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超慢跑發明者──田中博士的科學化跑步訓練
逆轉三高、甩掉腹部脂肪、減重效果超棒日本皇后美智子在80歲生日時表示──超慢跑是她維持健康的方式!
美國空軍以超慢跑訓練,幫助飛行員打造強健體魄、避免運動傷害!
▍ 風靡全世界!田中博士的「微笑超慢跑」
田中博士推行的「微笑超慢跑」,推翻了過往「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穫」的訓練方式。「以微笑速度前進」的超慢跑,不累不喘、不易受傷,可長期執行,經過科學研究與實證,這樣的訓練方式可全面改善健康,是任何年齡層都適合的訓練方式!
田中博士自己也以這套訓練方式,逆轉了高血脂症,擺脫脂肪肝、高膽固醇,更在五十歲時,達成3小時內完賽馬拉松的目標。
▍ 步驟簡單✕詳盡圖解,快速掌握超慢跑要點
本書以科學為基礎,告訴你為什麼要超慢跑?超慢跑可以帶來什麼好處?為什麼超慢跑比一般慢跑更具效果?
如果你想開始嘗試超慢跑,這本書從鞋子的挑選、跑步的姿勢、跑速節奏等,一一解說。
如果你已經開始超慢跑,卻不見效果、膝蓋還會感到疼痛不適,本書將幫助你重新學習「正確超慢跑」,避開常見錯誤,真正實現「微笑超慢跑」!
如果你是馬拉松愛好者,跑步成績一直無法突破,田中博士將以自身經驗與科學實證告訴你,超慢跑可以有效幫助突破個人成績!
▍ 本書推薦給──
.想要減脂瘦身、改善身體健康與體能者。
.想要開始超慢跑,不知從何開始的人?
.已經開始超慢跑,卻覺得腳痛不適者。
.想要進行科學化訓練的跑者。
.有跑步習慣或是馬拉松跑者,想提升跑步效率者。
作者簡介:
田中宏曉(Hiroaki Tanaka)博士
曾任職於日本福岡大學的教授,也是福岡大學身體活動研究所的創辦人暨所長。他還曾擔任日本學術慢跑協會的理事長,以及日本百年鞋履品牌ASAHI的跑鞋顧問。田中博士生前定居日本福岡,於2018年逝世。
瑪格達蓮娜・雅庫斯卡(Magdalena Jackowska)
長居日本福岡的波蘭人,是語言學家,也是專業的口、筆翻譯員,現於福岡大學身體活動研究所擔任研究助理,並身兼超慢跑教練一職。她已在世界各地跑了超過二十場的馬拉松和超級馬拉松,而且全都是以超慢跑的方式完賽。
譯者簡介:
王念慈
熱愛文字與閱讀,因此選擇讓人生轉了個彎,一腳從學術臨床栽進了天天跟文字和新知為伍的譯者人生。享受每天在做中學的翻譯生活,更希望透過文字的力量傳遞一些正面能量,使世界更美好。
Facebook交流專頁:蔓遊世界www.facebook.com/heyallofu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 : 微笑推薦 : )
班長超慢跑 布萊恩
高雄初日診所院長 李唐越醫師
馬拉松治療師 林世奇
超越復健診所副院長 凃俐雯
節拍超慢跑推廣人 徐棟英教官
「田中博士的超慢跑對我的啟發很大,這十多年來幫助我能安全地享受每一次跑步的暢快。慢下來,反而走得更遠。誠摯推薦這本書給想開始運動的朋友──慢就是快;慢慢來最快。」── 「班長超慢跑」社團版主 布萊恩
「身為控糖減重醫師,我在診間推廣『超慢跑』也見證了『超慢跑』的力量。許多病人藉此改善了肥胖與糖尿病,重拾活力。這本書提供科學且無痛的方法,用『微笑的速度』也能有效鍛鍊,讓您輕鬆起步,跑出健康。誠摯推薦給追求健康的每一個人!」──高雄初日診所院長 李唐越醫師
「很多人以為跑步會傷膝蓋,其實是方法不對。田中博士推廣的『超慢跑』主張放慢速度,用舒服的節奏前進,讓任何人都能無負擔地開始運動。這本書非常適合想重新建立健康,或重拾運動樂趣的人。不論是多年跑者,或剛準備開始的人,都能從中找到更輕鬆、可長久的跑步方式。」──馬拉松治療師 林世奇
「我以前也曾以節拍超慢跑訓練部隊士兵的體能,效果非常顯著,與書中提及的美國空軍訓練方式不謀而合。更棒的是,超慢跑不只適合軍人,更適合一般人。」──節拍超慢跑推廣人 徐棟英教官
名人推薦:( : 微笑推薦 : )
班長超慢跑 布萊恩
高雄初日診所院長 李唐越醫師
馬拉松治療師 林世奇
超越復健診所副院長 凃俐雯
節拍超慢跑推廣人 徐棟英教官
「田中博士的超慢跑對我的啟發很大,這十多年來幫助我能安全地享受每一次跑步的暢快。慢下來,反而走得更遠。誠摯推薦這本書給想開始運動的朋友──慢就是快;慢慢來最快。」── 「班長超慢跑」社團版主 布萊恩
「身為控糖減重醫師,我在診間推廣『超慢跑』也見證了『超慢跑』的力量。許多病人藉此改善了肥胖與糖尿病,重拾活力。這本書提供科學且無痛的方法,...
章節試閱
微笑速度
保持個人的「微笑速度」是成就超慢跑的關鍵,也就是說,你應該以「能面帶微笑的輕鬆步調」跑步。在這一章,我們將一窺微笑速度背後的理論依據,並告訴你找到這個速度的方法。
誠如第一章所述,田中教授在確診心臟病後,便將自己的人生重心從運動轉向研究。但他對田徑依舊懷有熱忱,因此成為大學田徑隊的經理兼教練。
某天練習時,他在大學的運動場上看到一位老先生在慢跑,在當時,這樣的畫面相當罕見。那位老先生走到年輕的田中教授身旁,主動和他聊起天來。
「你知道嗎?我要去德國參加世界長青運動錦標賽。」老先生說。「奧運教練范.阿肯(Van Aaken)博士說,我們都應該慢跑,這樣才能健康、快樂地活到100歲。你知道嗎?慢跑可以預防心臟病 和癌症。阿肯博士就是負責策畫這場錦標賽的人呀。他的理論很有意思。顯然,間歇訓練不是最理想的訓練方式,用非常慢的速度跑才是,因為這樣就不會造成乳酸(肌肉在運動過程中所產生的物質)堆積⋯⋯。」
那位老先生是岡田英夫(Hideo Okada),日本800公尺的紀錄保持人。聽了他的一番話,田中教授想到哈拉爾德.諾爾波特(Harald Norpoth)。諾爾波特於一九六四年代表西德出賽東京奧運,並在5,000公尺項目得到銀牌。田中教授知道諾爾波特也受過范.阿肯博士的指導,一篇文章曾介紹過他的訓練方式,當時田中對他力薦的低強度訓練感到詫異。如今回想起來,他相信當天有幸聽到阿肯博士的論點,一定是命中注定。
田徑隊的訓練原本大多由隊員自行安排,並由田中教授從旁協助訓練。但在此之後,他們開始分析諾爾波特的訓練計畫,嘗試將它應用在隊員的訓練上。
在那個間歇性訓練大行其道的時代,諾爾波特和阿肯博士反而推崇一套以「長距離慢跑」(Long Slow Distance)為基礎的訓練方式,今日常簡稱LSD。諾爾波特將LSD定義為「以穩定、可交談的速度長跑,且心率低於每分鐘150下(平均每分鐘約130下)」。阿肯博 士也把這套方法推廣給一般大眾,幾乎男女老幼都適用。一九六○年,他創立了「西德長青長跑協會」(Western Germany Elderly Long-Distance Runners Association)。
這一切激起了田中教授對「輕量運動」的好奇心,也成了他親身實踐「慢」運動的契機。自此之後,他就一直探究這個領域,而且從未間斷。
多年之後,我們從大量的證據發現,正如范.阿肯所主張的那樣,輕量運動不僅能有效提升運動表現,也有助改善整體健康。
一九六八年,肯尼斯.庫柏(Kenneth Cooper)的著作《有氧運動》(Aerobics,暫譯)成了暢銷書。不過,相較於庫柏的運動處方,范.阿肯所建議的運動強度其實更溫和。田中教授知道自己渴望更深入的研究這個領域。後來,他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機會,進入福岡大學做研究,在著名科學家進藤(Shindo)教授的指導下,專攻運動處方這個主題。
同一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召開了一場名為「成年人最佳體能表現能力」(Optimal Physical Performance Capacity in Adults)的研討會。這場研討會的最後一場報告,明確指出「運動功能減退」的嚴重性。「運動功能減退」會導致肌肉骨骼系統和心肺功能的退化。該報告也強調,維持良好體能對健康至關重要。另外,這場研討會最終的結論特別強調,可同時提升肌力與最大攝氧量的體能訓練非常重要。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說法:「長期研究顯示,進行可動用到大肌群的體能訓練,讓氧氣輸送系統達到最大負荷量的70%~80%,就能有效提升個體的有氧能力極限。」庫柏定義的「有氧運動」,也是以「運動強度達到最大攝氧量的70%~80%」為基準。
岡田英夫邀范.阿肯造訪日本,而田中教授也得以向他的偶像學習這套訓練法。結果發現,他的理論基礎原來是出自華爾多.赫爾曼(Wildor Hollman)的論點。赫爾曼是德國運動醫學大師,曾是國際運動醫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ports Medicine)的主席,他估算出「最佳運動強度的下限」是最大攝氧量的50%,但他並未進行任何實驗。於是,進藤教授、田中教授與其他研究人員決定做些實驗,為這些理論進行驗證。
從生理學角度來看,赫爾曼的理論極具研究價值。運動強度達最大攝氧量的50%時,心臟的心搏量(stroke volume,每次心搏所輸出的血量)達到最大,脂質代謝率也最高,並開始累積兒茶酚胺(catecholamine,乳酸生成與交感神經興奮的指標)。未達這個強度前,兒茶酚胺幾乎不累積,一旦突破這個門檻,它就會迅速堆積。因此,我們假設:到這個強度時,興奮的交感神經可促進人體對訓練的適應力,同時還能改善心臟功能,而且不會引發顯著的心臟壓力。
我們開始對各年齡層的大量男女進行研究,結果發現,運動強度達到最大攝氧量的50%時,可顯著提升他們的最大攝氧量。這樣的強度可以讓人一邊面帶微笑地運動、一邊與人交談。我們說這個方法是「以微笑速度進行訓練」,並開始推廣這個概念。
與此同時,我們也持續研究這項運動處方對高血壓、高血脂、第二型糖尿病,以及心臟復健的功效。結果發現,它對上述所有疾病都有改善效果,稍後我們也會談到它預防心臟病的功效。
如何找到你的「微笑速度」
看到紅綠燈即將轉紅時,我們會做出什麼舉動?在這一刻,大概連平時不運動的人都會跑起來。研究指出,大多數人由走轉跑的速度(也就是所謂的「自然步態轉換速度」),落在時速6.9公里(4.3英里)左右。這時候,我們會覺得跑步比走路更省力,這也是許多人覺得「跑步」該有的基本速度。但我們研究所認為,對剛開始跑步的新手來說,他們感到輕鬆自在的「微笑速度」應該會比這個速度慢很多。
為了驗證這個想法,我們邀請三組男性參與測試,年齡層分別落在二十歲、五十歲和七十歲,讓他們以時速1.9公里(1.2英里)的超慢速度跑幾分鐘。接著,我們測量他們體內的乳酸堆積狀況,以評估每個人在不同運動量下的生理反應。接下來,我們逐次將速度提升到時速3.2公里(2英里)和4公里(2.5英里),藉此觀察他們的乳酸變化。二十歲組在時速約6.4公里(4英里)時,乳酸堆積極少,近似於休息狀態,但時速超過6.4公里後,乳酸就大幅增加。五十歲組的轉折點出現在時速4.8公里(3英里),七十歲組則是在時速4公里(2.5英里)。
從科學角度來說,「微笑速度」指的是:不會越過個人乳酸閾值(lactate threshold,也就是乳酸開始大量堆積的臨界點)的速度。這樣的速度就是我們推薦的「超慢跑」速度,正如圖中田中教授的T恤所示。
雖然測量乳酸堆積,能夠精準掌握你的最佳跑步強度,但一般人不太有機會這麼做。幸好,我們還有其他更容易執行的評估方式。
微笑速度
保持個人的「微笑速度」是成就超慢跑的關鍵,也就是說,你應該以「能面帶微笑的輕鬆步調」跑步。在這一章,我們將一窺微笑速度背後的理論依據,並告訴你找到這個速度的方法。
誠如第一章所述,田中教授在確診心臟病後,便將自己的人生重心從運動轉向研究。但他對田徑依舊懷有熱忱,因此成為大學田徑隊的經理兼教練。
某天練習時,他在大學的運動場上看到一位老先生在慢跑,在當時,這樣的畫面相當罕見。那位老先生走到年輕的田中教授身旁,主動和他聊起天來。
「你知道嗎?我要去德國參加世界長青運動錦標賽。」老先...
目錄
推薦序:超慢跑,愈跑愈健康、愈跑愈快!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為什麼要超慢跑?
第三章:超慢跑的基本原則
第四章:微笑速度
第五章:超慢跑如何改善身心健康
第六章:超慢跑與減重
第七章:自我照護,預防傷害
第八章:超慢跑與你的第一場馬拉松
第九章:跑步老手的超慢跑
第十章:超慢跑者的蛻變心得
第十一章:超慢跑的常見Q&A
第十二章:貫徹超慢跑的訣竅
參考文獻
致謝
關於超慢跑的其他資訊
推薦序:超慢跑,愈跑愈健康、愈跑愈快!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為什麼要超慢跑?
第三章:超慢跑的基本原則
第四章:微笑速度
第五章:超慢跑如何改善身心健康
第六章:超慢跑與減重
第七章:自我照護,預防傷害
第八章:超慢跑與你的第一場馬拉松
第九章:跑步老手的超慢跑
第十章:超慢跑者的蛻變心得
第十一章:超慢跑的常見Q&A
第十二章:貫徹超慢跑的訣竅
參考文獻
致謝
關於超慢跑的其他資訊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