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冠涵首部長篇小說,透過謎樣的小女孩的探案遊戲,展開一場生命的對話,並串起死亡與重生,眾多生命的相遇,交織的故事。
備受讚譽小說家 包冠涵 首部長篇小說
一個心靈受傷者的容身之所,一段段追索生命輕與重之旅
火山口鎮的旅店房務員與自稱「阿福」的九歲小女孩展開一場探案之旅
從火山下到火山口,循著阿福外公生命最後旅程,直搗悲傷的核心
作家 周芬伶、高翊峰 專文推薦
小說家 張亦絢、作家 陳栢青、蔣亞妮 推薦
很久很久以後,杜有恆會想像自己對某個人這麼說:那時候我四十歲,在火山口鎮的布赫旅店擔任房務員兼櫃檯人員,而那位偵探大概九歲……
包冠涵用精緻的文字繪製出架空的地景「火山口鎮」,座落在島嶼北方,就如卡爾維諾筆下「看不見的城市」,既虛擬又真實。擔任房務員兼櫃檯的杜有恆,與一對老夫妻,一同在火山口鎮經營布赫旅店。一位強調自己暱稱是「福爾摩斯的福」的九歲小女孩,阿福(瀅心),與單親母親劉映珊,來到小鎮旅店。阿福想要理解她的外公,為何在她出生前一年,決意縱身跳入火山。
阿福邀請杜有恆成為她追索「外公為什麼要跳火山?」這個謎團的助手「華生」,兩人開始了阿福口中的「探案」。他們從火山口開始探案,到火山口鎮的老街、外公生前最後投宿的蘭石大旅社,再到外公成長、工作的地方,以終為始,以始為終。途中遇見形形色色的人們,有報導這件新聞事件的記者、目睹外公跳火山口的保全、「想死錯了嗎俱樂部」的小P……,還有布赫旅店附近會計師的一隻狗Hana,他們分別訴說自己與火山口鎮或與阿福外公交會的生命故事,宛如一幅幅會流動的畫面、一段段斷裂且傾斜的時刻。隨著故事一個又一個被輕柔地、專注地訴說,聆聽的人像是在火山上,在烈焰、熔岩與岩漿深處的黑暗之外,近乎奇蹟般地找到了容身的地方,也是串起死亡與重生的地方。
包冠涵說:「小說是一個永恆的面對傷痛的動詞。」在他交出深受好評的短篇小說《敲昏鯨魚》、《B1過刊室》之後,沉潛多年,從生活中汲取大量素材,完成首部長篇小說《柔軟的耳朵與火山上的歌》,展開一場又一場心靈的探索之旅。
作者簡介:
包冠涵
1982年生,東海中文系畢。出版短篇小說集《敲昏鯨魚》、中篇小說集《B1過刊室》,作品入選《九歌年度小說選》、《九歌年度散文選》。
喜歡寫字,也喜歡將字讀出聲音,著迷於文字穿過內在時的觸覺。
《柔軟的耳朵與火山上的歌》為第一本長篇小說。透過命運中必然或是不期然的傾聽,織寫一段尋索容身之地的行旅。
聯絡信箱:baoguanhan@gmail.com
章節試閱
01
「我曾經遇過一個偵探,一位私家偵探,她將我半哄半騙地扯進一個謎團之中,從此改變了我對人生的看法。」很久很久以後,杜有恆會想像自己對某個人這麼說:那時候我四十歲,在火山口鎮的布赫旅店擔任房務員兼櫃檯人員,而那位偵探大概九歲。
這就是一切故事的開端。房務員杜有恆記得非常清楚,那是在十一月初,在經過上個月的兩波連假住宿高峰之後,日子的步調正逐漸由緊湊轉為和緩。那天旅店老闆羅建東和他的妻子許明秀兩人都不在,就他一個人在旅店的櫃檯裡用電腦,在訂房平台的後台key 資料,順便等一組已經預定了兩個星期房間的客人上門。她推門走進來。下午三點多吧,天色還亮,杜有恆從電腦後面抬起頭看她,那個小女孩,她身邊簇擁著羊群般蓬鬆的秋日陽光,看起來像隻牧羊犬那樣神氣。
小女孩堅持杜有恆叫她阿福。一開始他問她有什麼事?叫什麼名字之類的。她說她叫阿福。
「阿福?福氣的福?」她露出有點嫌棄的樣子:「福爾摩斯的福。」她戴著黑框眼鏡,正透過鏡片打量杜有恆。她身上那件風衣明顯太大件了。他看得出來她很瘦,骨架子窄而纖細,有點像隻鳥。她一手插在風衣口袋裡,一手捏著下巴。走向櫃檯邊,她問:「先生,我要怎麼稱呼你?」
他告訴她我叫杜有恆,有恆心的有恆。「好名字。」她先是不太有誠意地隨口稱讚了一下,接著說:
「那麼,杜先生,我想問你一個問題。」
杜有恆緊張起來,「妳問吧。」上次被叫杜先生還是幾年前在馬路上被警察攔檢的時候。那個自稱阿福的小女孩踮著腳尖,半趴在櫃檯,盯著杜有恆的臉,接著從風衣口袋裡掏出手機,她把手機轉了個方向,推向杜有恆前面。手機螢幕上顯示的是某家週刊的新聞網頁。網頁上有張照片,一個男人的照片。照片像素不高,看不太出來男人確切的年齡,也許五十歲,也許六十歲。男人穿著西裝外套,站在一輛野狼機車邊。西裝外套跟小女孩身上的風衣一樣,明顯太大件了。
她說:「這是我外公。我媽的爸爸。他跳火山死了。」
杜有恆看著她。從她平靜的表情裡,他實在無法判斷她是不是在開玩笑。杜有恆說:「不可能。火山口有防墜網,連一隻小貓都掉不進去。」阿福說:「對,但是那是二○一二年之後的事,二○一二年五月,我查過Google 和Wiki。但我外公是在二○一二年二月往下跳的。有幾篇報導說他有可能是最後一個跳進火山口自殺的人。當然,我是說在台灣。」
杜有恆朝門口看,也許他下意識希望有人進來解救自己,幫自己脫離這個奇怪的女孩和這個詭異的話題。可惜沒人進來,櫃檯內也沒有裝緊急求救按鈕。應該要裝的,他想。她繼續追問:「你知道我外公為什麼要跳火山嗎?」杜有恆皺眉皺得很深,每當他遇到棘手的事情時就會這樣。他說:「我不知道。我又不是妳外公。這種事很難講。說不定連原因都沒有。誰知道呢?更何況過這麼久了。」
她取回手機,靜靜地等待杜有恆講完那堆近乎語無倫次的話,接著說:「你的回答很合理。你沒有假裝自己知道很多事,而且你也沒有亂掰一些話出來敷衍我。看來你不是那種認為小孩子都是白痴的白痴。說不定你可以當我的助手。」
「助手?」
「我叫阿福。福爾摩斯的福。」她又說了一次。
02
「妳是要來住宿的嗎?」杜有恆忽然想到她一定是那組訂了房的客人的孩子。「不是,」阿福說:「我是來探案的。」「探案?」「對,不是辦案,是探案。書裡是這樣寫的。警察才辦案。我不是警察。」杜有恆說我看得出來,除非警察局開始僱用童工了。小女孩不理會他的諷刺。她一臉認真地問杜有恆:「我可以叫你華生嗎?」「為什麼?」「因為福爾摩斯的助手就叫華生。」「但是我有名字。」杜有恆說。「那只是一個代號,」阿福說:「就像我唸幼稚園的時候老師叫Sandy。有天我發現她有另一個名字。中文的。她說她只有在幼稚園的時候才叫Sandy。」
「但重點不是我叫不叫華生,」杜有恆試著講道理:「而是我沒有要當妳的助手。」她說:「這個案子對我來說很重要。」「什麼案子?」杜有恆又看了看門口,他似乎聽到了行李箱輪子的聲音。阿福壓低聲音說:「我外公為什麼要跳火山?」
一個女人踏進旅店。拉著白色行李箱。她問小女孩說妳跑那麼快幹嘛?女人戴無框眼鏡,穿暗紅色羽絨外套、灰圍巾、淺藍色牛仔褲。短靴。她背挺得直直的,像個正在量身高的孩子,幾乎讓杜有恆感到他有義務報一個數字出來。
阿福說:這是有恆叔叔,他是我的助手,我要叫他華生。「什麼跟什麼,」女人對杜有恆說:「不好意思,她很著迷福爾摩斯。她常常幻想自己是偵探。」「這。不。是。幻。想。」阿福看著杜有恆,只用嘴型無聲地發出這幾個字。不知道為什麼杜有恆居然聽懂了。「我來check in。我之前有用網路訂房了,訂兩個星期。」女人說。
杜有恆對她們自我介紹。向她借證件,將她身分證上的資料key 入電腦中。這是政府規定的,這樣子的規定寫在〈觀光旅館業管理規則〉裡。有些客人會對於交出證件心存芥蒂,女人似乎毫不在意。從證件上杜有恆得知女人名叫劉映珊,比他小一歲。杜有恆報房價給她。問她支付方式。她說刷卡。付過帳後,他遞給她房卡。
杜有恆幫她們把房間安排在2F。2F窗景或許沒那麼好,看不見完整的前院樹景,但因位在角落,雙面開窗,一扇窗開向前院邊緣,另一面窗開向空闊的草坪,只和2E一間房間相連,杜有恆認為是二樓所有房間裡最有隱私、也最不會和其他房客互相干擾的房間,雖然門外就是公共閱讀區,但就杜有恆工作半年來的觀察,會待在閱讀區的客人少之又少,或許因為好不容易上來火山一趟了,並沒有太多人想窩在旅店二樓的椅子上讀書。
而除非二樓房間都滿了,不然他和許明秀都不會安排客人住一樓。一樓的干擾源更多了:有廚房、有餐廳、住宿的客人聚在客廳玩桌遊或是說八卦、櫃檯的電話偶爾會響,雖然鈴聲已經被調到最低,只比一隻螞蟻用牠的觸鬚翻動糖粒的聲音還要再大聲一點,但那仍然是個干擾。
況且羅建東和許明秀兩個也住一樓。況且。杜有恆想,我並不是說羅大哥跟許大姐是干擾源。只是像羅大哥說話不小心忘我的時候,常常會忘了人類有耳膜這種東西。許明秀對羅建東說過:我真希望你身上有音量鍵,我鐵定會調到最低,比旅館的電話更低。說真的,杜有恆相當可以理解許明秀的心情。
劉映珊的白色Diplomat 行李箱擱在櫃檯邊,杜有恆帶著她和阿福逛了旅店一樓一圈,做了個簡單的導覽:「這是櫃檯,一般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之間都會有人在,不是我的話就是老闆娘,通常是老闆娘。」他說:來,往後面走,這是餐廳。早餐會在這邊吃。供餐的時間是七點到十點。吃粥還有一些小菜,也會有吐司、饅頭或可頌。「我喜歡可頌。」阿福說。「好的,我會記得。」
杜有恆說。他想他可以轉告許明秀,請她在這兩個禮拜裡多準備一些可頌。「還有其他客人在。」
劉映珊告訴小女孩:「沒人care 妳喜歡吃什麼。」「華生會記得。」「人家不叫華生,妳有禮貌一點。」阿福不理她,自顧自往廚房跑。
「這是廚房。有個冰箱,妳們可以冰自己的東西。」杜有恆說:「這是熱水壺,這是烤麵包機,這是微波爐,都可以用。杯子、碗、筷和盤子在櫃子裡。」「這個烤麵包機的牌子跟我們家的一樣。」阿福說。他們朝旅店角落走去:「這是公共淋浴間和廁所。妳們的房間也會有私人的衛浴。」
往回走,到櫃檯邊。「這裡是交誼廳。」交誼廳旁有一座壁爐,那座以紅磚飾面的美式壁爐經常引起客人的驚呼,但女人僅是淡漠地打量它,彷彿她通盤知曉它的一切,或曾於它燃木時就著晃曳的火光默讀過一摞長長的書信。阿福張大嘴巴望著壁爐:「這真的可以燒嗎?」「我想可以的。只是很久沒有燒了。」「為什麼?」小女孩相當不敢置信的樣子:「太浪費了。為什麼不燒了?那我們在的時候會燒嗎?」杜有恆為難地搖頭:「我想不會的。」羅建東說這壁爐的煙囪已經許多年沒有清了。
杜有恆指了指交誼廳兩張擺成L型的三人座橡木沙發,說如果餐廳有其他客人在,可以在這裡吃東西,或是到窗外的門廊也行,門廊上也有椅子。劉映珊站在沙發旁的凸窗邊向窗外看,她的視線越過門廊,看向前院的薄霧。日光穿過柳杉和台灣二葉松,在院子裡留下纖細的斜影。
他們走回櫃檯前。檯面一邊靠牆,牆邊有座木頭陳列架,架上擺了些紙本宣傳品或名片,是火山口鎮上的商家或展演資訊。牆邊停了三輛二十一段變速的自行車。劉映珊指了指車,問杜有恆:這可以跟你們租或借嗎?杜有恆回答說免費的,不用租,登記一下就可以了。
杜有恆聽見羅建東那輛據他說從二○○五年開到現在的福斯T4 露營車的引擎聲。那聲音聽起來像一頭熊在河的對岸咆哮。羅建東和許明秀走進旅店。杜有恆介紹他們認識。許明秀笑著對劉映珊和小女孩說:歡迎妳們來。許大姐的笑永遠讓人感覺到真摯,杜有恆又一次佩服地想著。他自己試過在租屋處的鏡子前練習像許明秀那樣笑,結果只是令自己感到毛骨悚然。
劉映珊也笑著向許明秀點了點頭。杜有恆想,這是不是我第一次看見她笑呢?他感到她笑的樣子像是她在世上的笑是有額度的,像是她每一次的笑都得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杜有恆莫名地對她那樣子的笑法產生了好感。他想人類就應該那樣子笑,帶著珍惜或節約的概念,而不是坐在那邊刷TikTok 刷一個小時就可以笑上七百次。
許明秀問阿福幾歲了?幾年級?阿福說九歲,四年級。她望著羅建東和許明秀,也問他們:「那你們幾歲了?」劉映珊還來不及阻止,許明秀就回答了阿福的問題:「我七十歲了,你羅爺爺七十五歲了。」阿福說:你們是我認識過年紀最大的人了。女人瞪了阿福一眼。羅建東笑了。
他的笑聲低沉得像一隻剛睡醒的蜥蜴。
「房間在二樓。」杜有恆說。他帶他們上樓。二樓有六間房間,上樓梯後右手邊第一間是2A,繞著位在旅店正中央的煙囪逆時針數過去,分別就是2B、2C 一直到杜有恆為他們所安排的2F。
2F門外就是公共閱讀區,杜有恆於是順道帶她們看了看那裡。那裡有一扇大窗;一把搖椅;一把胡桃木椅身、皮革椅墊的單椅,外加上一只腳凳。單椅上擺了一個駝色的皮革靠墊。窗的斜對角是一只五層淺棕色書櫃,書櫃上擺的書五花八門,有幾冊散文集,有人類學或哲學的書,有建築期刊、地圖集、旅遊書和硬殼書封的邊角都已經磨損得相當厲害的兒童讀物。
除了幾本封面看來實在十分有趣的童書,杜有恆幾乎沒有翻過架上這些書,他只是每隔幾天,就會用防靜電除塵撢撢一撢它們的身子,他想像它們發出的笑聲、呢喃或咕噥的抱怨,想像它們於無人閱讀時迴盪在紙張之間的寂寞。「沒有偵探小說嗎?」阿福失望地說:「或是野外求生的書?」「我想可能沒有。書都在上面了。」
公共閱讀區另一面牆上懸掛著花架。看起來毫不起眼的銀灰色金屬層架,背板上有排列整齊的圓孔切割設計。劉映珊瞄了一眼花架外觀上的幾處細節,她看出這個花架是一個瑞典的牌子,特色是堅固。花架的圓孔設計和金屬表面的鍍鋅處理,讓這個品牌的花架格外適合擺在戶外,或是拿來放較需要頻繁澆水的盆栽。她在一家室內設計事務所工作。她公司的院子一角就有這個品牌的花架。
公司院子裡的花架上,她記得是五、六盆彩葉草。現在這座旅店牆面的花架上擺放的植栽則是幾盆照料得很好的鈕扣藤,鈕扣藤的枝條向下垂墜,維持得像波浪捲髮那樣的蓬鬆感,精巧的小圓葉彷彿水面上的光點那樣跳動。她感覺那幾盆鈕扣藤在這裡似乎自得而怡然。植物所流露出的歡快,彷彿總算鬆動了她對這個陌生之地的戒備。
杜有恆說這是你們剛剛看到的那位羅大哥種的。女人有些詫異,花架上這些植物是方才在樓下遇見的那位人高馬大的老人所種下的。他們移出閱讀區,阿福晃到廊道上,看著煙囪穿過一二樓之間的地板,再往上延伸探出旅店的斜屋頂。
到2F門口,杜有恆告訴她們用房卡感應就可以進出,房卡和大門的感應是通用的。他說這段時間裡,想要什麼時候打掃房間以及更換備品,再請跟我們說。劉映珊回答:「打掃大概不用,我會做簡單的整理。備品如果有缺,我再去櫃檯拿。需要丟的垃圾,我就包起來放在門邊,再跟你們說,這樣可以嗎?」當然可以,杜有恆說:如果到時候還是覺得有需要打掃或整理了,再隨時告訴我。「好,謝謝。」她說。杜有恆轉身下樓。他聽見房卡感應時的聲響。門開,然後關上。
01
「我曾經遇過一個偵探,一位私家偵探,她將我半哄半騙地扯進一個謎團之中,從此改變了我對人生的看法。」很久很久以後,杜有恆會想像自己對某個人這麼說:那時候我四十歲,在火山口鎮的布赫旅店擔任房務員兼櫃檯人員,而那位偵探大概九歲。
這就是一切故事的開端。房務員杜有恆記得非常清楚,那是在十一月初,在經過上個月的兩波連假住宿高峰之後,日子的步調正逐漸由緊湊轉為和緩。那天旅店老闆羅建東和他的妻子許明秀兩人都不在,就他一個人在旅店的櫃檯裡用電腦,在訂房平台的後台key 資料,順便等一組已經預定了兩個星期房間的客...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