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思考人類的精神活動,是漢娜·阿倫特晚年最後的寫作計劃《心智生活》的旨意,遺憾的是終篇“《判斷》”未及展開,阿倫特便辭別人世。《康德政治哲學講稿》彙編了阿倫特關於判斷問題的核心文獻並對她在這一問題上的思考方向作出瞭解讀。如何擺脫生命的平庸和自由的虛無?《康德政治哲學講稿》以重建康德的政治哲學為入口阿倫特認為,只有作出判斷只有對公共世界裡上演的事件運用我們獨立的判斷能力,世界對我們來說才具有意義。政治地思索本身就是一種政治行動。
作者簡介:
漢娜· 阿倫特(HannahArendt)1906年出身於德國漢諾威一個猶太人家庭,在馬堡和弗萊堡大學讀哲學、神學和古希臘語;後轉至海德堡大學雅斯貝爾斯的門下,獲哲學博士學位。1933年先是流亡巴黎,1941年到了美國,1951年成為美國公民。同年,《極權主義的起源》一書出版,為她奠定了作為一個政治理論家的國際聲望。流亡之前,阿倫特以一個猶太人的身份協助猶太組織工作,為此曾被納粹政府關押過。去美國之後,她為流亡者雜誌《建設》撰寫評論等;做過肯舍出版社的編輯;1952年擔任過“猶太文化重建委員會”的負責人。自1954年開始,阿倫特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社會研究新學院、紐約布魯克林學院開辦講座;後擔任過芝加哥大學教授、社會研究新學院教授。隨著《人的狀況》、《在過去與未來之間》、《論革命》等著作的出版,使她成為二十世紀政治思想史上的矚目人物,近年來聲譽日隆。1975年12月阿倫特因心髒病突發去世。
目錄
中文版前言(羅納德·貝納爾)/1
譯者序言/1
原版序言(羅納德·貝納爾)/3
《思索》後記/7
康德政治哲學講稿
(1970年秋社會研究新學院課程講稿)/13
想像力
(1970年秋社會研究新學院研討課筆記)/119
漢娜·阿倫特論判斷(羅納德·貝納爾)/131
附錄
康德著作年表/226
阿倫特著作年表/230
譯者後記/232
中文版前言(羅納德·貝納爾)/1譯者序言/1原版序言(羅納德·貝納爾)/3《思索》後記/7康德政治哲學講稿(1970年秋社會研究新學院課程講稿)/13想像力(1970年秋社會研究新學院研討課筆記)/119漢娜·阿倫特論判斷(羅納德·貝納爾)/131附錄康德著作年表/226阿倫特著作年表/230譯者後記/232
商品資料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11-01ISBN/ISSN:9787208117754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37頁開數:16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