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1509編輯室報告
台灣牛仔,很忙
德州,這片離台北一萬兩千公里遠的土地,不過幾年光景,已經成為台商插旗的製造新天地。
美國總統川普無疑是始作俑者,「對等關稅」這記重拳就像是金庸小說裡的郭靖那一招「亢龍有悔」,僅一招就讓各國企業乖乖就範,為川普重回美國製造鋪墊助攻。而且不只台灣,韓國、日本⋯⋯,同樣不得不屈服,如今的德州不只是台廠的新基地,也是鄰國對手日韓搶進新地區。
前一輪台商的西進、南向,主要是著眼於成本,便宜的土地、人力,是台商重要的獲利方程式。這一次不同,欠缺成本優勢的環境裡,台商必須找出贏的答案。其中一個解答是自動化,能減少人力需求、提升生產效率。但是,台商也清楚「自動化只是解方之一,不是全部」。考驗還很多,台商,戴上牛仔帽,德州的征途,其實才剛上路。
我們整理了這兩年來,科技台廠前進德州的全貌,標記他們插旗所在地,發現台廠的德州「金三角」已儼然成形,未來,它會如何演變,將成為台灣經濟史的篇章,應該持續觀察記錄。
但是,不論西進、南向,還是德州製造,台灣才是營運的大腦。這一期,我們獨家專訪前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他轉戰美國創投業,為了借助台廠一流製造能力,專程來台,即可知台灣實力。
此外,本期還有記者來自巴西COP30專題報導、回應《經濟學人》台灣病專文的好文推薦。尤其後者,《今周刊》多次製作封面,探討央行操控、新台幣匯率低估現象以及後座力,這是沉痾慢症,無法迴避,必須面對。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