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筆下不只是風景,更是那些正在消失的城市記憶,
是勝利新村的眷村牆、是糖廠鐵道的餘光、是老戲院招牌下的影子……
屏東的日常雖不華麗,但它醇厚真實,
承載著一個城市從農業、軍事、熱帶生活一路走來的脈絡與心跳。
《曬‧屏東》是鄭開翔迄今所有創作的原點
一本以水彩繪圖、輔以影像記錄屏東歷史流變與不變的文化生活書
「想到屏東,你會想到什麼?」
這個位處國境之南、充滿炙熱感的土地,身為屏東囝仔的鄭開翔,因求學工作曾短暫離開,直到二○一五年退伍回到屏東,開始以「速寫」的方式「走畫」屏東,隨著一次次的駐足觀察,這座看似熟悉卻又陌生的城市、屬於生命的故鄉,開始有了別樣的視角與情感。
這不是一本旅人的速寫手札,
而是一位在地觀察者,為南方城市沉筆書寫的地方誌
做為曾經是個對故鄉的歷史一知半解的人,直到二○一五年帶著畫筆開始探索,才真正打開這座城市的記憶寶盒,隨著「走畫」的過程,繞進那些被我們匆匆擦身而過的屏東街道、巷弄、老屋與市場,雖然沒有都會區高聳的摩天大樓、沒有耀眼的觀光招牌,卻在熙熙攘攘日常的柴米油鹽中,藏著一座城市的靈魂。
走進屏東生活的縫隙,發現城市的溫度
屏東的建築,像是被時間刻畫的頁面,它們不只是一磚一瓦,更是曾經生活過的人們所寫下的故事。鄭開翔透過近距離的觀察,加之耆老和文史紀錄,那些被忽略的老屋、廟宇,不再是冰冷的建築,而是歷史流動的活化石。
如果說巷弄是城市的毛細血管,那市場便是城市的心臟。屏東的傳統市場不僅是買賣的場
域,更是人與人交會、生活記憶交織的地方。這些市場曾是屏東人日常的必經之地,而其中的人情味,遠比商品更值得細細品味。屏東的日常,藏在那些被忽略的街巷、市場與老屋,沒有耀眼的燈光與繁華的招牌,卻承載著生活的溫度與歷史的痕跡。
這是一場穿越時光的漫步,帶你細看這座城市在歲月流轉中留下的點滴印記
一如卡爾維諾在《看不見的城市》曾說:「這座城市不會訴說他的過去,而是像手紋一樣包容著過去,寫在街角,在窗戶的柵欄,在階梯的扶手,在避雷針的天線,在旗杆上、每個小地方,都一一銘記了刻痕、缺口和捲曲的邊緣。」
跟著鄭開翔,一起用畫筆和文字走進屏東的故事,重新發現這座城市裡被時間掩埋的記憶。屏東,不只是墾丁的門戶,不只有《海角七號》和萬巒豬腳,更是一個充滿細膩生活氣息與歷史厚度的地方,它們有的曾是繁榮的象徵、有的則默默訴說著時代變遷的無聲哀愁……現在,讓我重新認識屏東暖熱陽光下的變與不變。
熱情推薦(順序按筆畫排列)
三線路趙文俊|屏東社造組織
老屋顏∣老屋記錄團隊
李清志|都市偵探、建築學者
阮光民│漫畫家
良 根|視覺藝術家
邱毓斌│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徐孝晴、彭巧如│「繫‧本屋」創辦人
凌宗魁│建築文資工作者
曹銘宗|台灣文史作家
B6速寫男|《大人的畫畫課》作者
黃鼎倫∣前屏東縣政府勞青處長
鄭培哲|老建築插畫家、專欄插畫家
鄭順聰│台文作家
劉冠吟|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局長
羅寗 Ning Lo|《台灣活所在》作者
橘手之勞(JerryOrange)|《手繪街景實驗室》作者
蘇 凌│《菜市場搜神記》作者
1/2藝術蝦|城市畫家
作者簡介:
鄭開翔
藝術家、圖文作家。
政治作戰學校藝術系、屏東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畢。
2019年出版《街屋台灣》一書,該著作至今已翻譯為日文、法文、西班牙等版本。後又出版《百攤台灣》一書,譽為台灣第一位以水彩技法,系統化記錄街屋、攤販文化的藝術家。
擅長速寫、水彩技法,提倡「用繪畫代替照相打卡」的生活態度。其筆觸流暢,色調溫暖,下筆間帶有獨到觀點及人文關懷,懷抱「捨不得」的心情,以記錄城市的美麗與變遷為己任。
曾榮獲誠品閱讀職人大賞2019年度「年度新人」、中華民國畫學會插畫類金爵獎等獎項。曾與誠品、101大樓、高鐵雜誌等品牌合作,展覽足跡遍及台灣各地,活躍於藝文界,其作品屢受各大媒體報導。
近年於金門居住創作,深入探索在地的生活色調,繪製成引人眷戀的日常風景。
相關著作:《曬‧屏東:城市觀察畫家的我城記憶(作者親簽版)【首刷限量附贈「漫遊繪屏東」地圖】》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
畫家筆下不只是風景,更是那些正在消失的城市記憶,
是勝利新村的眷村牆、是糖廠鐵道的餘光、是老戲院招牌下的影子……
屏東的日常雖不華麗,但它醇厚真實,
承載著一個城市從農業、軍事、熱帶生活一路走來的脈絡與心跳。
《曬‧屏東》是鄭開翔迄今所有創作的原點
一本以水彩繪圖、輔以影像記錄屏東歷史流變與不變的文化生活書
「想到屏東,你會想到什麼?」
這個位處國境之南、充滿炙熱感的土地,身為屏東囝仔的鄭開翔,因求學工作曾短暫離開,直到二○一五年退伍回到屏東,開始以「速寫」的方式「走畫」屏東,隨著一次次的駐足觀察,這座看似熟悉卻又陌生的城市、屬於生命的故鄉,開始有了別樣的視角與情感。
這不是一本旅人的速寫手札,
而是一位在地觀察者,為南方城市沉筆書寫的地方誌
做為曾經是個對故鄉的歷史一知半解的人,直到二○一五年帶著畫筆開始探索,才真正打開這座城市的記憶寶盒,隨著「走畫」的過程,繞進那些被我們匆匆擦身而過的屏東街道、巷弄、老屋與市場,雖然沒有都會區高聳的摩天大樓、沒有耀眼的觀光招牌,卻在熙熙攘攘日常的柴米油鹽中,藏著一座城市的靈魂。
走進屏東生活的縫隙,發現城市的溫度
屏東的建築,像是被時間刻畫的頁面,它們不只是一磚一瓦,更是曾經生活過的人們所寫下的故事。鄭開翔透過近距離的觀察,加之耆老和文史紀錄,那些被忽略的老屋、廟宇,不再是冰冷的建築,而是歷史流動的活化石。
如果說巷弄是城市的毛細血管,那市場便是城市的心臟。屏東的傳統市場不僅是買賣的場
域,更是人與人交會、生活記憶交織的地方。這些市場曾是屏東人日常的必經之地,而其中的人情味,遠比商品更值得細細品味。屏東的日常,藏在那些被忽略的街巷、市場與老屋,沒有耀眼的燈光與繁華的招牌,卻承載著生活的溫度與歷史的痕跡。
這是一場穿越時光的漫步,帶你細看這座城市在歲月流轉中留下的點滴印記
一如卡爾維諾在《看不見的城市》曾說:「這座城市不會訴說他的過去,而是像手紋一樣包容著過去,寫在街角,在窗戶的柵欄,在階梯的扶手,在避雷針的天線,在旗杆上、每個小地方,都一一銘記了刻痕、缺口和捲曲的邊緣。」
跟著鄭開翔,一起用畫筆和文字走進屏東的故事,重新發現這座城市裡被時間掩埋的記憶。屏東,不只是墾丁的門戶,不只有《海角七號》和萬巒豬腳,更是一個充滿細膩生活氣息與歷史厚度的地方,它們有的曾是繁榮的象徵、有的則默默訴說著時代變遷的無聲哀愁……現在,讓我重新認識屏東暖熱陽光下的變與不變。
熱情推薦(順序按筆畫排列)
三線路趙文俊|屏東社造組織
老屋顏∣老屋記錄團隊
李清志|都市偵探、建築學者
阮光民│漫畫家
良 根|視覺藝術家
邱毓斌│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徐孝晴、彭巧如│「繫‧本屋」創辦人
凌宗魁│建築文資工作者
曹銘宗|台灣文史作家
B6速寫男|《大人的畫畫課》作者
黃鼎倫∣前屏東縣政府勞青處長
鄭培哲|老建築插畫家、專欄插畫家
鄭順聰│台文作家
劉冠吟|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局長
羅寗 Ning Lo|《台灣活所在》作者
橘手之勞(JerryOrange)|《手繪街景實驗室》作者
蘇 凌│《菜市場搜神記》作者
1/2藝術蝦|城市畫家
作者簡介:
鄭開翔
藝術家、圖文作家。
政治作戰學校藝術系、屏東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畢。
2019年出版《街屋台灣》一書,該著作至今已翻譯為日文、法文、西班牙等版本。後又出版《百攤台灣》一書,譽為台灣第一位以水彩技法,系統化記錄街屋、攤販文化的藝術家。
擅長速寫、水彩技法,提倡「用繪畫代替照相打卡」的生活態度。其筆觸流暢,色調溫暖,下筆間帶有獨到觀點及人文關懷,懷抱「捨不得」的心情,以記錄城市的美麗與變遷為己任。
曾榮獲誠品閱讀職人大賞2019年度「年度新人」、中華民國畫學會插畫類金爵獎等獎項。曾與誠品、101大樓、高鐵雜誌等品牌合作,展覽足跡遍及台灣各地,活躍於藝文界,其作品屢受各大媒體報導。
近年於金門居住創作,深入探索在地的生活色調,繪製成引人眷戀的日常風景。
相關著作:《曬‧屏東:城市觀察畫家的我城記憶(作者親簽版)【首刷限量附贈「漫遊繪屏東」地圖】》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
※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2元。(減2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