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中作者借鑒西方史學的思想方法,總結了司馬遷、劉知幾、章學誠等古代史家的傳統史學理論,對史料研究的方法以及通史編纂的原則重新進行思考,建立其新通史理論體系,對中國現代新史學的建設有著重大貢獻。同時分析了歷史學研究與自然科學研究的異同,提出了史學研究者應有的態度和作學的方法,並透過西洋史學原理與中國傳統史學的對比,闡明通史與其他史學的關係,形成了一套較為系統的史學理論認識。本書特色《通史新義》除了說明史料的分類、蒐集、辨偽、考訂、判斷、敘事等技巧外,何炳松還對科學方法如何引入歷史學領域提出自己的看法。全書分上下兩編,上編分十章,專論社會史料研究法,下編共十一章,專論社會史研究方法。
作者簡介:
何炳松(1890—1946),浙江金華人,現代著名史學家和教育家,早年留學美國攻讀歷史學與政治學,1916年回國後歷任北京大學、上海光華大學教授,上海商務印書館史地部主任、暨南大學校長,最早有系統地介紹西方史學理論與方法,強調西方史學原理與中國傳統史學的對比與貫通,與梁啟超並譽為「中國新史學派的領袖」。導讀者簡介林志宏一九七○年生於臺北市,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近現代中國思想文化史,著有論文〈清遺民的心態及處境:以劉聲木《萇楚齋隨筆》為例〉、〈情感和社會的互動:清末民初文言與白話地位的轉變〉、〈蔣廷黻、羅家倫、郭廷以:建立「科學的中國近代史」及其詮釋〉及書評等十餘篇,專書《民國乃敵國也:政治文化的轉型下的清遺民》即將於二○○八年出版。
商品資料
出版社:台灣書房 出版日期:2008-05-06ISBN/ISSN:9866764516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