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教學傑出教師的故事4》將2010年獲獎的二十多位傑出教師身教言教的故事集結出版,展現傑出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熱忱。他們既經師又人師地教育臺大學子,讓臺大人得以一棒接一棒的扛起社會繼續進步前行的擔子。書中提出卓越的教學智慧與方法,並充滿知性感性的勵志故事。
作者簡介:
由臺大新聞所張錦華教授主編,臺大新聞所採訪小組張傳佳、楊乃甄、謝宗達、黃盈盈、王韻智、柯曉翔、施昱竹、陳佑婷、陳寧、凌筠婷、張雅婷、林巧璉、蔡紀眉、蘇立、謝怡縈、吳元熙等採訪臺大教學傑出教師的故事。
目錄
校長序
教務長序
何澤恆 以實踐體現儒道風範 上課前,何澤恆會花許多時間思考如何表達,他說:「自己了解是一回事,講解到學生也明白,這之間有一段距離。」
王珊珊 把所獲祝福傳遞給學生 南非世足賽、美國墨西哥灣嚴重漏油事件都納入教材,她認為,教育是要讓學生能對周遭事物燃發熱情、進而應用所學。
閻鴻中 以「君子不器」身教言教 系友談起他,「離開老師的課堂,會覺得他好像仍在那兒等你。你有需要回去找他,會發現他一直都準備好,等在那兒。」
王振男 帶學生進入美麗的數學世界 對學生的問題從不給標準答案,只盡力給學生建議, 把好和不好都分析給學生聽,學生最終必須自己去判斷、選擇。
孫維新 經由體驗活化書本的死知識 學生自發性的聚會孫維新命名為「三一學堂」,期許同學戒除三個妄想:一夕成名、一朝致富、一步登天;練好基本功,機會自然出現。
蔡蘊明 寓教於樂悠遊化學天空 講臺上的蔡蘊明,像一位充滿能量的演員,把畢生的鑽研,淬煉出最精彩的一、兩個鐘頭,呈現給學生, 激發出同學的化學反應。
陳添枝 學到讀書的態度和竅門更重要 大學階段的學習應該在「廣」而不在「精」,進入研究所後則發展深度,廣度也是重要的。一味專研某種領域,進步會受限。
連晃駿 了解專長及能力所在才能學有所成 「一部好看的電影,觀眾怎麼會分心?」學生上課不認真,連晃駿不認為是學生程度不行,認為老師應先反省講課的方式。
黃勝堅 教學、教球,也教人生 隨著醫療現代化,人文關懷倒退,越來越器官導向, 黃勝堅認為,醫療必須顧及身、心、靈以及社會,不應把「身」放太重。
薛漪平 事必躬親 臨床實習自己帶 不管對病人還是學生,溝通與關心、每一個治療步驟的教法,怎麼樣讓對方理解,道理都是一樣的。
盧中仁 上課就像說書般扣人心弦 期待上課有說書人的功力,使課程扣人心弦,下課鐘響時一句『且聽下回分解』,讓同學帶著不捨和期待離開教室。
邱文英 學生吸收多少比老師教多少重要 課程重要的部分想多讓同學知道,即使學期已經結束,邱文英還另外找時間幫學生上課,不點名,也不考試。
郭錦龍 拉大格局 把握當下 希望材料系的學生格局要放寬,當「工程師」,而非僅是「材料工程師」,讓自己隨時保有彈性去面對任何問題。
盧虎生 追求新知識 守護舊師道 這時代不管做什麼都要有創意,這關係到天分,天分不足卻勤能補拙,一樣能夠在那個領域獲得成就。
賴喜美 比學生還認真的身教 選擇未來方向時,不要在意外界的想法,應以自己的興趣及能力為基礎,有興趣又有潛能,才能從學習及工作中感受到樂趣。
朱文儀 抓緊一、兩個念頭足以經營人生 管理理論的重要原則是永遠只能管理「因」,不能管理「果」,必須先釐清的成敗原因。這個原則教學上亦適用。
葉丙成 教你受用一輩子的知識 認真教書是老師的本分,學生的本分是上課不遲到、作業不遲交;學生有學習的熱忱,老師也會比較投入。
逄愛君 教學是盡情揮灑的表演舞臺 從同學的眼神、表情、反應、問問題掌握吸收的程度,再據而調整課程的內容和講授速度,再講一遍, 或是推進下去。
陳俊宏 造就獨立思考的全人 學生要走出校園,適應當一個全人,而不只是一個學生。老師應訓練學生發掘問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盧桂珍 聞所聞而來 見所見而去 以蘇軾的<定風波>勉勵同學做最真實的自己,放棄世俗的期待,「一蓑煙雨任平生」是盧桂珍對每個學生的祝福。
徐富昌 俠義文學提升同學悟性 重視知識傳遞,也強調人生經驗的傳承,課堂上從經師而人師,談人生、談經驗,把知識轉化到智慧層面,及對思想的啟發。
校長序
教務長序
何澤恆 以實踐體現儒道風範 上課前,何澤恆會花許多時間思考如何表達,他說:「自己了解是一回事,講解到學生也明白,這之間有一段距離。」
王珊珊 把所獲祝福傳遞給學生 南非世足賽、美國墨西哥灣嚴重漏油事件都納入教材,她認為,教育是要讓學生能對周遭事物燃發熱情、進而應用所學。
閻鴻中 以「君子不器」身教言教 系友談起他,「離開老師的課堂,會覺得他好像仍在那兒等你。你有需要回去找他,會發現他一直都準備好,等在那兒。」
王振男 帶學生進入美麗的數學世界 對學生的問題從不給標準答案,只盡力給學生建議,...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525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