綠水終古不淆,理亦難明。渡溝良久,聞鉦鼓作於舷間,舟師來告:「望見澎湖矣」。余登鷁尾高處憑眺,只覺天際微雲,一抹如線,徘徊四顧,天水欲連,一舟蕩漾,若纖埃在明鏡中。
在郁永河的文筆中,黑水溝是一處極易讓船隻迷航的大溝,甚至比紅水溝還危險,由於黑水溝海上洋流十分強勁,加上地勢的阻擋、水流湍急,如果遭遇冬季東北風,造成波濤洶湧,其驚濤駭浪的情景更是令人驚恐萬分,故行駛船隻和渡客莫不聞之色變。直到清乾隆年間,漁翁島上的燈塔啟用運作,促使澎湖、廈門兩地往來船隻才稍有保護安全可言。
(2)古文獻對黑水溝的記載
在郁永河的《裨海遊記》提到澎湖位於台灣海峽裡,它是由64座島嶼所組成,屬於火山島,因為歷經幾次的噴發故形成玄武岩台地。澎湖地形平坦又單調,沒有山嶺河川,在古代有「無毛」之比喻。其氣候屬於副熱帶海洋性氣候,全年雨量平均有1000公釐,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2、3月為風季,強風把海水泡沫吹抵陸地,形成「鹹雨」。而終年高溫,夏季驟雨,又多暴風,地表原有的植被覆蓋遭到破壞,土壤表曾全年裸露,形成紅棕壤地形。因此,澎湖是一處地瘠人貧、土地磽薄的地方,不利農業發展,但其四面環海,海岸線曲折,具備多處優良港灣的優勢,附近海域因受黑潮支流、南海季風流、大陸沿岸流及湧升流匯集影響,無意間形成天然漁場,造成漁業成為澎湖最主要的經濟產業。因為男丁多出海討生活,海上危險多,也使得澎湖的寡婦跟著多了起來,遂有「寡婦島」之稱,故在居民中,女性多於男性,女性在陸上從事一般農務工作,種植甘薯、花生、玉米、高梁、蔬菜等,賴以維生。
清康熙五十九年(西元1720年),陳文達編纂的《台灣縣志》對黑水溝有一段的記載:
黑水溝為澎、廈分界處,廣約六、七十里,險冠諸海,其深無底,水黑如墨,湍激悍怒,勢如稍窪,舟利乘風疾行亂流而渡,遲則波濤衝擊,易致針路差失,廈船過黑水溝良久,令亞班登桅遙望,必見澎湖西嶼、花嶼、貓嶼乃可前進,倘計程應至而諸嶼不見,便失所向,須亟收回,恐漂越臺之南北而東,則邈不知所之。
誠如《台灣縣志》所載,如果從廈門上船,經過黑水溝以後,一旦看不見澎湖西嶼、花嶼、貓嶼,即表示已經遭遇迷航,最好返航回到原點。事實上,澎湖對外航道上有2個黑水溝,一個是東黑水溝,一個是西黑水溝,東黑水溝在澎湖東吉島往台灣的附近水域,又叫「小洋」,西黑水溝在澎湖與廈門交界的水域,又叫「大洋」。
清光緒二十年(西元1804年),林豪編著的《澎湖廳志》對澎湖附近險惡的海路有進一步的說明:
媽宮港外的四角嶼,西嶼北邊的吼門、西北邊的小門嶼、燈塔照海舶的外垵西南方沿海,水勢迴步作旋螺狀的東吉、西吉二嶼,以及沉礁處處的陰嶼、礁石怒濤相觸的虎井頭,八罩嶼外的船路礁(布袋嶼),吉貝嶼北方的北礁(北墝、今稱北淺),以及中墩嶼旁的雁晴嶼等,皆是以海路險要著稱。
這些危險的海路以一墝(北墝)、二吼(吼門)、三西流(外垵西南海面)、四鵝豆(虎井東方的鵝豆海面)、五潭門(望安潭門港前水域)、六東吉(東吉嶼東方水域)六處航道最險要。
甚至17世紀歐洲列強船隻航行台灣海峽時,對於澎湖周圍的潮汐流也是嚴陣以待。在荷蘭治台日誌檔案《熱蘭遮城日誌》裡有深入的記載:
明崇禎三年(西元1630年)三月底,兩艘荷蘭快艇,自漳州河啟航準備前往大員(今台南安平),先後在澎湖北、南海面,遭遇強烈潮汐流的推力,以致比平常延誤二日抵達。
黑水溝稱為澎湖水道,為一海底斷層,靠近台灣與澎湖兩邊的海岸線,只有澎湖水道較深,故呈現出來的顏色比較暗,形成一個海底溝渠,所以取名為黑水溝。至於澎湖附近海路險惡的主因,是因為受到流經澎湖群島海面的海流與澎湖島嶼周圍的潮汐流的影響。至於季風的因素,想渡海就有季節性的選擇,在冬季吹東北季風與夏季多颱風的情況,兩季都不適宜渡海。黃叔璥在《台海使槎錄》記載,渡海的時間最好以農曆四、七、十月較穩當,因為四月少颶風、七月是寒暑初交、十月小春,天氣比較晴暖,沒有什麼引起災難的因素;而農曆六月多颱風,九月多九降,是一年中最危險的時刻。
1.台灣地名的記憶符號
(1)有關古文獻對台灣的紀錄
從漢朝以來,在文獻上對台灣的紀錄提到一些稱呼,例如「東鯷」、「夷洲」、「琉求」之類,但是經過專家學者的探討,有些並非是指今天我們所稱的台灣,有些則是可能涵蓋台灣的地名。
在《前漢書•地理志》裡,有這樣一段的記載:
海外有東鯷人,分為二十餘國,以歲時來獻見。……
有學者以為此段記載所提的「東鯷」,即是指「台灣」,不過持不同看法的學者提出反證,在2000年以前的中國係以黃河流域的長安、洛陽為核心活動領域,人們足跡最遠大致僅遍及至長江下游一帶,如果說在長...
目錄
1、台灣地名的記憶符號
(1)有關古文獻對台灣的記錄
(2)中國人對台灣的稱呼
2、黑水溝的來龍去脈
(1)何時出現黑水溝的稱呼?
(2)古文獻對黑水溝的記載
(3)細說黑水溝
3、唐山過台灣
(1)中國漁民與台灣的接觸台灣錢淹腳目
(2)行郊的起源與演變
(3)商人運作行郊的技巧
(4)市場網絡與貨物流通
(5)行郊風華不再
4、台灣人為何要造反?
(1)統治政權的職官體系
(2)清領時期台灣阿兵哥的問題
(3)台灣治安敗壞的現象
(4)因造反事件影響的行政調整
1、台灣地名的記憶符號
(1)有關古文獻對台灣的記錄
(2)中國人對台灣的稱呼
2、黑水溝的來龍去脈
(1)何時出現黑水溝的稱呼?
(2)古文獻對黑水溝的記載
(3)細說黑水溝
3、唐山過台灣
(1)中國漁民與台灣的接觸台灣錢淹腳目
(2)行郊的起源與演變
(3)商人運作行郊的技巧
(4)市場網絡與貨物流通
(5)行郊風華不再
4、台灣人為何要造反?
(1)統治政權的職官體系
(2)清領時期台灣阿兵哥的問題
(3)台灣治安敗壞的現象
(4)因造反事件影響的行政調整
商品資料
出版社:台灣書房 出版日期:2013-01-10ISBN/ISSN:9789866318849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184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