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自嶺南竹筒屋而與世界藝術潮流接軌的香港唐樓,風格看似雜亂無章,卻又跟着建築美學的主軸而演變。本書作者要說的,是一個看似不存在、卻又欲罷不能的唐樓美學故事。
延續《尋蹤覓蹟:香港唐樓故事》以文字和影像給合的形式,拆解隱藏在混合建築風格中的唐樓美學,也道出戰前和戰後香港不同階層的艱辛和苦樂。
作者簡介:
陳國豪
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文化與文化產業管理學士,曾於北京大學考古系作交換生以及台灣歷史語言研究所實習,現職攝影師。在2018年1月1日創立「尋蹤覓蹟Hong Kong Heritage」專頁,以相片和影像記錄不一樣的香港。
作者序
序
寫完《尋蹤覓蹟:香港古宅故事》之後,一直也在尋找新的題材,過程中有想過專門寫唐樓樓梯底舖的故事,也有打算寫一本香港工廈史,天馬行空的想法有很多,但這些想法很快就在急速的都市化漩渦中消失,更多的是無能為力。
其實,在2023 年寫完《尋蹤覓蹟:香港唐樓故事》後,本已不再打算寫《香港唐樓故事2》,關於香港唐樓或許已經無話可說。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在相隔兩年多的時間當中,結識了很多前輩、走訪過更多建築過後,唐樓始終仍是我最為惦記的一種建築,前作收錄的十多個唐樓故事遠遠都未能還原幾代人回憶中的唐樓,而唐樓的故事亦不止於法例法規及殖民管治歷史,還有歷史以外的美學。懷着這種對香港「土生土長」的建築特殊的情感,今年就希望以一個不一樣的角度重新詮釋港式唐樓,《尋蹤覓蹟:香港唐樓故事2 消逝中的唐樓美學》就由此而生。
本書既說唐樓的故事,也談看似不存在的唐樓美學。在漫長的殖民管治歷史當中,香港唐樓總是以一種尷尬的身份存在:在開埠初年以「元祖劏房」的身份橫空出世成為飄洋過海勞工的居所、在近代數次的難民潮中成為收容難民的家,及後又在社會發展的進程中容納無數青年人在獅子山下追夢。無論在任何時期,唐樓都是在社會最底層為基層市民提供安居樂業之地,它並不像古宅、洋樓般有着光彩的過去,但基層的住所亦並非沒有美學可言,唐樓也絕不會輕易從香港歷史上被抹去。
要將香港唐樓連繫到美學,或許本來也是一種天馬行空的想法,至少在幾代曾經居住在唐樓的人心目中,香港唐樓給予人的印象都是「爛唐樓」、「破落」、「窮人住處」,上年紀的人甚至還出現一段有味道的記憶:夏日正炎,室內數十人的汗味以及夜壺中的酸餿味在室內迴盪,久久不能散去。如此的一種建築,難以為人帶來美好的回憶,自然也難以欣賞到它的美。
流緒微夢,白河夜船,回憶不一定美好,但也不會是絕對的醜陋,我們都習以為常地覺得香港的建築低人一等,香港唐樓不需保留,但假如靜心細看,又會否有不一樣的感悟出現?
在這個AI 已經能夠自行編寫書本的時代,人仍然能夠親力親為書寫的日子不知還有多少,但願《尋蹤覓蹟:香港唐樓故事2 消逝中的唐樓美學》能夠為大家帶來一個不一樣的體驗。
序
寫完《尋蹤覓蹟:香港古宅故事》之後,一直也在尋找新的題材,過程中有想過專門寫唐樓樓梯底舖的故事,也有打算寫一本香港工廈史,天馬行空的想法有很多,但這些想法很快就在急速的都市化漩渦中消失,更多的是無能為力。
其實,在2023 年寫完《尋蹤覓蹟:香港唐樓故事》後,本已不再打算寫《香港唐樓故事2》,關於香港唐樓或許已經無話可說。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在相隔兩年多的時間當中,結識了很多前輩、走訪過更多建築過後,唐樓始終仍是我最為惦記的一種建築,前作收錄的十多個唐樓故事遠遠都未能還原幾代人回憶中的唐樓,而唐樓的...
目錄
序
香港唐樓故事:一個欲言又止的故事
前言
前世今生:我們的香港唐樓
第一章
由零開始的美學探索:在實用的基礎上建立唐樓風格
1.1 衙前塱道24 號「大和堂」・由中醫館轉生咖啡館
1.2 西環皇后大道西153 號・曾經輝煌的「故衣店」
1.3 餘樂里9 號至12 號・隱沒在鬧市之中的平台
第二章
當裝飾藝術元素到臨之時:香港唐樓的變奏曲
2.1 船街18 號・百子千孫齊聚
2.2 北河街58 號・被遺忘的大金龍
2.3 侯王道1 號及3 號・最後的九龍城潮式酒家
2.4 運動場道1 號及3 號・坎坷一生的棍王鄧奕
第三章
與新古典主義元素結合:翩翩起舞中的香港唐樓
3.1 雷生春・受保護的弧形轉角唐樓
3.2 元州街75・傳承贈醫施藥精神
3.3 大坑戰前唐樓群・與鬧市一街之隔的安靜古雅
第四章
香港唐樓最後的探戈:打造包豪斯之城
4.1 北角煙雲・繼園山的往事,殘存的北角唐樓
4.2 沒有怪獸的「怪獸大廈」・唐樓變奏曲中的超級形態
4.3 佐敦「八文樓」・適應街影法而出現的奇景
4.4 兼善里・戰後唐樓的變奏曲
第五章
逝去的唐樓美學:最後的戰前弧形轉角、半邊唐樓與孤兒腳
5.1 青山道301 號及303 號・轉角唐樓中的異數
5.2 汝州街269 號及271 號・棄之不甘的戰前轉角唐樓
5.3 太子道西177 號至179 號・弧形轉角「唐樓」是美麗的誤會
5.4 獨柱及共用牆・「孤兒腳」與「半邊唐樓」
結語
唐樓,香港靈魂的棲息處
參考資料
序
香港唐樓故事:一個欲言又止的故事
前言
前世今生:我們的香港唐樓
第一章
由零開始的美學探索:在實用的基礎上建立唐樓風格
1.1 衙前塱道24 號「大和堂」・由中醫館轉生咖啡館
1.2 西環皇后大道西153 號・曾經輝煌的「故衣店」
1.3 餘樂里9 號至12 號・隱沒在鬧市之中的平台
第二章
當裝飾藝術元素到臨之時:香港唐樓的變奏曲
2.1 船街18 號・百子千孫齊聚
2.2 北河街58 號・被遺忘的大金龍
2.3 侯王道1 號及3 號・最後的九龍城潮式酒家
2.4 運動場道1 號及3 號・坎坷一生的棍王鄧奕
第三章
與新古典主義元素結合:翩翩起舞中的香港唐樓
3.1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