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NT$ 650
優惠價:88 折,NT$ 572
已售完,補貨中
■ 全新增訂版,經典100則+全新25則。
■ 原譯文全新大修訂,設計院校教師一致推薦!
■ 第一本跨領域設計專書,設計概論最佳教材。
■ 全球熱銷百萬冊,發行10種語言版本。
■ 完整揭露「好設計,如何好?」的125個秘密。
■ 避免致命錯誤,專業人做出好作品的必備常識
■ 適用性最高,涵蓋平面、建築、網頁、工業設計及廣告行銷及展示規劃。
全新增訂版
Revised and Updated Edition
經典100+全新25則
暢銷&長銷全球的不敗法則
■ 為什麼有的設計,就是比較好看、好用,甚至成為經典?
■ 好設計,如何好、好視覺,如何棒?的關鍵配方
■ 好設計,真有法則可遵循嗎?
《設計的法則》自出版以來廣受國際口碑好評,獲得設計權威界一致推薦,被認為是參考性高、適用性廣、專業必看的設計工具書。在台灣、日本及歐美皆創下設計類圖書最暢銷紀錄。2011年重新增訂改版,除了原有100則外,更新增25則,並將原譯文全面修訂,提供讀者更豐富的內容。
本書是第一本跨越各專業領域的設計書,當中羅列的125個設計法則,試圖找出好設計,為什麼好的決定關鍵。這些法則的適用範圍,廣及建築設計、工業設計、網頁設計、平面設計、展場規劃,甚至廣告與公關宣傳。
為什麼有些設計,就是搶眼,而且可信度高;有些則比較難使用、容易被忽略,甚至讓人反感?它們做對了什麼.,又做錯了什麼?
每個設計的背後其實都有很多看不到的力量,牽引著使用者的認知、情緒、好惡和使用習慣,例如:
■ 「外觀較美的設計,會被認為比不美的設計更好用。」
■ 「在設計角色或產品時,如果需要明顯的五官特性,就要考慮人們的娃娃臉偏見。」
■ 「去飽和度、明亮的色彩,會被視為友善又專業。」
■ 「書封面、網站首頁、商店入口,這些『進入點』障礙越少越好;還要設計『全貌點』與『漸進的引誘』,引導人潮完成後續行為。」
■ 「在設計『時間就是關鍵』的作品時(例如煞車系統、路標),就要把選項降到最低,以減少反應時間,降低錯誤機率。」
■ 「腰到臀比例是決定男女迷不迷人的主要因素,男性偏愛介於0.67至0.80的女性……,這是健康及繁殖潛力的指標。」
不管是舉辦行銷活動、設計海報、籌畫博物館展覽、設計電腦遊戲或甚至更複雜的建築與工業設計,所有專業工作者,都不斷思索的問題:
如何增加視覺吸引力?如何增強功能並方便使用?如何影響使用者認知?
如何增加美感?如何做出最好的設計決定?
從「80/20法則」(80/20 rule)、「意元集組」(chunking)、「娃娃臉偏見」(baby-face bias)、「奧卡姆剃刀」(Ockham’s Razor)、「自相似性」(self-similarity)到「說故事」(storytelling)等通則,書中以豐富的插圖及清晰易懂的圖表加以解說。讀者可從這些法則中,快速地吸收寶貴經驗,避免犯錯,更可啟發許多新靈感與創意。
這本重要的設計法則書,是設計師、工程師、建築師,以及正在學習設計專業的學生必備工具和實用對策寶典。而任何一個消費者,也可以用這本書看懂設計的門道,培養出判斷「好設計為什麼好?」的眼光與能力。
作者簡介:
威廉‧立德威 William Lidwell
以設計和工程心理學為主題,從事寫作、演講與諮詢,對跨學科的設計、組織達到創新的方法,以及如何讓創新制度化,特別感興趣。文章常見於熱門設計雜誌及報紙。目前定居美國德州休士頓工作。
克莉汀娜‧荷登 Kritina Holden
現為美國太空總署詹森太空中心「使用性測試與分析設備」(UTAF)的技術指導兼代理經理,負責提案、專案規畫、人員任務分配與監督,以及確保UTAF的產品品質。她也以專家身份,為獵戶座太空船駕駛艙小組提供人因工程學支援,協助需求開發、任務分析、成員評量等作業,時在休士頓大學明湖分校(University of Houston-Clear Lake)擔任副教授。
吉兒‧巴特勒 Jill Butler
得獎的平面設計,興趣涵蓋訊息設計、使用者經驗設計、插畫和造紙工程。2002年成立「創造東西設計工作室」(Stuff Creators Design Studio)。曾於休士頓大學和金武德社區大學(Kingwood Community College)教授設計、桌面出版和字體設計。目前在德州休士頓定居、工作。
譯者簡介:
呂亨英(原100則)
靜宜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畢,現任專職譯者。與先生Ronald Brown合作,一起把介紹國內文化與傳統建築的作品如《澎湖天后宮》、《神岡筱雲山莊》、《認識古蹟日手冊》等書譯成英文。英翻中作品有《戴安的日記》、《第三死罪》。
吳莉君(新增25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任職出版社多年,現為自由工作者,譯有《觀看的方式》、《我們在此相遇》、《霍布斯邦看二十一世紀》、《建築的法則》、《留住一切親愛的》、《設計是什麼?》、《光與影》、《建築的危險》等書。
吳佩芬(原100則修訂)
法國第戎市IUP Denis-Diderot文化管理碩士,曾從事藝術行政多年,現為自由文字編輯。
名人推薦:
了解設計中的人性方程式
──「鈴林藝術設計學院」圖像暨互動傳達系主任金柏麗‧伊蘭姆Kimberly Elam
在我唸大學和研究所的時候,設計教育根本不包含心理學與人類學的課程。人類行為受到漠視,幾乎沒人想去深入了解,也沒人想要用比較學術的方式去理解設計。離開學校時,我對如何創造形式懂得不少,但對人類如何感知世界和如何創造意義,則是毫無所悉。《設計的法則》是填補這道缺口的一大資源,它可幫助我們破除迷思,並為許多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的現象,提供合理的解釋。
這幾年來,我一直是「居家和庭院電視」(HGTV)買屋─裝潢─整修節目的忠實觀眾,我從沒聽哪個人說過,他喜歡矮天花板、小窗戶或視野很差的房子。《設計的法則》引導設計師去了解,究竟是哪些原因讓人們偏好高大寬敞的天花板(大教堂效應,見P.38),以及可以看到自然美景的大窗戶(親生命效應,見P.36)。誰會猜到,答案是高天花板可以激發創意,而自然景觀有助於恢復身心健康?
我從沒真正搞清楚,為什麼有些人可以和大多數人產生共鳴,有些人則沒辦法;我也不知道,原來有一些方法可以計算人們的反應。直覺上,我總認為,好設計加上好品質,就能所向無敵,這兩點雖然佔了很大的比重,但還是有許多更深層的象徵和意義,值得我們思考。例如第190頁「命題密度」法則,便從形狀、意含和假想的類比性,仔細探究意義這件事。它提供一道公式,讓設計者可以計算出產品設計與民眾產生共鳴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提供設計者一種溝通方法,讓客戶願意支持設計師的決定。
《設計的法則》讓我深入了解設計中的人性方程式。設計不只是以表面風格來討好民眾的眼睛,設計比這複雜多了。人類的動機神祕難解,與潛意識的本能、感知和作用密不可分。《設計的法則》讓我們看到是哪些力量在背後驅動人類的行為,讓設計師更加了解直覺的面貌。這些法則可不是臆測,每一條都是建立在扎實的研究基礎之上,真實而且有效。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48折311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5折 | 1 |
6折 | 2 |
7折 | 2 |
7折以上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6 |
3折 | 5 |
4折 | 5 |
5折 | 44 |
6折 | 2 |
7折 | 6 |
7折以上 | 8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優惠價: 88 折, NT$ 572 NT$ 650
已售完,補貨中
■ 全新增訂版,經典100則+全新25則。
■ 原譯文全新大修訂,設計院校教師一致推薦!
■ 第一本跨領域設計專書,設計概論最佳教材。
■ 全球熱銷百萬冊,發行10種語言版本。
■ 完整揭露「好設計,如何好?」的125個秘密。
■ 避免致命錯誤,專業人做出好作品的必備常識
■ 適用性最高,涵蓋平面、建築、網頁、工業設計及廣告行銷及展示規劃。
全新增訂版
Revised and Updated Edition
經典100+全新25則
暢銷&長銷全球的不敗法則
■ 為什麼有的設計,就是比較好看、好用,甚至成為經典?
■ 好設計,如何好、好視覺,如何棒?的關鍵配方
■ 好設計,真有法則可遵循嗎?
《設計的法則》自出版以來廣受國際口碑好評,獲得設計權威界一致推薦,被認為是參考性高、適用性廣、專業必看的設計工具書。在台灣、日本及歐美皆創下設計類圖書最暢銷紀錄。2011年重新增訂改版,除了原有100則外,更新增25則,並將原譯文全面修訂,提供讀者更豐富的內容。
本書是第一本跨越各專業領域的設計書,當中羅列的125個設計法則,試圖找出好設計,為什麼好的決定關鍵。這些法則的適用範圍,廣及建築設計、工業設計、網頁設計、平面設計、展場規劃,甚至廣告與公關宣傳。
為什麼有些設計,就是搶眼,而且可信度高;有些則比較難使用、容易被忽略,甚至讓人反感?它們做對了什麼.,又做錯了什麼?
每個設計的背後其實都有很多看不到的力量,牽引著使用者的認知、情緒、好惡和使用習慣,例如:
■ 「外觀較美的設計,會被認為比不美的設計更好用。」
■ 「在設計角色或產品時,如果需要明顯的五官特性,就要考慮人們的娃娃臉偏見。」
■ 「去飽和度、明亮的色彩,會被視為友善又專業。」
■ 「書封面、網站首頁、商店入口,這些『進入點』障礙越少越好;還要設計『全貌點』與『漸進的引誘』,引導人潮完成後續行為。」
■ 「在設計『時間就是關鍵』的作品時(例如煞車系統、路標),就要把選項降到最低,以減少反應時間,降低錯誤機率。」
■ 「腰到臀比例是決定男女迷不迷人的主要因素,男性偏愛介於0.67至0.80的女性……,這是健康及繁殖潛力的指標。」
不管是舉辦行銷活動、設計海報、籌畫博物館展覽、設計電腦遊戲或甚至更複雜的建築與工業設計,所有專業工作者,都不斷思索的問題:
如何增加視覺吸引力?如何增強功能並方便使用?如何影響使用者認知?
如何增加美感?如何做出最好的設計決定?
從「80/20法則」(80/20 rule)、「意元集組」(chunking)、「娃娃臉偏見」(baby-face bias)、「奧卡姆剃刀」(Ockham’s Razor)、「自相似性」(self-similarity)到「說故事」(storytelling)等通則,書中以豐富的插圖及清晰易懂的圖表加以解說。讀者可從這些法則中,快速地吸收寶貴經驗,避免犯錯,更可啟發許多新靈感與創意。
這本重要的設計法則書,是設計師、工程師、建築師,以及正在學習設計專業的學生必備工具和實用對策寶典。而任何一個消費者,也可以用這本書看懂設計的門道,培養出判斷「好設計為什麼好?」的眼光與能力。
作者簡介:
威廉‧立德威 William Lidwell
以設計和工程心理學為主題,從事寫作、演講與諮詢,對跨學科的設計、組織達到創新的方法,以及如何讓創新制度化,特別感興趣。文章常見於熱門設計雜誌及報紙。目前定居美國德州休士頓工作。
克莉汀娜‧荷登 Kritina Holden
現為美國太空總署詹森太空中心「使用性測試與分析設備」(UTAF)的技術指導兼代理經理,負責提案、專案規畫、人員任務分配與監督,以及確保UTAF的產品品質。她也以專家身份,為獵戶座太空船駕駛艙小組提供人因工程學支援,協助需求開發、任務分析、成員評量等作業,時在休士頓大學明湖分校(University of Houston-Clear Lake)擔任副教授。
吉兒‧巴特勒 Jill Butler
得獎的平面設計,興趣涵蓋訊息設計、使用者經驗設計、插畫和造紙工程。2002年成立「創造東西設計工作室」(Stuff Creators Design Studio)。曾於休士頓大學和金武德社區大學(Kingwood Community College)教授設計、桌面出版和字體設計。目前在德州休士頓定居、工作。
譯者簡介:
呂亨英(原100則)
靜宜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畢,現任專職譯者。與先生Ronald Brown合作,一起把介紹國內文化與傳統建築的作品如《澎湖天后宮》、《神岡筱雲山莊》、《認識古蹟日手冊》等書譯成英文。英翻中作品有《戴安的日記》、《第三死罪》。
吳莉君(新增25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任職出版社多年,現為自由工作者,譯有《觀看的方式》、《我們在此相遇》、《霍布斯邦看二十一世紀》、《建築的法則》、《留住一切親愛的》、《設計是什麼?》、《光與影》、《建築的危險》等書。
吳佩芬(原100則修訂)
法國第戎市IUP Denis-Diderot文化管理碩士,曾從事藝術行政多年,現為自由文字編輯。
名人推薦:
了解設計中的人性方程式
──「鈴林藝術設計學院」圖像暨互動傳達系主任金柏麗‧伊蘭姆Kimberly Elam
在我唸大學和研究所的時候,設計教育根本不包含心理學與人類學的課程。人類行為受到漠視,幾乎沒人想去深入了解,也沒人想要用比較學術的方式去理解設計。離開學校時,我對如何創造形式懂得不少,但對人類如何感知世界和如何創造意義,則是毫無所悉。《設計的法則》是填補這道缺口的一大資源,它可幫助我們破除迷思,並為許多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的現象,提供合理的解釋。
這幾年來,我一直是「居家和庭院電視」(HGTV)買屋─裝潢─整修節目的忠實觀眾,我從沒聽哪個人說過,他喜歡矮天花板、小窗戶或視野很差的房子。《設計的法則》引導設計師去了解,究竟是哪些原因讓人們偏好高大寬敞的天花板(大教堂效應,見P.38),以及可以看到自然美景的大窗戶(親生命效應,見P.36)。誰會猜到,答案是高天花板可以激發創意,而自然景觀有助於恢復身心健康?
我從沒真正搞清楚,為什麼有些人可以和大多數人產生共鳴,有些人則沒辦法;我也不知道,原來有一些方法可以計算人們的反應。直覺上,我總認為,好設計加上好品質,就能所向無敵,這兩點雖然佔了很大的比重,但還是有許多更深層的象徵和意義,值得我們思考。例如第190頁「命題密度」法則,便從形狀、意含和假想的類比性,仔細探究意義這件事。它提供一道公式,讓設計者可以計算出產品設計與民眾產生共鳴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提供設計者一種溝通方法,讓客戶願意支持設計師的決定。
《設計的法則》讓我深入了解設計中的人性方程式。設計不只是以表面風格來討好民眾的眼睛,設計比這複雜多了。人類的動機神祕難解,與潛意識的本能、感知和作用密不可分。《設計的法則》讓我們看到是哪些力量在背後驅動人類的行為,讓設計師更加了解直覺的面貌。這些法則可不是臆測,每一條都是建立在扎實的研究基礎之上,真實而且有效。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5折 | 1 |
6折 | 2 |
7折 | 2 |
7折以上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6 |
3折 | 5 |
4折 | 5 |
5折 | 44 |
6折 | 2 |
7折 | 6 |
7折以上 | 8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48折311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