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2本79折房慧真長照動不動發脾氣AI五十強多巴胺國度大塊商業展賣故事的人萬曆十五年東野圭吾黃色臉孔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臺灣路上買房人生課引路人

相似與差異:論南朝文學集團的書寫策略

作者:祁立峰
出版日期:2014-04-01
本書以「相似與差異:論南朝文學集團書寫策略」為題,旨在於以「南朝文學集團」為考察的對象,以「書寫策略」為考察的切入點,運用傳統的文本分析,結合新興的文學理論與視角,進行作品、作者、讀者、文學理論等全面 ...

唐詩的讀法

作者:西川
出版日期:2019-02-22
一旦了解了一個時代詩人之間的較勁、矛盾、反目,這時代就不再是鐵板一塊,就活轉過來,我們也就得以進入古人的當代,與唐人感受世界,然後快樂和憂傷。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態度閱讀古文學?是把古人供起來讀,還是把自 ...

融會中國與西方: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所藏近代早期西方漢學要籍

作者:馬思途
出版日期:2023-01-01
2023年,香港中文大學迎來六十周年校慶。值此重要時刻,當反思大學使命—「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的歷史意蘊與時代價值。大學圖書館藉此難得機會,舉辦紀念展覽,展示館藏中日益豐富的西方漢學珍本。 ...

唐詩現地研究

作者:簡錦松
出版日期:2006-09-01
. ...

One Hundred and One Chinese Poems(精裝)

作者:Liu Shih-shun
出版日期:2011-11-30
早先文學界出版的中詩英譯本, 基本上都局限在唐詩. 劉師舜先生翻譯的這本詩集, 涵蓋了從晉朝的傅玄 (217-278年), 陶潛藏(365-427年) 到近代的熊希齡 (1870-1937), 共四十 ...

One Hundred and One Chinese Poems

作者:Shih-Shun Liu
出版日期:2011-12-01
早先文學界出版的中詩英譯本, 基本上都局限在唐詩. 劉師舜先生翻譯的這本詩集, 涵蓋了從晉朝的傅玄 (217-278年), 陶潛藏(365-427年) 到近代的熊希齡 (1870-1937), 共四十 ...

親身實見:杜甫詩與現地學

作者:簡錦松
出版日期:2018-01-01
作者的學術方法是獨一無二的,其所取得的成果也是無可取代的。全書十四章所展現的學術方法與杜詩研究都深具啟發性。特別是「〈同谷七歌〉非杜甫所作」,言之鑿鑿,無懈可擊。更重要的,本書擴大了作者原創的「現地研 ...

紅樓夢外:曹雪芹《畫冊》與《廢藝齋集稿》新證[精裝]

作者:黃一農 著
出版日期:2020-02-01
《種芹人曹霑畫冊》及《廢藝齋集稿》因被許多人抨擊成偽作,或認定與曹雪芹無關,幾十年來早已少人聞問,並成為紅學史上的難解公案。但隨著大數據的興起,重新耙梳的結果,不僅揭開曹雪芹大量前所未知的社會網絡,更 ...

西灣文庫4-裕瑞《棗窗閒筆》新探

作者:黃一農
出版日期:2015-07-01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裕瑞的《棗窗閒筆》,此書是紅學史上最早的文論專著,但有學者質疑此鈔本的字體頗拙,不似裕瑞所為,且所鈐「淒香軒」一印乃造偽。筆者近在佘嘉惠為裕瑞繪製的《臨羅兩峰鬼趣圖》上,新發現有「思元 ...

二重奏:紅學與清史的對話(軟精裝)

作者:黃一農
出版日期:2014-11-01
黃一農院士自2010年起從事了一場奇特的學術探險,他以初學者身分進入傳統深厚的紅學領域,並「穿越」至清朝,希望能探究他所揭舉的「e考據」,可否在大數據 (Big Data) 時代建立文史研究的新典範。 ...

秋柳的世界:王士禛與清初詩壇側議

作者:嚴志雄
出版日期:2013-11-01
本書探論清詩「一代正宗」王士禛(漁洋,1634–1711)之成名作〈秋柳詩四首〉及當時諸名家之和作。王氏之〈秋柳詩〉構成清詩創作、詮釋傳統中非常獨特的一個「小傳統」——順治十四年(丁酉,1657)秋, ...

王維詩學

作者:王潤華
出版日期:2009-03-01
本書突破傳統,有系統地挖掘王維詩學。發現從「桃源行詩學」、「青綠山水詩學」、「無我詩學」、「漢字語法詩學」、「密碼詩學」、「遠近法詩學」、「立體詩學」、「日想觀詩學」到「經變畫詩學」九種詩學,不是各自 ...

碧城樂府:林碧城詞集

作者:林汝珩
出版日期:2011-10-01
林汝珩(號碧城,1907–59)是傑出的香港詞人。他的詞集《碧城樂府》是香港文學的瑰寶,是整個現代華語文學中的優美篇章。原書1959年出版,只在小範圍內的親戚、朋友、詞人之間流傳。這次再版,使原書第一 ...

Love and War in Ancient China:Voices from the Shijing(詩經)

出版日期:2013-04-01
More than any other treasure, Shijing 詩經 contains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China, from which much of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