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空污也有貧富不均!你是「空氣窮人」嗎?
一個台灣 3種空氣
寒冬空污季+全台設廠潮,新型空污正來襲……
《全台空污大調查》4年追蹤3.5億筆數據!
>82鄉鎮,PM2.5濃度超過聯合國標準
>所得低的縣市空氣髒、死亡率也高
>傳產拚命減,科技業2584支煙囪卻管不了
封面故事
如果空氣有價,
那台灣是北富南窮,
但空氣污染物沒有南北差距,
北部排的空污也不比南部少,
究竟是什麼情況,
讓台灣出現三種空氣?
二○二一年歲末年終,全台終於迎來雨過天晴的好天氣,北台灣出現了藍天白雲,各大河濱與公園也都出現了享受暖暖冬陽的人潮,PM2.5濃度13微克/立方公尺(μg/m3),空氣品質良好。
再往中部走,台中大肚山陽光普照,眺望台中盆地,七期豪宅區被濛濛的一層霧霾籠罩,連遠處的中央山脈也快要消失在地平線。PM2.5濃度33μg/m3,空氣品質普通,但濃度正在上升。
繼續往南部走,從高雄凱旋捷運站或駁二碼頭看高雄八五大樓,只見其陷入迷濛之中,抬頭望天空也是灰濛濛的,即便是好天氣也看不到藍天。PM2.5濃度46μg/m3,空氣品質不佳,對敏感族群可能有害。三天之內跑遍台灣,看到了一個台灣,三種空氣。
一個台灣究竟有幾種空氣?商周展開了台灣第一次《全台空污大調查》,從四年、三億五千萬筆PM2.5數據以及七年來環保署測站數據中找答案(見第八十三頁研究方法說明)。發現空氣一點也不「公平」。
台灣的空氣分了富人區、平民區與窮人區:如果把好空氣當作有價貲財,台灣有些地區的居民明顯是「空氣窮人」;而且,台灣實質上平均所得較高、平均教育水平較高地區的人,吸到的空氣也比較乾淨;所得越低、學歷越低地區的居民,吸到的空氣比較髒、死亡率還比較高!
PM2.5平均濃度
超越聯合國標準
高屏地區肺腺癌年增率
是北部15倍
商周的空污大調查統計出台灣八十二個鄉鎮市區,我們發現,這些地區在過去四年的空污季(每年十一月至隔年二月),共約一百二十天中,平均PM2.5最高濃度皆超過35μg/m3(高於聯合國每日健康標準,對敏感體質者或老人、小孩、呼吸系統疾病的人有害),且全部集中在彰化縣以南!
再把標準放寬到PM2.5濃度在30μg/m3以上,總共有一百一十三鄉鎮市,全部集中在台中市以南。至於平均濃度40μg/m3以上的空品重災區,則全部集中在雲嘉南與高雄、屏東地區。
也就是說,北台灣是空氣富人區、中台灣稍差,是空氣平民區、過了彰化之後,開始進入空氣窮人區。面對一個台灣,三種空氣,主管空污的環保署空保處長蔡孟裕坦承,「中南部的空氣品質確實比較差,必須要很努力才能改善。」
長年在窮人區吸了一百二十天空污會如何?我們第一站採訪台灣胸腔暨重症學會重症委員、台北市立陽明醫院胸腔科醫師蘇一峰,他說,「空污吸了就會累積在體內,會對呼吸系統、心血管造成影響,沒有那種吸了一堆空污,然後再吸八個月乾淨空氣就能洗乾淨的事情。」前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也說,確實應該研究空污季期間的空氣品質,如果政府每次只告訴民眾全年平均值,然後說空氣正在變好,那樣是會失真的。
可怕的是,窮人區得到肺癌機會遠遠超過富人區。蘇一峰說,台北醫學大學內科學系助理教授曾健華曾與台灣大學、中興大學、陽明大學、國衛院與台灣癌症登記中心等學者共同合作,研究回顧一九九五到二○一五年逾三十七萬名肺癌患者的資料,其中一個發現就是高屏地區的肺腺癌年增加率是北部的十五倍以上,且患者餘命較短。
這個現象恐怕會持續,蘇一峰說,歐盟大型空污世代研究(ESCAPE)發現,PM2.5濃度每增加5μg/m3,肺癌發生風險就提升一八%,現在看到的南北空氣品質差異,將會在五年到十年後產生影響,窮人區的肺癌一定會比富人區多。
而根據台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王瑞庚,針對台灣空污濃度再匯入所得、教育程度、死亡率推估發現,空氣污染暴露與地區社會經濟條件確實存在空間分布上的高度關聯。
封面故事
空污也有貧富不均!你是「空氣窮人」嗎?
一個台灣 3種空氣
寒冬空污季+全台設廠潮,新型空污正來襲……
《全台空污大調查》4年追蹤3.5億筆數據!
>82鄉鎮,PM2.5濃度超過聯合國標準
>所得低的縣市空氣髒、死亡率也高
>傳產拚命減,科技業2584支煙囪卻管不了
封面故事
如果空氣有價,
那台灣是北富南窮,
但空氣污染物沒有南北差距,
北部排的空污也不比南部少,
究竟是什麼情況,
讓台灣出現三種空氣?
二○二一年歲末年終,全台終於迎來雨過天晴的好天氣,北台灣出現了藍天白雲,各大河濱與公園也都出現了享受暖暖冬陽的人潮,PM2.5濃度13微克/立方公尺(μg/m3),空氣品質良好。
再往中部走,台中大肚山陽光普照,眺望台中盆地,七期豪宅區被濛濛的一層霧霾籠罩,連遠處的中央山脈也快要消失在地平線。PM2.5濃度33μg/m3,空氣品質普通,但濃度正在上升。
繼續往南部走,從高雄凱旋捷運站或駁二碼頭看高雄八五大樓,只見其陷入迷濛之中,抬頭望天空也是灰濛濛的,即便是好天氣也看不到藍天。PM2.5濃度46μg/m3,空氣品質不佳,對敏感族群可能有害。三天之內跑遍台灣,看到了一個台灣,三種空氣。
一個台灣究竟有幾種空氣?商周展開了台灣第一次《全台空污大調查》,從四年、三億五千萬筆PM2.5數據以及七年來環保署測站數據中找答案(見第八十三頁研究方法說明)。發現空氣一點也不「公平」。
台灣的空氣分了富人區、平民區與窮人區:如果把好空氣當作有價貲財,台灣有些地區的居民明顯是「空氣窮人」;而且,台灣實質上平均所得較高、平均教育水平較高地區的人,吸到的空氣也比較乾淨;所得越低、學歷越低地區的居民,吸到的空氣比較髒、死亡率還比較高!
PM2.5平均濃度
超越聯合國標準
高屏地區肺腺癌年增率
是北部15倍
商周的空污大調查統計出台灣八十二個鄉鎮市區,我們發現,這些地區在過去四年的空污季(每年十一月至隔年二月),共約一百二十天中,平均PM2.5最高濃度皆超過35μg/m3(高於聯合國每日健康標準,對敏感體質者或老人、小孩、呼吸系統疾病的人有害),且全部集中在彰化縣以南!
再把標準放寬到PM2.5濃度在30μg/m3以上,總共有一百一十三鄉鎮市,全部集中在台中市以南。至於平均濃度40μg/m3以上的空品重災區,則全部集中在雲嘉南與高雄、屏東地區。
也就是說,北台灣是空氣富人區、中台灣稍差,是空氣平民區、過了彰化之後,開始進入空氣窮人區。面對一個台灣,三種空氣,主管空污的環保署空保處長蔡孟裕坦承,「中南部的空氣品質確實比較差,必須要很努力才能改善。」
長年在窮人區吸了一百二十天空污會如何?我們第一站採訪台灣胸腔暨重症學會重症委員、台北市立陽明醫院胸腔科醫師蘇一峰,他說,「空污吸了就會累積在體內,會對呼吸系統、心血管造成影響,沒有那種吸了一堆空污,然後再吸八個月乾淨空氣就能洗乾淨的事情。」前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也說,確實應該研究空污季期間的空氣品質,如果政府每次只告訴民眾全年平均值,然後說空氣正在變好,那樣是會失真的。
可怕的是,窮人區得到肺癌機會遠遠超過富人區。蘇一峰說,台北醫學大學內科學系助理教授曾健華曾與台灣大學、中興大學、陽明大學、國衛院與台灣癌症登記中心等學者共同合作,研究回顧一九九五到二○一五年逾三十七萬名肺癌患者的資料,其中一個發現就是高屏地區的肺腺癌年增加率是北部的十五倍以上,且患者餘命較短。
這個現象恐怕會持續,蘇一峰說,歐盟大型空污世代研究(ESCAPE)發現,PM2.5濃度每增加5μg/m3,肺癌發生風險就提升一八%,現在看到的南北空氣品質差異,將會在五年到十年後產生影響,窮人區的肺癌一定會比富人區多。
而根據台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王瑞庚,針對台灣空污濃度再匯入所得、教育程度、死亡率推估發現,空氣污染暴露與地區社會經濟條件確實存在空間分布上的高度關聯。
※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2元。(減2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